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学期教学计划8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学期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安庆保卫战。李秀成在上海附近的斗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通过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讲解,培养学生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分析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的原因,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是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峰。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适应了广大农民要求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吸引了千百万农民投身革命,前后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就其斗争的规模、水平而言,是以前历次农民战争所不及的,它是中国农民战争最光辉的一页。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是时代赋予这次革命运动的新内容。太平天国制定的基本国策和外交活动都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鲜明立场。
地位分析:上一节课讲述太平天国由兴起到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本节课讲述的是天京风云突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与变乱,大大削弱了革命力量,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过程。
重点分析:⑴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重点讲解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认识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⑵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两节课最后的落脚点。而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将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难点分析:(1)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是难点。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何认识导致这一严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通过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高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大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后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列出提纲。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一些反映太平天国将士与清政府英勇斗争的史实,例如:“陈玉成的勇敢与善战”、“林凤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天京保卫中天国将士英勇殉国”、“洪仁玕的绝命诗”等。
关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由于内部的矛盾发展到自相残杀和分裂,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其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演示型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天京变乱
二、《资政新篇》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①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②李秀成大破洋枪队
③陈玉成保卫安庆
④李秀成进攻上海
四、天京保卫战
1、天京陷落(1864)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已提问方式回顾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呈现出的蓬勃发展之势。同时指出,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后,天京上空却风云突变。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1、天京变乱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何认识导致这一严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教师指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逐渐出现明显的问题:在军事斗争上,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对主要战略任务——灭亡清政权,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在统治方法上,制订礼仪,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辅助宗教神学来巩固统治。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迅速奢靡腐化。在领导集团关系上,洪秀全避处深宫,杨秀清大权独揽,权力重心偏移,彼此疏远,为争夺权势而进行的斗争则愈演愈烈。
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使学生认识: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缺乏先进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动只会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破坏,但绝不会彻底摧毁它,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政权,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性,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浓厚,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随着地位的巨变,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平等的同时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在反对特权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特权,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
天京变乱的过程讲述完后,指出杨秀清、韦昌辉及其部下数万人相继被杀,石达开率精兵20万出走。太平天国初期形成的领导核心已经瓦解,主力部队也所剩无几,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困难,清军趁机反扑,出现险恶的军事形势很易理解。除此以外,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中央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而是在各方面由盛转衰。
二、《资政新篇》
小字,可指导学生阅读。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强调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内部已是“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岌岌可危的局面。这时,洪秀全果断地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将领。他们临危受命,积极防御,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稳定了天京的局势,使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一度出现了转机。另外,1859年,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之一、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从香港辗转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同年陈玉成被封为英王,李秀成为被封为忠王。太平天国后期的三人领导核心形成了。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这部分内容史实部分可由安排学生活动,自行阅读、讲解,由教师归纳。
①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②李秀成大破洋枪队
③陈玉成保卫安庆
④李秀成进攻上海
四、天京保卫战
1、天京陷落(1864)
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5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二是内因,有以下三点:(1)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2)农民阶级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不能彻底催毁封建经济、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3)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与缺点,导致太平天国的不可避免地在斗争中犯了一些战略错误。强调内因是主要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功绩方面依据教材即可,另外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战胜中外反动势力,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二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课后小结
小结
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三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就以及863计划的制定;理解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论断;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其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失学或辍学原因有哪些?”等问题,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材料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分组搜集、整理资料,用生动的事例说明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3)课后延伸: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帮助失学儿童?”或者以“让我们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也可自拟题目),写一封倡议书。激发学生关注祖国命运的情感和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增强直观性,感悟历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针等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3)通过对所在社区学校同少数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情况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难点
“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重温课本84页“自由阅读卡”,启发学生思考:加入WTO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学生回答: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在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出现了一些设备先进的中小学校。”
多媒体显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邓小平的照片)”
师:这个题词不仅是对景山学校的,更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方针。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真可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历史回顾。
多媒体显示:历史回顾
师:我国自清朝末年以来,一再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但从未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施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则使义务教育由理想变成事实。
多媒体显示: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师:“在政治课中大家多次接触到《义务教育法》,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它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基础教育,强制学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措施。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小女孩:我们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小男孩:不对,上学是我们自己的事,既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不能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师:“尽管我们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赋予了青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少数地区的孩子还不能享受到这种权利和义务。”
随后教师问题:总有一些孩子由于种。种现实问题而辍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纷纷阐发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生:“应该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搞上去,我们就能很好的发展教育。教育搞好了,人才就多了,科技就进步了,经济也就发展了。”
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生: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处理那些侵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人和事。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办“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切切实实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改善办学条件,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应得的权利。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发展经济和教育的关系,提得很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多媒体播放短片“科教兴国”(视频:科教兴国)。
师:“‘科教兴国’战略中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是怎样发展教育事业的呢?”
①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②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面对我国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作为与‘科教兴国’战略同步成长的你们更应该放眼看世界!”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一下。
生:“日本大力发展教育,长期坚持智力高投资,不断改革教育体制,为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有技术的优秀工人和科技人才。”
生:“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中战败的法西斯国家,战后经济颓废。然而仅仅一、二十年时间,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的飞跃令人咋舌,两国分别成为60年代初和60年代末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尤其日本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除了一定的民主改革、加强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依靠美国扶植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高度重视教育。”
生:“发展中国家新加坡也是大力发展科教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仅保证了科技和生产对人才的需要,也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大军,70年代新加坡经济年增长率不仅超过西方,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师:“这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和后天的生产力,所以高瞻远瞩的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科技的进步”。
教师过渡:现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牢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自然能够“水到渠成”了。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师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资料的汇总,思考、讨论并作答。
①数量大增,学科齐全,布局合理。(展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网址、图片、文字资料等)
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863” 计划项目和国家发明奖。鼓励学生查找课外资料,说出具体事例)
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都是我们新时期教育取得成就的有力保障。那么,我们青少年又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呢?你能否为自己将来的学习前景作一番美妙的设想?譬如,你将为自己初中毕业以后选择什么道路?你将以哪门课程作为重点选学的方向?”
生:“当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大潮之中,学校和老师为我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大家要珍惜这些机会,争取多学些本领,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生:“想要考重点高中,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理科我很喜欢,我想搞科研工作,希望拿到‘诺贝尔’奖,为国家作贡献。”
生:“初中毕业后,我打算去读艺术高中,以后考艺术学院,做一名演员,能走向国际。”
生:“我不想读高中,我希望直接去读技术学校,早点工作,边工作边深造,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生:“我们读初中毕业是最低的标准了,多数人都还是希望能继续深造,现在读大学是我们的起码要求了,研究生和博士生更是不断地扩招,所以,我们为了自己也得好好学习,要不然,怎么在以后的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啊?”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所以大家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课后思考和探讨
对于我国目前尚存在8507万的成人文盲,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四
一、 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12月18日)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社会调查的数据资料。想一想:
1、从汇报数据中你感觉到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5年起 在三个方面进行
1992年起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比一比: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
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 篇五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
交流高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
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2)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3)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商决定。
(4)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
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兄弟学校的教研交流。
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六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 握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讨论探索
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学习英雄热爱祖国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觉拥军加强国防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 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 教师导入 :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 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 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应选c(“①朝鲜爆发内战”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因,不是我们出兵的原因。总之,美国悍然出兵在前,我们被迫出兵在后,我们不存在着干涉朝鲜内政的主观动因。)
2 根据第7页“动脑筋”:
a.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b. 他们谁说得对?(都对。)
c. 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教师指出:从1950年10月到1953 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
3 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其中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a. 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 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 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 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 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4 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篇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综合理解
探索分析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识图填图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情感、态度
价值观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x疆》。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通过对战争影响,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个人的悲剧往往是时代的悲剧。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十来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出让国家主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但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却不及洪都拉斯对工业品的消费。英国侵略者为了扩大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伙同法国发动了。最终自然经济再难抵御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中国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重点分析:⑴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是重点。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导致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⑵《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
难点分析:⑴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⑵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是难点。我们不能只看到英法两国是直接组成联军出兵侵华的国家,而忽视了美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在中美俄两国在事实上与英法组成了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美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侵华的帮凶。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英法发动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建议教师应通过讲授、研读史料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和激情的语言等信息的刺激,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事实。教师结合数据、地图等材料,进行讲解。
关于“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突破此难点,其它知识层面上的“继续”亦不难解决。
关于“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并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
一、英法发动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3、爆发(185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5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
五、的危害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
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1844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34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3、爆发(1856.10)
1856年10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到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2、《天津条约》(1858)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问题需要强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驻节于该国首都,应是正常情况。但在当时条件下,西方列强要求公使进京,其目的在于更便于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关于增开通商口岸问题要强调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除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以外,其明显的危害还有:①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都被迫开辟了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向北方地区扩展;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迫开放4个口岸,侵略势力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在新开埠的城市中建立的租界,成为以后扩大侵略的基地。同时,侵略者取得了军舰、商船在长江各口岸的自由航行权和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这样,中国的通商、航运等主权进一步地丧失了。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英法第二次大沽之战首战受挫,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更是在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訢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此处可以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
结合法国文豪雨果的论述痛斥英法两国的侵略暴行。
历史再次证明,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在战前就是英、法、美三国共同提出“修约”要求。在战争中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实际上俄、美是利用其扮演的“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战争中,俄国人一方面其公使透露北京城防的部署,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加紧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成为中事实上受益的侵略国。
3、《北京条约》(1860.10)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指出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最终通过战争——条约模式实现了。强调强迫天津开埠,列强打开了通向北京的门户。至此,二鸦战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尽管英法两国对华战争中取胜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但是在中的收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借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讲述时应注意: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利用其与中国相邻的便利条件,一般采用趁火打劫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还要进一步强占领土和控制中国,由此引起了中国社会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一些重大变化。
五、的危害
回顾、归纳一下条约内容造成的影响。再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