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但是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试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加强健全内控防范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从静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理解这个概念,还应当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将对象范围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非经济活动的风险暂时还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1.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资金多为财政拨款,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减少或防止个人贪污、非法侵占国有资产,必须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制度有章可循,规范各类收支行为,确保收入及时入账,未设账外账,合理支出。避免财务工作的随意性,造成国有资产不正当流失,从源头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

  2.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是反映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国家制订各种财政政策的依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杜绝单位内部人员做假账、弄虚作假,串通舞弊,进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3.有效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在经济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事务的监管者,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同时,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降低经营活动风险,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效能。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改革,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认为这样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

  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设计一套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导。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制定、会计核算管理制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等问题缺乏全面性和深层次的思考,内控发挥不出应有效果;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认为已设置的机构职能和岗位职责,便视为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将其他部门的内控制度照搬到本单位,存在与实际工作性质、职能职责不相符;有的单位内部监管机构未设置或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实效,设立的规章制度只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

  3.缺乏必要的内外监督机制

  内外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外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任务重、事务繁杂,人员少,往往一人兼任多个岗位,财务人员更少,出纳会计双肩挑,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财务机构挂靠在办公室,更谈不上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另外,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是对一般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1.增强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是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也要把建立内部控制的理念传达到每位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位员工都需参与的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2.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单位应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部门对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系统内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针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并且定期检查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而推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

  3.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外部监督机制

  内外监督是《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素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的保障机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应与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结合,采取专项监督的形式,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外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

  内部控制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的基石。实施好内控规范,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规范财经秩序,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相应的分析:

  01内控工作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统一化的理论框架,对于实务操作中的指导作用还不够完善,理论研究跨度和深度不够广泛,仍有很大的需要进步的空间。

  在如今的条件下,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没有搭建良好的制度模式,没有搭建完善的体系框架结构。

  对于部分的单位内部,也没有依据规范的实际要求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对于自身具有的财务管理、经费开始等情况较为随意;部分的单位内部虽然依据需求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存在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全是为满足于上级的检查,没有切实的发挥其具有的功能。

  对策

  增强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是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也要把建立内部控制的理念传达到每位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位员工都需参与的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02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改革,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认为这样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所以说,对于单位之内含有的内部控制操作,仅仅是依赖于几项制度的搭建或者是几个人员的负责等是难以开展有效的控制的,而是需要在经济活动之内将活动的整体分析以及全面掌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效的控制系统模式。

  对策

  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单位应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部门对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系统内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针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并且定期检查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而推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

  03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设置制约

  受人员编制制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法增设专门的内控建设机构。采取部门兼职办理的办法,兼职办理部门往往不会专注内控建设工作,只是在需要提报资料等时候想着内控建设,最终内控建设工作效果弱化。

  另外,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是对一般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对策

  培养专项人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单位内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专职的内控工作小组,培养专项人才,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单位内控规范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示。

  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应与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结合,采取专项监督的形式,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04缺乏一整套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类型繁多、规模不一、管理基础不一致,“一刀切”推行一种内控模式显然不合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私人订制”式工作,需紧密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推进。因此很多行政单位采购了内控信息系统,但如果仅仅认为信息系统就是内控,将信息系统当成了内控的全部,而没有理解到信息系统只是内控实施的重要手段,这显然是不够的。内控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不仅需要考虑内控理念与管控措施的嵌入,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使用的便捷性,增加了内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难度。

  对策

  搭建个性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并非旧制度、旧组织、旧流程简单机械的线上化,而是一场组织、制度、流程、系统乃至观念的变革。需要从总体上给予指导性建议,把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定位、方向、作用,形成“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框架,从顶层设计上予以保证。

  云内控采用领先、灵活的设计理念和系统架构,建立一套资金保障有力、风险管控到位、财务准确高效、业务财务一体的数字化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帮助实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全面连接,充分发挥财务中台的作用,建立可采集、可加工、可分析、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

  一方面,将制度明细、内部控制业务和预算要求嵌入系统,通过规则设置与后台计算实现内部控制全程管理,满足经济活动各环节程序合规、表单可视、风险提示的需求;另一方面,系统间互联互通,实现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集成,打通数据链条,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同步关联”。最终,达到规则自动控制、数据实时分享、报销智慧审核、监督智能完成等智能化水平。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全体员工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更需要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全体员工的监督,确保内控在阳光下履行,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单位的内控,更好地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

  内部控制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的基石。实施好内控规范,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规范财经秩序,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相应的分析:

  01、内控工作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统一化的理论框架,对于实务操作中的指导作用还不够完善,理论研究跨度和深度不够广泛,仍有很大的需要进步的空间。

  在如今的条件下,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没有搭建良好的制度模式,没有搭建完善的体系框架结构。

  对于部分的单位内部,也没有依据规范的实际要求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对于自身具有的财务管理、经费开始等情况较为随意;部分的单位内部虽然依据需求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存在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全是为满足于上级的检查,没有切实的发挥其具有的功能。

  对策:增强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是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也要把建立内部控制的理念传达到每位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位员工都需参与的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02、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改革,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认为这样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所以说,对于单位之内含有的内部控制操作,仅仅是依赖于几项制度的搭建或者是几个人员的负责等是难以开展有效的控制的,而是需要在经济活动之内将活动的整体分析以及全面掌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效的控制系统模式。

  对策: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单位应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部门对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系统内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针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并且定期检查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而推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

  03、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设置制约

  受人员编制制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法增设专门的内控建设机构。采取部门兼职办理的办法,兼职办理部门往往不会专注内控建设工作,只是在需要提报资料等时候想着内控建设,最终内控建设工作效果弱化。

  另外,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是对一般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对策

  培养专项人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单位内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专职的内控工作小组,培养专项人才,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单位内控规范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示。

  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应与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结合,采取专项监督的形式,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04、缺乏一整套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类型繁多、规模不一、管理基础不一致,“一刀切”推行一种内控模式显然不合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私人订制”式工作,需紧密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推进。因此很多行政单位采购了内控信息系统,但如果仅仅认为信息系统就是内控,将信息系统当成了内控的全部,而没有理解到信息系统只是内控实施的重要手段,这显然是不够的。内控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不仅需要考虑内控理念与管控措施的嵌入,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使用的便捷性,增加了内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难度。

  对策:搭建个性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并非旧制度、旧组织、旧流程简单机械的线上化,而是一场组织、制度、流程、系统乃至观念的变革。需要从总体上给予指导性建议,把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定位、方向、作用,形成“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框架,从顶层设计上予以保证。

  云内控采用领先、灵活的设计理念和系统架构,建立一套资金保障有力、风险管控到位、财务准确高效、业务财务一体的数字化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帮助实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全面连接,充分发挥财务中台的作用,建立可采集、可加工、可分析、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

  一方面,将制度明细、内部控制业务和预算要求嵌入系统,通过规则设置与后台计算实现内部控制全程管理,满足经济活动各环节程序合规、表单可视、风险提示的需求;另一方面,系统间互联互通,实现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集成,打通数据链条,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同步关联”。最终,达到规则自动控制、数据实时分享、报销智慧审核、监督智能完成等智能化水平。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全体员工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更需要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全体员工的监督,确保内控在阳光下履行,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单位的内控,更好地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 对策 单位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论文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文章 当前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解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解决思路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单位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措施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