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社会道德研究论文4篇(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有关社会道德研究论文4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有关社会道德研究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社会道德研究论文范文二: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篇一
[论文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从社会公德的涵义入手,通过对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的阐述。说明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随后。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公德现状的剖析。分析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由此。进一步阐发解决这种状况的对策。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概述
社会公德是指公民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和交往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涉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分化、发展而逐渐产生、完善的一种公共精神;是建立在主体自觉、平等、尊重基础之上的,以公民相互之间的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调整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系列有效性要求。作为与人们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在社会生活中长期起作用的、较稳固的生活方式和样式表现出来。
二、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在中国转型时期,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就更是我们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对它们讲道德,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而免受自然界的惩罚。当前我们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针对这一需要而提出的。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全球化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在这个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中,我们只有讲社会公德,不轻易侵犯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实现,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再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时常经济建设的需要。提高市场经济中人的道德素质,特别是敬业精神和道德责任感,才可以形成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社会公德的调节,约束功能,有助于搞好市场经济管理,处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发挥社会公德的导向作用,把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反对极端利己主义,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防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自觉遵守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三、当代社会公德的现状
但是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滑坡。欺诈偷盗;侵犯他人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言行不一,不讲诚信。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恶意拖欠债款。哄抬物价;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滥砍滥伐。滥捕杀珍惜动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杂物,吸烟,吐痰……这些都对社会公德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确保社会的顺利转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畅通进行,民族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巫待解决社会公德的缺失问题。
四、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造成我国社会公德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状况方面的原因:经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们的行动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使中国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导之下,分散的小农经济使我们的民族一直以来都缺乏公德意识,缺乏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虽然现在经过经济改革,小农经济的状况已完全改变,但是那种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依然影响着人们。“个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制约着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
其次,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起码的社会生活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呈现出新旧交替和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人们在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利益的同时尚未认同个人与社会利益的联系,公德意识、公民意识仍十分匾乏。但是法制建设却明显的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影响了社会公德的进步。
再次,教育方面的原因:教育重心的偏离也是致使社会公德缺失的一个原因。道德教育是人类精神绵延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使人类能够在短时间内汲取几千年来积淀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从而走向文明。但是,由于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公德建设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第四,社会方面的原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封闭式的单元结构住房,把邻里过去四合院之间的亲情隔开了;又由于受到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关注公共利益,认为社会公德与己无关,是多管闲事;加上长期的分配不公,造成人们心里失衡,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对过去分配不公的补偿心理导致一部分人的行为危及社会与公众的利益。
第五,传统伦理方面的原因:社会公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创新其形式。在我国,过去以出身背景为基础的血缘、地缘的社会联系逐渐过渡到以居民身份为基础的社区联系,公共生活场所逐渐成为重要的生活场所。与此相对应。传统的大家庭的亲情伦理的家长负责制有排斥社会成员之间民主、平等地位的倾向,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民主和谐关系受到阻碍。其次,它只注重血缘、地缘关系。对有“关系”者恩宠有加,对无“关系”者漠不关心,甚至损人利己,从而导致不良风气的蔓延。 五、社会公德缺失的解决对策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化公共设施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人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正在日趋完善,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更多的充实,人们的休息时间也越未越多,这就使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走出家庭,面向社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打破那种过去的小农经济状况下人们的封闭状况,这有利于人们的公德的形成。同时在经济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应不断加大对公共设施的建设,为人们参与公共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通过法制的强制性和制度性的权威性来促进社会公德向好的方向发展。应该承认,人的道德水平各不相同,道德教育并非万能,社会舆论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起作用,当人们对社会公德教育还不理解,遵守社会公德还不自觉时。就必须制定一些行政的或经济强制的方法甚至法律的手段,制度的建立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措施,它是一种约束机制,是对弱自律性行为的很好约束,同时又是对善行者的激励。行政和法律规范是“他律”,是靠外在强制制约。而道德则是通过“自律”。是靠内在的自觉性。社会公德要求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生活准则,通过一段时间制度化的约束。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就会逐渐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就会变为自觉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美丽的花园城市一新加坡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典范。因此,要形成、发展和巩固良好的道德风尚,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把公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社会管理结合起来。把公德规范纳人法制轨道,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打击歪风邪气。
第三,创新社会公德教育形式,从小进行社会公德培养,从小事开始。教育是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的重要环节。教育应该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社会公德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各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教育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引导教育群众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在这过程中,我们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建设,使他们由他律转为自律,通过正确行为的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以及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矫正,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执行规范就会达到自觉的境界,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成为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觉的行为,甚至能克服困难坚持道德行为,不会因时因地而改变。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小事,人们正是有一点一滴做起,才会不断的积累起良好的社会公德来。
第四,发挥媒体作用,调动舆论力量。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新闻舆论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教育和监督功能,利用传媒信度和效率高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公德规范深人人心,变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交车上的城市频道,以及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舆论的力量净化社会空气、升华人心、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如厦门电视台有专门的栏目对违章的车辆和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进行曝光,通过媒体舆论的方式告诫和提醒人们遵守交通法规。
第五,对社会成员进行正确的伦理观念教育。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不利于正确的社会公德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把那些正确的伦理观念,以各种形式向社会成员进行渗透,让这些观念在成员思想中扎根,不再像过去那样,“独亲其亲”,而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当今社会公德的一点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公德建设有一点帮助。从而使我国的公德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景象。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二
如今一提及对孩子的教育,不少人就认为是让孩子学英语,学琴棋书画,而根本做人的问题却被忽视了,殊不知每一位孩子首先是一个“好孩子”,有了这个根,才有可能谈别的。今天舒适的环境,让孩子 们有了幸福的生活,但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知识水平已 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落于其后。21世 纪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的多元化, 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该吸取,什么不该吸取,道德标准已被吞噬,面对祖国的幼苗——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日:“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 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 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读经对幼儿教育的德育意义 篇三
经典诵读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大量事实证明,其成效也是极为显著的。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所谓经典,就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诸如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对于幼儿来说,可以从“三百千弟”起步,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内容上其结构简单,相对容易理解。 如《三字经》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百家姓》可以使幼儿了解 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千字文》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从小培养幼儿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使之从翩翩少年成为进入谦谦君子的重要门径。对于处在品德形成敏感期的孩子们非常有必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道德修养渗透在古诗文中,将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促进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2、读经教育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读经教育主张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功在潜移默化,而不是片面灌输。它不仅符合这个年龄段儿 童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也符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道 德知识的灌输上,但是如果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 德行为,其结果往往会造成知行不一,成为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而读经教育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灌输,经典中的道德知识,孩子们是在诵读过程中反复接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一当他们有所领悟,便会将其作为自己的要求,并在具体行为上反映出来。所以读经的孩子虽然并未真正读懂多少,但却会自觉地按照经典上所说的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改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好的教育内容也需要有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顺应孩子脑神经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 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不到这一点,教育者会很辛苦,受教育者也会很痛苦,效果自然不好。最高明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没有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效果已自然达成了,而这正是儿童的学习特点。
3、经典的学习必须与日常生活、为人处事融为一体,所谓经典并非是一堆文字,几多知识而已。如果让幼儿把背诵经典作为炫耀知识的资本,就是大错特错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中国文化的特质。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读经,就要给他们讲明这个道理,否则,“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为学一定要与做人结合起来。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孝亲、敬长、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并非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大道理。对于幼儿来说,那些蒙学名篇,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包括许多人生格言和幼儿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 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容易学,也容易做。如儿子在读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后,就懂得了 如何向别人借东西,借物应该事先说明的道理。幼 儿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识字、学知识,又学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体行为规范。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这是读经教育取得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墨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语道破了教育的规律。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信什么理成什么事,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经典的智慧语言不断输入幼儿纯净的心灵,日后必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言语思想行为。最后想说的是今天的读经绝不是复古,而是一种尝试,一种素质教育的尝试:一种对现行教育补充的尝试。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想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让这些传统文化熏陶孩子们,给孩子们铺垫下一生的道德基础。
十七世纪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我之所以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 我们的孩子能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巨人肩上。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是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响应党的号召,实现民族 精神教育,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会道德研究论文范文一:浅析“网络社会”中的道德 篇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网络社会”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网络社会”自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道德 道德
一、网络社会:新型道德的基础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网络社会”生活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人通过因特网(作为网络人)相互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
在网络形成之初,它不过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开始时这个电子空间的规模很小,在这个小小的电子空间中,适应物理空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基本适用且够用的。既然是一种新的相互联系、沟通、交往的方式,就如同驾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也必须遵守信息高速公路进行联系、交往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首先是一些技术性规则,其次是人们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交往的一些基本的“乡规民约”。后来随着交往中冲突的增多,于是相关的人们开始组织起来,制定了一些更严格的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道德戒律,
“网络社会”需要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道德,而是在扬弃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进行艰苦地改造与创新。
二、传统道德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科学技术革命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任何一种革命性的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同样,“网络社会”也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然而,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这一信息化浪潮也可能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伦理危机:
1.尽管网络建设的“全民原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则,但在组织实施中要达到人人利用信息资源的平等化,远不是一件容易的的事。很多时候,即使一个公正的政府的决策与政策也可能出现有意无意的偏差。
2.道德冷漠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随着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将大为减少,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这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
3.网上发布信息的行为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性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网上喋喋不休,那就是在浪费网络资源,浪费他人的时间。特别是由于诸如虚假信息、不负责任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网上漫骂与人身攻击等现象的出现,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矛盾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全球信息共享”是网络建设的目标,可有人把“信息共享”极端化,如盗用他人域名、侵犯知识产权等;反之,也有些公司被过分膨胀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它们对信息产权的“保护”、垄断达到了妨碍正常学术交流的地步。
4.由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强大能力,网络上的个人生活在技术上极可能成为“通盘为文件所记录的生活”,它可能细致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不能被正确地使用,个人隐私权将受到极大的侵害。当然,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可以立法规定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泄露,也可以普及加密技术等,可是这样一来,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碰盘所记录的个人生活应该完全保密;另一方面,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他的网上行为应该记录下来,以供人们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监督,甚至用作执法的证据,以保障社会安全。
5.因特网是由科研学术网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非商业传统,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扩张,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成为因特网的主要建设者,并因此出现了大量对网络资源的商业性应用,如广告、电子商业、网络信息有偿服务等,网上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总之,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这种更少人干预、过问、管理、控制的“网络社会”环境,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许多传统道德津津乐道的东西,将难免失去效力。也许,我们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即元伦理学、价值论伦理学的高度上,重新审视“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以及可能导致的良性发展趋势,才可能确立起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符合人的根本利益与需要的规范,才可能确立起得到人们认同、接受和遵循的规范。
三、网络道德的特点与趋势
“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自主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与需要(资源共享、互惠合作等)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也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作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
2.开放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美国网络专家威廉•奥尔曼说:信息革命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它有能力以甚至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方式,使人们紧密联系,消除“这里”和“那里”的界限。
3.多元性,即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
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能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既存在关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属于“网络社会”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也存在各网络成员自身所特具的多元化道德规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有关社会道德研究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