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李开复自传读后感五篇(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李开复自传读后感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一
这是上个月去出差前在亚马逊上买的电子书,两本的套装,是准备在出差途中看的。然后出差的各种路上把《向死而生》看完了,再之后就是各种拖延症终于把《世界因你不同》结束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刷了豆瓣,看到()其中有人说是整本的“鸡汤”,或者说是“畅销书”,不由得心头一紧,对于“鸡汤”和所谓的“畅销书”都会很谨慎,有这样的标签就意味着极其容易踩雷。不过最后感觉还好,如果真的算是“鸡汤”的话,那我也还是可以忍受这味道的“鸡汤”的。
虽然,看完之后和没看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当中某些点还是值得仔细思考。Kindle套装中首先是《向死而生》,然后才是《世界因你不同》,但是我想,我的顺序按照李开复老师这两本书出版的时间来写吧。《世界因你不同》——改变世界我是改变不了的了,改变自己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我先说看完整本书之后,脑中最直接的一点感受:把整本书当作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能够借鉴的地方并不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看名人的传记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毕竟路都始终是别人走的,无法复制。首先李开复老师的天赋、家庭教育、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等等,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因素,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即便是遇上了“人生的大危机”——微软的官司和癌症,他也有最专业的律师团队和医疗团队提供帮助。
所以,借鉴意义不会有太多,但也引出了看书的另一个作用,通过别人的文字,去了解一些别人的生活方式,往往这些经历是我们普通人永远不会触及到的。
那么当中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呢?当然是有的。
首先是李开复老师说的,关于选择工作的标准: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三年前还没毕业的时候,误打误撞的找到了这么一份工作,虽然到现在影响力还不存在,但是成长和兴趣是一直伴随着工作在一起的`。
有一种说法,说是“毁掉一个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变为职业”,但是当你对工作很感兴趣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当作是一种挑战,而不会灰心和沮丧。
成长,就是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了。在工作了三年多,依然能觉得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以致于我根本没有想过需要换个环境继续学习。
然后,就是这本书的至理名言了:因而,虽然书名叫《世界因你不同》,但是我并没有开复老师那种“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和能力,我只能想想改变自己这档子事了。说得也没错,改变就是需要勇气的,改变自己更是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改变呢?那再说吧…
其实自己会有很多无意识的行为习惯,自己想要发现和改变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可能更需要别人能够提出来,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才有可能接着去改变。
最后,不要一味模仿、追随,我们更需要的是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的最后,很佩服李开复老师,能够在苹果、微软、谷歌这些业界顶尖的大厂任职,而且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能力真是没话说。还能跟随自己内心,不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么一种勇气同样值得敬佩。
《向死而生》——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
同样,最直接的感受:
在死亡面前,即便是科学家也会有很多不科学的想法或者行为,那么到底这些科不科学,谁知道呢?
上帝是公平的,但也不是那么太公平。公平在于是人都会生老病死,谁也逃不掉;不公的地方在于资源分配,有的能够接受更好医疗条件的治疗,而有的不行。
对于李开复老师的《向死而生》这书本身没什么好说的,无疑就是告诫所有人,需要从年轻就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然身体欠下的债始终是要还的;读后感除此之外也有面对疾病、死亡悲伤等重大失落时产生的“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重要的还是心态,以及积极配合治疗。
也就在这期间,新闻中总是时不时报道出名人去世的消息,在这些知道这些消息之后,似乎只能愿逝者安息,总觉得不是滋味,但又不知应该以什么心态去面对、甚至是面对亲人的离开。
有这么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又都还没有想明白,先列出来,如果以后有相关的感想再整理吧,其中后面那个是我们公司泉总在群中提出来的:
如果我们得知自己、或者亲人将在不久之后去世,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死亡这件事?如果是自己的话,那在这段时间中,想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觉得此身无憾?如果参加自己的葬礼,会写怎样的悼词总结一生?自己死后想给自己写怎样的墓志铭?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二
书中从他父母的相识,他的出身开始记述,我发现,只有一篇是关于他的爱情,我想,作为一些八卦一点的人,最喜欢看的可能是名人的情感吧,但是,李开复很平淡,因为他的爱情就只有一次,也就是现在的太太,可谓是一见钟情吧,呵呵!而其余的部分基本是在他的求学以及事业经历上,我想,也许这就是大人物的不同吧,他们不需要过于丰富的情感生活来使自己的传记厚实!当然,在全书,也会出现一些关于家庭的描述,对于家人、朋友的感激,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恰恰使这个富翁的精神层面饱满起来。
看了这本书,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像他一样成为这么特别的人物的。因为我们的环境不同,李开复先生的父母都算是知识分子,具有先进的思想,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开明
的教育,使他11岁就可以去美国求学,我想,这一点客观的条件,我们一般人还是比较难达到的。作为和李开复先生同时代的我们的爷爷奶奶却还只是农民,只懂得吃饱穿暖就够了,孩子的教育成才根本没在意;而到了我们父母这一代,大多还都是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只知道让孩子要把书读好,但是也没有其他更深远的考虑,经济能力也比较有限;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了要奋发努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很难达到李开复先生那个水平了吧,因为先决条件已经决定了我们的起点是有差距的,因此,我想,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由我们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使他们不断发展,为国做贡献。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三
很久很久没有感觉到看书的乐趣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拿起了丽琴妹妹送我的李开复的自传,不知不觉,前后几个晚上的时间,陆陆续续就把那三百多页看完了。且不论,kaifu lee(李开复)他是多么有名的一个商业人物,但是在此之前,我也只是把他和很多例如马云、丁磊那些人看作是一样的,很传奇很遥远的人,当然看完它的自传以后,他在我心目中还是一个传奇人物,只是让我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罢了。
这本书的首页就是他的全家福,两个女儿、妻子和主人公,就这张照片我就看了老半天,研究照片中的人物,该不会像那些人说的,商人们的炒作吧,但是在我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在字里行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热爱家庭的人,他是一个体贴的丈夫、孝顺的儿子、慈爱的父亲,在他的描述中,我也体会到了,从小接受美国自由化教育的人的家庭模式,孩子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正如,其中,当李开复在准备辞去微软工作去Google工作的时候,他女儿13岁,居然能说出“不用说,我一切都明白”这样体谅父亲同时有这么成熟的话,真的让我佩服,相比较这个年龄的中国教育模式教育下的孩子,他们可能天真无邪的向父母要钱,向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书中从他父母的相识,他的出身开始记述,我发现,只有一篇是关于他的爱情,我想,作为一些八卦一点的人,最喜欢看的可能是名人的情感吧,但是,李开复很平淡,因为他的爱情就只有一次,也就是现在的太太,可谓是一见钟情吧,呵呵!而其余的部分基本是在他的求学以及事业经历上,我想,也许这就是大人物的不同吧,他们不需要过于丰富的情感生活来使自己的传记厚实!当然,在全书,也会出现一些关于家庭的描述,对于家人、朋友的感激,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恰恰使这个富翁的精神层面饱满起来。
看了这本书,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像他一样成为这么特别的人物的。因为我们的环境不同,李开复先生的父母都算是知识分子,具有先进的思想,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开明的教育,使他11岁就可以去美国求学,我想,这一点客观的条件,我们一般人还是比较难达到的。作为和李开复先生同时代的我们的爷爷奶奶却还只是农民,只懂得吃饱穿暖就够了,孩子的教育成才根本没在意;而到了我们父母这一代,大多还都是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只知道让孩子要把书读好,但是也没有其他更深远的考虑,经济能力也比较有限;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了要奋发努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很难达到李开复先生那个水平了吧,因为先决条件已经决定了我们的起点是有差距的,因此,我想,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由我们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使他们不断发展,为国做贡献。因此,我们中国是在一天天的进步,但是现在处于核心地位的人大多还是我们的父母或爷爷一辈,也就是说,还需要等上几年,等他们退下来了,等我们上去了,对于大多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来说,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和他们后代的后代组成的这一个社会,才可能更加的发达和先进,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大,因为全社会的认知水平已经提高上来了。呵呵,貌似想的远了,总之,这是我看这本书的一个想法,大胆预测一下,当我们成为爷爷奶奶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开放,强大的世界经济大国了,到时候走在街上,我们这些爷爷奶奶对那些外国人讲英语say hello的时候,那些老外反而要求我们“请问可以讲中文吗”这样的反应呢!
李开复先生是一个科学家,是语音技术的专家,他的博士论文还是世界级一流的,统计学的方法开辟了语音的新道路,突然想到我先前学过的统计学,想想除了知道这个名词之外,也没有真正的实用到生活,真是可惜。我也很喜欢李开复先生的老师,他在对待他这个学生的时候说的“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这也深深的影响着李开复的行为,我记得这句话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也许也说明了,这句话不仅对李先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以及其他人也产生了反应。
我的大学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面临择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沮丧,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我沮丧的真正原因,我发现,我们学管理真的不应该这么早,确实是糟蹋了。李先生是数学方面的天才,桥牌高手,大学本科学习法律方向,后来由于发现兴趣不对而在哥伦比亚大学宽松的转专业制度下转到了计算机专业,个人能力得到很大的发挥,后来进入卡内吉梅隆攻读计算机博士,从事过教师的职业,后来成为年轻的副教授,因为不甘心写一堆没用的论文,到了苹果公司工作,从一个技术科学家,渐渐的开始负责一些项目,渐渐的,摸索管理的方法,最后成为谷歌的职业经理人,这一路,让我看到了真正管理人才的成长,让我看到,管理虽然需要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它更加需要实践的经历和技术的支持。而对于大学管理者来说,没有专门的技术,没有工作的经验,我们只有那么些泛泛却不精通的管理知识,我们怎么能够在一家企业或事业单位找到合适的岗位,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那些企业单位不惜本钱的在我们身上浪费培养的成本呢?
听起来确实挺沮丧的,但是,一技之长绝非瞬间蹴成,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来挽回呢,尽量多的争取到好的成长机会呢?虽然我们和李开复先生的遭遇不同,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学习他的一些经验和精神,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一、专业
虽然,我说了我们的管理知识还是很浅薄,实践经验又不足,但是,如果想要在自己的专业上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以后成为职业经理人(我认为对于以后开放发达的中国社会,标准化的流程,职业经理人将会是一个趋势),专业知识还是需要反复的温故,起码,在别人在谈论某以理论或根据某种模式来工作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的明白,并且能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李开复先生,他的专业是计算机,他在这方面的专业是精通的,他也曾和我们一样迷茫过,但是他的卡内基校长说的对,要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所以,我很明白,如果我们真的要赶上美国的水平,我们不不断的逼迫自己前进,那就等着落后淘汰吧。所以在李开复先生开创微软中国计算机研究院的时候,他要求招募的研究的博士都要重新做博士项目,以达到一个世界博士应有的研究能力水平,这样的做法对于中国博士教育普遍落后与美国的现象不无道理。
自然,对于我们学管理出身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有前途的出路是考公务员,这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工作岗位。但是,毕竟公务员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还是有那么多的我们,可能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也算是在实践中掌握其他技术,等到组织需要提升你的时候,你先前的管理理论就可以充分的应用起来了,当然在未成为管理别人的管理者的时候,先管理好自己,这也是一门很大的艺术。
二、诚信
李开复先生在书中多次反应的问题就是诚信,人首先要有诚信,对于即将出社会步入职场和已经步入职场的我们,这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吧!虽然现在跳槽的人很多,但是毕竟,随便的跳槽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还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同时也会可能面临想李开复先生一样纠结的诉讼官司,但是,我们现在的诚信标准还是很不完善,我自然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的诚信呢?除了不能故意欺骗,那其他还有什么是不诚信呢?但是,我知道有一点,我还是很矛盾的,在学校,老师或者领导可能有一些就业指标的压力,他们都告诉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先找到工作再说,先就业再择业,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不诚信的教育了呢?这不就助长了现在企业单位的跳槽风吗?
三、从心出发
李开复先生的传记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他每次更换岗位的理由吧,那是一种新年,他的座右铭是“勇敢的改变能改变的,宽容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用智慧对两者进行区别”,在他面对人生低谷的时候,做到了这样的对不能改变的事情的豁达,也很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受到父亲的爱国思想的影响,他也一直保持着一颗回报祖国的想法,在中国的高校举办过300多场励志演讲,可惜,我们没有能亲身听到他激情澎湃的演说,不过,我想,他的这份报效祖国的心已经可以深深的打动我了。每个年轻人,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好的传统、好的精神、好的技术能够传承下去,因此,我们会希望召集更多的同路人,共同为明天奋斗,在自我达到一定积累的时候,把自己的经验和收获和大家分享,这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
我想,我并不会想李开复先生一样那么的赫赫有名,那么的财力雄厚,那么的受众人追捧,但是,我想,我可以向他一样专业,像他一样对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对自己不断的提出挑战,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不倒下,坚强的坚持的把我的快乐和温暖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四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是大一时的某周六,那天自己一个人在宿舍,挺无聊的,就在宿舍随便走走,走到彤的书桌前,看到这本书放在桌面上,一下子被李开复那自信的微笑吸引了,兴趣变随之来,对他有太多的疑问了,也是以前没接触过他,于是变产生了阅读的兴趣。为什么这本书叫做《世界因你不同》呢?这个问题萦绕我脑边,现在得看看这本书了。利用这两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且这是我第一次那么快看完书的,以前是要一周的时间,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真的很好看,有点爱不释手。当然,收获有的,现在分享我看后的感受。
李开复,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李开复,曾先后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在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其职场经历本身就构成非常有吸引力的题材,这样的人一定有其特别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成功履历,他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做到?李开复有什么过人之处?是天赋?是后天努力?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运使然?这些都吸引众多读者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背后的真相。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自传体才能了解到更多真实的细节,这正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而本人也喜欢读一些成功人士的自传或者传记的。
从他小到长大的过程中,我看到是一个名人的“不同”路,总觉得李开复有前天的因素,再加上后天很好的培养,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但是看过这本书后,一点想法改变了,就算是再好的背景,后天的培养更重要,他也提到这得感谢他的母亲。书中描述,在那个年龄的母亲,会给孩子很多包容和理解。因此李开复的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是很宽松自在的。但是,与很多家长的溺爱不同,他的母亲同时对李开复是严要求的。在李开复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给他很大的自由度。即使是在今天,这也算是相当开明的了。而开复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则给了他一个质的跨越。从开始的克服语言障碍到后来展示数学天赋,一点一滴都沐浴在美式教育之下。当他慢慢开始融入当地的孩子之后,他的传统中国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融入西方的元素。这样的环境下,对他以后的成功有一定的影响。
要说李开复的内容简直很多,可以这样说,只看了这本书后,对他的了解真的不是很多,但是对他的好感确实增加了。每当看到微薄,都不知不觉的会关注他。总觉得在他身上,自己能学到一些较先进的概念,一些与众不同的方法。或许这就是《世界因你不同》逐渐给我的影响。是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世界可以因你不同的,每个人的价值要得到发挥需要很多的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的方法、途径因每个人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在的社会上,随波逐流的很多,有个性的人很多,但是有自己的个性却很少人,不知道哪里看过,说一个人要有个性,但是也要有共性。意思是说你的个性要有实力才能甩出来。否则没人理会你,把你当笨蛋。总之看过很多有关个性方面的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永远不会落后的。没李开复那样的先天条件,但是可以有后天的努力拼搏,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保持自己的个性。相信有一天在众多因素的集合下,你也会变成“世界因你不同”。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五
相信内心的声音,梦想是发自内心的渴望,选择源自改变世界的梦想!而重新选择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是出自他“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李老师开始了从童年到现在这段时间的追忆。写的非常真实,使我感到自己已经融入他的生活,和他一起经历了他丰富多彩,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
李开复这个世界级的传奇人物,以其聪明过人的天赋,良好的家庭熏陶,别具一格探索新奇的个性,加之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演绎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总是能很理智的分析自己内心需求,很大胆并且适时地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超越平常人的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新领域,总是充满挑战和激情。
李开复有幸在11岁时留学美国,当时台湾的传统教育过于死板,能够前往美国接受先进教育当然是件不容错过的事。只有11岁的他,鼓起勇气前往美国,或许这就改变了他的一生。11岁的他,必须努力学好英文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他就每天跟着小伙伴,听他们说话,不懂就打断他们,问清楚,小伙伴自然也很乐意去帮助他。就这样,李开复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正是有着这样坚持不懈、有困难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的精神,使他能够在未来的路上不断打败困难,创造出无数奇迹。
李开复,将自己经过岁月沉淀的宝贵职场经验和对人生的感悟,通过自传的形式授受给后人,希望能带给更多人的启示,按照自己成长的道路,将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你或许会感到惊讶,为什么李开复竟然在那么多知名企业都担任过重要职位?李开复绝不是一个自满的人,他的追求永无止境,这是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事。许多人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我。李开复总是“追随我心”,他会时常问自己:“眼前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从“心”选择的精神,才让他辗转于苹果、微软、Google等知名企业,最后还回到中国,为了中国大学生而奋斗。
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这样一个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追随我心”,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到寿终正寝时,我们要知道我们曾今活过,而且活得有意义。正如《瓦尔登湖》里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富有的人。而李开复正是这样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来源于他良好的教育背景,来源于他辉煌的职场经历,来源于他坚毅理性的精神,来源于他总是追随着他的理想,更是来源于他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他的生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但是这种快乐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把握着成功最本质的东西。
推荐访问:读后感 自传 李开复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五篇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800字
热门文章:
- 党史廉洁故事读后感(3篇)2024-10-18
- 三国演义读后感650字左右2024-10-18
-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200字四年级(5篇)2024-10-17
-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8篇)2024-10-17
- 河狸一家人读后感(3篇)2024-10-13
- 水浒传第11回读后感(7篇)2024-10-13
-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读后感(4篇)2024-10-03
- 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的讲话读后感100字(2篇)2024-10-03
- 骆驼祥子第二章读后感200字(7篇)2024-09-26
- 薪火相传读后感(6篇)2024-09-23
相关文章:
- 《骆驼祥子》读后感最新10篇(2022年)2022-11-07
- 名著《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心得1合集2022-11-07
- 2022年骆驼祥子读后感个人心得感慨1合集【优秀范文】2022-11-07
- 名著《活着》读后感最新范本1合集2022-11-07
- 2022《骆驼祥子》读后感个人心得10篇(完整文档)2022-11-07
- 《平凡世界》读后感800字【优质合集】(完整文档)2022-11-07
- 2022年度哈姆雷特作品片段读后感合集2022-11-07
- 佳作《骆驼祥子》读后感合集(精选文档)2022-11-07
- 2022年度《名人传》经典片段读后感(合集)【精选推荐】2022-11-08
- 骆驼祥子初中读后感五篇2022-11-08
- 毕业生自传3篇【精选推荐】2023-02-13
- 2023年大学生毕业自传3篇(全文)2023-03-04
- 2023年度入党积极分子自传参考9篇(全文完整)2023-03-09
- 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本7篇2023-04-01
- 入党积极分子自传9篇【优秀范文】2023-04-03
- 2023年度预备党员自传五篇2023-04-04
- 2023自传9篇2023-04-07
- 党员自传教师范本4篇2023-04-07
- 祥子自传 祥子以第一人称写人物自传2023-07-03
- 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本五篇(范文推荐)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