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5篇)
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5篇)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 养老服务通用政策——国家政策文件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
养老服务通用政策——国家政策文件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各级政府作用,更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
(一)分层次加强科学规划布局。根据“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科学谋划“十四五”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促进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省级人民政府要将养老托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并制定“十四五”养老托育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督促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确保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二)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发展。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乡村养老设施布局,整合区域内服务资源,开展社会化管理运营,不断拓展乡镇敬老院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老年餐桌建设。探索在脱贫地区和城镇流动人口集聚区设置活动培训场所,依托基层力量提供集中托育、育儿指导、养护培训等服务,加强婴幼儿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认知水平等方面早期发展干预。
(三)积极支持普惠性服务发展。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性服务,支持非营利性机构发展,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养老托育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促进公平竞争。
(四)强化用地保障和存量资源利用。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保障养老托育用地需求,并结合实际安排在合理区位。调整优化并适当放宽土地和规划要求,支持各类主体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开展养老托育服务。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定前提下,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存量房屋和设施改造为养老托育场所设施的建设标准、指南和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机制,定期集中处置存量房屋和设施改造手续办理、邻避民扰等问题。在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推进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地方探索将老旧小区中的国企房屋和设施以适当方式转交政府集中改造利用。支持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辟空间用于“一老一小”服务,探索允许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供其在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服务。支持将各类房屋和设施用于发展养老托育,鼓励适当放宽最长租赁期限。非独立场所按照相关安全标准改造建设托育点并通过验收的,不需变更土地和房屋性质。
(五)推动财税支持政策落地。各地要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确保税费优惠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同步考虑公建服务设施建设与后期运营保障,加
强项目支出规划管理。完善运营补贴激励机制,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对吸纳符合条件劳动者的养老托育机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
(六)提高人才要素供给能力。加强老年医学、老年护理、社会工作、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婴幼儿保育等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行业发展动态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标准,加大培养力度。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加强养老托育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脱贫地区相关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大城市养老托育服务需求与脱贫地区劳动力供给有效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养老托育“职业培训包”和“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
二、扩大多方参与、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
(七)增强家庭照护能力。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免费开放,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养老育幼家庭指导服务,帮助家庭成员提高照护能力。建立常态化指导监督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强化家庭赡养老年人和监护婴幼儿的主体责任,落实监护人对孤寡老人、遗弃儿童的监护责任。
(八)优化居家社区服务。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和托育服务网络,支持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专业化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建立家庭托育点登记备案制度,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明确登记管理、人员资质、服务规模、监督管理等制度规范,鼓励开展互助式服务。
(九)提升公办机构服务水平。加强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坚持公益属性,切实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建立入住综合评估制度,结合服务能力适当拓展服务对象,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完善公建民营机制,打破以价格为主的筛选标准,综合从业信誉、服务水平、可持续性等质量指标,引进养老托育运营机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项目工程建设,探索开展连锁化运营。
(十)推动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按照“应改尽改、能转则转”的原则,将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推进力度,集中解决资产划转、改变土地用途、房屋报建、规划衔接等困难,确保转养老服务项目2022年底前基本投入运营。鼓励培训疗养资源丰富、养老需求较大的中东部地区先行突破,重点推进。
(十一)拓宽普惠性服务供给渠道。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以投资换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制定支持性“政策包”,带动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包”,建设一批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推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支持大型园区建设服务区内员工的托育设施。
(十二)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效。鼓励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及市场化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养老托育领域的投资力度。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探索收
费权质押贷款,落实好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灵活提供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分期还本付息等多种贷款产品和服务。扩大实施养老产业专项企业债券和养老项目收益债券,支持合理灵活设置债券期限、选择权及还本付息方式,鼓励发行可续期债券。引导保险等金融机构探索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向养老托育行业提供增信支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及养老托育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三、打造创新融合、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
(十三)促进康养融合发展。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预防干预、养生保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旅居养老等业态深度融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医药资源广泛服务老年人群体。支持各类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推动举办“老年开放大学”、“网上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
(十四)深化医养有机结合。发展养老服务联合体,支持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居家、社区、机构间接续养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资源,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升养老机构应急保障能力,增设隔离功能并配备必要的防控物资和设备,加强工作人员应急知识培训。
(十五)强化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商标品牌建设,培育养老托育服务、乳粉奶业、动画设计与制作等行业民族品牌。促进“一老一小”用品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
(十六)促进用品制造提质升级。逐步完善养老托育服务和相关用品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强化标准实施推广,探索建立老年用品认证制度。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的深度应用,促进养老托育用品制造向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数字化方式转型。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后发赶超,启动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推广工程,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构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体系。鼓励国内外多方共建养老托育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打造制造业创新示范高地。
(十七)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创新发展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物品代购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充分考虑老年群体使用感受,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简化应用程序使用步骤及操作界面,引导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全面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支持优质养老机构平台化发展,培育区域性、行业性综合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励开发婴幼儿养育课程、父母课堂等。
(十八)加强宜居环境建设。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加强母婴设施配套,在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普遍设置专席及绿色通道。引导房地产项目开发充分考虑养老育幼需求。指导各地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和营造婴幼儿成长环境为导向,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活力发展城市和社区。
四、完善依法从严、便利高效的监管服务
(十九)完善养老托育服务综合监管体系。以养老托育机构质量安全、从业人员、运营秩序等方面为重点加强监管。落实政府在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监管责任,实行监管清单式管理,明确监管事项、监管依据、监管措施、监管流程,监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养老托育机构对依法登记、备案承诺、履约服务、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承担主体责任。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十)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建立完善养老托育机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机制。将养老托育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支持服务机构安全平稳运转。完善退出机制,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严防“一老一小”领域以虚假投资、欺诈销售、高额返利等方式进行的非法集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十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机构设立办事指南,优化办事流程,实施并联服务,明确办理时限,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制定养老托育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养老托育政务服务的“好差评”工作,完善评价规则,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改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二十二)积极发挥多方合力。支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参与,鼓励机构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项目库。引导互联网平台等社会力量建立养老托育机构用户评价体系。以普惠为导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和托育产业合作平台,在要素配置、行业自律、质量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积极性,开展机构服务能力综合评价,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更好弘扬尊老爱幼社会风尚。
(二十三)强化数据资源支撑。依据养老产业统计分类,开展养老产业认定方法研究,推进重要指标年度统计。探索构建托育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利用智库和第三方力量加强研究,开展人口趋势预测和养老托育产业前景展望,通过发布年度报告、白皮书等形式,服务产业发展,引导社会预期。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实际落实本意见要求,以健全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供给、打造发展环境、完善监管服务为着力点,促进养老托育健康发展,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服务能力提升成效。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落实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建立“一老一小”服务能力评价机制,加强对本意见落实工作的跟踪督促,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重点任务分工表
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12月14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篇二: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
在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刚才,5个县市区作了典型发言,会议安排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借鉴经验、加快发展。希望大家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社会养老服务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和社会养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县市区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完善了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高龄补贴等制度,等县市区探索实行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工作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二是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健全。市老年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规划建设的12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已建成5处,明年还有5处将投入使用。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201处,有33处达到等级化管理标准,养老床位达到3.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7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51%,形成了以敬老院为基础、公办福利
1
机构为示范、民办老年公寓为骨干的养老机构发展格局。三是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稳步推进。建成日间照料中心50处,
探索发展邻里互助养老点300多处,7处县级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入网老年人近2万户,中心城区累计为生活自理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27万小时。
四是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从市级福彩公益金中拿出4000多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在政策的引导下,集团的高档养生养老基地、集团的老年公寓、集团的敬老社区等一批民办养老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全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水平与老年人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养老床位供给总量仍然偏少,床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养老投入力度还比较小,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等。对这些差距、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对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社会养老工作的重要意义。
2
首先,要深刻认识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紧迫性。截至去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万人,占总人口的25%,预计到2017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6%,未富先老问题比较突出。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其次,要深刻认识养老事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养老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尤其是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第三,要深刻认识养老事业对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有效性。庞大的老年群体数量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模,既能够催生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又可以有效拓展就业空间,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四,要深刻认识养老事业对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是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辟描述。大力提倡和开展“四德”教育,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导、
3
统筹规划、保障重点、适度普惠”的原则,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十三五”末,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以上;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设立邻里养老互助点500处以上。这只是基本目标,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投入更大、建得更快、做得更好。要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明年确保5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光明、清水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向老年养护机构转变,力争到2017年全市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床位达到30%以上。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十三五”期间,市级和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养护设施,培育1-3处规模大、骨干型民办养老机构。
(二)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据统计,90%以上的老人主要靠居家养老。要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养老服务组织,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规模和范围,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安全援助等全方位低偿服务。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特困老年人的帮扶力度。要加快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与智慧城市、智能社区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一键通”呼叫服务,逐步扩大免费覆盖范围,提
4
高养老服务水平。(三)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是城乡最基层组织,是居家
篇三: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
精品文章《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按照《县政协常委会202x年工作要点》安排,我们围绕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这次专题调研活动。今天上午,大家实地调研了县社会福利院和县儿童福利院运行情况,查看了北城社区和东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情况,并采取随机走访的形式,深入15户居民家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刚才,民政局贾局长、城市社区魏主任分别汇报了全县和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各位委员也围绕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会后,办公室要认真梳理归纳,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进行参考。下面,根据平时掌握和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充分肯定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局、城市社区等部门,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工作原则,着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机制,探索出了一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工作新路子,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工作力量持续加强。民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为敬老院增加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人员,全县7所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由原来的16人增加到31人,进一步充实了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同时,根据岗位职责、聘用年限和工作绩效来综合核定报酬,彻底扭转了敬老院聘用管理人员工资
精品文章
由乡镇发放,挤占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金,报酬待遇低的局面。刚才,贾局长在汇报中提到,南湖敬老院最高工资1800元,最低1300元,增加了200元;韩店敬老院最高工资1700元,最低1200元,增加了400元,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报酬一次性增幅这么多,对咱们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是十分不容易的。二是资金管理日趋规范。注重强化资金监管,敬老院各类经费由民政局统一拨付,由所在乡镇建立专账,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效杜绝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在敬老院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对日常用品的采购、供养经费的收支及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进一步规范了供养经费的使用程序,真正使每一分资金都用到了刀刃上。大家都知道,民生领域一直是审计监督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对资金使用监管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民政部门能够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约束来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资金的管理,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县委、县政府以及广大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也体现了大家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是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落实特困供养、高龄生活补贴和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政策,**年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1387万元,发放高龄津贴190万元,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137万元。这些惠民实事的落实,在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值得充分肯定。
二、加快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趋势是居住社区化、人口老龄化、服务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来看,
精品文章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需要。一是政策有规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之后,紧接着对《老年人权益保》进行了重新修订,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上,xx明确提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对我们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群众有期盼。据统计,目前全县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6.5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4.4%;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652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总数的10.1%。可以看出,全县老年人口数量多、规模大,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以县城为例,随着城镇化建设进快速推进,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1.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3万人,而城区仅有1所社会福利院和4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要,群众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呼声十分强烈。三是发展有需求。养老服务业既是夕阳事业,也是朝阳产业。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在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包括养老、健康、家政等在内的六大领域消费。尤其是养老服务产业,由于老年群体数量庞大,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样化,能够催生巨大的养老消费市场,无论是创造税收还是安置就业,都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前,我们在养老服务产业
精品文章
发展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必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十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抓主抓重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发展现状看,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建议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着眼长远,在规划编制完善上下功夫。应对老龄化社会,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建议民政部门立足县情实际,抓紧制定完善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科学确定资金投入的规模,机构建设的数量和产业发展的目标,解决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怎么干和干什么的问题,切实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要紧扣政策,在项目资金争取上下功夫。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财政穷县,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建议民政部门主动研究对接省、市层面上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主动衔接、积极争取,力争使更多项目进入省、市规划的大盘子之中,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激活内力,在吸引民间投资上下功夫。**历史悠久、环境优美,非常适宜居住休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周边县(区)已经有民营养老机构成立,但咱们还在探索之中。建议民政部门采取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针对性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四要加强管理,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抓好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行管理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建议民政部门加强业务指
精品文章
导,规范行业管理,定期对聘用的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进一步提升全县养老服务水平。
内容仅供参考
篇四:大健康大养老布局政策讲话
精品文章《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x》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人口篇一、人口规模递增,202x年或将实现城乡养老“保底”体系全覆盖截至202x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28%,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激增,健康养老市场蓝海依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养老目标是“城市日间照料社区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超过50%,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到45张,城市日间照料社区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超过50%”,即到2020年我国养老床位数量应在800万张以上,目前国内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26张,城市日间照料社区覆盖率70%,农村覆盖率为37%,整体床位缺口高于200万张。由此可见,健康养老产业不管是从市场覆盖率还是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量,都存在很大的缺口和不足,养老服务产业未来空间巨大。在即将到来的202x年,整个健康养老产业将期待实现“基础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保障床位数量”等政府“保底”养老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在政府“筑底”完成之后,整个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市场化参与和竞争的黄金时代。
精品文章
二、人口结构化问题凸显,围绕需求端的多维供给配置成必然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老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进而导致针对不同类型养老群体的细分产业上机会与挑战并存,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将向“城镇多、女性多、失能多、学历高、消费水平高、空巢多、丁克老人、康复医疗”等方向发展,企业应根据老年人口相关特征及需求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健康养老产业的多维配置。1、高龄化严重。在202x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00万,目前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这一数据将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2900万、2030年的4300万及2050年的1.08亿。2、未富先老。从老龄人口比重由7%到14%所花费的时间来看,中国和日本均只花了25年,而德国花了42年,美国则花了69年。从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来看,中国为2800美元,而按照不变价的gdp核算,日本的数据则为15100美元。3、空巢问题。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数据显示,目前空巢老人比例达到51.3%,未来该比例将达到70%,特别是针对“421结构家庭”。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则持续递增到2020年的1.18亿、2030年的1.8亿以及2050年的2.62亿。4、健康问题。老年人的平均余寿为19年,其中xx年以上都是带病状态。5、失独问题。由于421家庭结构和计划生育,到2050年,没有子女、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将有7900万。
精品文章
6、失能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202x年10月9日在京共同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我国失能老年人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4200万、2030年的6168万以及2050年的9750万。
7、失智问题。目前我国有超过4000万失智老人,2020年将达到4700万,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人口总量将超过1亿。
三、人口总抚养比递增,2030年前将是涉老企业的黄金xx年我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将从目前的2.22亿增长到2050年的4亿多,并长期保持在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3上下。2030年或将是我国老人数量多过少儿数量的拐点,我国将有26个省出现人口零增长,202x年是健康养老产业大发展的元年,至2030年间的xx年将是实体企业切入健康养老进行创业的黄金xx年,应快速布局,抢占市场端口。政策篇一、202x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202x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2x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
精品文章
(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2x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2x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
精品文章
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
合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
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2x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2x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精品文章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2x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康、社区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老年教育、康复辅具”成为国家层面养老产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大健康”与“社区居家”在也成了202x年全养老产业的关键词。以养老产业为核心,向大健康产业蔓延,丰富和延长健康养老产业的“全老龄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202x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的热议点。另外,相对于前几年的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成为今年政府主推的产业方向,以北京为代表,在各地方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中,“社区与居家”也成为重点引导的产业内容。同时,“长期护理险、康复辅具、老年教育”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势必会导致未来的一年相关产业细分市场的繁荣和规范。
(三)202x全国重点政策解析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202x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等。这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康复辅具的多部委联发国家政策。同时,《意见》中指出,要
精品文章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以便统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足见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为了解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意见》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制造”等目标,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于相关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不啻为一个福音。通过政策支持,康复辅助器产业相司可以更快地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相司可以借助政策支持,尽快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设置自己的“专利丛林”,以便于自己在该产业快速地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品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x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细化为2030年的具体目标,即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增长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2x年的10%增长到3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2x年下降30%;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等。规划纲要将“推动健康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可推断,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驱动力,围绕居民健康生活所需的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康养产业结构革新的原动力。另外,“健康中国2030”将围绕“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和渗透,要求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全民健康的逐步开展,也势必意味着养老产业目标群体的扩展,“全生命周期”和“全时空”概念的养老体系需要快速建立。
精品文章
3、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202x年10月21日,《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正式发布,拟通过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有效增加供给总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次整合改造的社会闲置资源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制调整后的办公用房、培训中心以及废弃的厂房、医院,间接显示了国家“养老筑底”的角色定位和动作力度,“政府搭台企业扮角儿”的产业配合将在近几年全面展开。另外,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新政起,下半年全国层面养老产业专项政策不断出台,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层面的养老产业“底层骨架”搭建,大平台上的企业角逐,即将开启“后半场”。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2x-2020)》202x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2x-2020)》,强调老年教育的供给、体制创新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新格局。从规划内容来看,2020年前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老年教育体系及制度建设的“筑底”期,企业可积极提前进入,待对社会全面开放时,第一时间抢占端口。另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规划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学校开办老年教育,以及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作为主要手段,积极鼓励养教结合新模式,由此可预见,老年教育产业的“政-企-校协”融合模式,将逐渐展开。5、25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精品文章
202x年10月14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联合发布我国首个《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此《意见》的发布,将会促进养成产业的发展。会对未来养老机构及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会带动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相应缓解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为适老化设计及适老化改造等公司带来更大商机。另外,此《意见》的发布,也将加快我国社会的适老化进程,养老市场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服务与机构中。对于先行一步的养老机构,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与社会影响力,有机会挖掘更大的全社会老年宜居建设的需求市场。
二、往年全国性政策回望及脉络总结202x年被公认为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元年,而养老相关政策从202x年以前便开始颁布。纵观202x年前若干年的全国性养老产业政策主题内容的演变脉络,其过程也间接反应了整个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脉络路径。1、202x年前:市场化孕育期,养老更多是政府的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策主题内容多为养老保险等基础性老年社会权益问题的保障,养老尚未形成市场化,更多的为政府性社会福利事业。2、202x年:市场化萌芽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开始进入萌芽
精品文章
期。3、202x年:市场化推进期,多部门多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
业构建政策数量渐多,从各个方面出台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指导意见,其
中《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及一系列相关补贴的出台,引发了市场对机构养老的重点关注和投资。
4、202x年:市场化繁荣期,促进跨界产业间融合,打破外资进入障碍
202x年为全国养老相关政策的井喷年,从养老用地、养老信息系统构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养老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5、202x年:市场化理性期,医养结合、产业金融支持、智慧养老成重点
人才培训、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产业金融等成为全年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政策从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本力量的全面参与,向引导和纠正社会资本的理性参与转移产业篇
经过202x年的大肆建设与202x年的逐步淘洗,到202x年,养老产业整体由躁动走向平静、由冲动走向理智,虽然新建项目依然不断增多,但产业主题由建设转为落地运营,并不断改革,在奔跑中调整姿态,产业发展经历了初创阶段,开始由规模化阶段向资本推动下的集聚阶段过渡。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制定了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规
精品文章
划,并从政府层面开始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并逐步强化自身兜底的功能特征,加强多种形式、多种层面与社会资本间的合作。
一、社会保障:社保改革开始,兜底功能凸显在基础社保方面,202x年,截至目前共有12省公布了养老金上调方案,首先从提高收入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同时,养老金入市步伐加快,10月底人社部宣布计划在年内组织第一批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此次规模基本会为3-5个省份,加上在202x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前已签约的山东省与广东省,根据估算,首批资金至多有4000亿,投资对象以保障性为主,不超过30%的资金将会流向股市。在管理方面,也会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牵头组织评审委员会,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北京市开始实施老人分类保障措施,灵活调整养老保障服务。针对我国养老保险费率偏高的问题,人社部表示将在今后适时调整降低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率。按照国务院在202x年的安排,从202x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2x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按照上述要求,全国共有21个省市符合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条件,其中上海可从21%降至20%。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xx、甘肃和宁夏可以由20%降低到19%,各省目前已纷
精品文章
纷开始对这一部分养老保险进行调整。北京、天津、河北等26个省级单位出台了相关的高龄津贴等相关政策,加强对于特殊人群的补贴工作。
此外,另一广受关注的延退问题在202x年也有了新的进展。202x年,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的方案将在202x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拥有5年的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有预测表示,延退将繁荣老年人就业等方面市场,同时延退可能会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丰厚的退休金,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能力保障。
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公立养老体系加快其改革的步伐,部分开始凸显其兜底功能,或扩大覆盖范围。其中,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正式转变为只接受失独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从此不再招收其他老人,首批符合要求的失独老人已经入住。同时,国家卫计委表示,要建立和完善帮扶联系人制度,提出“为每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确定一名街道领导干部和一名居委会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联系人要明确联系方式,畅通联系渠道,联系对象遇到困难时可随时获得帮助。联系人要根据联系对象的需求,通过登门走访、电话联络、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经常联系慰问联系对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联系对象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逢重要传统节日,要以联系对象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慰问和关怀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为特殊家庭建立基本信息档案,以掌握其生存状况及需求”。黑龙江、福建、陕西等省份出台对失独家庭进行帮扶的具体政策,辽宁省则将通过建立计
精品文章
生特殊家庭档案等方式。在社保层面,202x年最被关注的政策是关于长期护理险的试点
工作,在6月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2x]80号)公布试点省份城市名单后,山东青岛首先开始试点工作。而北京市海淀区则已开始正式签约。目前,北京的长期护理险还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受惠的养老企业也会从居家辐射到社区与机构养老。
二、政府参与:规范不断出台,多种方式加强社会资本合作202x年,江苏省特别提出关于农村养老改革等方面政策,要求在“年底前确保五成以上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公立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将公立养老机构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农村地区。从202x年开始,政策出台不断向社区居家养老倾斜,这一趋势在202x年更加明显。在北京与苏州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后,陕西省、河北省、合肥市、xx市纷纷出台相应条例,并经过多次修改审议。此外,在202x年,社区居家养老开始引入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北京、江苏、山西等省份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支持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其中北京、太原、大连等城市更是将原有由社区或政府部门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开向社会招募运营方,引入成熟社会力量进行运营服务工作。此外,由北京率先出台的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设施并移交政
精品文章
策,这将进一步加强民政部门对于城市养老配套建设的控制能力,并通过选拔有运营能力与资质的企业进行运营的方式保证后续服务质量。
以北京为首的城市在202x年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其中发布北京养老服务标识,并将在全市养老企业统一推广使用,加强全市养老设施的品牌建设,在9月成立养老驿站管理集团,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化运营,在城六区开展试点中医药社区养老服务,在八城区不同模式分别试点养老助餐服务等,而上海则加快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发布“养老地图”方便老人使用身边的养老服务。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将由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普及到更多地区,各地将借鉴北京、上海改革经验,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制定相应改革措施。
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202x年,公建民营与医养结合成为其中热点。在9月决定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后,公建民营成为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各地陆续开始对原有公办养老进行改革尝试。在202x年,浙江省与湖北省分别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措施。
在医养结合方面,自国务院在202x年底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后,先后2批共90个城市(区)成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共有18个省(市、区)发布相关政策。目前,各地区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极不均衡,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已经达到98.8%,上海也将在
精品文章
202x年实现全覆盖,而部分省市在202x年才逐步开展此项工作。“十三五”期间,这一工作的推进速度将会飞速加快。
在与社会资本合作方面,202x与202x年出台的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优惠补贴政策、国开行贷款、ppp项目、专项债、省级养老产业基金目前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从资本方面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截至202x年9月底,全国共有养老ppp项目264个,其中1亿以下的项目66项,10亿以上项目43项。大多数养老项目尚处于识别或准备阶段,按照ppp项目建设周期预测,从202x年开始,将有一批养老ppp项目集中进入落地运营阶段,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中大型养老机构供给迅速提升。
三、国企发力:大举进入,改变竞争格局202x年,大量国有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其中特别是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地区,超过10家国有企业以不同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各个领域,促进产业内改革与企业转型。大型国企进入带来大量资源与资金,同时能够更好应对养老产业投资额度大、周期长的问题,快速在产业内进行布局并扩张。国企进入养老产业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收购与并购。202x年底,北控集团收购福建金太阳,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中金瑞华收购夕悦。此类以金融资本类企业为主,通过大量资本注入进入养老企业,同时辅助原有民营养老企业实现连锁化经营、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与快速扩张。成立专业公司或提供专业服务。诚和敬是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专业
精品文章
投资与运营养老产业的企业,首钢集团则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展中央厨房服务为起点进入养老产业,中信国安下属的国安养老则在北京等地运营多家社区微机构及养老服务中心,金隅集团则在开发的物业中开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二商集团则一方面开发老年食品等,另一方面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此类企业基本以运营与服务切入养老产业,特别是社区居家养老板块,目前以积累自身专业能力为主,可预见未来将会依靠自身扎实的运营服务能力与国企强大的资源资本背景进行产业布局。
与成熟养老品牌、企业合作。北控集团与万科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首开集团与寸草春晖合作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海尔则与亲和源合作开发智慧养老项目。这类企业通过合作方式引入成熟的品牌、运营管理及服务能力,以合作开发新项目为主要业务,切入养老产业。
其他。同仁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辰集团则举办“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这些企业从自身原有优势业务出发,拓展养老相关服务内容,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切入养老产业。
此外,对于养老ppp项目,特别是资金规模较大,需要承接地方养老服务职责的部分,依然以国有企业为主要投资者与建设者,成为部分国有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的方式之一。
四、先行企业:持续运营与拓展,不断尝试改革对于已经在养老产业耕耘多年的企业来说,202x年是持续保持
精品文章
并加以调整改革的一年。特别是养老地产与大型机构类企业,以及在养老产业开始多点布局的险资企业。
万科在全国各地运营多个养老品牌线,如幸福家、智汇坊、嘉园、怡园、橡树汇、榕悦、蕙心康复等,其中涵盖大型机构、长者照料、康复、社区嵌入、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业态。202x年,万科除继续开设更多养老机构外,和北控集团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开启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养老业务将正式逐步走向盈利时代。
除万科外,乐成、绿城、保利、远洋在202x年均有新项目投入运营,并与原有项目在运营模式等方面形成明显差异。
险资方面,泰康之家目前已确定9个城市的养老社区项目,202x年,随着申园投入运营,楚园、蜀园的落地,成为国内险资养老布局的领跑者。同时为了解决人才这一养老产业发展的掣肘,泰康与北京、上海等地20余所开设护理等专业的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多层次培养养老人才。而太平养老则与湖南女子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险公司以合作的形式从培训端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人才短板问题。新华保险在北京开始运营自己的第一个养老项目,成为又一家开展机构养老服务的险资企业。
此外,联想集团在9月低价出售自身养老业务板块安信颐和,联想集团202x年成立子公司进入养老产业,是中国养老产业元老级参与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全面推出养老产业的大型企业。
五、后进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创新的姿态进入养老产业与以地产公司、保险公司为主的元老级参与者不同,202x年,
精品文章
养老产业的新进入者行业背景更加多元化,更多企业以自身原有业务为基础,延伸发育养老板块。
大型企业方面,除大举进入养老产业的部分国企外,华为与国寿签订“智慧养老联合创新实验室”合作协议,将在智慧养老创新方面进行合作,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有部分城市分公司参与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提供相应服务与支持。airbnb则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并成立的华寿之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中心签订谅解备忘录,成为少数进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外独角兽企业之一。
新三板企业中,部分以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始转型进入养老产业,青鸟软通,光宝联合,山源科技,思锐股份为其中代表性企业,而以家政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木兰花也开始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六、并购整合:资本并购与跨界打劫成为主旋律202x年养老产业最为关键的事件,便是以宜华健康、北控、光大控股、中金瑞华、首开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国有资本及实力民营集团对养老产业的跨界打劫,其基本手段已不再是自我发育与孵化养老产业的实体项目,在抢占养老产业市场端口的角逐中,以上资本雄厚的企业选择了“并购重组”的捷径,直接摘取前几年养老产业的“胜利果实”,取得在产业内的话语权。未来几年,养老产业的并购重组将会更加频繁,已然成为资本跨界打劫进入养老产业的首选路径。养老产业自202x年正式进入市场化竞争以来,各类企业纷纷涉足,从202x年地产、保险、医疗服务、康复辅具等企业的蜂拥而入,到202x年地产、保险、医疗、康护、器械、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
精品文章
链相关企业的群雄乱舞,再到202x年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实力集团的资本介入与跨界打劫,逐年演变的市场竞争主角,彰显养老产业参与企业主体多元性的同时,也逐步显现着养老产业未来竞争格局。
经过202x年到202x年近4年的发展演变,最早进入养老产业的企业中,地产与保险企业历经产业淘洗,目前仍然坚挺在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并逐步显现出先行者的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等新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断创新出新的养老产品形态,也在逐渐延展养老产业的产业边界。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实力集团的兼并重组和跨界打劫,成为202x年整个养老产业的最大亮点。
一、地产企业的模式创新沿着社会发展阶段看产业变迁规律,以养老、医疗为热点的大健康相关产业,成为“老龄社会”产业演变的必然趋势。面对下行市场,地产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寻求转型,按转型力度与方式可分为“基于地产业务进行服务延伸”、“保持地产业务谋求业态多元化”和“剥离地产业务实现全面转型”三种类型,其中以“保持房地产业务谋求业态多元化”为最多数,且在转型的上市地产公司中,养老也成为潮流选择。地产企业一直是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养老产业的先行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万科、保利、远洋、绿城、绿地等企业,其中也不乏宜华地产(现在的宜华健康)等上市公司。截至202x年底,布局进入养老地产的房地产企业已有80余家,其中百强企业中进入养老行业的有23家。经过若干年的市场竞争和产业淘洗,一大批的养老地产企业在产业发展进程中被淘汰,而至今
精品文章
仍然坚挺的地产企业,则分别在养老产业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模式路径。
二、保险企业的稳扎稳打今年的养老产业,相对于地产企业的火热进入与高举高打,与地产企业同步布局养老产业的保险企业却冷静很多。纵观国寿、人寿、平安、泰康、合众、太平等一大批早年积极布局养老产业的险企,虽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按照各自的节奏和模式布局养老产业,但动作明显谨慎很多,不少已然停下脚步处于观望状态。相对而言,202x年涉足养老产业的险企中,泰康的成绩是业界公认的,也是最值得研究和效仿的创新模式。另外,相对于泰康之家式的典型模式,不少险企已然将参与养老产业实践的重点从养老服务运营向基于自身保险专业能力的养老相关保险产品设计上,未来几年,养老相关商业保险产品的推出,也必然对整个养老产业产生深刻影响。三、国有企业的全面参战养老产业本质上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一种,政府在整个养老产业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与其说养老产业是朝阳市场,不如说是一项政府主导事业。自202x年养老产业元年以来,政府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托底”的角色,各种政策的出台,搅动了市场的热情与活力,各类型企业纷纷参与,跑马圈地。经历了202x年的“市场进入期”、202x年的“市场混战期”,在养老产业一片红火的同时,代表政府意志的国有企业却仿佛总在“冷眼旁观”。国务院总理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
精品文章
言表示,国有企业涉足养老产业让人放心。随着养老产业逐渐由走向理性,由乱战走向群雄割据,加之国企改革与转型的压力剧增,相对于以往的“屏息观望”,202x年各类国有企业开始纷纷大举布局,依托政策着重支持,基于自身原有业务、资金和人才团队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养老产业的市场化竞争。
从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上来说,各类国有企业的参与,无疑给整个养老产业注入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本资源,激活了产业发展的活力,通过国企实力和资本的撬动力量,以及“政策+国企+落地机构”的系统化“筑底”作用,使得我国整个养老产业更加的体系化,产业竞争逐渐走向理性与有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有资本的全面参战,也同样带来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骤减。养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大资本”企业主导竞争规则的产业,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来就小,而国企及大资本企业集团的陆续进入,无疑将会使得一大批中小从业企业被迫转型,甚至退出产业角逐。
四、实力集团的兼并重组202x年以来,南京新百收购安康通、宜华健康收购亲和源、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中金瑞金收购夕悦养老、首开与寸草春晖合作、鹏瑞利收购人寿堂,养老产业的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其中养老地产等实体项目成为并购对象“排头兵”。对资本方来讲,并购养老地产项目有助于其内部的产业重组与业务调整,以资本撬动自身养老业务快速成规模并占领市场。对养老地产等实体项目来讲,微盈利及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征,使得被资本并购成为充实资金实力、进而完善
精品文章
服务质量、延展服务链条的最佳途径,并有望“借壳上位”,撬动自身资本运作能力。
与国企大举进入养老产业竞争类似,大企业及实力集团的并购重组,同样会给整个养老产业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并购重组梳理了产业竞争格局,推动着产业自身的重新“洗牌”,有利于产业整体的良性进步。但另一方面,大资本方的强势进入和跨界打劫,使得养老产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减,也同时打压了中小企业的模式创新和技术革新动力。因此,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实力集团,国家都应从产业顶端对其进入时序、速度以及方式进行统一调控,合理维持养老市场的良性竞争。
五、技术企业的边界突破除了地产、保险等养老产业的先行者,以及国企、民营实力集团等后来的跨界打劫者,202x年以来,养老产业不乏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养老器械等类型的企业进入,并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广泛关注。此类养老产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嫁接“互联网、o2o、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不断进行产品革新,间接推动着养老产业边界的外延,不断凸显着技术革新对产业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从最早以地产、保险为主的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多点性、标准化、连锁化布局,到后来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边界的拓展,再到目前大型国企及民营实力集团的大举进入,不难看出,未来10-20年养老产业的主体参与者将逐渐演化为两类,一是拥有大资本、大市场的民营实力集团和国有大型企业,一类则是康复护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将技术精炼和科技创新
精品文章
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为老服务企业,前者负责并购重组与资源整合,后者负责养老服务的一线垄断,两者一上一下,奠定整个产业参与者的竞争格局。而中间的中小微企业,将在以上竞争格局中经历多轮的产业“淘洗”,要么被并购抱上“资本”的大腿,从此大树底下好乘凉;要么便要“术业有专攻”,凭借高竞争壁垒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产业竞争中立足。而整个养老产业的市场格局,将在此两极分化中,进一步升级与定型。资本篇
经过202x年资本盲目进入养老产业,202x年资本逐渐回归理性,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小型机构逐渐淡出投资者的视野,而优质的养老标的被资本争相追投。在资本寒冬下,由于人口结构改变而换发生机的成熟养老企业或将是资本追逐的下一轮热潮。盘点202x年资本市场动态,可总结如下。
一、政府发力,通过ppp鼓励社会资本助力区域养老产业发展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缩写,它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第二,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营资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第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第四,ppp
精品文章
模式可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
养老产业与ppp项目对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国家出台政策鼓励ppp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产业。比如,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新增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在公共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采取ppp的模式,参与医疗、养老、体育健身设施和公立机构改革等。除政府政策支持外,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还具有许多共通点。例如:养老产业属于公共服务领域,而ppp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因而两者在适用领域方面具有一致性。第二,养老产业和ppp模式具有相同的投入产出特征,即两者都具有投资金额较大,收益缓慢的特征,因此ppp模式和养老服务产业具有相同的对接基础。除此之外,ppp模式和养老服务产业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截至202x年9月30日,国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公布出来的养老ppp项目共计264个,我国东部地区以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三省项目数量名列前三,分别为50个、13个和10个;中部地区以贵州省为首,有养老ppp项目41个,河南省位列第二,共有22个,内蒙古自治区和江西省同列第三,都有13个养老ppp项目;西部地区四川省和xxxx族自治区以19个养老ppp项目并列第一,云南省13个位列第二,甘肃省6个养老ppp项目位居第三。综合全国来看,山东省、贵州省和河南省的养老ppp项目数量之和为113个,
精品文章
占据了全国养老ppp项目总数额的42.8%。根据国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目前公布出的172个
养老ppp项目,多数养老ppp项目仍然处于识别阶段。在172个项目中,有109个项目处于识别阶段,33个项目处于准备阶段,11个处于采购阶段的项目,19个项目处于执行阶段,没有项目进入移交阶段。养老ppp项目投资金额相差较大,其中,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投资金额最多,高达1,307,830万元;云南省爱晚工程国际养老基地项目以680,000万元的投资金额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山东天湖养生养老旅游项目,投资金额为375,645万元。在172个养老ppp项目中,北京市大峪街道黑山养老照料中心项目投资金额最少,为600万元。
目前我国的养老ppp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养老ppp项目投资领域集中在养老服务业和医养结合的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而目前,养老服务业呈现出综合性发展趋势,除去传统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专项用品开发以外,还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因此,政府应该集合社会多方资本,鼓励建立大型的养老服务机构,把资源和专业人员统一起来,形成养老服务综合产业园。第二,现有的养老ppp项目以boo和bot为主要的项目运营方式,养老服务领域的公司合作项目应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收益模式,使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都能够尽力达到最大化。除此之外,养老ppp项目由于初期投资金额大,收益时间长,应从多方面下手,注重项目的风险管理。
精品文章
二、国内优质养老标的被资本争抢继今年年初安康通被南京新百收购后,掀起了一阵养老产业资本投资热潮,深耕一线城市多年、运营较为成熟的养老机构纷纷被并购,这些养老机构被注入充沛的现金流后,开始加快连锁化布局,服务覆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一)宜华健康收购亲和源202x年1月18日,宜华健康发布公告,以4.08亿现金收购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58.33%的股份,成为亲和源的控股股东,这是宜华健康全面放弃地产业务,进军养老行业的一个重大举措,主要利用亲和源在健康养老产业内多年积累的良好运营模式与经验以及品牌价值,为下一步在健康养老产业内布局打下基础。虽然在收购发生后,宜华健康股价直线下跌,股票市场短期不看好本次收购的表现,但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宜华健康在出卖地产业务后,始终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使得市场恢复了对企业的信心。截至202x年11月5日,宜华健康的股票价格已经和年初时的股价持平。宜华健康股价的回升,充分表明产业外企业进军健康养老的模式已经从收购运营不良机构进行整合与提升变为收购拥有良好%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