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共同富裕 >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8篇)

发布时间:2024-08-25 13:52: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马原抗疫大题专题

  一.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析我国抗疫的过程

  1,时下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这是无数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及全国人民久经奋斗的成果,没有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努力付出,就不可能有最后的胜利……这表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即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2.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央要求各地根据本区域实际,恰当降低风险等级,组织有序复工复学,逐渐恢复生活常态……这遵循了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中国抗疫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力量而展开,抗疫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此次抗疫借鉴了防治非典的经验,却不是简单照搬;创造出十天修建成火神山医院的传奇和令人钦赞的方舱文化......这表明了辩证否定规律的内容,即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二.

  如何从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看抗疫斗争实践?

  所谓真理原则,是要求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追求和服从真理,这是一种合规律性的要求,是事物的外在尺度对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种限定;所谓价值原则,是要求人类必须基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要求,是人的内在固有尺度对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种约束。

  在抗疫实践中,当然也要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抗疫的真理原则,是指我们在对新冠肺炎病毒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新冠肺炎病毒本身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例如,和一切传染病一样,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因而,认真对待新冠肺炎疫情,就要求所有人努力配合政府和专家的号召与呼吁,尽最大可能地选择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并勤洗手等做法。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对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和遵循,是抗疫实践坚持真理原则的重要表现。而在抗疫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幼稚主义和反智主义行为,如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扎堆聚会、外出不戴口罩等,显然是对真理原则的违背,而大量事实一再证明,谁在强大而狡猾的病毒面前任性而为,谁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人的抗疫实践,既要受外在尺度的制约,还要受人自身内在固有尺度的支配,而这一内在尺度就构成了人在抗疫实践中所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原则。价值原则体现着人权原则、人道原则。这一原则有着丰富的内容,呈现出立体式的阶层结构。价值原则的基础层次是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在其上是人的其他权利如发展权以及民主自由等权利。但这些权利显然要受到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制约和支配。或者说,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是第一位的,具有至高无上性。没有了生命权,其他所谓的人权如民主权、自由权等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因此,抗疫的价值原则在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确保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简言之,就是要尽力减少感染率、致死率。而为了确保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就要严格约束和限制人的其他权利,包括停工停产和上街聚会等。以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价值原则的践踏和违背。

  三.

  结合新冠病毒疫情,自然与人如何统一

  ?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感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愿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面对自然灾害,没有人能够仅仅是旁观者。

  尽管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且一定能最终“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然而,代价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也是显而易见。

  1.必须重视并科学把握自然资源要素间作用的客观规律

  尽管当前科学家尚不能完全准确地判断病毒的源头究竟来源于何处,但是对野生动物体内(如蝙蝠)存在大量病毒是有确凿证据的,而且只要人类行为不对野生动物进行干预,尤其是不去捕食,这些病毒也不会传染到中间宿主乃至传染人类。由此可见,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各类自然资源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各类自然资源的存在与演变也有其自身的规律。综上,必须科学认识并正确把握自然资源及其各要素的作用规律,必须要在遵循其内

  在的作用规律基础上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2.应全面回归人与自然协调配合的科学发展观

  自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否不受制约?人类社会经济总量是否可以无限膨胀?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经济财富的增加,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消耗,而恰恰地球上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比如,美国尽管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实力强大,但在面对疫情防控时,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时,在强调总统有权调配全国物资时,都要先强调所拥有的石油等能源储备充足,甚至强调美国有世界上最多的耕地,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可见,越是在特殊时期,能源与粮食的基础地位越重要。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人类的发展观,必须基于自然资源保障与可持续供给能力而确定增长速度,必须考虑人类福利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协调关系。

  2.应重新构建科学与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管控体系

  从这次疫情发生、发展与得到有效防控的整体过程来看,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尤其是全国联防、科学决策、规则严格、监督透明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深化,甚至制度化。

  四.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讨论新冠疫情带来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阐述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存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而新冠病毒属于物质,是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去认知、去应对,继而通过物质手段消灭病毒。疫情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谣言,比如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能快速消灭病毒,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五.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谈谈对于新冠疫情的收获

  认识是主客体的统一:

  (1)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

  手段三个方面构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

  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

  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客体是指主体在

  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对客体有

  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2)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

  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也就是主体

  对象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

  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3)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

  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

  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客体和外界事物

  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

  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

  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

  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病毒的外貌、致病机理,仅仅是在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出现的观念,而不完全是客观实在。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客观实在是不是真正如此。病毒的真面目是一种“物自体”,是不向我们的意识显现的。只有符合我们认知结构的特征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人们认知病毒的过程是漫长的。

  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谈一谈人类抗击新冠疫情的进程

  唯物史观:是认识人类历史的唯一正确历史观,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中表述了实践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在历史上,人类曾不断与病毒斗争,每一次都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教训,构成了我们的实践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人类得以将自己获得的经验(意识)转化成为物质力量——比如药物、疫苗、有效的预警方案等等,成为抗击病毒的有效手段。

  七.

  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当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略部署

  1.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爆发,与限行隔离的黎民百姓本该自由和谐的生活,构成了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1)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主要聚集在武汉地区,而该地区是湖北省的省会。因此,武汉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与当地健康的人民群众的活动自由形成了一个次要矛盾。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的健康者构成了次要矛盾。

  (3)隔离者与非隔离者构成次要矛盾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区别:主要矛盾是指在同一事物中存在的许多矛盾中,有一对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这对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它的矛盾不处于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也不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些矛盾就是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虽然不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存在的前提。首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为存在条件,主要矛盾之所以是主要矛盾,是相对于次要矛盾而言它才是主要矛盾,没有次要矛盾,也就无所谓主要矛盾。同样,次要矛盾之所以是次要矛盾,它也是相对于主要矛盾而言,没有主要矛盾,也就无所谓主要矛盾。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容易解决。反之,次要矛盾的解决又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又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学会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学会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分析和解决、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做到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八.

  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

  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人认

  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我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

  的,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

  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开的过程。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和

  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九.

  十七年前,是他领军对抗非典;十七年后,是他再一次不顾风险披挂上阵,在危险系数

  最高的第一线四处奔波。十七年前抗战非典,67岁的他说:“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

  来”;十七年后抗战新冠病毒,84岁的他告诉百姓“尽量不要去武汉”,结果自己深入武汉

  一线、亲自研究疫情。这位曾经在非典战役中作出卓越医学贡献的领军人物,在84岁高龄这

  一年,再次站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抗战一线”。几乎一辈子的时间都投身于所热爱的医学事

  业的他,从医几十载,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不知救下多少病人、攻

  破多少医学难关。而心中,却永远装着国家和人民,装着满腔的奋勇和大爱。

  “逄危有我,八秩不辞”正是钟南山院士的最动人写照。本着高超医术和救世之心,满腔

  赤子热忱和赤胆忠心,他逆光而行、替全国人民负重前进;他配得上百姓至高的赞美和信

  任,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钟南山院士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

  作者不计

  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疫情最前线,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

  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把个人利益、他人

  利益、社会利益三者相统一。

  ④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⑤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

  的指引。

  十.

  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人们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是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毒战胜过程也是逐步实现的过程,要经过认识由少到多的积累,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才能完成。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们战胜疫情过程

  中,一定会有挫折失败,但在挫折中不断取得经验教训,最终会取得胜利。.

篇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的分类:

  1、从题型上看,一般说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即最佳选择题);一类是组合式选择题。

  2、从题干上看,可以分为直问式、填空式、材料式、图画式(含漫画、名画等图画)、图表式等几类。

  3、从题肢上看,可以分为单选式、组合式等几类。

  4、从材料上看,可以分为单一式,拖带式两类

  二、解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干:

  ⑴明确题干的选择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选择;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

  ⑵明确题干的命题类型,是概念、原理(或观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比较、事实的分析、综合型;是以果寻因,还是以因求果;是找区别点,还是要找共同点。

  ⑶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题干的侧重点。

  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找关键词,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

  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2、审题肢:

  (1)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①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

  ②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

  ③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

  ④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一级引申选,二级引申不选。

  所谓一级引申,是指题肢和题干直接发生联系。二级引申则是指必须要经过一些中介,才能使题肢和题干发生联系(如原因的原因、结果的结果)。

  (2)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三、解题的基本方法——“排除肯定求证法”。

  “排除”,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和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肯定”,就是肯定本身无误并与题干要求相关的选项,“排除”和“肯定”均是初步的,只有经过“求证”方能作最后结论。具体来说:

  第一,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第二,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

  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须排除。

  第四,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因,谁为果,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可称排倒法。

  该题型有四种情况需引起重视。一是要区分清楚原因的性质,即“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二是是否针对结果回答了原因(注意原因和结果的对应性);三是要注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四是选肢是否是题意的简单重复。

  第五,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则予以排除。

  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务必准确把握,慎防题肢用相似的词语、符号,暗中将它的意思(内涵)改变,使其成为错误的选项。

  ②题肢的内涵之和应等于题干。如果题肢的内涵小于或大于题干,都不能说明题意,都违反了同一律。

  ③题干和题肢的外延必须对等。

  ④慎防以偏概全的题肢。以偏概全的题肢是指用片面的题肢,或者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题肢,来说明需要全面、完整说明的题干。

  四、解题的注意事项:

  1、解选择题的四项原则:

  直接性原则: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

  整体性原则: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题意思的题肢入选,只能说明题干局部意思的题肢不选。(该项不适合用于组合式选择题)根本性原则:能从根本上回答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该选肢入选。只能从相对肤浅的层面上回答题干的问题,是题干意思的同义反复,该选肢不选。

  逻辑性原则:有些选择题,不能机械套用某一原则,而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可解决问题。

  2、考试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解题方法

  情况1:在解答选择题时,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触过的观点怎么办?解答:将正向选择和反向排除相结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情况2:最佳选择题中,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可以选,怎么办?解答: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

  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

  千万注意,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也不能选。

  情况3: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解答:组合型单选题可分为不规则型与规则型两类。

  第一类,不规则型。即各题肢被组合的频率不一致,有的被组合的次数多一些,有的被组合的次数少一些。对

  这类题可采取高频排误法或低频排漏法来巧解。

  第二类,规则型,即各题肢被组合的频率相同。根据组合次数的数量,常见的有两次型与三次型两种,即各题肢均被组合两次或三次。

  对三次型的选择题,可采用选一排误法,即在所有的题肢中,能确定一项一定不能入选,再排除所有包含这一题肢的组合项,从而快速选对答案的技巧。

  情况4:辨析型选择题的解题要领有哪些?解答:辨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

  要特别注意:

  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题肢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题肢正确与否为

  依据,而是以该题肢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

  情况5:对试卷中的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看不懂,怎么办?解答:高考试卷中引用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会考虑到考生的理解能力,不必紧张。如果万一遇到不能理解的,建议:

  ①结合试题材料中的其他内容或题肢猜测;②抓住引言中的关键词,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也能作答。

  3、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4、相信第一次做的答案。检查是主要是看有没有搬错。不要在最后几分钟改选答案。改错的机率比改对的机率要大得多。(除非是开始做时就明显没把握,做了标记待定的题目)5、要慢,判断要果断。换句话说,就是“审题慢一点,判断要快一点”。解答选择题切忌判断无主见,优柔寡断。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二、非选择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同学却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甚至哲学生活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三、非选择题失分的原因

  1、知识结构的欠缺,基础知识未落实(根本原因)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答题技巧未掌握:

  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非选择题的分类:

  1、是什么类:近三年来,主要是通过表格、图示、材料来考查。通常是“分析上述材料(或表格、图示、图画等)反映的经济现象(或经济信息、问题等)。

  2、为什么类:是对“为什么”的回答。凡在设问中出现了“原因”、“理由”、“说明”、“阐明”、“阐释”、“分析”、“必要性”、“重要意义”之类用语,都属于“为什么”类的试题。

  3、怎么样类:是对“怎么样”型问题的回答,即要求“怎样做、怎么办、措施、建议”等。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性,另一种是开放性。而高考一般会采取限制性设问,即根据材料来寻找。因而对这种设问应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即材料是寻找措施的唯一来源,切忌闭门造车,从头脑中背答案。

  4、体现类:是对“体现什么观点(或原理等)”的回答。这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是怎样体现×××(原理、观点),二是“体现了哪些×××(原理、观点)”。

  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原理必须与背景材料中相关信息挂钩。不同的是,“怎样体现”类,答题时要求先阐述原理,然后分析材料。“体现哪些类”则是先叙述材料,然后指出或阐述原理。

  五、主观性试题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哲学、政治、文化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第二步:审主体

  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主体:

  经济生活: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生活: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三步:审材料

  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第四步:调用知识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第五步:确定答题思路,拟写提纲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六步:写答案(书写答案的“四化”)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政治术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政治术语一般是指课本中的概念、原理、观点;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代会通过的决议;我国政府采取的各种政策等等)。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

  (5)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6)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总之,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

  就是表述清晰整洁、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七、答题注意点

  首先,是时间分配的问题。

  当提前五分钟发下试卷后,如监考并不让动笔答题,可以抓紧时间浏览一下试卷,做到总体有数。一是检查试卷分发是否有误;二是看一下题型及分数分布;并要特别注意后边大型题目,形成印象,预先思考一下。总体有数后,做好动笔安排。在总体有数的基础上,要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并留有一定余地,便于最后检查。防止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分配不合理,即影响做题的质量。其基本原则是:依次而来,会做的就做,不会的就暂时空过,不过多的占用时间去思考。先把会的做完,回头有空再研究那些留下的题目。留下的题一定要做好记录,防止漏题。

  其次,在考试中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

  每年高考题都有几道难题,遇到这种题目不要慌,在同样水平的基础上,谁的策略方法好,谁就成绩好一些,这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难题无非就是在关键点上绕了个弯,只要细心读题,仔细审题,再联想一下现实与之有关的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想一下课本中的有关理论,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眼,自然会找到答题的“契入点”。有的“题眼”明显,有的是隐形的,关键是吃透题意。

  第三,立足于材料,科学使用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要根据审题的要求和题目本身的逻辑关系,科学地配置三种语言,组织成多个答案要点。值得一提的是,高考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实践性,且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关注民生问题”等等,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也应根据题目要求而涉及。

  第四,答题时要把握好范围,答要点。

  主观性试题的答案标准,是由命题者拟定的,命题者的标准就是尺度,所谓“谁出题,谁标准”。但答题者是按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的,能否准确达到命题者要求,有很大难度。做论述题最好是在下笔之前先打腹稿,或列个提纲。有的同学的答题习惯不太好,看了题就在试卷上写。这样,一是容易涂改,使卷面不整洁;二是逻辑易混乱。做论述题必须先有一个思维过程和大致构思,不仅使卷面整洁,而且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比较好得分,也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尤其要注意分要点书写答案,切忌一大段从头写到底。

  第五,解答高考题要体现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要体现发散性思维能力,在答题过程中做到“要点多写几条,废话要少写一点”。

  二要体现良好的心态,答题过程中,应坚持“慢审题,快答题”,应牢记“有话慢慢说,有话好好说”。切忌脱离课本知识就事论事,切忌脱离背景材料,泛泛而谈。

  第六,回头看,再完善。

  这一步是大多数同学普遍忽略的。考生在作答完后,要就答案内容进行检查修补,回头看看,再作完善,以进一步提高作答的质量。回头看,究竟看什么?一要看答案有没有围绕设问,即答题方向是否正确;二要看材料中有效信息是否找全,用以分析材料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否想全,即答案内容是否全面;三是观点与材料是否做到有机结合,答案的逻辑性如何,使用的政治术语是否规范,答案是否体现出创新思维等等。经过思考,可对答案作些微调,从而进一步提高答题的质量。

篇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

  每题3分

  ④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

  以上海为领头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2018年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一年

  这说明要抓住关键阶段和关键部分以推动事物整体发展

  ②不合题意

  材料并未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③表述错误

  量的积累没有关键阶段和非关键阶段之分

  ④符合题意2018年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长三角一体化”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式事件

  这说明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

  故选B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是()

  A.物质观和运动观

  B.联系观和发展观

  C.矛盾观和发展观

  D.辩证否定观和唯物史观

  【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是联系观和发展观B正确

  ADC不正确

  不选

  故选B

  5.在物理学里

  佛光是在天气阴沉时

  强烈阳光照射云雾表面后形成的一种衍射现象

  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

  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

  云彩中细小冰晶与水滴就会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

  这表明()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②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是客观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多变的、偶然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

  依据题意

  材料所述的佛光的形成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排除

  ④错误

  “都是”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6.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写道

  “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

  其一属于健康王国

  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

  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

  但或迟或早

  至少会有那么段时间

  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试卷②联系是客观的要敢于创造联系

  ③矛盾是客观的要勇于承认矛盾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解析】17.2020年2月14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④人们的活动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解析】19.2020年6月23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北斗系统材料表明老问题总是顽强抵抗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老问题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都在走向灭亡

  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解析】(2)②④与材料都强调要注重量的积累

  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符合题意

  ①③不合题意

  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

  每题15分

  系的特殊性

  从而积极应对

  促使事物变害为利.

  答案示例5我们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全球变暖的规律

  从而自觉促使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答案示例6我们要透过各种不同现象

  去把握全球变暖的内在本质

  从而积极应对

  促使事物变害为利.

  【解析】(2)不同观点的答案示倒

  答案示例1我们既要看到全球变暖引起的各种不利情况

  又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全球变暖

  从而使事物变不利为有利.

  答案示例2我们既要分析全球变暖现象的原因

  又要对这一现象的后果作出科学预见

  从而促使事物向人们期望的结果发展.

  答案示例3我们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出把握全球变暖的规律

  又要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

  从而积极应对

  促使事物变害为利.

  答案示例4我们既要看到全球变暖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广泛联系

  又要研究每一种联系的特殊性

  从而积极应对

  促使事物变害为利.

  答案示例5我们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全球变暖的规律

  从而自觉促使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答案示例6我们要透过各种不同现象

  去把握全球变暖的内在本质

  从而积极应对

  促使事物变害为利.

  13.(1)结合材料一

  运用真理的知识

  说明“科学

  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

  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13.(2)结合材料二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3.(3)请你为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拟两条标语

  【答案】1【解析】1【答案】1【解析】1【答案】1【解析】114.2020年7月23日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

  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在国家航天局的总体部署下

  各系统各司其职

  数以万计的航天人精诚团结

  不断开拓创新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

  历经艰难曲折

  终于迎来了“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

  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答案】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

  善于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

  “天问一号”成功升空是无数航天人精诚团结的结果

  也是全国数以万计人员有序配合的结果

  ②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正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才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

  我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为“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艰辛

  他试卷们吃苦、战斗、攻关、奉献

  历经艰难曲折

  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解析】本题设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属于原因类解答题

  知识指向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即联系观、发展观

  学生结合材料

  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发展的普遍性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

  试卷第7页,总7页

篇四: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当今社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背景、环境、关系、机遇等外在因素,还是天赋、能力、个人努力、坚持不懈等内在因素?相信看过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有关内外因的观点的人不少,但真正认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条件,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的人并不是很多。不少人都习惯于以下逻辑:当取得成功时便想当然认为内因最为重要,将成功归于自身天赋、能力、努力等内在因素;而在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外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他人或环境等外在因素。但在评价他人的成功或失败时,态度正好完全相反,当别人取得成功时便想认为外因最为重要,将他人成功归于机遇、运气等外在因素;而在他人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内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身能力欠缺、天资愚笨等内在因素。

  尽管以上逻辑并非无任何可取之处,但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心,能使我们能自如应对困难,渡过难关。可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不仅让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别人,更容易形成骄傲自满、经常为失败寻找借口等不良情况。蒙牛牛根生曾说:“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没有任何借口”。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那么,天赋、智力、知识、技巧、能力、毅力等内在因素中倒底哪种因素对成功最为重要呢?或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者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历史上或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有人认为成功者是某些著名的企业家、发明家、劳模、球星、影星,有人认为成功者是身边的上司或同事朋友,也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自己。尽管他们判定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与分析一下便会发现他们拥有惊人相似之处,几乎每一个的人都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是否能够做到顽强和坚韧,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就能确定百分之百的成功。顽强与坚韧,是行动的基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满怀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确坚定不移,并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与智慧,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最终达到目标。尽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成功者他们面对困难时很少低头,更很少放弃,只要认准目标他们将会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没有失败,更没有放弃,只有永不言弃。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忆录中写到:“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顽强和坚韧。才能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顽强和坚韧,才能无往而不胜。”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面前百折不挠。”

  著名诗人但丁也曾经说:“我推崇勇气、坚韧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帮助我,对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

  二战的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用其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就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是当你很想放弃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照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当时丘吉尔被一家著名的大学邀请去做一次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嘉宾,没想到这次演讲成为他生命当中最后一次演讲。也许是丘吉尔太过年迈,演讲的全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但是全程他只讲了两句话,而且都是相同的。当丘吉尔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地走上讲台,肃穆地扫视了一阵子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之后,用苍老的声音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台下的学子们静静地等待这位世纪伟人精彩的下文,足足几分钟过后,丘吉尔又

  用他那苍老的声音讲了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此时的会场,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但是丘吉尔已经开始缓缓的走下讲台,走上汽车,当汽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后,台下开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场演讲成为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并非丘吉尔不会演讲,台下的学子们早已被这位世纪伟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的震撼。

  风靡一时的美国著名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尽管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地能人,但却凭借其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说明坚持可以创造成功,更可以创造奇迹。

  荀子曰:“九层之台,功亏一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用每天把手向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向后摆动300下的简单事情告诉我们坚持对成功的重要性。

  古人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事例说明了坚持精神的可贵之处。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知其难为而为之,禀坚忍之性,修身齐家,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其亲身经历说明,天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

  美丽看似远在天边难以追寻,其实近就在眼前,只是我们未曾发现,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幸福看似漂浮不定、难以拥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目前拥有的健康、亲情与友情不也是一种莫大幸福?只不过我们未曾珍惜,一旦失去才后悔莫及。成功看似神秘莫测、遥不可及,其实就在脚下,只是我们未曾意识到成功的关键,未曾发掘自身巨大潜能。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人都可以成功”;美国旅店大王希尔顿曾说:“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与后台,但只要有信心和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张瑞敏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凡者与不平凡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他说:“所谓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所谓不容易,就是把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认真做好。”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定信念,怀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篇五: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篇六: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政治课的内容很多都是理论的,枯燥而无味,很难理解里面的含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下面店铺整理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分析范文,供你参考。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篇一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活跃、感知敏锐、想象丰富,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然而政治学科,它没有音乐学科优美婉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学科绚丽多彩的画面,更没有文学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学习政治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精心设计导入语,诱发求知欲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能够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还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学以致用的乐趣。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充当发现者和探索者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这种需求尤其强烈,如果这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话它就会如鲜花一样慢慢凋谢。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胆地使用教材,变机械的“教教材”为灵活的“用教

  材教”,注重从平时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到学政治是有用的,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当学习内容与已有生活现象相联系时,学生便会对学习感兴趣,也是在此时,教学内容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同时探讨解决问题时,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反过来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更多的东西。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篇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政治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政治活动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情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是教师在上课的教学过程时,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它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在营造一个整体氛围,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需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比如每个新学期第一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社会上、世界上有哪些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就会体会到小课堂讲的是大世界的事,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本学期政治课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时,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昭君出塞》,让同学们谈谈昭君出塞的历史及意义,再观看一段视频《西藏动乱份子的暴行》,让同学们谈谈观后感,以此激起同学们的愤慨之情,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导进入课堂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政治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革命。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

  直观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

  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如在讲初中第二册《热爱祖国》这一课,当讲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时,教师语言魅力再大也无法完整地展示出来,教学中播放了有关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录像片,并把一些对比数据制成投影片一并展示,这样这节课有说服力,真实生动,学生感兴趣,如果光讲,只依靠教材,学生会觉得枯燥。运用媒体,形象、全面深刻揭示出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从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情感投入,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对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学生感觉到他们被理解、被关怀及被真挚相待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便会提高,他们的行为亦会较好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在政治教学中不要单纯的传授政治知识,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比如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时,笔者尽量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理论联系实际,提示学生不做被动的接受者,敢于提出疑问。同学们对党内的腐败心存疑问,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到不可信,在教学中,笔者自己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去授课,以此感染学生;并通过大量的、感兴趣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就此产生,教材内容增加了可信度,老师充分发挥了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在学习政治生活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笔者以充满激情的言语来列举现实生活中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任长霞、焦裕禄、沈浩的一

  件件感人事迹,通过笔者的描述使他们的光辉形象再现,使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的作用、党性原则的体现、人格魅力的展现,有机地得到统一,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震撼。这样在师生情感的共鸣下,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

  四、善用时事政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事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当前国内外重大、政治、科技现象,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时政教育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利用课堂进行新闻报道,或在课外举行新闻讲座,或组织时政兴趣小组等,对一些重大时事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讲解,学生豁然开朗,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联系2008年3月l4日在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先让学生看叛乱分子在拉萨进行的打砸等暴力行为的录像,分析分裂集团在境外与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活动情况,联系解放以来西藏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使学生看清敌对势力的反动本质,增强

  历史

  责任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篇三

  1.问题的提出——中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

  列宁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现象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中学生缺乏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这不单纯是心理学的课题,它也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建国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更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命令与盲从、斗争与打击,成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人们对政治往往感到莫名的恐惧和神秘。父辈们经历过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和由此形成的心灵创伤,对当代中学生有惯性影响,那就是部分学生从功利出发去理解政治,而不是从国家利益和公民责任出发去理解政治,结果往往导致生活中的两种消极态度,即小资产阶级的狂热和小资产阶级的冷淡。马克思、恩格思在《政治冷淡主义》、《论权威》中指出了这两种消极态度的社会危害性,前者只能引起不负责任的宣泄与投机,后者则无益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同时,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相适应,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情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效果评估流于形式等等,这都导致了中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四全分离”为核心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发扬民主、促进人权为宗旨的司法体制改革,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体制改革等等,无不体现着人民群众高度的政治热情,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惠,经受了锻炼,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最近我国人民以反对北约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目的的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就体现了我国人民特别是大中学生的良好政治法制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事实证明,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真正民主法制的社会制度,唤起人们高度的政治热情,营造出青年学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风气;就必须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与教法,让它更生动活泼,可读性、可信性、可操作性更强,更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2.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推动人民去寻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一种内部动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政治

  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目的是行为人实践活动的起点的归宿;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驱动力。高尚的目的,纯洁的动机,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并告诉学生: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要求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法律素质,这就要求努力学好思想政治课,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克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

  其次,教学要联系实际,扩大学生视野。思想政治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介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把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也是优势。如讲述税收的基本特征,就可联系建国以来的最大的税案“金华税案”、“宝日税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收看录象后,阅读教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点拨,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并增强依法纳税、维护税法的尊严及和各种偷税欠税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又如讲“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与作用时,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市场去调查,了解如生猪、鲜鱼、VCD等某种有代表性商品的价格变动性质与原因,并运用所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写出论文。又如讲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时,则可联系村委会直选,可组织学生观看南海市各级村委会直选的电视新闻,可组织学生下乡调查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性质、特点、重要性、必要性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讲述国际新秩序时,可联系北约东扩与南斯拉夫问题;讲述人的主观能动性时,可联系我国军民的伟大的“抗洪精神”;而讲述规律的客

  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则可联系黄河断流与黄河治理……总之,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思想政治课一旦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可感,亲切可信,有趣实用的学科,学生就自然会兴趣盎然,自觉主动地学习。

  再次,要教给学生学法,引导学生参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只能引致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产生厌学情绪。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减轻其学习负担,真正使他们愿意学,善于学,学得好。如举例说明法,比较法,图表法,归纳法与演绎法,逻辑的与历史的方法,这些都是十分有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如能正确领会和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准确全面地把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做到活学活用。此外,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组织社会调查、编写时政专刊、参与人大选举、聆听劳模报告等等活动,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学生们都是乐于参加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明确自身责任,提高参政、议政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减少对思想政治课的神秘感、距离感。

  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效果。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出问题,责任在教师。政治课时代性、政策性强,知识更新快,政治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需要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方法等等。1998年高考政治第37题是“国家大幅度下调银行利率,有利于搞活企业,但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实际收益”,此题考生得分很少,因为多半只是笼统地理解降息的意义,而未能深入探讨“降息、物价涨副与居民存款实际收益的关系”,这反映出学生的经济政策水平和经济分析能力还存在某种缺陷,也表明政治教师的经济知识的更新和政治敏锐性的增强迫在眉睫。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

  素养,才能将政治课讲深、讲透、讲活,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篇七: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篇八: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悟

  《矛盾论》中,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悟篇1《矛盾论》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于1952年暂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再版时移入第一卷。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这里,我着重以我个人生活经验观之。“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开篇之句,便是告诉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会涉及广泛的方面以及诸多哲学问题。这正说明了毛主席的严谨:哲学论不可能随随便便几句话便能阐述清楚的,必须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来全面看待。随后毛主席从对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斗争在矛盾中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讨论最终很好的阐释了矛盾论。这其中有很多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

  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地原因或普遍地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也就无从辨别事物,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其内部也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而我们研究事物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同时相互联结,即统一辩证的看待这些矛盾,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矛盾促成事物的发展,矛盾也同时为我们研究事物提供了方向。

  其次,认识事物需要研究工作。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而研究问题时,“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人们需要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不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络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再次,矛盾通常是分主次的,而且主次并非是绝对的。“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并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因此,研究任何过程中首先要捉住其主矛盾,这样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万千的人们,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总的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差异就是矛盾,无可避免。原定的计划与未知的偶然相矛盾,远大的理想和无情的现实相矛盾,繁忙的都市生活节奏和碧溪垂钓、静赏夕照的闲情也相矛盾。由《矛盾论》而引发联想,则知生活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绝对的平和与

  纯净只是理解上的片面与偏差,存在于理想国度之中。譬如进入大学之前总是心存侥幸,以为熬过高考之后世界或便该是一片阳光灿烂,前程无忧,然而行至今日也不过如此,仍然需要在各种矛盾之中排解调和以求平稳生存。学业愈重与之对立的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也愈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也对应消减。是以甫入大学,时有空虚之感,而又不得不继续鞭策自己,在压力之中寻求动力。

  人也是如此。人性之中的善与恶是一对手拉着手旋转的对立统一体,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不同的只是在各人的成长过程中,一部分人将心底里的恶念转化为善,由行为思想上加以引导,而成为善人。然而成为善人的人心中也不会没有一念之恶,他们一生将之压制并幽闭在内心的某个角落,缩至无限小,但依然存在。另一部分人则放纵心灵中的各种欲望,违背道德与公理,成为与良善之人相反相成的阴暗面。

  上下、左右、乾坤、阴阳,社会与人生都是由这种两极对立所组成,人总在试图转化矛盾当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获得成长,并将矛盾长久地持续下去,直止死亡。因为有对生的憧憬与向往,才有对死的虚枉的恐惧。

  矛与盾,其实不可分割。矛盾的一方推动另一方前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正因为有了诸般念想,人性因而渐趋复杂成熟。换而言之,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与生活,对各种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效的方法,将矛盾之差异的级别化减到最小程度,化解对抗,使生活与思想在矛盾之中螺旋前进。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悟篇2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一

  两种宇宙观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

  宇宙观。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二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三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9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着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在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已如上述。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进而研究矛盾诸方面

  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所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乃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侯,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阶级社会中,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也是如此。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截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这就是说,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处套用这个公式。

  七

  结论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

  o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事物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侯,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侯,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悟篇3值此伟人毛泽东诞辰之际,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向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致敬。毛泽东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本文旨在从哲学思想上解释毛泽东的《矛盾论》观点,以论证其正确性。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首先给出的是事物的定义,然后去了解事物的一些性质,或者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性质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了解了事物的性质,那么就算我们把“猫”不叫做“猫

  ”,叫做狗或是别的什么,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会抓老鼠的动物,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解决房子中有老鼠存在的问题。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离不开对事物性质的研究。

  对于事物的性质,无非是说事物是怎样的,它能做些什么。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种事物,我们会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矛盾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于任何一种事物而言,往往更多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事物的种类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事实上,有不变部分的情况只限于人类规定,例如对于数字“1”的规定,在现实中,就连物理学中曾认为是必然不变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漏洞百出)事物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的部分,往往是经常发生变化的部分,尤其是存在对立的部分。

  要想了解矛盾,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矛盾本身究竟是什么。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冷和热是一对矛盾,快和慢是一对矛盾,大和小是一对矛盾,这些来自视觉和触觉的直接生理感受,就是我们认识矛盾的来源。

  同样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即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解决一些小的问题,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的问题也就是把一件或几件事物的性质做了一些改变,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如果一件事需要你去做,那么它就不是可以自然地顺利发生的,而是有一定阻力的,否则就不需要人去做功了。每一种阻力的来源和人克服阻力的过程,也是矛盾的组成部分。举例来说,我们如果要爬山,那么我们首先需要保证自己的身体维持健康,这与山顶稀薄的空气就是一个矛盾;人在运动的时候会渴,而山上可能没有水,这是一个矛盾;人要用两条腿和两只手来攀登,而山上可能会有一些地方特别陡峭,容易滑下来,这也是一个矛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矛盾都是基于人本身的属性和作用对象的属性产生的,并不是空穴来风,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应当遵循事物本身的属性。

  在1937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毛泽东发表这样一篇演讲,无疑是切合了时代主题的。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与国民党进行了长达十

  年的武装斗争,在斗争中牺牲了很多我们的革命同志。而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使我们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已不再是人民群众的主要问题,民族矛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应当转变工作的方向,领导根据地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每次到了转移工作重心的时候,总有些同志思想上难以接受,因此需要《矛盾论》这样一篇文章向大家传达党的路线,反对党内教条主义。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辨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全书开篇提出,唯物辨证法作为认识世界方法论,根本性的理论是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因此,我们研究矛盾,首先要弄清楚一些哲学问题,也就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六个问题,构成了这本书的前六章。

  可以看出,两种宇宙观是对世界的认识,首先要有一种认识世界的正确观念,其次才能对矛盾进行解释;既然有了正确认识事物的观念,那么我们到处可以找到矛盾,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从而明白矛盾是什么;在不同的矛盾中,自然有一些矛盾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一些是次要因素,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应对方案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全书的一个脉络,我们现在顺着这个思路,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深层次的剖析

  二、两种宇宙观

  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形而上学世界观和辨证法世界观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区别,并阐述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同样的事物”。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解释,通常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说明,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发展的观点。因此,这种世界观不能解释事物发生质变的原因。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时间跨度和深刻程度有限,为了解释自然,创立了形而上学的学说。事物发生量变的过程,是容易

  观测的,易于控制的,因此是人们最先认识到的变化过程,这符合由简单到深入的人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在很多只有量变的情况中,它可以指导人们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因此形而上学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然而,当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深入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范围的延伸,逐渐意识到了事物的任何性质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种特性都只是在一个限定好的范围内才能保持,在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时,都可以进行转化。那么这种转化,已经不属于外部强加于这种事物的特征,而是这种事物本身就有的性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辨证法可以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形而上学逐渐被唯物辨证法所取代也就是必然的了。因此,事物的对立统一也就成为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

  对社会的研究一向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的焦点。形而上学认为社会的发展由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决定,这是可以用实例来证明其错误性的。非洲大陆在被殖民前和被殖民后,帝国主义的俄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其地理气候环境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而社会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唯物辨证法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矛盾引起的。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内部的一些矛盾,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思想之间的矛盾。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矛盾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也就是没有事物是不符合对立统一的法则的;另一方面,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在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并得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

  前面讲过,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对其具有影响作用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之间的矛盾会促使事物发生变化。在生活中,凡是事物,都有矛盾的存在,这才使得我们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具有普遍性。并且,人的思维本身也具有矛盾性,我们每天接触到

  的信息也存在很多矛盾,用这些信息得到的结论自然也存在很多矛盾,同样,人每时每刻的行为与思想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因此,研究矛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一种迫切的需求。

  然而,事物是否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矛盾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一支笔在写到第1000个字的时候没有墨水了,那么需要用笔写字和笔没有墨水的矛盾是不是在写999个字之后才产生的呢?当然不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件事物,从始至终,一直贯穿着矛盾。

  当时的中共内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歧。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因此,对矛盾普遍性的叙述主要是为矛盾的特殊性做好铺垫工作。

  四、矛盾的特殊性

  “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这样我们才可以分辨事物,这样的认识过程才算是一个有效的过程。而因为我们是通过矛盾来研究事物的,因此事物的特殊性也就表现为矛盾的特殊性。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次序来看,总是由认识个别的事物开始,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从而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出一类事物的一般规律。当认识到一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之后,人类会去继续研究其他的个别事物,去研究一般规律对其他的情况是否适用。这两者,一个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一个是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二者总是同步进行着的(原书中叙述为“循环往复”,但似乎二者很难划清时间的界限,我们并非在一个过程结束之后再进行另一个过程)。虽然对于所有事物而言,我们的研究都只限于当前的事物的性质,事物又总是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永远无法结束我们的研究。但每一次我们对事物的研究,都会使我们对此类事物的矛盾情况的适用范围扩大了一些。因此,我们应当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当时,中共内部的教条主义者认为理论是永远正确的,无论我们的情况如何变化,坚持理论就可以夺取革命的胜利。这就是对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的后果。事实上,现实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前人根据以前的情况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我们的一笔财富,但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这笔财富,搞清楚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理论去执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当改变做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状况。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这一章中,毛泽东还对一部分人研究问题的方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目前党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三个方面。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如何用唯物的观点看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掺入个人毫无根据的一些判断,得到一些错误的结论。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如何全面地看问题,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只了解问题的一个方面,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等等。表面性,就是粗枝大叶地了解一个问题,而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对矛盾的本质并没有搞清楚。这三者,本质上还是属于唯心的范畴,也就是虽然思想上接受唯物辨证法,但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回到了形而上学,这是我们应当杜绝的。在“”中,毛泽东所犯的错误,部分是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判断造成的,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强调唯物辨证法仍然有其必要性。

  在“”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有过一次激烈的讨论。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这就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的思想,认为理论一定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以阶级斗争为纲”等运动思想是与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相悖的。邓小平则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应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毛泽东所写《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时代诠释。

  五、主要的矛盾和

  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研究矛盾的过程中,我们要想从问题中分析出矛盾的脉络,并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的几章,就是研究矛盾的一些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换句话说,在若干个不同的矛盾中,总有一些矛盾是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就可以解决的,而另一些矛盾则需要我们努力去一个一个地克服,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其中,现阶段对该问题影响最大的矛盾,我们称之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唯一的。

  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矛盾都研究得一清二楚,应当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对事物影响较大的矛盾上面。其中,主要矛盾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去花费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毛泽东这样评价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主要矛盾是我们分析矛盾的常用方法。

  接下来,毛泽东主要分析了社会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主要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流,其他如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等矛盾则被主要矛盾所影响。而在当时的中国,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关系。当其他民族向中国发动战争,企图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完全地变为它的殖民地的时候,(i1766.com)中国国内大部分力量都会团结起来抵抗外来侵略,在近代史上,这样的行动有力地反抗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没有沦为某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然而,当帝国主义支持国内某支力量,依靠它的统治来实施经济殖民的时候,统治阶级会压迫剥削人民,社会的主要矛盾则表现为被压迫的农民和工人与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人民的政党,应当看清社会的主要矛盾。在1937年,日本加速对华侵略扩张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应当与中国国民党一道,领导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而不是坚持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放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此同时,人民与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虽然不是主要矛盾,但并不能放松警惕,避免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被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所消灭。相反地,共产党应当在抗战的过程中向广大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自己的力量,以更好地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以后的国民党力量作斗争。

  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毛泽东这样解释同一性:“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也就是说,同一性是矛盾本身的性质,假如没有了矛盾的另一方,那么矛盾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无论是事物本身的矛盾,还是一件事情中蕴含的矛盾,都包含了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有一些矛盾是容易解决的,当解决之后,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与矛盾本身一同消失了。另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将长期共存,“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

  同一性还表现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矛盾的双方会互相转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化并不是无条件进行的,对每一种特定的矛盾,都有其特定的转化条件。例如热水转化为凉水,所需要的是外界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并且外界具有从水中吸收热量的途径;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由封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到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所需要的转化条件是地主阶级对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压迫导致的社会矛盾的激化。

  接下来研究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对斗争性的研究,首先要从事物本身运动的状态谈起。事物的运动都有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事物从一种平衡达到另一种平衡,一定会有变化显著的阶段和相对静止的阶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发生的变化,我们称之为量变;变化显著的阶段发生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质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变化显著与相对静止都是相对的,并不能以单纯的单位时间变化量去衡量。例如物种的灭绝,通常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每一年中,死去的该物种的数量可能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与这个物种繁衍的过程相比,这个变化又是显著的。我们之所以要把

  这两个过程分开,是因为在这两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应当区别分析、区别对待。

  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二者之间的互相排斥,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斗争是伴随着矛盾而一直存在的,对矛盾的研究离不开对矛盾中斗争的研究。

  在定义中,斗争表现为互相排斥,因此斗争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不仅限于暴力革命。例如,工人在工作中向老板提出提高工资的要求,企业要求员工加班,这都属于斗争的范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可以说矛盾的斗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对斗争的研究才具有其广泛的适用范围。

  于是,书中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我们在研究一个单个的矛盾的时候,只要牢牢把握住矛盾中两者的有条件地互相转化和矛盾中两者的斗争这两点,就可以搞清楚这个矛盾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七、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矛盾的斗争性问题中,有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它表现为矛盾的双方激烈地互相排斥,使得原有的平衡状态不能再维持下去,这样一种形式就称之为对抗。可以看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中的主要矛盾通常表现为阶级矛盾,因此阶级之间的对抗也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着斗争关系。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矛盾被激化了的时候,阶级之间的斗争就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对抗,从而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

  应当说,对于解决阶级矛盾而言,对抗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要坚持下去的,唯独如此方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对抗并非总是适应当前的情况,所以应当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1937年的中国,坚持与国民党的对抗是不理智的,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与人民的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共之间的矛盾应暂时发展为非对抗性的。

  在这一章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共产党内部思想是否是对抗性这个问题的一些意见。他认为,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是阶级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在开始的时候,它并不表现为对抗性,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矛盾会逐渐发展为对抗性的。例如苏共中列宁、斯大林的思想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思想的矛盾,就是由观点上的分歧逐渐发展到对抗的。因此,党内一方面要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一方面要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

  在当今世界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一些矛盾仍然以对抗的形式出现在在一些国家中。例如最近利比亚发生的内战和埃及发生的政变,就是国家内部两股力量的矛盾在经济危机中激化,转变为对抗产生的结果。在中国,我们应该尽力避免任何一种矛盾的激化,以避免对抗形式的出现。

  总的来说,全书介绍了矛盾的思维基础、矛盾的一些基本的性质、现实中矛盾的存在形式、研究矛盾的一些方法和矛盾论对我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分析,为中国共产党指出了一条由理论指导的路线。历史证明,这条路线是一条正确的路线,它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八、矛盾论的现实意义

  《矛盾论》这样一本经典的著作,对当今的中国依然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现在的中国,面临着诸多矛盾,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与现在的世界霸主美国维护霸主地位之间的矛盾;三是长期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矛盾:财富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严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匮乏、部分制度和法律阻碍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

推荐访问:唯物辩证法 发展观 共同富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