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说和做》原文及教案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2-20 12:2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说和做》原文及教案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年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说和做》原文及教案五篇【精选推荐】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篇一

★★深入探究

1、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表现,试分析并体会作者的详略处理?

4、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

5、“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6、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地壳 校补 赫然 函寄 漂白 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潜心贯注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警报迭起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2、 简介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动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反动政府的贪腐,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生。

3、介绍作者臧克家。

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4、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目标导学三 :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细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闻一多、臧克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学法指导】

记叙文层次划分的技巧:

①首先要注意作者是怎样合理安排和组织材料的

②还要研究段落层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设计,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一般来说在内容上的转折处,叙述上的总分处,行文上的行止处,都要安排过渡句。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7)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 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 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 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 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 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 第一、二自然段。

(2)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1、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

2、 探究学习: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 (略)

(2)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 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3、 拓展延伸:

(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 篇四

第一部分( 自然段):

第二部分( 自然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 篇五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