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活着1500字读后感6篇

发布时间:2023-02-19 14:4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1500字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活着1500字读后感6篇

《活着》中富贵的一生告诉人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接不接受,都得活着,好好地活着,为责任、为希望,为活着而活着。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活着》的读后感,你会怎样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活着1500字读后感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读《活着》有感 篇一

“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要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和平庸。我觉得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让人更加真实的领悟什么叫做坚强的生命,或者说一个人到底可以承受多少苦难。同时也引导每一个读者去思考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本书,看哭了整个下午,为人物的相亲相爱所感动,又被故事情节的曲折所折磨,可是我却会有一种很强烈地想读下去的欲望,越是悲惨,越想去看到一点希望。于我而言,看完了活着,我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先是无限悲哀,悲哀过后是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起伏。福贵总是带着对生活的渴望,努力生活下去。虽然和他一起生活过的所有亲人都死在了他前面,但面对这样的打击,他还是挺了过去,很让我动容。在福贵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人对于苦难的无限承受力。我感受到的是活着这件事本身的不容易。活着远比死了困难得多。一个人能够随意了结自己的生命,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也有很多人是这样做的。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和生活本身赋予个人的各种酸甜苦辣。但是因为种种活下去的困难,我们就不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一直深信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教人向善的。余华的这部《活着》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我觉得它向我们传递的是人对于苦难的承受力,以及人的一种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的美好。对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里也一直有“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俗语。而余华在这部作品里面更是具体形象地用各种各样的事件向我们阐释了这句话。家珍得病走了、有庆输血过度走了、凤霞走了,就连苦根都离开了。生命中的亲人一个个逝去了,生活一次次地打击着福贵,可他没有妥协,没有失去生的希望。这本身就足以让人震撼,我们不得不去思索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如果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福贵的一生的话,他这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余华在这里用第一人称去叙述整个故事,福贵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他所经历过的这一切由他自己的口讲出,让读者读来一方面觉得真实可信;另一方面,第一人称叙事也容易拉近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读者亲历现场,直面这场残忍,读者的阅读体验自然而然就更加深刻了。我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福贵经历过这么多的苦难仍然和它的老牛相依为命地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活着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至今都印象深刻。余华在书中写道:“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我觉得这段话很有价值,至少会给很多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一些触动和安慰吧。这句话提醒我们思考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上学的时候努力学习,为的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在这求学的过程中,我也经历过一个朋友因为生病而离开,一些同学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漫长的求学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想,如果我的那些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轻生的同学们,看到了这本书或者这句话会不会有一丝丝的触动呢?

我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或多或少地遭受了一些苦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暂时的苦难而失去生的希望和勇气。在我每次心灰意冷,甚至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想一想福贵。

我想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力量吧。它赋予人活下去的勇气,不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让人心平气和地去承受命运赋予我们的一切苦难。而我们在承受了苦难之后,一定会从中汲取养分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活着》有感 篇二

余华的这本《活着》是我高中时期阅读的,虽然当时阅读地比较匆忙,但依旧带给我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再一次把它翻阅了一遍,并做这篇读后感记录感触。

这里就不再对文章内容和主旨做过多阐述,主要谈一谈个人感受,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吴老师多多包涵。

高中时期少年气是最旺盛的,高谈阔论的文章书籍大多看不进去,所以第一次有人推荐这本书时我并没有过多关注。拿起它的契机不过是年少散漫,不愿意做题,便在书柜里随便找了一本书看,于是它便幸运地被我选中了。

现在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坐在我的小角落里读福贵的一生。本以为只是打发时间的工具,再一回神却已到了大幕将落之时。第一感觉——同情,年老无依在什么年纪都令人深有感触。第二个感觉就是,敬佩。随着时间流逝,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开时,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是否能如福贵一般依然乐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很需要勇气的,很值得我敬佩。在读书比较匮乏的高中时期,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影响,在高三写标语的时候,我给自己写的鼓励的话是——勇往直前,永不妥协。不妥协是我自己对“活着”精神的解读,即使生活让家珍、有庆、凤霞这些人都离开了,但福贵依旧没对生活妥协,他依旧说,我想着我还得再活几年,牛还是要买的。所以我也用这三个字激励自己不要对做不出来的数学题妥协,不要对想放弃的自己妥协。

时隔三年,我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心境的改变让我对它也有了一些新的解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不再像从前那样气盛,对于这本书也多读出了一些温情。尤为感动的就是福贵和家珍还有二喜和凤霞,虽然福贵年轻时喝酒赌博流连花楼,但是当他穷困潦倒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认识到了家珍的好,他尽了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对妻子最大的爱护。在家珍去世的时候,福贵说,家珍死得干干净净,平平安安,没有人随便议论她,这也算是那个年代普通人最朴实的愿望了;二喜和凤霞是我在这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两个人物,二喜会拉着凤霞的手回娘家,还会在凤霞怀孕时自己在屋里喂蚊子,让我感觉到了那个年代最淳朴的爱情。凤霞生产时难产,二喜却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我要凤霞。这是在知识文化都很发展的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在凤霞大出血离世时,二喜说,我要大的,他们却给了我小的,这句话最令我动容,让人能感受到二喜的一颗真心。这次阅读中还有一个情节很打动我,就是在搞人民公社时,家里没有粮食,家珍回了娘家,带回了一小袋米。家珍说,是爹给我的。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就用这最平平无奇的五个字写出来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还有就是曾经我并没有怎么注意过的结尾,这次读后也有了一些新的感触。“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想福贵这代人即将落幕了,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落幕了,回到了最初的土地里。

小说里福贵一家人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可以说家庭发生了很多很多重大的变故,但是这些变故并没有磨灭他们之间的情感,生命虽然不断离去,但情感永在,活着的精神永在。我很想用一句话形容福贵的一生,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并不是说福贵为那个年代做了多少贡献,而是他一直用坚强乐观的精神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献给生活最美的颂歌。

读《活着》有感 篇三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记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生活从来安逸闲适、放荡不羁的阔少爷福贵,好赌成祸,一夜间输掉了所有的家产,成为了一贫如洗的穷人。然而,命运总不会遗忘给人沉重的打击。父亲含恨离世,母亲不辞而别。为了生活,福贵成了佃户,从衣来伸手到下田干活,经历了许多生活给予的困难,一家人为生活忙碌奔波,这才让福贵明白,什么叫生活。他告别了从前糜烂的生活,进入了朴实穷苦的日子里去。时间让他成长,苦难让他明白,他需要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

在漫漫的岁月中,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记忆与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时间的变化掌握了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

许多的过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可曾时常忆起,属于我们的那个或辉煌或平淡的岁月,那份或长或短的故事?数十年时光苍桑了这位孤单的老人,他却依然能清晰地时常回忆过去的事,一次次倒带人生,像电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动荡和平淡如水。

“他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忆里,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来,没有遗憾,没有怨言。福贵演绎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荡,是岁月洗涤过的清彻明亮;那一份平静,洋溢着淡淡说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着他走完孤单的岁月。

经历被抓去当壮丁的惶恐里,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轻视的炎凉。生命在战乱中变得一文不值。一夜间几千号伤员在无助中悲惨丧生,亦或是说他们被冷漠的社会所抛弃。而福贵幸运地回到了家人身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命运总是不能如人所愿,家人都随他而去,他再也无法保护他们。命运安排,他只能孤单的活着。生活给了他太多的遗憾,而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生命里的坚强与脆弱,往往如一枚硬币,一分两面。

朴实的文字里,充满了许多起伏与悲哀,她们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语言的世界里,“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已是最大的幸福,还有什么奢求?刘伟,失去双臂的他,毅然用双脚弹奏出精彩的人生。“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一句道出了他要为生命勇敢地走下去。即便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窗,但他依然能获得阳光雨露。

漫长人生里,不去计较太多得与失,生命需要用坦荡平静的心对待。岁月曲折,充满悲欢离合。纷扰与喧哗,渐渐的取代了生活原来纯真的面孔。沧桑苦难,成长了我们动荡离奇或平静幸福的一生?等到暮年回首,是潸然泪下?浑浊的泪水,会折射怎样的回忆?

因为活着,我们在生活中忍受太多的真实;因为活着,我们承受了许多痛苦。人生注定要历经遗憾,在苦与痛的边缘,我们学会了成长。任何时刻,我们都没有权力干涉生命历经沧桑的体验,也没有权力做轻视生命的选择。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安静的田野里,裸露风中被晒得黝黑的老人与牛的脊背,见证了那段岁月。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还有那一声长长的吆喝,游荡在僻静的乡间小路里,渐行渐远。

读《活着》有感 篇四

对于某些人来说,活着便是最大的奢望。那是一位老人的一生,他年轻时吃喝嫖赌,将家业败光后,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租了几亩田,却在几日后被国民党抓壮丁了。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跋山涉水,返回家乡后却被告知母亲去世,女儿变为了聋哑人。就这样生活了几年,儿子被抽血去世。再后来,女儿生产时血崩去世,妻子遭受打击,也去世了。再过了几年,他的女婿因一次意外也去世了,徒留他与他的外孙。后来,他的外孙在吃多了豆子后撑死了。这一生,只剩他自己一人。《活着》便是以一位青年人询问一位在田间耕作老人一生的方式将那名老人的过去娓娓道来。

人类为什么要活着?我想大概是存在于骨子里的本能吧。求生欲促使人类生存、繁衍了上千年,就像书中那名老人一样,明明遭受了如此大的挫折,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相继离世。但他仍然不放弃生的希望,在人生的罅隙中艰难生存着,决不放弃一丝光亮。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在时代被黑暗笼罩,看不见一丝光亮,希望被扼杀时,唯有死亡以告慰自我。就如同屈原一样,故都被攻破,一生信仰破灭。这时的他,茫然而又无措,这世间众人皆睡,唯他一人独醒。于是,他以死亡的方式唤醒众人,以死亡明其志。这个世界麻木、冰冷而又黑暗,需要人们唤醒、温暖、照亮它,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对于生与死的抉择,众人因出生不同、经历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书中那名老人心中仍对未来抱有期望,“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对生活仍有希望,所以他选择继续活在世上。他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而文天祥,故国已灭,满怀的理想业已破碎。此时的他,只有一腔对故国的赤忠之心,于是,他面南而逝,自死不忘南宋。

而另一种选择死亡的人,不是为了死亡而死。他们是为了拯救他人之生命,唤起他人内心对真理的渴求,而大义凛然地走向了通往死亡的道路。就如书中那名老人的儿子,他自愿为他人献血,即使面临可能会休克死亡的风险,风险是那时人们安全意识浅薄,医疗技术不先进所致,但他仍旧没有退缩。他内心只有“救人”的信念。他心中只想:“自己会被轮到最后一个,到那时可能就献不了血了。”

于生,我们自是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生活,和书中那名老人一样用尽全力,怀抱希望去生活。想想明日充满希望的朝阳,雨落后特有的草木清香,还未品尝的美食。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去用心热爱它。将短暂的人生活出特有的光芒。

于死,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其实对它来说,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只是有的人敢于直面,有的人害怕面对。即使如此,你还是会死亡,这是一个令人悲哀却又无奈的既定事实。但是,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能够降临于世,这便是最大的幸运了。我们已经在这世上看过了万家灯火,赏过了百花齐放。感受过春雨,倾听过夏蝉,拥抱过秋风,亲吻过冬雪。享受过人世间的温情,这不就是活着的真谛吗?至此,死亡又有什么令人惧怕的呢?

生与死,听来高深,但事实上,我们每日都在经历生离与死别。窗边那只常来的鸟儿为何不驻足窗上了,令人早已习惯的叫声为何忽然寂灭了?手心上那只美丽的蝴蝶的翅膀为何突然停止扇动了?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可违抗,倒不如早早接纳。更能让人们懂得生命之脆弱,使我们更加珍爱生命。

《活着》一书中,主人公尽管受尽挫折,但仍用尽全力在这世上活着,这于我们青少年,于所有人都是一种鼓励,一种启发。一位未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能如此拼尽全力而活,那我们不是更应该用心在这世界生活吗?

对于某些人来说,活着便是最大的奢望了。我们轻易地享受着他人所奢望之事。这已然是幸运无比的事了。

窗外白杨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叶间,桌上树影斑驳摇晃,岁月静好。抛开生死,就为了活着而活。

读《活着》有感 篇五

《活着》是一本十分沉重的小说,余华自己也说过《活着》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是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的故事;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或者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用了一个上午一口气完成了他,读完小说,虽然有完成的如释重负但却像又背上了沉重的枷锁一般的喘不过起来。我有些迷茫,难道我们所追求和趋之若鹜的生命就只是为了这样简简单单的幸存,平平静静生活,而没有其他更大意义的事情值得去追求而放弃与有所生存的意义。这与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或者说是所被灌输的伟大精神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更迷茫了。那,活着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我们年轻,我们活力,我们快乐的活着,我们肆无忌惮的挥霍着金钱、时间、生命。就像年轻的福贵一样。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因为我们无所谓时间,无所谓青春,我们的人生刚刚起航,我们的太阳刚刚升起。像福贵一样,我们挥霍着,觉着家里还有一百亩的田产,还有爹娘,老婆孩子……等到终于有一天,福贵把钱输光了,我们把青春挥霍完了,才蓦然发现,其实很多东西便如同白驹过隙,眨眼的当儿就没了。

冷静下来的我们开始反思活着的意义,这不像考卷上的难题一样,丁是丁卯是卯,对了得分,错了失分的标准答案。活着的意义几乎不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标注出答案,甚至是近似的表达。这便是老子的《道德经》里开篇的两句永恒的经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这不是个简单的为什么,当然也不会有简单的什么。这样的答案需要人们用活着去寻求,当不用再活着的时候,或许这个答案就出现了。因为它诠释的不仅是生命,或是人生的一种崇高而简单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而坚强的活着。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绝望和希望,在我们的命运里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亲密无间。

正如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无论是去,感恩幸福,抑或是感恩苦难,都是感恩生命,感恩或者。感恩这种无间的友情,感恩我们活下去的奇迹。在不断地感恩中,我们和幸福,和苦难产生了友情,而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我们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我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尘沙,最后,默默然消失在海角天边。也许,这就是活着。而这一切的前提却是时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这里,时间影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却掌握着两个人的命运。我们的阅读无法抚摸它,也无法注视它,可是我们却无时无刻的感受着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来到一样,我们不能注视也不能抚摸,只能静静地浑身发抖的去感受。

这种感受是脱离了,或者说是超越了五感而伟大的存在着的。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生命,而这些便组成了我们所要的活着。我们活着了,在爱与痛的交织里和冰与火的`缠绵中,我们活着了。我们站在苦难的边缘坚强的活着,因为我们活着是为了那与痛苦相交织的——爱。物欲的纵横捭阖迷惑了我们原本单纯的心境,年少轻狂的愚蠢让我们自命不凡的轻薄生命,当一切真的即将消散,死神让你最后一次回眸人生,留恋的也许不是带不进棺材的名利和财富,留恋的或许只是生病时母亲的轻声关怀,失意时朋友的鼎力支持,或许是那个大雨滂沱的雨夜里那份相濡以沫的温馨。也许,这就是爱。活着为了爱,为了爱活着!当绝望和痛苦如狂风骤雨消失在宽广的海岸线,温暖而和煦的阳光总会相聚在某个云淡风轻的下午,让我们都去到山涧,望着无垠的天边,恬静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读《活着》有感 篇六

市井之地,人心惶惶,破毁的城墙后是麻木担危的看客。高楼林立,人心叵测,闪烁的霓虹灯下是匆匆各色的行人。不同的时代里,我们究竟在以何种姿态活着?各种思绪之中,我走进了余华的《活着》,走入了那段坎坷的岁月,走过了你的一生。

河边一头老黄牛,那满脸皱纹的老人便是你了。每每太阳落幕时,你总会来这坐坐,看着天边一次次追忆那逝去的日子。

年轻时候的你嗜赌成性,在迷离的烟雾、金钱的碰撞声中醉生梦死地活着,有时候看清了那门外的三世同堂,天伦之乐,却终究还是被那推磨般的声音拉回了心。当一张张欠条从面前划过,你麻木的按下手印,恍惚觉得那几十亩田好像没了,摸着手里赚回的铜板心里又慢慢定了下来。长袖一挥你目光如炬,却没能看清那狡黠的笑容和背后一重又一重的骗局……

当被扫地出门的那一刻,所有的趋炎附势变成了嗤之以鼻,那些隐藏在谄媚笑容背后的骨子里的鄙弃还是显现了出来,你万念俱灰,想起了家里的那座大宅子,那些高傲地在自家的百亩贡田巡视的日子,那个被你奚落的毫无脸面的老丈人,更想起了那个被你一脚踹出门去的妻子,那半只脚踏进了棺材的父母和那双儿女……死去罢死去,活着呜呼活着。喉咙仿佛梗着一块石头,说不出话来,看着依旧热闹的街市,却觉得自己仿佛又隔了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是啊,你破产了,以后的你一无所有,看着对面的那块大石头你也巴不得一头撞了上去,一了百了,可一家老小又该如何自处。你苦笑着空洞地向着那最熟悉的路走去,活着不过是自赎般活着。

家产已经全部变卖,父亲在这场变故中从此一倒未起,妻子也和那和那未出世的孩子一起回了娘家,你看着拿着包裹偷偷抹泪的母亲和那在一旁玩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凤霞,心里头一万分的难过。到了这个田地,你想再如果这日子都得过下去,走进了那简陋的由自家原来茅厕改造的屋子,你想着该怎样把家里的光景过好。买了几亩地后,你便开始每日每夜的劳作了起来,有时候累得大汗淋漓,你会坐在田垄上歇歇,想着家珍什么时候会给你带回来一个小子,觉着那以前随意抛出的一块银币实在珍贵,还没来得及继续想,你又埋头进入工作了。不过几个月,终日里的劳作暴晒已经让你看起来和一个农民无异了,谁也不会关注你也曾经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阔少爷。

也记不清是哪一天的下午,偶然的一次抬头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就站在面前,手上牵着一个五六岁大的男孩,你想那应该就是你的孩子吧。不知怎么的泪水就流了下来,从前自己对家珍那般,落难之际她还是愿意和自己一同面对,以后的生活为了家珍也得好好过下去。此时,一家人坐在不大的房间里,你却还是觉着别样的温暖。

后来在一次突然的事故中你莫名的走上了行军的道路,再后来母亲去世了,有庆、凤霞、家珍也一个个先后豆离你而去了,你不愿意再一次次地去回忆生离死别,只是浑浊的眼睛里还是有着透不出的悲伤……

何其悲哀。福贵的一生,我由心而发的便只有这四个字。他的活着太过坎坷,太过不幸,太过卑微。可无论何种姿态,他依然活着。试想当一把锋利的匕首刺进你的胸膛,鲜血在不断的外流,心脏即将骤停之际,你是不舍活着时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是疑惑死去后的归属到底在哪,或者是也只是单纯的没有任何疑虑的活着?相信看完《活着》,走进那或许离你很遥远的时代,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或许你便会感叹,大其实也不过于生死。

生命的最后的不过是死亡,为什么还要去如此竭力的拼命的活着,活着,你有思考的能力,追梦的动力,能够去决定自己的未来和想要的生活,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也因为活着,你才能决定自己以何种姿态去活着。所以请珍惜并庆幸你所拥有的最美好的生命。

推荐访问:读后感 活着 活着1500字读后感6篇 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6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