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合集

发布时间:2022-12-03 08: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合集,供大家参考。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合集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2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3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

今年暑假,我读过沈石溪写的《狼王梦》,我读过叶圣陶写的《稻草人》,但让我读过念念不忘的还是著名的儿童作家曹文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这是一部兄妹情深的书,主要讲述了葵花是一个单纯懂事的小女孩,而青铜却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小男孩。在葵花七岁的那一年,她的爸爸带葵花来到了乡下,可是不久她的爸爸就溺水去世了。因为没有人照顾,所以葵花被青铜家收养了。就在一种机缘巧合下,青铜和葵花相识了。

青铜把葵花当做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看待。为了能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机会;为了能葵花照一张相,在寒冷的冬天,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卖了;学校汇演时,为了能让自己的妹妹葵花在报幕时让人觉得美丽,青铜为葵花做了一串晶莹剔透的冰项链;为了不让葵花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跑进草丛里捉了萤火虫,做了十个南瓜灯;为了能让葵花看马戏时有一个好位置,青铜在风中站了一个晚上;为了能让葵花……当然,葵花也为这个家做了许多事,为了这个家,学校组织的活动葵花都没有去;为了这个家,放学后就和青铜一起采芦苇……

一晃就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城里来人了,说是要接葵花回城,大草垛上的村民都有一万个不愿意。可尽管如此,葵花最终还是去了城里。葵花走的那一天,青铜一家人都十分悲伤,青铜也跟着哭泣了。

自此以后,青铜每天都在大草垛等葵花。直到十二岁那年,在芦荡的尽头,青铜看见了葵花的影子,青铜的所有思绪一下子翻滚起来,他大叫着:“葵——花”。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他们不是兄妹胜似兄妹的情谊所感动了,就像曹文轩说的一样: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

前些日子,我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书中至爱的故事令人倍受感动。尤其是《三月蝗》,它深深的触动了我。

《三月蝗》讲述了将要丰收的大麦地,经受了一场严重的蝗灾,整个大麦地就像冬天一样,被吞噬得什么也没有了。如此巨大的灾难,并没有打倒青铜一家,打倒大麦地的所有人,他们勇敢地面对灾难,与苦难做斗争,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纯朴与坚韧!

青铜曾与葵花一起到芦荡挖芦根来充饥。充满甜汁的芦根,让一家人心满意足。青铜还网住了一只野鸭。嘎鱼一家硬说是青铜偷了他们家的公鸭,最后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青铜和葵花在饿了时就躺在船上,看天上变幻着的白云的形状,想象成食物,以假装吃东西来抵抗饥饿,他们这种乐观、从容的对待灾难的态度多么令人感动!

奶奶从小生长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中,自从来到青铜家后,生活就变得非常贫苦。一次水灾侵袭过后,为了盖房子,奶奶悄悄当掉了自己的一对耳环。在这次蝗灾中,奶奶又将自己手上那黄灿灿的金戒指当掉,换了一小袋米,只为了给青铜和葵花烧一顿饭……

青铜和葵花、以及奶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家,为这个家做出了奉献……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而且还能自主地选择吃穿。我们虽然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青铜和葵花的苦难,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的那份坚强。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至爱有多种表达方式;苦难也不能缺少。人的一生必定充满苦难,正所谓“暴风雨过后必定是美丽的彩虹”。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真正成长起来。罗兰说过:“痛苦是我们的恩人,经过痛苦才更勇敢”。让我们在痛苦面前成长为一个强者吧!

推荐访问:读后感 合集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合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