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7篇

发布时间:2023-02-17 16:00:1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7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一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建设社会法制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法制社会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支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担负着促进我国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重大责任。新时期以来,频发的大学校园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倡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各大高校努力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将每一项安全法则落实到实处。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要求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然而,我国很多高校的校园环境都没那么和谐。例如,不少高校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社会上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入校园。这种管理模式就给许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致使有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跑到高校里面去闹事,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安全。此外,那些想破坏我国社会稳定性的人,也大多喜欢从大学生身上下手,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威逼利诱,强迫他们加入破坏国家和平的组织。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从而降低高校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二、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领导对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的过程中,都会将重点放在了学习教育上,而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致使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例如,有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并把他们带入校园,引发了校园偷盗、校园暴力等危险事件。还有些学生,甚至也会加入打砸的队伍当中。

安全教育论文 篇二

关键词:体育安全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从宏观角度对高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定义、高校体育安全事故引发的原因、高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三个方面对高校体育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高校体育安全隐患分析

(一)高校体育安全行为隐患分析

1、对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对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目前,各高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的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在教学中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第一位。教学中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由此可知。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2、学生的安全意识。根据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缺乏体育安全健康知识,对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损伤知识了解的很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在运动时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学生从思想上对体育安全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是体育教学中确保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学生在头脑中有对安全预防的意识,就能在体育活动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高校体育安全环境隐患分析

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学校的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场地器材等设施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是引发体育安全事故的一个诱因。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调查显示:7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器材存在安全隐患,设备、设施陈旧,维护不及时,特别是室外的设施,日晒雨淋,生锈松动。在体育场和体育设施边没有设立设施使用警示标志。这些问题都给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带来很多隐患。

2、环境因素。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大多都是在室外场地或者是室内体育场馆进行的,特别是在室外开展的体育活动,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季节性和气候性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很常见,如果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很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可预料的影响因素,如不注意安全防范就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违背了参加运动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提高运动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防范,加强自我医务监督,了解掌握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等,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

(一)提高高校体育安全教育的意识

“无知者无畏”,体育健康知识的匮乏是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全意识是保证体育活动能够安全进行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强化体育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本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体育安全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在体育教学中从规则上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遵守运动规则,在比赛中尊重对手,遵守比赛精神,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学校加强管理,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投入

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有效的开展,体育部门要制定体育安全规章制度,合理规划,健全体育活动的问题措施。教师上课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教学,降低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环境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一个相关因素。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活动地点、时间和教学活动内容,以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

三、结语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不能因为存在危险就抹杀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更不能因为体育锻炼存在危险就放弃体育锻炼。安全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安全是靠责任心和缜密的工作得来的。我们可以通过传授学生体育安全知识和技能,加大体育安全的宣传,强化安全意识等手段来实现。但是,安全不是绝对的,体育活动中的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正确看待体育意外的发生。

安全教育论文 篇三

摘要:安全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高中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结合经验谈谈对加强高中安全教育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中教学;自我保护

安全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高中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教会学生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避免出现各种损伤和事故,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稳定的学校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安全不但是社会的,也是自己的。由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不管是出行的地点、时间,还是接触的人、食品、水,甚至是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的网络资源都有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要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及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一旦出现安全威胁,就要多多思考和反思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帮助自己及时脱离危险,保证自身的安全。教师应要求学生牢记火警电话、报警电话、消协投诉电话、班主任及学校的电话等,便于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逐渐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形成安全行为,引导远离危险

进行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而学校是公共场所,采用的是集体生活,所以教师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其主要方法就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各种安全活动。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不去有安全隐患的地方玩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远离危险和安全事故。

三、加强随机教育,形成深刻印象

随机教育是指对随时出现的安全事故或案例进行及时的教育,随机教育具有即时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提倡安全教育的随机化。例如,当天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要立即结合事件本身对学生实施现场教育,以加深学生对事故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不管是学校和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还是电视中的新闻,都是良好的教育载体,教师要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震撼学生心灵,达到有效的教育成果。

总之,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明确具体教育目标,采用灵活恰当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学习、交流、讨论、竞赛、演讲等活动,将安全知识寓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四

一、大学生易受伤害及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不强

导致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还在于应试教育观念导致的教育体制缺位问题。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中小学教育属于应试教育,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教师都以学生考上重点院校及升学率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平时疏于思想道德和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导致校园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现象严重,学生整体素质下滑,进而导致大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水平低下。虽然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期,达到了我国民法和刑法所规定的完全民事、刑事责任年龄,但是,其自然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同步的,从心里年龄来看,他们还不成熟。当前,我国的高校法制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弥补应试教育缺陷的最后机会,遗憾的是其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从近些年发生的多起博士、硕士研究生自杀、伤害案件可见一斑。而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和自我管理的主导性,使大学生又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或者交往不良人员,发生心里扭曲或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违法犯罪抑或被伤害。

(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官二代”“富二代”是对新一代人中部分人的定位评价,实际反应的不仅是官员家庭、富裕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且是大多数家庭对于下一代人价值认识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对子女有不正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或灌输,抑或者过度的溺爱,使下一代对事情缺乏理性的识别,对行为缺乏理性的控制。到了大学生阶段,本来是其人生价值观重塑的关键时期。但是,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公现象和个别不良媒介的恶意传播,使这些“自我意识强、容易被诱惑、心理承受力、自控能力差、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

(三)现行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不足

1、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虚位,制度设计存缺陷。法制教育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明法科、重视法制教育。但是,很可惜,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将法制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原来非法律专业学生均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法制教育,实行教学改革后,现在连独立的法律课也被取消,而是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门课程,进一步压缩法制教育课程。在课时如此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需求。

2、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法制安全教育的要求。法律课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课程,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但是,我国高校的师资现状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由马列教学部的非法律专业的教师讲授。结果是教师专业理论功底差、实践经验少,加上授课课时少,往往罗列简单的知识点。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期末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3、普法宣传的误区。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如20xx年到20xx年是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且,把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但是,忽略了青少年的普法是教育,应当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宣传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日常积累,而且,要从观念上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我约束和控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养成也不例外,需要从小培养遵守秩序规则的习惯。但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教育观念,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过于功利化。作为高等学府,高校的法制教育应该起到补缺的作用。因为大学生过去虽然没有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行为习惯,但是,法律的惩罚性和强制力具有警示作用,对于已近成年的他们来讲,高校的法制教育更容易被理解、认同。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如建立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至少应当安排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的学习任务,每学年还要参与法制教育实践课一次。

(二)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探索双专业教学

如首都师范大学推行的主辅修制,鼓励大部分学生除了主修一个本科专业外,再根据自己的态度和爱好修一个辅修专业,以学得一技之长。其辅修制分为三个层次:一本一辅(四年本科+辅修专业);一本一专(四年本科+专科专业);双学位(四年本科+双学位专业)。这种教育模式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和重要力量,他的法律素养能够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起到以一带十的效果,对整个依法治国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长此以往,必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三)创新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尤其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制教育课有其自身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理论教学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也是很枯燥的,何况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因此,必须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创新该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比如实践性教学。课堂讲授多少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如一起交通事故案例带来的震撼力强,而说教的案例不如一段交通事故视频带来的视觉效果好,再加上送法进校园,对于罪犯经过国家审判机关现场开庭并依法宣判,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因为,血的教训往往是终生难忘的。当一个人发自内心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才会真正体会到法律、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加强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

“名师出高徒”,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教师的水平是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大学生阶段的成长规律;同时,要拥有比较系统的法律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再就是本身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负责任的教学精神。另外,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多方联系沟通与校外公检法司和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交流活动。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政法干警作为校外辅导员或者客座教授,并定期来校讲座及组织送法进行校园等活动。同时,加强高校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鼓励其从事兼职司法实践业务。如兼职律师或者送到相关政法部门从事挂职锻炼。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而经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教师才是更符合法制教育要求的教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完善该制度形势的紧迫性,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有所裨益。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五

一、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

1、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安全更是事关重大。在中小学阶段,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周都安排了安全教育课,老师也会自觉的利用一切课上与课下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向社会过度的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频繁的与社会产生接触,而且大学生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父母的监护,安全教育更不能忽视。但是目前学校对这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才教育。很多学校只是制定颁布一些安全制度,没有专门安排安全教育课,老师更是起不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功能,更不会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所以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缺乏,一些危害学生人身生命安全的故事时有发生。

2、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强。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报栏等一些地方张贴一些有关安全的常识,或者发放一些安全知识的文件让学生自己学习,但没有专门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也没有系统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不能对一些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当一些影响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发生后,更不懂得如何实施急救,造成了很多事故的发生。

3、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缺乏。安全教育不能是短期行为,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只嘴巴上讲讲就可以的,需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目前很多学校缺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没有责任到人,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为安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缺乏必须的监督管理措施,既不看活动方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应急预案,也不管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成为一些大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活动安全教育的措施

1、通过加强宣传,师生都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只是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就够了,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报栏、墙报、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张贴制作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安全知识等都可以作为内容,配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校园中,让学生随处都可以看到,进而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电视节目之类,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观刺激,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与其接触比较多的老师,所以也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和学生谈话、上课等方式,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各任课老师也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不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课外活动又不是在课堂内,学生的安全都由学生自己负责了。任课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这里的安全知识不仅包括一些安全理论知识,还包括一些安全技能。这样学习比较系统、正规,能够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知识教学的考核工作,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以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另外,学校还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技能实战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安全理论,而缺少实际操作技能,导致所学知识无法真正运用于安全救援实际。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安全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安全故事的发生,安全应急技能则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因此,两种技能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3、坚持长抓不懈,做好安全教育的管理。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那么,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则就需要长抓不懈。对于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工作,更是需要严格管理,强化责任,一刻也不能松懈。对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放任自流,随便学生自己组织。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组织课外活动需要向学校提交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需要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职责,安全问题的预防方案,应急措施等内容,学校在审核方案时需要严格把关,并且要严格监管,跟踪落实情况,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课外活动坚决不予开展。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以往发生的安全故事的分析,汲取教训,提高自身对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水平,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燃,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对学生的人身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也能有效的增强从学校领导、老师到大学生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这种意识树立起来,得到强化,也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安全问题历来都是最重要的,学生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教育不但是大学生课外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各高等院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大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安全教育问题,尽全力做好大学生的的安全教育工作,尽量避免发生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学生安全事故发生,以减少给学生及其家庭,甚至是社会造成的损失。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也万万不能麻痹大意,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种安全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切实的承担起责任,尽可能的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吴润平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体育系

安全教育论文 篇六

一、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安全教育课更具时效性

以前说教式的课堂,教师泛泛地讲解安全知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同学们被动地听,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实际技能的培养,加之自身素质不高,未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的消防知识有限,内容局限、单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生动的案例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授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学生的安全常识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提高。一旦发生险情,大多数学生就会像无头苍蝇,盲目逃生,最后总还是酿成悲剧。这节课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收集资料、交流故事案例的过程就是掌握安全知识的过程,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践演练的过程就是形成安全本领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内化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强化消防意识的观念。比如,学生在演练中惟妙惟肖的表现,以及体现出的积极主动的意识、镇定自若的神情、互助合作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令人超乎想象、赞叹不已。

二、学生家长的支持是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条件

学生还小,搜集资料、准备案例故事是要家长参与的,课后笔者私下了解到,那些在课上发挥出色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长比较支持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仅是帮助孩子完成学习过程,也是一次亲子的过程,更是给孩子学习上的安全感的过程。与此同时,也给了家长一次向孩子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三、改进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1.学校应承担起消防安全教育职责

大多数学校能按上级要求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但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缺乏组织架构、教学检查、师资培训、活动开展、设施配备,有的对课程的内容以及授课效果不管不问,有的是安排了课时但被其他课程或活动占用。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消防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内容、形式,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举行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建立消防文化长廊等;实事求是地结合城乡生活环境、当地火灾特点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发校本教材;不失时机地结合“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等进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2.教师应肩负起消防安全教育的重任

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是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施者,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才能达成消防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好安全教育课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是把消防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教师要增强消防安全课的计划性,做好充分的前置性准备;要顺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实操的本领;要架起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桥梁,凝聚家校的合力,让消防意识从小根植在孩子们心中,伴随孩子们的终身成长,让惨剧不再重演。

3.社会应履行好消防安全教育的义务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课堂决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学决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政府是教育的主导,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总之,消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在新形势下做好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人类永恒教育主题,新课程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新课堂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平台,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得更好。

安全教育论文 篇七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生命安全教育。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第二,财产安全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大撒把”、对学生安全不闻不问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摸排掌握,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均需及时向另一方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实现从学校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推荐访问:安全教育 大学生 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7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800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