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7篇)

发布时间:2024-09-11 09:2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最新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任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责任重大,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不仅教授知识,更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铸牢中华民族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们有所启发。

  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要做一个品德高尚、言行一致、兢兢业业的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其次,要注重爱国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日常教学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述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还会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珍爱祖国,热爱祖国。

  再者,要注重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自信、自豪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会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导学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等。我还会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最后,要注重教育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我还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中华民族接班人。

  总的来说,作为新任教师,铸牢中华民族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路径,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广大教师们,一起努力,为打造中华民族的卓越未来而努力奋斗!

篇二: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入贯彻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此来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一、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力量源泉。这种意识的形成与强化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心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国公民,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应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强盛而努力奋斗。

  二、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倡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倡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在班会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2.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授孔孟之道、诗词文章等经典,通过参观博物馆、古迹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加强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4.开展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融合发展,通过国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邀请一些国学大师、传统文化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展览等活动,启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得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要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教师自身的作用至关重要。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始终坚守教师职业的道德底线。只有自己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学生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感需求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暖和力量。

  3.创设多样化的教育环境

  多样化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参观实践等方式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设能够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4.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更是一种思

  想观念的培养和塑造。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启发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可以通过辩论赛、读书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探索和实践,我深切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于教师在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的新时代中国人努力奋斗。

篇三: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强化国家认同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和学习的互动,我认识到要加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热爱国家、敢于担当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民族自信和自觉意识的新时代青年。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要让青少年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教学中,我注重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引导他们学习国学经典,了解先贤的思想和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通过讲述历史的故事、展示传统艺术和习俗,我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

  传承的愿望。只有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才能更好地树立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加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认识和支持。作为现代中国公民和未来中华民族的栋梁,青少年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关注国家的变革和进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通过讲解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个人私利,民族大义重于一己情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动力。只有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才能更好地担当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要加强对社会和环境的关爱和参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关心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和改善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引导

  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植树造林活动和社区服务,我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快乐和意义,激发他们为社会和环境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让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他们才能更好地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努力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引导学生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要加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认识和支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对社会和环境的关爱和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和改善环境。只有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的重要性,体验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快乐和意义,他们才能更好地树立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奋斗!

篇四: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关于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话题上,我一直认为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播文化、传承价值观念的重要使者。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真正铸牢。

  首先,教师要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教师更应该在言传身教中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让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扎根中华传统文化,珍爱祖国文化传统。只有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爱国氛围,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真正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可阻挡的。中华民族

  的强大也正是建立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团结合作之上。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创辉煌。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团体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团结协作、齐心协力。

  再次,教师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作为教师,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讲故事、看书画、制作手工等形式,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只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才能真正树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远离极端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和谐的民族,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实现各民族、各族群之间的和谐共处。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极端思想,防止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介绍不同文化传统等形式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培养他们辨别是非、争取真理的能力。只有让学生避免走入极端思想的误区,他们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远离极端主义的影响。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中华民族新一代的重要使命。在培养学生的学识和才能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坚定信念、团队合作等素质。只有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与学生携手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篇五: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比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家族……

  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

  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愿世界少一些暴乱和不公平,多一些和谐与平等!【篇2】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脱离共同体更具杀伤力的事情,离群索居或遭到抛弃的恐惧孤单和坐立不安,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意识上出现障碍和紊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知、生存与价值呈现,只有在具备共同体意识的海面上才能生发并荡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涉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价值,有助于形塑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有价值的个体。

  有助于培育公共精神,形成个体理性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中共营美好生活的过程。依托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与规范,成员们在努力营造共善生活中发觉并形成一系列理性的公共精神,包括公正、平等、参与、法治、互助、宽容、合作、信任、廉洁、分享、责任等。这些公共精神的形成,既得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会以公共利益的增量方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最终还会落脚到公民个体成员身上,以健全理性品质和健康人格为基本的风范体现。

  有助于生发同胞情感,给予个体心灵归属。任何成员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疏远的社会中,而理性又无法完全提供情感上的需求。唯有在情感充沛的基础上,成员相互间才会有亲和力,才更愿意接近彼此,相信彼此为情同手足的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不仅会形成理性的公共精神,还会生发友爱、关心、同情等同胞情感,这些情感在给予个体精神慰藉和心灵归属的同时,也提供了长远乐观的前景预期与归宿。

  有助于提供道德规范,提升个体生活体验。共同体意识可以提供成员彼此间相处的良善秩序,也为个体提供了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无论是理性的公共精神,还是感性的同胞情感,都容易为大家所接纳和偏爱。就如白居易所言,“以心度心,以身观身”,共同体意识可以促成共鸣性的良知和善意动机,进而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些道德规范对丑恶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与规制,消解歧视、偏见等不愉快的生活体验,进而提升个体生活的品质。

  有助于形成自信心理,促进个体积极行动。作为一个成员,当其所处的共同体在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础上能够团结凝聚、能够富强独立时,其自身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当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并不等同于盲目自负,而在于寻求积极的自强行动,努力学习并进步。正是源于各族同胞的进步努力和能动维护意愿,才形成了多元之和与一体之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为个体提供自信行动的根基。

  有助于自我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人生价值。个体的人生价值虽由自己能动创造,但最终还是由共同体提供机会、由对他者和社会的贡献来获得评判。也就是说,自我人生的价值意义构建,是由整个共同体作为参考系并由共同体意识加以支撑。宽泛地说,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成员间相互接触联系、创造机会与价值意义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体获得的各种知识经验、秉持的各种共善性的价值信念、创造的各种价值贡献,都需要在共同体中才能完成和体现。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3】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篇六: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团结一心。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儒

  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统礼仪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根和魂。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了解、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只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能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性思维,教育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塑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历史功绩,但也曾经历过屈辱和挫折。只有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感到自豪和自信,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战斗力。作为教师,我们要

  通过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传统美德,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他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育工作,我们要不断深化学生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认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稳定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七: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范文(2篇)

  篇一: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及感悟(精选7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1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在民族问题中,我们要有政治站位,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方向上要跟进,加强“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政策上跟进,以公民个体身份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措施上跟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要明确基层党组织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组织基础,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我们要抓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中华民族大团结是生命线的任务,把握城市民族工作的未来,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教育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握意识形态。不忘责任担当,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执教;培养良好心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

  本次培训学习虽已结束,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以及坚持良好师德师风的责任担当已经入脑入心,在我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生根发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要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要守住自己职业的底线,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2此次和全校2000多名教职工一起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训教育,收获很大。讲课老师从历史的角度给我们详细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演变、变化,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问题”的极端复杂性,深刻了解了世界视角下民族问题的极端严峻性,清醒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是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要坚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征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作用,落实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全校师生要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正能量向内工大美好的未来进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感悟3通过系统丰富的培训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

  深刻内涵。同时,对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意义和要求等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对我校参加出国(境)学习交流的教师、学生加强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五个认同”信念;把中

  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到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向他们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准聚焦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永远在路上”的精气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坚定不移走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中,各位专家从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精辟的讲解和阐释,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院以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主题班会等为依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坚持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学生。而辅导员,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要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把这“四个重在”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动力,立足实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4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大家常说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是需要文化认同。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就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长远之举、固本之策,是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虑,是对少数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全民族中进行文化认同。我们每一名普通民众都应该全力支持、全力配合能够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工作。

  《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就是为实现民族解放、长期抵御外来侵略、各民族之间建立患难与共关系和深厚友情的历史。我们要结合当前阶段的学习教育,新中国史、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史为镜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水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度时艰,有人坚守岗位,有人迎风逆行,无不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无不彰显了中国人的刚强,无不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我们无不为之感动,为之振奋。

  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干部、一名组工干部,更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5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更要强调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自身也曾出现过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经在组织文化活动中过度强调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于内蒙古文化等。以

  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没有以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治标尺和根本标准,没有准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认真整改,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时期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新载体和方式,精心组织以弘

  扬民族团结进步,讴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艺激发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像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思想道德觉悟,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牧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农牧民群众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一是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党的__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

  二是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度更广,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知识信息更多。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同胞在更广阔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从点滴做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涵盖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方面面,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坚定坚决地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拥护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及感悟通过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日学习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也了解了许多,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当中,我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作为嘎查干部,帮助农牧户购置、出售畜类、农作物也成了我的工作内容。有次买卖出现了农户与商贩语言不通导致交流产生误会,闹得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我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平等对待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相互尊重。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到“三千孤儿入内蒙”、“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感人的故事不计其数,但都值得我们铭记。党的__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艰难险阻,但伟大的中华民族永不退缩,知难而上。各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势必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篇二: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

  此次和全校教职工一起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训教育,收获很大。

  讲课老师从历史的角度给我们详细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民族问题和民族的演变、变化,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问题”的极端复杂性,深刻了解了世界视角下民族问题的极端严峻性,清醒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要坚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征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作用,落实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全校师生要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正能量向内工大美好的未来进发!

  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动力,立足实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准确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和班队的育人功能有效结合起来,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做好民族人才培养工作。

推荐访问: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 教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