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个把握经典写法)某常务副区长党课讲稿【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三个把握经典写法)某常务副区长党课讲稿【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奋力开创xx发展新格局
——某常务副区长党课讲稿
***总书记的讲话总揽全局、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思想震撼力、时代感召力和实践指引力。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区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以昂扬姿态奋力掀起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建设新热潮。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和体会。xx发展先行区作为全市“一区两群”重大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承担着推动主城区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xx发展先行区进入了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呈现“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xx发展先行区正加快打造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xx协调发展的“桥头堡”,力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更大突破、取得更多成果。
一、把握大势。站位高度和认识深度,决定工作力度。推动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xx必须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宽广的发展视野,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努力在融入xx建设中扛起大担当、展现大作为、实现大发展。
推动xx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大战略”。xx建设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又一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这既是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行动,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xx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支撑,体现了中央推动区域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xx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融入xx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推动xx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布局”。从xx经济区的“区”到xx城市群的“群”,再到xx的“圈”,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其内涵及空间重点上的提升,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重庆和成都是xx地区的绝对双核,需按非均衡理论“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xx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xx将深刻认识推动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更好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推动xx建设是xx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离核心区越近,受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大。点轴开发理论认为,位于中心城市之间轴线位置的小城市,对各类资源要素也具有吸引力,更便于发展为新的增长极。xx离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直线距离30公里,拥有xx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和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随着xx的推进,必将为xx带来更多发展“红利”。xx将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绝不辜负中央和市委的期望,绝不辜负历史的机遇,绝不辜负xx人民的期盼。
推动xx是xx责无旁贷的“大担当”。省委、省政府对xx发展寄予厚望。在xx工作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把xx确定为xx发展先行区。这是xx责无旁贷的政治担当、职责担当和能力担当,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使命感,加快建设xx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xx重要战略支点,助力唱好“双城记”、协同建好经济圈。
二、把握痛点。xx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省委、省政府对xx的发展定位,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近年来,xx区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动城市“融城、扩容、提质”,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全区城镇化率达68.43%。但对照《国家新型城镇规划》提出的“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与城乡建设高质量的要求相比,xx城乡建设质量不高、发展粗放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滞后”。
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在经历城乡迁移和职业转变的同时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成为城镇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主要表现为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为xx%,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59.58%,两者差16.21个百分点,意味着有2.26亿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城镇户籍。xx区常住城镇人口94.91万人,而真正落户城镇的仅有72.2万人,其中22.71万人仍是持有农村户口的“城里人”。这部分人已在城市生活,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他们被统计为城市人口,但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难以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形成“就业在城、居住在乡”或者“人口在城、户籍在乡”的割裂局面。
二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xx城镇化速度不断提升,但仍滞后于工业化。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61.99%提升至68.43%,工业化率从2014年的53.8%下降至46.4%,两者之比从2014年的1.15上升至1.47,虽处于国际公认的1.4—2.5合理区间,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6。与此对应的成因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没有统计为常住人口;
进城务工人员家属子女随迁比例低,有些地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仍旧突出;
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和就业早已占主导地位,但大多数人口没有就地转为城镇居民。
三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有的学者将城镇化内涵概括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其中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土地城镇化是指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要避免“重地轻人”,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向。据统计,从2008年到2020年,xx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7.8平方公里增加到87.6平方公里,增长了215%,同期人口由29.2万增加到63.95万,增长了119%,土地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倍,而同期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0503人下降到xx人。
四是城市功能滞后。目前xx城市人口、功能配套、商业中心等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约xx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常住人口接近20万,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主城部分城区,而新建面积8平方公里的xx新城常住人口仅6万人,有相当部分人居住在老城,就业在新城。由于城区内部功能和人口分布不均衡,老城区出行难和停车难等“城市病”开始显现,同时,近年来xx区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年均增速20%以上,2020年载客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5万辆,而中心城区已建在建室内停车位仅6万个左右,室外划线式停车位不足2万个,停车位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涉及到“人、产、城、景、文”等诸多要素,是引领xx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必须强化战略导向、问题导向,认真审视xx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传统思维习惯,系统思考,科学统筹,合力攻坚,全力打造“人产城景文”融合的美丽之城。
三、把握关键。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涉及到“人、产、城、景、文”等诸多要素,是引领xx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必须强化战略导向、问题导向,认真审视xx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传统思维习惯,系统思考,科学统筹,合力攻坚,全力打造“人产城景文”融合的美丽之城。
(一)聚焦“人与城”,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人是发展最核心的因素。国家发改委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即:人口和经济愈向大城市以及城市群集聚,城市的开放程度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力度,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内涵,有均衡发展理念的城市排名更加靠前,城市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城市创新能力,重视绿色发展的城市更具魅力。这些趋势都和“人”以及“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指出,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目前,xx城镇常住人口和城镇建设面积分别为94.91万人、122.39平方公里,到2021年要达到103万人、135平方公里,还有8.09万人、12.61平方公里的空间。从当前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现状和趋势来看,人口城镇化显然更为重要和急迫,必须要把解决“人从哪里来”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一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畅通人口聚集通道,解决“人从哪里来”。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特点,其核心在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进城人口实现三维转换: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移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我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预计2016—2030年,农村将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就xx而言,进城务工人员是推进城镇化的最大潜力,外来人口是拉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为此,要坚持“内外结合,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内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中国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测算,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转移的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从短期看推进农民市民化需要增加公共服务,增加城镇发展支出的压力,从长期看则能扩大消费、带动投资、促进发展。国家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对外要大力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规划》指出,2016—2030年我国人口变动的主要趋势是,全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变,但人口将持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xx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上,具有聚集外来人口的巨大潜力。要按照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要求,抢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国际多式联运中心等重大机遇,把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建设作为“大开放”的重点,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1+4”开放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计划,加快推进xx高铁、xx高速、轨道交通xx号线,构建完善承接人口转移的快速通道、功能平台、良好环境,积极承接更多“一圈”人口,吸纳更多“两群”和周边地区以及外地人涌向xx、扎根xx。
二要加强对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让更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成为“真市民”。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可分为缓慢发展(城镇化水平低于30%)、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和平稳发展(城镇化水平高于70%)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之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因此,未来10年左右将有更多农村人口流向城镇。而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务工农民聚集在城市,变成城里的“绿林好汉”。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使转移人口能够留得住、发展好,真正融入到城市。不仅要让已落户的新市民享受到与原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还要让暂不符合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又有常住需求的农业转移人口也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的支撑。同时,由于知识、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原因,许多务工农民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针对这一现象,要积极实施新市民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志愿者和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引导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二)聚焦“大与小”,解决“往哪发展”的问题。***总书记强调,“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城镇化质量,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处理不好会滋生和助长城市病”。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都是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完成的,都是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都是建立起既符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又适应域情的特色个性空间结构。只有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城市全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高质量、人民生活的高品质,真正发挥支撑作用、带动作用、示范作用。
一是要着眼大局,积极在融入xx城市群中提升发展。***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xx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根据城市经济学理论,特大城市的辐射半径,通常不超过300公里。xx距离xx在300公里以内,距离xx主城在100公里以内,正处于其辐射范围,借力两个特大城市辐射,将极大地推动xx的快速发展。为此,要抓住xx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xxxx”新布局带来的空间变化,加速融入xx城市群建设,着力在功能、交通、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加强与xx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合作,以xx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xx高质量发展;
要在“xxxx”发展布局中找准xx城镇发展坐标,努力增强xx在主城区都市圈的综合实力、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同时,要大力推进xx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xx中心城区与xx主城区都市圈之间、与周边区县之间、与川南黔北之间的同城发展,用好xx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等区域合作平台,更好发挥承接主城、联动周边、辐射川黔作用。
二要立足自身,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要坚持城乡一体,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民新村互动的城镇发展格局,增强人口和产业聚集功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合理有序布局到各个层级上。以xx为例:2006年xx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不足3万人,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5.4%。近年来,xx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地产项目建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聚集。2020年xx城市人口已达到26万左右(包括高校学生),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95%。要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xx片区与xx、xx片区连片发展,推进老城半岛功能有机更新,着力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繁荣、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和美丽乡村。
(三)聚焦“产与城”,解决“进城干什么”的问题。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发展高质量。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除了要解决人的问题外,还要重点做好产业发展的文章,这样才能增强综合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一要大力发展产业,实现“进城有活干”。坚持城市与产业“两手抓”,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产城融合的路子。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着眼“服务xx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专业市场,积极繁荣商贸物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产城互动,实现产业科学布局、人口合理布局。中心城区要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小城镇要结合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打造一批产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生态型小城镇。
二要完善住房保障,实现“进城有房住”。引导进城务工人员扎根xx,除了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外,另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住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稳控好房地产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廉租房、公租房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进城务工人员覆盖,解决好困难群体和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同时,注重对公租房社区的管理,防止其陷入边缘化、孤岛化和空心化等困境,确保公租房住户“住得进、稳得住、有尊严”。
三要推动园城互动发展,提高产城融合度。产城融合就是要把产业和人口进行合理的融合与提升,让城市里不仅有生产,还有生活、生态。要紧扣高品质生活需求,统筹推进几江半岛老城区功能修补和有机更新,加快完善新城区医疗、教育、购物、文化等功能配套,形成适宜“居住—工作—生活”的城市形态。工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又是实现大开放的主战场,要作为城镇拓展的重点,提高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打造高能级的发展平台,坚决防止出现“城市空心化和产业孤岛化”的问题。
(四)聚焦“城与景”,解决“怎样留住人”的问题。要树牢“人产城景一体、山水林共生、业游居相宜”理念,用科学的标准加强生态建设,用严格的要求狠抓生态治理,用有效的制度保障生态发展,全力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品位。
一要抓好软硬件,完善城市功能。坚持内涵与品质提升并重,综合考虑城市的空间合理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科学谋划城市的成长坐标和发展路径,推进“人、产、城、景、文”深度融合,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彰显城市活力魅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布局合理的原则推进城镇建设,强化对建筑各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牵引,着重抓好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强化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机制化、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推进智能化在交通、市政、安防、公共服务和市民生活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让城市有一颗“智慧的心”。
二要装扮绿脉,提升城市颜值。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区。持续推进“五大环保行动”,深入推进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严防森林火灾。积极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复耕复绿工作,抓好城市水系绿化、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工程建设。推进xx公园等城市公园上档升级,积极实施城市增绿增花工程,确保中心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三要激活水脉,提升城市灵性。发挥好境内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中心城区南北两岸xx公里的江岸线资源,深入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着力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造万里长江第一路。
四要传承文脉,提升城市气质。抓好古镇的保护性开发,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城市文化遗存的保护,加大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加快推进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用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字招牌,让xx“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
推荐访问:(三个把握经典写法)某常务副区长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写法
热门文章:
- 党课的标题题目2024-11-01
- 党课开讲啦授课内容2024-11-01
- 党课结课典礼发言稿2024-10-31
- 2024年结合党的创新理论讲党课(4篇)2024-10-30
-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简报(2篇)2024-10-28
- 党委书记讲党课会标(3篇)2024-10-24
- 书记讲党课开展情况汇报2024-10-24
- 书记讲党课简报(2篇)2024-10-24
- 党委书记讲党课内容2024-10-24
- 党委书记讲党课发言提纲(2篇)2024-10-24
相关文章:
- 党课开讲啦第二期心得体会12篇2022-11-04
- 关于领导干部讲党课心得经典通用范文4篇2022-11-04
- (完整文档)第四季度个人党课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4篇2022-11-05
- 【精选推荐】战“疫”微党课观后感500字6篇2022-11-05
- (完整)预备党员观看党课开讲啦心得体会范文锦集4篇2022-11-05
- 简单版党课开讲啦第二期观后感范文6篇2022-11-05
- 2022年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4篇2022-11-05
- 【优秀范文】《党课开讲啦》学习心得体会10篇2022-11-05
- (全文完整)加强党性修养党课培训心得启迪范文4篇2022-11-05
- (全文)党课开讲啦第二期心得体会8篇2022-11-05
- 校长在开学仪式上演讲稿10篇2022-12-01
- 2023年国旗下讲话演讲稿_升旗仪式上演讲稿精彩8篇【优秀范文】2023-03-08
- 我课堂我做主演讲稿500字,我课堂我做主演讲稿开头(4篇)(全文完整)2023-06-02
- 我青春我做主演讲稿题目(10篇)2023-06-15
- 讲稿: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家风与家庭教育建设(完整文档)2024-01-25
- 讲稿:努力成为一名党建工作行家里手【优秀范文】2024-02-10
- 2024年度讲稿: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范文推荐)2024-02-16
- 医学综述格式和写法五篇(完整文档)2023-02-10
- 文献综述写法8篇2023-02-15
- 2023年毕业生主要事迹写法4篇2023-02-26
- 求职cover,letter写法及2篇2023-03-08
- 2023年租房合同最简单写法7篇【精选推荐】2023-03-08
- 2023年度文献综述写法五篇(全文)2023-03-28
- 2023年辞职信写法(合集)【优秀范文】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