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2023年英美文学心得体会五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4:0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英美文学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英美文学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英美文学心得体会(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篇一

《向美国学教育》这本书,万玮老师将我带进的是熟悉而陌生的美国教育。说熟悉是因为美国的“模范教师”——当然他们称呼为年度教师或者国家英雄,在最近几年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罗恩克拉克老师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以及由李茂老师翻译的《每个孩子都爱学》,从教师层面介绍了美国英雄教师们的工作状态,尤其是艾斯奎斯连续几次来中国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道出了许多真实的教育处境。说陌生是指对于美国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只能隔靴搔痒,浅尝辄止,没法有更系统深入的了解。万玮老师的这次美国之行中所做的记录和思考无疑对帮助我感受美国教育文化的独特魅力,辨析中美教育的差异,有着重要意义。

阅读伊始就对万玮老师生活化的文笔打动,摒弃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用亲身经历来讲述,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在文字中可以感觉到万老师置身其中的那种在场感,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美国教育文化中的点滴被万老师捕捉到,提炼出来,蕴含在讲述中——一个讲故事的人,教育的哲理朴素,而芬芳。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用生活化的讲述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要会讲故事,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讲自己听到或者感受到的教育道理。可以明显感觉到较之《班主任兵法》中的诙谐幽默、斗智斗勇,《向美国学教育》中作者的心境更沉潜稳重,颇具诗意行走和思考的意蕴。

在记录中万玮老师大量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思考。用他的话说:“对比不是目的,对比只是一种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比让我们感觉到宇宙的辽阔,感知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去何方。”在认识了阿米什人之后,他想到了云南贵州我们少数民族的青年的情况,感叹文化需要坚守。阿米什人总数大概25万左右,主要生活在美国宾州境内和加拿大,被包围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丛林中,竟然以一种100多年以前的原始生活方式生活。如果孩子外出上学接受了现代化的东西,他就要与种族隔绝,目的只是为了保持他们这个种族的纯洁本性不被现代社会污染。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少数民族,正在面临着被文化科技的改变,最原始的民族风貌开始发生变化。这是文化的一种消亡。在倡导开放自主的社会中,还可以允许要阿米什人族群的存在,意味着文化要回归对人本身的尊重。对比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来判断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在书中,美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知道美国的数学教育是相对很容易的,中国的任何一位老师如果语言过关,()都可以到美国做小学数学教师。美国的格雷格老师一语道破:理科的东西答案通常很明确,因此受到大力;文科方面,因为涉及很多思想方面的东西,如果一个社会不够开放的话,必然要加以控制。这确实是一个关于文理科的有意思的课题,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在喊: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或许是为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需要有大批的建设者,需要有数理化方面的人才。而文科过于倾向于思想的自由化,关注人文,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对于整个社会的架构和发展都会有有所洞察。在教育的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数理化,还有孩子作为人的发展元素。中国有句话:先再做事。我们教育要让孩子成人,成站起来的人,真正的人,而不能培养一批数理化的“精英利己主义者”。

万玮老师在书中对中美教育及文化的差异,以及从高中到大学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都有较为详实的记录,这些思考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甚至有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教育思想者,万老师的行走始终坚定有力,他在美国的日子里所记录的令人感佩,而其中洋溢着的学者风范更是让我肃然起敬。走一路,学一路,思一路,行一路。对照中美教育,从中汲取积极的价值取向,借鉴一些具体的行为措施,创新一些因地制宜地做法,让自己在相对开阔的教育视野中来品鉴践行我们的教育。

感谢万玮老师。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篇二

1、美国现代生活中的印第安文化

众所周知, 美国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印第安文化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哥伦布初来美洲时, 印第安部族有两千多个, 语言有几百种, 其中最重要的语言有阿尔贡金语 (Algonquian) 、苏族语 (Siouan) 、马斯科吉语 (Muskogee) 和犹他-阿兹特克语 (Uto-Aztecan) 等。这些语言因为不同的语言表征, 导致印第安各语言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差异巨大。但欧洲英语文化的强势入驻, 使得印第安各文化一度处于被驱逐被迫害的境地, 部分印第安文化处于绝迹的边缘, 还有一些印第安文化经历了重重血泪, 最终被融入到欧洲主流文化当中来。留意美国的现代生活, 随处可见印第安文化的印痕。

且说美国英语中的印第安词汇。如印第安人的食品, hominy (碎玉米粥) 、pecan (山核挑) 、persimmon (美洲柿) 、pone (玉米面包) 和squash (南瓜) 等, 欧洲殖民者在初来美洲大陆的时候, 就分享了对这些食品以及这些食品叫法的使用权。另外, 表示印第安人原有的生活方式的词语, 如canoe (独木舟) 、moose (驼鹿) 、teepee (锥圆形帐篷) 和moccasin (鹿皮鞋) 等, 亦被欧洲英语拿为我用, 成为美国英语词汇的一部分。

就美国的地名而言, 美国有27个州名源于印第安语, 占了全部州名的半数以上。除了州名之外, 美国的很多城市、小镇也以印第安词汇冠以名称, 而且美国很多的湖泊河流和山川以及沙漠峡谷, 因为是各印第安部族的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是他们劳作和生息的地方, 印第安人对这些地方早已冠以自己的诠释, 这些命名毫无疑问被直接借用到了美国英语的词典当中。印第安人的地名可以说是美国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构成了美国地名的独特一面, 凝聚在美国地名中的印第安文化就像诗歌, 吟唱着美洲大自然的瑰宝。如明尼苏达州Minnesota,意思为sky-tinted water,即倒映着天空颜色的水;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 (Flat water) 为平静之水;俄亥俄Ohio (Beautiful Valley) 意为优美的山谷;俄勒冈州Oregon (Beautiful water) 为美丽之水;田纳西州Tennessee (The vines of the big bend) 则意化为河流转弯处的蔓藤。关于河流, 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具有极强的节奏感,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滚滚流淌的长河。而位于美国与加拿大边境地带的尼亚加拉瀑布 (Niagara Falls) ,印第安语意为“雷神之水”,更是让人想起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

走进如今的印第安人居留地, 融入现代化元素的土地上仍然还有着荒野、沙石和土坯建筑。从这些原生态的建筑中依然可以找到印第安文化的痕迹。如目前居住在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纳瓦霍居留地中部和彩绘沙漠 (Painted Desert) 边缘地带的印第安霍皮人 (Hopi) ,他们是很古老的印第安部落, 其保留地横跨科科尼诺县 (Coconino) 和纳瓦霍县 (Navajo counties) ,由建筑在三大方山的12个村庄组成。霍皮人按照古老的大地守护神“马萨乌” (Maasaw) 的指示去生活, 尊崇万物生灵并与之和谐相处。还有科罗拉多大峡谷保留地的华莱派部落 (Hualapai tribe) ,其在西峡谷的skywalk景区位处老鹰崖 (Great eagle point) ,是标志性的坐标, 吸引众多的游客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 享受华莱派印第安人的旅游服务, 欣赏他们带有印第安文化的饰品, 并品尝印第安食品。而在印第安切罗基人心目中的首府城市, 即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勒阔市, 则多处可见切罗基部落的遗址以及相关的文化印迹。在美国现代生活中, 印第安文化作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以独有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生活、饮食、服饰、舞蹈或音乐等宗教活动, 它不仅仅是作为美国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更是让这份文化瑰宝永远地留存下去。

自欧洲殖民者带来英语主流文化之后, 美国英语社会经历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印第安语言历经了被轻视、弱化的血泪之路后, 目前,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濒危语言的政策和措施, 使得一些印第安民俗文化和语言重现繁荣, 一些印第安语言被作为文化遗产永远地留存下来。印第安语言文化影响着美国英语的诸多方面, 美国英语沐浴着美洲大陆的风情文化, 它内在的美洲印第安风情熠熠生辉。

2、美国的文化思想离不开印第安人女性创世信仰的影响

美国的文化思潮尤其是女权主义的思潮源于欧洲, 源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和18世纪的社会政治和革命运动。在北美大陆, 随着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融合, 印第安文化影响着美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印第安女性思想造就了印第安文明与文化, 继而影响到美国的各文化思潮, 成为美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 妇女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出版社, 尤以艾米丽·弗恩弗尔建立的维多利亚出版社为首, 抗议社会对女人的文化限制。该出版社最强烈的信念就是, 一旦妇女推翻男性统治, 女性心理的未知领域就能找到独特的文学表现方式[1]。该项运动是女权主义的, 更是全美洲的, 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印第安文化与女性的因素, 更是代表着美国当时的文化思潮。该文化运动带动着人们对美国文化成长过程的思索, 尤其关注于印第安文化的复苏与兴起。纵观印第安文化的兴起历史, 以20世纪30年代莫林·多芙的小说《混血儿》的出版为印第安文学复兴的标志。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印第安文学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众多印第安作品问世造成了一派繁荣景象。印第安作品映现出的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女性作家的文学精神, 表现出了印第安女性超强的自立意识, 她们是美国女性的先锋与标杆。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露易丝·厄德里克的笔下, 多次描述了美国生态环境的状况, 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充满大地之爱的地球母亲, 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来自文明世界的挑战, 曾经印象中的生态家园渐行渐远, 她的文学思想已经超越了生态印第安的普遍认识, 展现了印第安女性作家独有的视域点。

在印第安文化中, 女性创世信仰是印第安人的思想灵魂。从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记载和现存的文化遗迹中可以知道, 印第安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存在着极强的母性和女性意识特质。印第安人将大地视为母亲神只, 称其为大地之母 (Mother Earth) 。在不同的印第安部族中, 存在着众多的女性神只形象。印第安人创世学说认为, 人类并不比其他事物具有优先性, 而是紧密相关的, 只有人类与万物和谐统一才能生存下去。大地作为万物生息繁衍的基础, 被美洲印第安人尊为大地之母理所当然。在印第安部族对宗教信仰中的女性中心传统的研究中, 印第安学者葆拉·冈恩·艾伦 (Paula Gunn Allen) 认为, 印第安部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从来不是父权制, 而是女性制, 这种女性特质正说明了他们试图探寻生命之本, 减少毁灭和破坏地球的社会人为因素, 真正提高地球上万物的生存质量[2]。美洲印第安人将他们的社会体系建立在以女性为中心的、神灵居中的世界观基础上, 因为有这样的世界观作为主导, 男性的任务主要是生计和和平, 而女性就有了自信果断和刚毅的突出特征。艾伦更是将宇宙进化论 (cosmogony) 和希腊词汇gyné (原义为“女人”) 合并, 创造出新词Cosmogyny,其义为“女性创世”,以此来概括印第安人的创世论和宇宙观[3]。印第安人所信仰的女性创世说, 是一种和谐的世界观, 是两性平等的和谐状态体现论。

印第安人信奉万物有灵、尊崇女性的创世纪说, 其核心思想类似于地球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 是人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和谐发展的象征之说, 它在印第安人走向文明的过程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印第安的一些典仪活动中, 就展现了印第安人对女性创世的敬仰之情, 如帕瓦 (Powwow) 歌舞仪式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帕瓦仪式是印第安传统以及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和表征, 每当该仪式举行时, 音乐鼓声震撼, 极具穿透力, 以致于自然界万物均随着颤动, 印第安人视之为“大地母亲”的心跳[4]。印第安人的这种思想也呈现在了印第安文学作品当中。如当代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 (Louise Erdrich) 把对宇宙空间的关注体现在其小说《甜菜女皇》 (The Beet Queen,1986) 中, 她认为该小说最重要的意象为空气, 她把空气意象和蜘蛛网意象所透露出的延伸感纳入到小说中去, 通过心理和物理空间营造出以印第安文化作为基础的生存空间, 继而构建出以印第安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伦理标准[5]。霍皮 (Hopi) 部族即有大地女神蜘蛛教母 (Kokyanwuti) 之说, 厄德里克的写作思想就体现了大地与蜘蛛的意象, 把女性创世信仰融入其作品主题中。

印第安人女性创世的文学思想,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其他族裔对社会的认知, 也进而影响美国现代文明发展的轨迹。

3、美国文学中的印第安元素

纵观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作品, 从来都少不了印第安身份这一浓墨重彩。

从19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讲起, 他以滑稽夸张的讽刺手法在《纽约外史》中描述了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部族的掠夺和迫害, 对印第安人的特性进行了着重描述。欧文的印第安描写为后来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传奇小说提供了激发灵性的素材, 库柏并没有和印第安人接触过, 所有对印第安人的了解都是通过阅读和父辈的谈论, 加以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探索, 但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把欧洲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作为永恒的主题, 创造出了典型的印第安人形象。库柏的《皮袜子五部曲》用印第安语言创作, 将欧洲殖民文化融入其中, 开创了美国边疆文化的先河。而在19世纪的50年代, 亨利·华兹渥斯·郎费罗完成的《海华沙》 (Hiawatha) ,这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关印第安人的四音步抑扬格的史诗。在该部诗作里, 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印第安神话的原型来进行主要角色的创作。由于诗人的阶级局限性, 欧洲殖民者所拥有的中心文化对印第安人的边缘文化具有话语的主动权, 他在诗作中以主控的姿态支配这种结构。1870年, 马克·吐温发表了文章《高贵的印第安人》, 依此讽刺库柏描绘的印第安人形象及其对印第安人的印象。总的来说, 19世纪的美国文学作品中总是能找到关于印第安文化的描述, 不过, 在这一文学时期, 作为创作论题的印第安字眼是以边缘文化的地位出现的。

在20世纪, 尤其是二战以后, 随着印第安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和他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印第安文学在历经衰落、濒危之后又重新兴起。尤其在60至70年代, 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印第安作家, 印第安复兴运动由此开始, 印第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为主流文学。身为印第安吉奥瓦人 (Kiowa) 的N·斯克特·莫马代 (N·Scott Momaday) 1968年发表的《晨曦之屋》 (House Made of Dawn) ,细致刻画了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生活, 该作品引起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 并于翌年获得普利策奖, 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 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詹姆斯·韦尔奇 (James Welch) 出生于印第安黑脚族 (Blackfeet) ,他的小说《血中的冬天》 (Winter in the Blood) 被认为是关于印第安人居留地的经典作品[6]。其另一个作品《愚人的欢呼》 (Fools Crow) 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其成就突出, 韦尔奇分别于1986年和1996年被授予美国图书奖和文学终身成就奖。琳达·霍根 (Linda Hogan,1947-) 为马斯科吉契卡索人 (Chickasaw) ,她出版有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其中诗集《透过太阳》 (Seeing Through the Sun,1985) 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而《药之书》 (The Book of Medicines,1993) 入围美国图书批评家协会奖和普利策奖。这些本土裔的美国作家将自己的作品植根于他们耳濡目染的印第安传统文化中, 回归到原有的印第安意识当中, 努力地将印第安文化与当前社会结合起来。20世纪之后的印第安文学作品, 着重于发出印第安后裔心中的呐喊, 对一些歪曲印第安民俗文化的行为进行嘲讽和抨击, 以此找到印第安民族文化的归属;另一方面, 突出强调了印第安部族的身份, 点明了传承印第安文化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 近年来,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趋势已进入文化的杂糅阶段, 不仅仅是生态文学 (Eco-literature) 的走向, 而是朝着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大的方面发展, 并开始反映自然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提高了印第安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 使得印第安部族在当今社会中的话语权得到恢复, 印第安的文化身份得以重建, 印第安文学的发展是与美国复杂的社会政治等因素密切关联的。

4、结语

综上, 美国文化因其美洲的历史渊源, 离不开印第安文化之魂。美国语言的本质特征、美国文化的意识形态以及美国文学中的印第安文学, 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表明着它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关于印第安文化要么消亡、要么过渡到欧洲的说法[7],事实证明是不妥的, 印第安部族的民族坚韧性使得其精神与文化永远不会绝迹。美洲大陆能成其为美国, 其国别特征就保持着各个独特的种族身份和其鲜明的个性, 美国英语主流文化中从来都不会少去印第安民族身份的标记, 这是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美国文学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于它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各种族裔文化熠熠生辉, 美国文学文化才得以生息繁荣。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篇三

文学是经由语言文字组成的一门艺术,它开拓了文字的无言之境,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为不同的文化形态会滋生出不同的文学作品,英美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两国文学的发展深受两国文化的影响。而文学评论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又是极其微妙的,它们相伴而生、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因此以文学作品为桥梁,可以建立起不同民族文化与不同文学评价之间的潜在联系。本文从文学评论的概念入手,在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与文学特点进行相应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了英美文化差异对两国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学评论的概念

总体来说,对文学作品进行的所有书面形式的评论都可以称为文学评论。艺术高度与政治高度是文学评价的两个重要标准。具体来说,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现象与发展规律进行的研究与探索,其目的是为了给文学创作实践提供参考意见,让文学创作形成“文学作品、文学评论、文学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其中对文学评价结果的论证过程,是文学评论的核心环节。

文学评论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不能信口雌黄、胡编乱造。他们需要旁征博引许多不同的材料来对自己的评论结果进行论证。但是因为各国文化底蕴的不同,不同文学评论家在进行相同的文学作品的评价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也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弊病所在。相比之下,英国文学评论较为保守,而美国文学评论相对激进。

二、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

1、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按照时间发展的脉络,英国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中世纪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对故事情节画面性的描述,文章结构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主题多为劳苦人民对暴政的反抗,代表作品有《贝奥武甫》;

2)新古典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体现出启蒙主义的精神,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倾向于私怨的发泄,“反讽”是其主要特征,代表作品有《格利佛游记》;

3)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此时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对宗教感情的倾诉,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力,代表作品有《天真之歌》;

4)现实主义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减弱了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遵循客观、实际的文学创作手法,代表作品有《利己主义者》;

5)后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效吸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对现实生活中个人状态的思考,上升到了对社会政治问题思考的高度,代表作品有《苹果车》。

2、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按照战争发生的时间,美国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殖民地时期,此时美国文学的发展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呈现出一定的清教思想。代表作品有《受领圣餐自省录》;

2)独立战争时期,由于政治的独立,美国文学也显示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倾向,出现了爱国主义文化的启蒙。代表作品有《被驳倒的农夫》;

3)南北战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美国文学出现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化,此阶段文学作品的思想更为自由与乐观,出现了较多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

4)二战时期,在动荡的大环境下,美国文学作品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以现代派文学与左翼文学最为有名,内容较多的反映当下的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代表作品有《荒原》;

5)二战以后,美国文学中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大幅增多,出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传记体文学发展繁荣。代表作品有《美国人》。

三、英美文学的不同特点

1、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地靠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岛国,大不列颠岛与爱尔兰岛的东北部是其主要的国土领域。绵延悠长的海岸线与冬暖夏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让英国在依靠海洋战略获得发展同时,也把与海洋一样博大的胸怀与深幽的神秘发展到了文学领域。英国的文学在富含浪漫主义情感的同时,极具包容性。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英国文学在经历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人的思想的觉醒,出现了对人与现实社会的歌颂,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以往宗教思想的束缚。启蒙运动期间,英国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为政治革命运动服务,哲理性和政论性是其主要的特征。启蒙运动以后英国的文学走过了浪漫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以及后现实主义时期的几个重要阶段。

虽然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久远,演变过程复杂。但是总的来说,英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因为受经济、社会、宗教、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还是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规律,经历了浪漫、写实、实验、批判、多元等多维度的阶段。英国文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帝国叙事的主要特色,强调民族的自信与自强,文学批评较为深沉与严谨。

2、美国文学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濒临两大洋、远离旧大陆的多民族移民国家。由于辽阔海岸线的存在,让美国避免了旧大陆的纷争的战事,获得了较为平稳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美国文学在十九世纪之前,一直都处于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状态,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学个性,采用的是英国式的叙事手法与表现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独立战争以后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美国文学开始逐渐摆脱英国文学的束缚,出现了蕴含本民族文化的文学特色,倡导人权与独立。在本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之中,美国文学独立、自由、多元、开放的文学特征得以突显。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后,跳脱出英国文学影响的美国文学进步了自己的发速发展期,先后经历了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美国文学形成了与英国文学截然不同的文学特征,美国文学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意志的抒发,文学批评生动而轻快。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大致梳理了在英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积淀下两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情境、社会情况、经济状况、战乱纷争等造成了英美两国迥然有异的文学发展脉络,给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将从文化语言差异、文化历史差异两个方面,来详细论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文化语言差异的影响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与纽带,也是不同文学评论产生的基础与媒介。语言文字的存在为英美文化的流传与文学评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与文化信仰,因此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文字表达方式,从而衍生出不一样的文学评论特征。虽然英美两国的通用语言都是英语,但是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除了在文法与句式上存在不同以外,两者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传达的文化内涵也截然不同。同样的语言也是文学作品得以出现与发展的重要提前条件,文学作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对特定的文学内容进行描述与表达,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加工、提炼、概括、提取等完成文学形象的塑造与文学寓意的营造,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英国的语言文化,受历史传统影响,一直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同时英国文学也启蒙较早,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英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其文化沉积较深,经济发展较快,在国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英式英语借助英国在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在国内外的运用也普遍,英式英语成为了世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但是也正式因为英语语言较为完善的发展历程与较为重大的国际影响,英国的语言文字更加强调规整与规范,其文学评论也相对的保守,文学评论界一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少创新与创造。英国文学评论家的在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论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对评论规矩的服从,用词遣句严谨、慎重,个性特征无法得到有效施展,英国文学评论在潜藏对民族语言的敬畏感,也显示出传统、呆板的个性特性。而美国受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其语言文字早期受英国的影响较大,在美国独立以后,受多民族移民文化的影响,它的语言发展也显示出自由、多元的特征。同时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形成时间较短,国家在获得较快发展速度的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也较少,文学评论中具有很强的对权威反抗、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充满了创造力与创新力,更加的崇尚自由,更加的张扬个性。

2、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

虽然有人说过“英美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它们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同根同源的特征,尤其是早期的美国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对英国文化的复制与照搬,两者具有极强的民族渊源,许多没过重要的城市地名也是来源于英国。如美国的“纽约”,就源自英国的“新约克”。但是后期英美两国的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造成了两国文化内涵的差异,同时也给两国的文学评论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

英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宗教中超脱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神秘力量、崇拜信仰,一直深深的影响着英国文化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宗教在英国文化中占有着绝对重要的主导权,人们借助宗教来表达对现实的祈愿,求得精神世界的安慰。宗教中神秘的神权主义、严苛的禁欲主义等一直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人们开始产生对人自身发展与需求的关注。文学作品也开始逐渐的朝着理性化与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本主义思潮成为了英国文学评论界的主流,但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英国的文学评论还是较为保守与守旧。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前英国文学评论界中也出现了一些反人本主义倾向的思潮,开始反思人本主义对英国文学评论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评论形式的单一化,评论创造力的不足等,英国文学评论的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美国文学在继承美国文学人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把本国独立、自由的民族理念与其融会贯通,拓展了人本主义的内涵与外延,美国文学评论界对人本主义的解读更为激进,推崇评论观点的创新与自由。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经由我们的生产与生活而产生,同时也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影响。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发生与发展,深深的根植于文化这片土地。英美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它是西方意识形态的一种缩影。而英美文学因为英美历史文化的不同,也显示出不同的发展历程与文学特点。语言文化的差异、历史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英美文学评论不同的发展走向,我们要正视这些差异的存在,在用“求同存异”的眼光看待英美两国文学评论发展的同时,用更为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文化的发展。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篇四

1、美国茶文化机制的发展传承状况认知

客观的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其根源都是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尤其是整个茶叶,本身作为重要的生活元素,因此,在整个美国茶文化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通过诠释合理的文化思维,从而实现了整个美国茶文化体系发展的理想传承。坦然,整个茶文化中,最具戏剧性的创新,其重要在于美国冰茶的出现,这也体现了美国茶文化一直处于吸收、整合的过程中,所以,在整个美国文化机制中,茶文化也发展成为一门独特且极具内涵的艺术机制。

客观的看,美国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美国历史,乃至美国文化的形成机制一样,包含了多样性和融合性。实际上,文学与文化之间始终都呈现出正相关的具体关系,我们从整个文学作品机制中,所具体感知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创作素材,同时,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其中所展现的是一种可被感知的写作素材内容,同时,其更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到相应的精神理念和具体的价值思维。

所以,这也体现出了美国文学创作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所在:色彩鲜明,同时又内容庞杂。实际上,美国是一个近代历史上,经过移民所形成的国家,我们在美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能够感受到的最重要文化思维,在于其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整个移民环境,乃至东西方文化与土着的印第安文化之间形成具体融入。当然,在整个时代发展背景下,美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内涵,以及具体的创作元素也实现了全面丰富和系统化的提升。

所以,在具体认知整个茶文化机制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同时更能品读多元文化体系所具有的融入与传承。因此,正是从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中,所品读到重要情愫。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中,我们借助相应的精神理念,从而发挥其关键性的融合作用,同时提高其对美国茶文化诠释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整个美国文学作品创作机制的具体理解与深度应用。

2、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中的茶文化元素认知

事实上,当我们对整个文化体系的形成背景,以及其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化机制来说,其始终都将整个茶文化机制的价值内涵融入其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来说,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素材乃至具体的创作情感,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实际上,如果对茶文化体系进行解析,我们看到其中所具体展现和诠释表达的,都让我们更为全面的理解茶文化元素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帮助和诠释表达。

系统化的看,纵览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其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具体涉及到整个茶文化元素,同时也是也为我们研究整个茶文化机制的具体传播,以及茶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具体融入,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具体视角,通过对茶文化在近代美国发展的历程认知,以及其中所具备的史料进行诠释,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全新茶文化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帮助。

实际上,在诸多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中,其中都集中呈现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内涵等,诸多元素。所以,全面而具体的品读整个茶文化体系,其最终的切入点,在于整个文化体系与精神理念和价值思维的全面融入。所以,我们在整个美国文化机制中,全面的感受到了具有美国色彩的意识特点。当然,这些文学作品体系中,其也全面展现出整个美国社会认知过程中,其充分注重展现和追求快捷、简便生活的相关特点。可以说,近代美国茶文化,其有力的推动了整个美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发展和内涵表达。

因此,在当前文化交流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美国茶文化的表现状况,以及具体的文学作品,乃至其在不同时期,文化机制的综合特点认知入手,尤其是分析茶文化在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全面而具体的理解整个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的具体创作背景和时代价值。

在当前社会经济成熟发展的时代特点下,文化机制与文学作品形成了全面融入。当然,对于文化来说,其相对抽象,而想要真正有效的诠释,其中所具体包含的精神理念和具体的价值思维,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进行研究和了解。当然,独立、人文等精神情感,也成为我们具体了解,整个近代美国文学作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的应用价值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其从具体的创造,乃至相关的文化思维等等,实际上,对于整个美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来说,所包含和诠释的文化内涵,都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呈现。当然,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有效的了解美国文学作品,就必须借助具体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应的情感思维进行全面探究,尤其是通过了解具体的茶文化,从而实现对美国文学作品创作和文化内涵的全面认知。

当然,在整个美国文学作品体系中,小说也有着重要的内涵与展现,小说中主要是通过描述,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情节中,很自然的加入茶文化的元素,进而体现出,物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合理使用具体的元素理念,不仅,可以丰富小说的情节,更能够让小说中的描述更加贴合社会大众自身的生活实际,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有效共鸣。

可以说,在这些美国文学作品中,其所具体包含和展现的文化机制中,通过系统化融入具体的文化思维,从而对于我们了解美国茶文化,尤其是对整个美国文化,有积极的意义。当然,美国茶文化机制的特殊性,尤其是其时代性和包容性,实际上,茶也被赋予了深邃和克制的含义。比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移民的茶文化生活等等,当然,在很多美国茶文化作品中,展露出人物内心的无奈以及悲伤之感。

可以说,在美国文学体系中,很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都因为融入了浓厚的美国茶文化,使得我们对整个文化的传承和认知形成了划时代的意义,以及极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内涵思维。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机制的出现和发展,其始终都与整个社会理念和价值应用之间形成了重要关联。当然,我们在对整个茶文化体系,形成全面了解过程中所能具体而全面感知的,不仅有着完善的文化素材,同时其也有着成熟客观的精神理念。

同时,我们看到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研究过程中,其需要将相应的精神理念融入其中。事实上,以茶文化为具体的创作机制,其客观上,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而在整个美国文学作品机制中,其通过选择以茶为具体的创作素材,从而形成的散文艺术,则更多是以写实的手法,展现美国茶事活动的具体流程,对于我们了解近代美国茶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4、结语

客观来看,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其都与整个文化机制,乃至相应的价值思维之间有着重要关联。而在近代美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背景中,我们所能全面、具体品读到的是一种文化素材与精神理念的全面融入和成熟应用。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篇五

美国文学和文化批评界对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时期是情有独钟的。这是批评家休·肯那(Hugh Kenner)笔下的“庞德时代”(Pound Era)。庞德被艾略特尊称为“更高明的艺术家”,他标志的是美国作家逃离“一战”以后来到欧洲,撷取非西方文学艺术精粹融入英文,从而谱写出崇高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的时代。“二十年代后没有文学事件”是美国人文学界一个老派而顽固的看法,而现代主义也仍然是英文博士生趋之若鹜的领域。然而,二○○九年出版的著作《体系时代》(Program Era)却逆流而行,把现代主义之后的美国文学作为自成体系的一系列作品拿出来解读,并明确提出“大师不是变得稀有,反是更多了”的观点。作者马克·麦克格尔目前在斯坦福大学英文系任教,他认为,三十年代以来,文学创造力的培养形成了一个机制,固然有钳制和规范个性的作用,但也给做文学梦的年轻美国人提供了更多机会。文学生产的过程更为系统化,与学院的关系也更为紧密,但这与当代文学的伟大并行不悖。写正在发生的文学史是不容易的,然斯人斯事墓木未拱,也给了作者一些便利,麦克格尔选择了不少当红和不被重视的作家,趁他们的作品生平尚未湮没之际,来诉说一个晚近文坛谱系浮动变化的故事。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新批评”(New Criticism) 兴起以来,文学批评在学院里站稳了脚跟。同时,哈佛的“四七戏剧工作坊”开创了在学院内讨论文学创作的先河,不久,随着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成功,创意写作训练的理念在全美推广开来,“二战”之后逐渐固定为一个体系,使作家“从学院来又回归学院”的模式普遍化。如果说文学批评的学院化拉大了文学批评和创作的距离,那么文学创作的学院化又缩小了这种距离。故此,虽然英文系和创意写作项目相互很少沟通,思路完全不一样,但毕竟都以学院为依托,都越发形成自己的体系。一旦有了体系就有了定规,有了圈子,有了这些东西所带来的情感和利益纠葛。体系性是两者都摆脱不了的后现代转向。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体系时代”可能是对于著作的英文原名 Program Era 最贴切的翻译。

体系时代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有许多具体的交叉点。美国中学和大学的英文教学侧重阅读原着,所以不少美国当代文学作品都以适于在本科和研究生课堂里被讲授为目标之一。这是除了获文学奖或者被重要文化人士挑选为读书俱乐部阅读书目以外确保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大作家托马斯·品钦在一九七四年同时发表了两部作品:短小轻盈五脏俱全的《拍卖第四十九号》(Crying of Lot 49)和恢宏恣意繁冗无度的《万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如果没有适合作为课本阅读的前者,品钦的才华估计大多数美国本科生都不能消受,命运可能会和怪才威廉·加斯(William Gass)相埒,只能放在文学博物馆里被缅怀,进不了活的文学史。同样的,如果一个作家被重要批评家贬斥,那也会隐性地被大学课堂封杀。印度裔移民作家巴拉蒂·慕克吉(Bharati Mukherjee)被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指斥为可怜的归化文学,在文坛的生命力就岌岌可危。当然,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过程从来不只是个人才华的天然结晶,背后都有学院和出版网络的作用。沙翁的传奇有赖于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中年以后在伦敦等地的讲演,说的内容后来结集成册。丁尼生在剑桥三一学院读书期间深受济慈影响,成了桂冠诗人以后就把十九世纪最伟大诗人的桂冠献给了后者。三十年代艾略特任 Faber & Faber 编辑的时候,受人所托阅读了女作家杜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的小说 Nightwood 的手稿,渐生喜爱,提笔写下序言,奠定了这本小说的名声。在体系时代,经典的形成更明显地遵循一些看似“外在于”文学(当然社会本就是文学一部分)的规律。如果威廉·伯勒斯(William Burroughs)在北非的经历不是正好能被用来论证美国文学与后殖民历史的关系,或者说汤亭亭不能启迪本科生思考叙事和历史的交汇,那么他们就可能会变得更为小众或慢慢被摒弃淡忘。系统有着强大的内在逻辑。

文学创作和程式化的学院教育之间的矛盾紧张正是麦克格尔的 Program Era 想要发掘的。作者考察的是当代美国小说与教育体系——尤其是创意写作项目——之间的关系,笼统说属于文学社会学的范畴。当代主要是指一九四五年之后,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麦克格尔所用的“program”一词涵盖了大学系科和项目设置、教育宗旨和社会机制种种内涵,本意是要指出人在后现代社会中被社会制造、约束的过程,而这些意思也可以被中文的“体系”这个词概括。本书译者将program翻译成“系统”也无不可,只是似乎不如“体系”宏大。译者同时也将这本书介绍为美国创意写作项目的历史,与原书的重心略有偏离,这应该与翻译者本身的兴趣主旨有关,本文最后再略做评论。

麦克格尔从个人创造力和体系化教育之间的博弈入手,把文学的社会背景(即创意写作项目宗旨和教学方法的历史)、文本细读和作家生平分析(着重在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文学传承)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全书的风格有点类似美国大学文学教授在一起吃饭聊天时候的闲扯,充满了生动的文学八卦。让人印象较深的包括一张爱荷华作家工作坊主任保罗·恩格尔(Paul Engle)的旧照,照片里的恩格尔在打字机上工作,手边躺着一条卷起的鞭子。麦格尔用这幅图像来象征爱荷华项目用“叙而不评”(show, don’t tell)的原则不断鞭策警示学员的风格(原书插图在中文翻译中都被省略了)。麦克格尔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有深度但不过分曲折,意在把单个作品的阐释连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与《庞德时代》里碎片化的文学逸事相比,麦克格尔对体系化时代的书写本身就是体系性的。

在作者笔下“体系时代”分为三个阶段,每部分都有几个代表性作家,而他们的写作生涯都体现了创造力和学院规范之间相互矛盾和纠缠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前三十年是美国历史中的“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此时涌现了一些着眼于社会进步的教育理念,代表思想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和勒格(Harold Rugg)等人以孩子为本的新式学校观 (the child—centered school),注重的是让移民和美国底层家庭的孩子融入到美国民主的主流中来。培养全民创造性的热潮间接催生了创意写作项目。一九一二年在哈佛大学成立的“四七戏剧工作坊”就开始塑造写自己知道的题材的并以当代为重的精神。然而,一九三六年成立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在恩格尔掌舵以后,受新批评的影响较大,把技巧的锤炼融入了创造性的培育中。而这种教育思路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弗兰纳瑞·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极其自律的短篇小说,避免第一人称,尽量用视角非常有限的第三人称叙事是这种自律精神的形式依托。

第二阶段是六十年代到一九七五年,这是反文化运动和少数族裔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也是对口头传统更为重视的一个年代。新批评代表人物韦恩·布斯(Wayne Booth)从“叙而不论”的原则面前退却,代之以“声音”(voice)的概念,指出作品内部不论有多少纷杂的声音,整体仍然被作者所把握的独特的声音所驾驭,因此弱化了技巧,凸显了作家个性赋予文字以灵魂的作用。与此同时,学者用最新的录音手段系统化地保护印第安部落濒危的语言,加之少数族裔写作和项目的崛起,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身份和声音的独特性和真实性。对象牙塔的看法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加利福尼亚大学第十二任校长克拉克·科尔(Clack Kerr)一九六三年的讲座集《大学的功能》提出了“多元大学”(multiversity)的观念,认为美国大学已然变成居于体制内但与体制外的多元力量相沟通的特殊场所。受惠于大学自身定位的调整,创意写作项目在全美国快速发展。肯·克伊塞(Ken Kesey)这样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在斯坦福大学的创意协作项目中成长起来的,他的《飞越疯人院》借用印第安病人的视角来叙述疯人院里被体系压制碾碎的灵魂的故事,体现了时代和他自己学院经历的印记。

第三阶段从一九七六年延续到二○○八年,也就是作者成书的那一年,这个时期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同一化齐头并进。从创意写作理念的发展来说,爱荷华和斯坦福所推崇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占了上风,而布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和纽约州立布法罗校区等地推崇的实验写作风格,或称之为“极繁主义”(maximalism),则在整体上处于劣势。极简主义以卡佛、安妮·布依蒂(Anne Beattie)等作家为代表,其文化内涵体现的是中下层白人的阶级特性。极简主义的故事不仅围绕着小人物和中下层阶级失败者的经历,而且从形式来说也是一种对全球化的规避,把美国经历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极简主义在海明威时代也许更多是一种个人选择,在此时则有了比较深远的"体制背景和特定的文化意义。极繁主义处于当代美国文学界的边缘,只在学院里被少数人谈论,读者寥寥。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姑且称之为“微缩主义”(miniaturism),即在狭小的篇幅里讲述多元文化的故事。微缩主义这种形式又把我们带回了创意写作项目一开始就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大学校园在体系森严的背景下如何既成为体系的一部分又超脱其外以培养个性和个人创造力。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上述三个阶段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学潮流。概括起来说,第一阶段的文学主流是“技巧现代主义”(technomodernism),第二阶段是“崇高文化多元主义”(high cultural pluralism),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中下层阶级现代主义”(lower—middle—class modernism)。

麦克格尔不仅构建了一个有关当代美国文学的叙述,而且把这段历史放在现代性的框架中来理解。他反复运用“反思的现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这个观念,直接引用的是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和贝克(Ulrich Beck),当然把现代性和反思性相连也(至少)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意识论和马克思关于意识被资本异化的理论。反思的现代性在麦克格尔的论述中有两层意思。首先,随着传统的社区变化被巨大冷漠的社会体系取代,制度变成了显性力量,个体的塑造和重建都离不开体制,个体的任何行为背后都可以窥见超越了个体的力量,所以现代性意味着对形成自我的异己力量“反躬自问”。其次,我们对体系和自我关系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我们身处体系内的实践。除了体系,麦克格尔还经常用“制度”(institutions)来指称体系的具体内核。制度分三种:包含于有形建筑里的机构、无形的思想以及在两者之间充当媒介的文本,包括课本和当成课本的文学作品。

作者为了兼顾可读性和学术性,选择了一种比较独特的学术文体。在去专业术语的闲适文风中夹杂了一些复杂的图表来概括所论述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很多学术著作一样,《体系时代》也喜欢“玩弄”名词,比如说偏偏不用约定俗成的“后现代”概念,而改用“技巧现代主义”来表达写作技巧被固化为准则的含义。对理论的应用散见各处,却都点到即止,福柯的名字就出现了几次,但每次都不超过两三句话。作者的学术“混搭”风与哈佛出版社一贯的风格暗合,获得奖励非学院派批评的特鲁曼·卡波特文学批评奖也不在意料之外,不得不说作者貌似独创的文风里讨巧的痕迹重了一些(它本身就是体系化时代充满矛盾的产物)。但毋庸置疑,这本著作对文学批评的同行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它的主旨不在于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作者并不急于拿自己的文字来刷新文学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框架,而是选取了另外一条同样常见的路径,即重写文学史的路子。麦克格尔的文学史不提供硬数据也不求面面俱到,挂一漏万的现象当然不可避免,有许多美国作家,如麦卡锡、德里罗等,跟创意写作班不太沾边,故弃之不录,沾边的也有很多没有提到。

麦克格尔不仅能对单个作品作家做出独到深刻的解读,而且把片段连缀成故事的能力也很强。约翰·巴斯(John Barth)一九六六年在宾州大学执教时写作的小说《羊孩贾尔斯》(Giles Goat—Boy)就发生在一个浓缩了人类历史的虚拟校园里,主人公贾尔斯是由计算机系统所创造的机器人,但又被赋予了爱欲和富有直觉激情的“人”性。麦克格尔认为这本小说不仅揭示了同时代很多“校园”小说的深刻寓意,而且预示了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科幻作家的作品里调和机器和人性的母题,如尼尔·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说《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里男性/技术和女性/情感思维相结合所创造的教育模式。回头来看,巴斯的小说令人信服地成为当代美国文学反思体系化教育如何孕育个性和创造性的一个截面。正如巴斯的写作生涯与他长期在学院受教育和教学的经历有关,纳博科夫的写作也折射出了他与学界的渊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在康奈尔等大学执教期间深深感到了教学对自己创作的牵绊,这个烦恼与他一贯反对将文学社会化的观点互为因果。因此,纳博科夫的文体和叙事风格在根本意义上是痴迷于自我的。亨伯特和奎迪(Quilty)与《微暗的火》里的Shade和Kinbote是两对著名的双生子,各自为对方的幻影,也是纳博科夫本人的反向透射。不论我们是否同意麦克格尔的评价,书中举的例子很多都烘托出了他的主要观点:写作根本上是有自传性的,但体系时代的自我又是在写作过程和教育、社会体制中被生产出来的,个人的独创性不是简单的有或无。体系时代的文学对社会体系和“自我”、“主体”的纠缠不休尤为敏感,在这些文本里,“自传”的因素有序而隐秘地弥散。

当然,麦克格尔这部作品并非横空出世。(体系时代里还有什么是原创的呢?)从八十年代以来就有一系列学术作品探讨文学研究、经典形成与美国学院体制的关系,但论创作与学院关系的这还是第一部,与二○一一年出版的谈法国理论对美国当代文学影响的著作《理论之后的小说》(Novel After Theory)相映成趣。

最后来讲一下这本书的中文翻译,总体还是细致到位、形神兼备的。笔者白璧求疵,略感译笔有些方面或可再三斟酌,故献芹一二,还望与译者商榷。第一章题名中的autobardolatry被翻译为“莎士比亚式崇拜”,但其实作者是想表示“自我崇拜”,即把自己当成莎翁这般人物的意思,指的是美国进步时代教育观弘扬个体才华的理念。再比如show,don’t tell 的原则翻译成“客观叙事”,虽然意思上接近,但不如“叙而不评”或者“以叙代议”更加精确传神。前面我提到过,中文翻译背封的介绍把这本书定位为美国创意写作史,而中文译本也收入了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译者之一葛红兵教授为丛书作序,从中可以看出,翻译的主旨在于借他山之石,介绍美国经验,以促进中国创意写作项目的发展。麦克格尔虽然指出了体系时代文学创作机制中的种种悖论,最终对其成果还是肯定的,因而中文译者这样借用并无特别不当之处。或许可以说,本书的中译本体现的正是麦克格尔笔下体系时代的跨国延伸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英美 文学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五篇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 英美文学心得体会20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