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最新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十七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5-29 20:30:1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十七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最新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十七篇)【精选推荐】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他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出来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同时他自己本身的事迹又都在时刻的感染着学生,教会了学生坚强,勇敢。他获得过很多的奖项,包括“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等数十项殊荣。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同时还是一位热心的好人。帮助新同事,新教师张荑苇,因刚参加工作,没有教学经验,不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闹情绪,撂担子,郭春鹏看在眼里,经常找其谈心,帮助带班,教授新的教学模式,不出2个月,张荑苇就成了教学“能手”。从此,学校有了不成为文的规定,教学上有难题就找郭春鹏。该校六年级的吴全友,父亲多病,母亲出走,家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郭春鹏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吴全友的父亲联系交流,决定资助吴全友一直完成高中学业。

家住该镇二岗沟村76岁的五保老人方延山,生活异常艰难,郭春鹏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每次过星期都要往方延山家跑,吃药给钱,吃饭给面。当提起郭春鹏时,老人竖起大拇指夸道:“春鹏是个好孩儿,我这把老骨头有福气啊!”虽然他自己也经济拮据,但是他却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别人。每年还是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16年来累计捐款6000余元,共救助50人次。郭春鹏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怀有感恩的心,经常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好榜样。都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无数的光辉,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不断的钻研,在生活上,帮助困难的家庭,照顾孤寡老人,不断的贡献自己,是一位很无私的人,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今天下午听了郭春鹏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他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练好基本功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就要具有潺潺的流水。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

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务,搞教研活动,听课,备课,学习等,当别人在与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我用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__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xx月x日上午,我和全体老师一起去村参观了先进事迹陈列室。走进陈列室,我就被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所吸引。陈列室从对党忠诚、淡泊名利、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等十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书记的先进事迹。

印象最深的是书记的日记本,他的日记本有好多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每天发生的事。从曹书记日记本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曹书记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曹书记日记本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曹书记每天非常的忙碌,非常的辛苦,他为了邢柏村的繁荣和富强,曹书记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即使身患绝症仍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从曹书记日记本的字里行间,从平凡中我读懂了曹书记的伟大,从点滴中,我感受到曹书记的高尚。

通过学习曹书记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我明白了人应该怎样活着,应该像曹书记一样有志向、有抱负、有情义、有尊严的活着,应该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勤俭朴素、乐于奉献、奋勇争先的活着。

曹书记就像一面旗帜,在空中迎风飘荡,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学习曹书记,就是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敬业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亲民的工作态度,学习他廉洁的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像曹书记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守教师职业规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办事,坚决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学习,努力成为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丰富的老师,争做学生爱戴、家长喜欢、社会满意的老师。

本学期在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化“向杨爱军老师学习”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集体学习了优秀教师杨爱军的感人事迹,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杨爱军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听着他们的事迹,有数次眼眶湿润,被这些优秀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所感动。他们的光辉形象时刻浮现在眼前,同样是人民教师,他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杨爱军老师相比还差甚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学习杨爱军老师的心得体会:

一. 立足本职,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杨爱军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辍学时,是杨老师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家访,直到学生上学为止;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 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杨爱军老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自己必须努力做到。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到与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杨爱军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这些学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如今,杨老师虽然走了,但是他那高尚的师德,以及对教育教学执著的奉献精神,在我们这些教师的心中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他是一座丰碑,更是一座航标,他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谱写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四:学习先进教师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孙红京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他的事迹平凡又伟大,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从孙老师身上,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献身精神、他们做学问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教学生言传身教,厚以载德,他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教育着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孙教师为榜样,学习他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其次,要热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孙老师为榜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爱不应该是挂在嘴上,也不应该是肤浅的凡事包办,而应该深入到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爱护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优秀教师那样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献为荣。积极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探索,。对他人宽容一些,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沈星,一个正当绽放,有着大好前途的战士,他默默的离开了,沈星,一个陕西西安的优秀小伙子就这样离开了,我不知道沈星那一跳中凝聚了多少的勇气,我只知道,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那瞬间的一跳中永远的逝去了,然而他的离去却感动了一座城市,南阳湖畔的青青碧草见证了英雄的伟大,这一瞬即成了永恒!

沈星,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军人的军魂,这种气魄不是用光荣,英雄伟大,几个简单的字眼就可以表达的,沈星走了,带着妻女无限的依恋,带着父母肝肠寸断的悲泣,带着青州人民的泪水和感动,他留下的却是一个必将让所有人为之泣血的感人故事。

在这个人情冷漠的社会,不想用黑暗,残酷这样的词藻来形容,但事实如此,不是不提及就可以逃避的,对于一些人,尤其是我们的公仆,实在不敢恭维,权钱暗道堂而皇之的进行着,无数的耳闻目睹一次次让我倍感伤痛,就在我不再对这个社会抱有任何的幻想的时候,沈星感动了我,看到他的事迹我麻木的心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是啊,时间还是有英雄的,这个社会还有那丝丝闪光的星火可以照亮我们,沈星,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敢以生命去诠释军魂的英雄!那些躲在豪宅中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们,你们看到了吗?同样的备受尊敬,你们得到的尊敬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因为那是以权势地位为基础的,而沈星,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普通的人,他得到的尊敬是千千万万的人发自内心的崇敬,爱戴,这种震撼来自心灵深处!

沈星的事迹可以感动每一个有血性的人,沈星的离去让我们如同失去亲人,刻骨铭心,青州大地上永远记住了这个光芒万丈的名字,沈星,青州因为你而骄傲,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光辉事迹。

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愿沈星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青州人的心中,也愿沈星的事迹可以感染那一部分人,扪心自问,沈星可以为了一个毫不相干,无身份地位的孩子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身居高位的你们难道除了沽名钓誉搞形式之外无所事事了吗?

沈星,我庆幸我们为国为民的党中还有一个你,心如死灰的黑暗中,你永恒的光芒让我倍感鼓舞,愿英雄安息!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__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只是英雄离世得太早,我们还来不及唏嘘,他已飞往天堂,也许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唤他了,他该回家了,该好好休息了,他真的太累了。

近期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学蓝云,找差距、创佳绩”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蓝云同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和震撼我们每个党员的心灵,也激发了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中_员的决心。

医生本来不是他的职业,却因为村民的急切需要,而放弃本来稳定和喜爱的工作,依然背负起五乡五弄人民健康的责任,从一个职业跨入另一个职业,在常人看来都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于他却是哪里需要去哪里,回乡教书刚开始亦非他本愿,只因那时候缺师少教,村里的知识无人普及,他才选择的教师工作。后又因山里村民们生命健康没有保障,才弃“文”从医。从始至终,他心中都是以人民需要为目标,努力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坚守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一种习惯,一种坚守,一种坚守,一种信念,一种信念,一种人生。蓝云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无悔的,他真正做到了像保尔·柯察金所说的那样:“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在人们感叹“人心难测,世事艰难”,人们为各种利益奔波劳碌,尔虞我诈倾泻而下,清澈欢快而义无反顾地展示了世间最原始的美好和对美好的追求。瑶山里永远不会忘记那背药箱奔波的背影那夕阳下灿烂的光辉,那朝阳升起的希望。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在哪里出现,多么唯美善良的本性啊。只是英雄离世得太早,我们还来不及唏嘘,他已飞往天堂,也许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唤他了,他该回家了,该好好休息了,他真的太累了。

他走了,但他的事业,他的精神却将永远影响和指导着我们,他是我们每个党员,每个人学习的楷模。尤其是即将迈向工作岗位的我们,蓝云的精神对我们的指导意义真的很大。我们不用再削平脑袋要进大医院,脚踏实地地学习,将来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真正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是我们的去处。拭去心中那些为名利的尘埃,以蓝云同志为明镜,人生又怎能会失去意义呢?

蓝云同志的精神处处闪着平凡而执着的光辉,然而平凡的生活早就他非凡的人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些人死了,打他却还活着。”是的,蓝云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人。让我们永远都记住吧!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一生的牵挂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李弦一心扑在工作上,自然就少了对家人的陪伴。

李弦的妻子患慢性疾病多年,需要常年服药,但是李弦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夫妻俩一年待在一起的时间,掰着手指也能数清。

“出差最长的一次是34天,34天没见过面。”翻开家里的相册,妻子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照片上李弦的位置。

“我不怨他,我们全家都支持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弦妻子的声音是颤抖的,可她又是骄傲的,她说:每当办完案子,看他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那种高兴,我们也觉得我们的支持是正确的。

李弦是幸运的,有挚爱的事业,有支持他的亲人,有并肩作战的同事。他是英雄,是勇士,也是家人一生的牵挂。

就安于我的现状了,对于我的孤独,我也习惯了。总有那么多的人,追寻一些甜蜜温暖的东西,他们喜欢的永远是星星与花朵。但在星星雨花朵之中,怎样才能显得出一个人坚定的步伐呢。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那时候,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肖文儒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同地区上千个煤矿,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当时老队员常说,什么叫救护队?就是‘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和锯,井下着了火,只有打密闭’,这四句话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和处置能力。”

戴上呼吸器,就要与外界隔绝,耳朵里全是自己呼气和吸气的声音。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到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火区打密闭,忍受常人难忍的高温与高湿的“折磨”。肖文儒说,这让他感到,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说:“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也就是坚定了我‘择一事、终一生’的决心。”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因为只有下井掌握第一手资料,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救援过程中,在打通从地面至被困人员的钻孔后,被困人员从600多米深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2张纸条,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当这两张纸条从井下传递上来时,肖文儒在为幸存矿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从业以来从未有过的责任与压力。肖文儒说:“这两张纸条,就说明人还活着。那已经是发生事故的七天七夜了,这些活着的人必须要救出来,感觉责任更加重大。钻孔只是维持着他们生命,但是还要有个逃生通道,也就是救援通道,我们就主要围绕着清理井筒。当时井筒也塌落堵塞得很严重,说实话压力也很大,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把握住这个怎么做都不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吃住在一线,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次救援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所以这是非常光荣的职业。”

肖文儒曾说,“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20__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__年吉林通化八宝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__年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20__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参加工作38年,肖文儒参与、指挥和指导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年均出差100余天,最多的时候一年200多天。肖文儒说,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尽一个应急人的天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就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我从事了30多年的应急救援,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事故现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有每当我们付出艰辛,最后把被困人员成功救出之后那种幸福和喜悦,所以这个工作让我觉得值!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守夜人’就是我们要站好岗、值好班,守护百姓的安全。”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我是一名安全员,我感到很光荣。我很感谢大家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感到很欣慰,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自从四川银鸽成立以来,安全工作一直都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普遍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条件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无法想象的,经过一年多的漫长岁月对安全工作的全面推动所取得的成绩,这和我们的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安全科科长王凯锋他背井离乡来到我们这里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心血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套完善而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今年的安全工作更加艰巨,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一、 多与员工沟通、交流;

这是碱回收车间领导的一种成功的管理艺术。只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想法,激励他们发表看法、想法,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去积极工作;才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我们干安全工作也要向碱回收车间领导学习要与员工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安全工作有何想法,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去想解决的办法,从而保障员工在生产中干工作更安全。

二、 多奖少罚的激励;

在碱回收车间,多奖少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员工的办法,正激励比反激励更能使员工接受。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种管理艺术。但安全更适合反激励,尤其是在普遍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安全工作必须强硬,只要你违章就要受到惩罚,违章就好比一块烧红的烙铁,你一旦靠近就有被烙伤的可能。只有远离违章才能更安全,所以在生产中严查违章,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

三、 勤巡查、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也是碱回收车间在__年中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而且开展的很好。不但设备要这样,安全更要这样。虽然谁也不能预先知道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我们勤巡查、勤检查,发现违章违规及时制止和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也能有效地抑制事故发生的机率。所以养成勤检查的习惯不只是用于生产,更要用于安全。

四、 以身作则;

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亮点。首先,李高洪主任和曹洪全主任在__年中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为了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身为车间行政一把手,却放下了领导的架子,身先士卒,带领员工一起打扫清洁卫生、清理死角。碱回收车间化验室旁的一块空地,原来是一片废墟,乱七八糟堆了些废钢材,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李高洪主任带领员工一块一块地将钢板搬走,现在也被整理得干净平坦,还准备种植物搞绿化呢!我们干安全工作也是一样,首先自己不违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五、 言传身教、以德服人;

曹洪全主任在生产中,对员工言传身教,以德服人,他把自己的思想、想法和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员工,让员工更快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员工素质,为公司培养人才,创造效益,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敬佩。他让我想起了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们搞安全工作也应向曹洪全主任那样,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员工,让每位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促进四川银鸽安全和谐地发展,我们一定要撑起安全这片蓝天。

通过这次“学先进、赶先进”活动的开展,它的意义让我们永驻心中,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会涌现出更多的先进事迹!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一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20__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__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__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20多年前去下庄,走了整整两天。第一天大清早从重庆城区出发,傍晚到巫山县城;第二天大清早从巫山县城出发,坐面的到镇上,在镇里等顺风车到最接近下庄的一条“车路”的路口,沿着一条接一条的田埂和山径转几个小时,傍晚时分到了下庄的“庄口”。站在山崖边往下看,下庄的房屋隐隐可见。再看去下庄必经的“挂壁路”,还没进去就开始担心自己怎么出得来。

下庄人凿山开路的故事,那时已在全市引发巨大反响,但那条下庄人拿生命拼出来的碎石路,一下雨就会被洪水和落石砸毁。在下庄的3天,看到毛相林和下庄人仍旧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只是信誓旦旦之间不免流露出一些悲壮。离开下庄时,被冲毁的通村公路还没有抢通,但毛相林和下庄人坚持要从那条通村公路上送客人。

那次用麻绳捆得严严实实,被几个人沿着陡峭的崖壁“提”出下庄的经历,20多年来不时在脑海中重现,但下庄和下庄的路与当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别。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的持续发力,催生了毛相林和下庄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巨变。

仍然大山环峙地处偏僻的下庄,以一个山区小村庄的独特气质,映射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和发展道路。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二

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_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_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中_史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东北师大副校长等职。1991年获国家特殊津贴、省优秀教师、长春市劳模等称号,他主持的_思想研究所在全国高校147所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评估中荣获首榜。8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省部级规划项目7项,获奖17项。撰写主编《_思想史稿》、《_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30部,在《求是》、《中_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应邀为15个省市学界讲学、出席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大会演讲。

20__年5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了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号召,5月16日,《吉林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追记全国中_史学家、_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_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教授”的文章,对郑德荣生前先进事迹进行连续报道。对照这样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我自己觉得差距很大,必须努力学、认真学。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我们的事业才能步入辉煌,“十九大”

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一名基层干部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具备面对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必须学习他的探索创新精神,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能稳中求进,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必须学习他的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服务员”这个身份,自觉摆正位置,一切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细。用过硬的思想素质、过硬的本领以及过硬的服务水平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责任落到实处。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三

一身难舍的藏蓝

“没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只是因为内心还有追求,于是就得努力工作。和一样遵循自己内心,无法停下步伐的兄弟姐妹们共勉!”李弦曾在微信朋友圈中写到。

他的追求,便是对警察职业的付出。没有个体的逆向而行,哪有群众的幸福洋溢。

曾经,由于李弦极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一些一流的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并开出了非常丰厚的薪酬。

一方面,是充满危险、随时待命的公安事业,一方面,是薪资丰厚,相对稳定的新兴行业,李弦毅然选择了前者,拒绝了高薪的工作机会。

他说,“我就是放不下这抹藏蓝,舍不得这身警服。”

是的,身着藏蓝色的警服,头顶熠熠的国徽,肩负国家的安全使命,这是一名警察的荣耀,是一个有坚定理想的共产党员的荣耀。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四

最近,我学习了10位特等劳模的事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催我奋进。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是前进途中指路的明灯。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殷殷叮咛:参加工作后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我也曾浅薄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要为了工作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忽视亲情和友情,为了工作视带病的身体于不顾忘我投入。可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作,并学习了劳模的事迹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敬业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就拿营业厅的工作来说吧,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机械的运动,可工作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面对客户不理解的时候,要想想他们满意后的笑脸。如果人在干事情的时候没有激情,那么显然就会缺乏自信,工作也是不可能干好的。因此,“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要有“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

劳模的荣誉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才能对得起劳模的称号。怕苦怕累当不了劳模,面对困难时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劳模。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模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地想问题,踏踏实实地干事情。而且,“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模范和业绩。

作为我们基层的员工来说,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点:

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增强业务能力。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新的形势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

要主动亲切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

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企业发展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劳、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我相信,只要以劳模精神为指路的明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勤学肯干,就一定能赢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五

20__年4月7日上午,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乐东中学举行报告会上,五位师德标兵分别作了《倾情教育,坚守这片蓝天》、《爱岗敬业,终身无悔》、《用爱心换取信任》、《春风细雨,大山洒爱心》等报告。五名师德标兵用自己精彩的报告展示着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切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的小故事,现身说法,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诠释。五位师德标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真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对生活、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他们高尚的师德。听了师德标兵们精彩的报告,感动之余,感触颇多。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一、加强学习,充实与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原来的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三、关爱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学生们也决不会喜欢的。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而伤透脑筋。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用行动诠释师德的真正内涵。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用实际行动向优秀教师学习,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六

20__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__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__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七

何祥美事迹告诉我们,现实中有很多许三多式的人物。何祥美的故事就是现实版的《士兵突击》。

何祥美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打好基本功,做好每件事。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唱念做打,当兵有队列、射击等训练科目,我们做媒体的也有自己的基本功,需要每天练习,才能精益求精、不出差错,有重大新闻发生时,才能立即冲上去,成为新闻报道领域的“枪王”。

广播是声音的世界,最出彩的新闻报道,都是现场口播报道,我们可以用描述式的方法,把耳闻目睹的事件经历告诉给听众。但这个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必须平日勤学苦练。广播记者要过语言关,做到发音字正腔圆,准确无误,还要多向周围群众请教,多用简单、平实的词汇,学习符合大众口味的平民化语言,做到质朴真挚,切忌矫揉造作。这些平日里的学习、积累和何祥美练习射击、跳伞、潜水等是一样的。许多优秀的记者、主持人为了练好口播能力,曾经含着石子练习,加大练习的难度。

再说创新。何祥美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光靠勤学苦练是远远不够的,要有知识和创新能力才行。做记者,掌握大量的新闻背景知识,迅速组织成稿件报道出去,这是基本功。现在,我们还要懂得各种先进的录制播出设备,摸清它们的脾气、禀性,就像何祥美熟悉他的枪。

“三栖精兵”何祥美是新时代优秀革命军人的典型代表,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始终坚持爱军精武、献身使命的信念,在训练场上不断超越自我,在科技练兵的

道路上学习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学习何祥美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大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事业之中。

信念需要忠诚来坚守,奉献需要热情来保持。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官兵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侵蚀,我们只有像何祥美那样,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个人的人生追求,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徘徊、不错位、不彷徨。

作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突击部队和国家抗灾救援力量,陆航部队肩负着战时实施战场突击,执行抗灾救援任务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向何祥美学习,将肩负的职责高高举过头顶,做到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当兵就当打得赢的兵”。陆航部队作为一支年轻的兵种,要像何祥美那样,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坚持把学习创新作为岗位所需,职责所在;紧盯世界军事发展,以时刻准备打仗的姿态学习求知,以时刻准备打赢的状态提升素质,争当知识型军人、创建学习型军营。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最新 十七篇 最新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十七篇) 最新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十七篇)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