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池》教学设计9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3-16 13: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池》教学设计9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池》教学设计9篇(完整文档)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为您带来了9篇《《小池》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小池》教学设计 篇一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欣赏古诗,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

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小池》的感想。

4.理解古诗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理解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古典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启发性谈话:小朋友,谁会背古诗呀?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新古诗《小池》。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理解古诗的意境。

(1)图上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小小的池塘边有什么?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来到小池边,泉水在悄悄地流淌,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小池》。

2.示范朗诵,讲解诗意,介绍作者。

(1)教师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这首是共有几句?

小结:很久以前古代诗人写的诗就叫古诗。古诗的诗句简练,朗诵起来也非常上口。

(2)讲解诗意,学说诗句。

泉眼悄悄无声是爱惜细细的流水。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细流:细小的流水。

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欢晴天柔和的风光。照水:倒映在水面。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小小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3)介绍古诗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是我国古代的写诗做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以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朴实清新,流畅自然。

3、欣赏录音,学习朗诵。

提问:刚才录音中是怎样朗诵古诗的?你能试着像古人那样朗诵古诗吗?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朗诵。

4、配上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读完这首诗,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回家之后把它画下来好吗?

古诗: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学反思: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小池》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诗意,体会意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教学。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小池》。

2、出示诗歌于黑板。学生自由读背。

3、师:这首古诗哪些小朋友会背了?谁来背背?(指名三人背诵。)

4、师:这些同学课外积累真多,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要读出诗的味道,还要认识里面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里面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纠正发音)

4、揭示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师: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学生自由读后发言。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初夏

三、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识记生字。(小组同学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看黑板),再说说“昔与惜、廷与蜓”有什么区别?并分别口头扩词。

3、指导书写:由学生选出两个难写好的字,师板前范写。

四、再读古诗,体会诗意

1.听课文录音。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先来听听范读录音。

2.我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大声地自由练读。

3.指几名学生读诗,其他同学给评价:他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告诉他应该怎样读。

4、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欣赏朗读。

5、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五、练习背诵诗文。强化记忆,形成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诗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1、指名背诵。

2、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二、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句。

1、闭目听教师范读诗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使诗的内容具体)。

2、根据诗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图画表现出来。

先提示讨论:你觉得应该画些什么呢(泉水、大树、荷叶、蜻蜓)?他们是什么样的?

泉水是怎么流的?理解“惜细流”。

你怎么知道还有大树呢?理解“树阴照水”。

为什么是“荷叶”,而不是“荷花”?理解“才露尖尖角”。

蜻蜓画在什么地方?理解“立上头”

4、把自己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听。

5、指导背诵

涓涓的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尖角、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么美的画面让诗人陶醉了,你们喜欢这个小池吗?用你动听的声音向同学们传递你对小池的喜爱之情吧!

指导诵出不舍的语气、喜爱的语气,注意诗文的节奏。

6、练习默写。

三、课外延伸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他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积累他的诗文。

《小池》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

(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美丽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

(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师生共同祝贺他。)

4、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的更好!

6、揭示作者:

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

宋 杨万里

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

生2:美丽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板书:

初夏

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

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

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

4、小组互相朗读:

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2、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

3、师:哪里还读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

生:“惜细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爱惜。

生2: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

4、“晴柔”说明了天气怎样?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叶还是荷花?

五、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

生2:还有太阳!

师:为什么要画太阳?

生2:因为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谁愿意来黑板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六、巩固生字

教学重难点 篇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根据诗意,体会意境。

《小池》教学设计 篇五

背景知识:

《所见》和《小池》是两首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情趣的古诗,分别由袁枚和杨万里所作。这两首诗充满着童趣、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所见》着力刻画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牧童夏日捕蝉的情趣;《小池》悉心渲染的是孩子们欣赏迷恋的蜻蜓轻落荷叶尖角的动人画面。古诗的韵味、想象的空间,勾勒出了夏季独有的童贞世界。

学情分析: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名充满诗性的诗人。儿童与古诗的对话,就是建立在这样诗性的儿童世界里的。细细研读这两首古诗,生字不少,但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基础较好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教师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象的途径去理解古诗中难以直接领悟的词语上。同时,这两首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诗歌的内容接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促成孩子与古诗的诗性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加强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诗、林、童、黄、闭、立"8个字。

2、 过程和方法。在朗读和背诵中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夏日的情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朗读古诗,愿意主动背诵。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一组配乐的夏日情境图(课件),勾勒出对夏日童年生活的回忆。

2、学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欢(干什么)。

3、教师出示课件(课文的插图:牧童欲捕蝉),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古时候的小朋友喜欢在夏天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袁枚大诗人是怎么说的吧!(课件配乐朗诵,诗问逐行出现。)

二、学生自学,通读全诗。

1、学生尝试自己反复地朗读《所见》,特别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行诗句。(特别关注平时朗读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2、学生互助学习,自主认识古诗中的新汉字。

(1)抽查几位学生(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全诗,其余学生仔细聆听并在书本上做好正音标记(在别人读错的汉字下点上重点记号并注出正确读音,这个习惯需要长期培养。),而后集体交流纠正字音。

(2)游戏:"汉字生活大搜捕"(请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曾见到或听到的汉字实用例子)

x课件出示"汉字生活大搜捕"的所有汉字"所 牧 捕 蝉 闭 立",请学生独立搜索。

x学生互动小组交流后由学生自主推荐典型的例子——

例如:×××在他爸爸派出所的大门口见过"所".

×××听过一首《牧羊曲》,里面有个"牧".

×××说古时候的警察不叫警察,而叫捕快,捕快的"捕"就是今天的这个新字。

(这个搜捕游戏要经常结合认字教学不断进行,才能开拓学生的生活时空,激活他们的生活回忆,从而构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3、汉字重回古诗,学生看文朗诵。

三、研读诗文,充分想象。

1、再次课件出示"牧童欲捕蝉"的画面,请学生通过在多次朗读《所见》的基础上说话训练:

"小牧童喜欢在夏天( )。"

2、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入诗句的研读——

(1) 一些学生认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类似于这样的观点)

x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的?

x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请学生反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x 充分运用课件中一段牧童放牧时的歌谣欣赏,理解体悟"振林樾"的意思。

x 朗读体会当时牧童的欢快心情。

(2)一些学生则认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类似于这样的观点)

x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的?

x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请学生反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x 充分想象:小牧童闭上嘴巴停止歌声是为了什么?"

x 朗读体会当时牧童很想捕蝉却又怕惊动了蝉的心情。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咀嚼诗句,体味小牧童究竟喜欢什么,并充分通过朗诵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自主选择,快乐积累。

x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积累这首古诗。(强调要求)

课件出示三种方法:

1、请你用最喜欢的表演形式选择好伙伴一起来背诵《所见》。

2、请你扮演小牧童,告诉大家自己在一个夏天捕蝉的故事。

3、请你为课文中的插图配写《所见》的古诗,书写一定要漂亮哦!(另发古诗题写画纸)

x 学生充分准备、训练。

x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重点放在第3个内容(书写)。

——请顺利完成题写古诗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六个新汉字的写字要领,学生尝试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再掀情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所见》的朗诵中转入另一首体现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

——夏日,可爱的小牧童喜欢去捕捉树上鸣叫的蝉儿。而杨万里这位大诗人却对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独钟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课件出示画面(与课文中插图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我看见了( ),听见了( )。

3、引出古诗《小池》:诗人杨万里别有一番独特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现诗文,配乐朗诵。)

二、自主设疑,通读全诗。

1、学生反复朗读古诗,特别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行诗句。

2、学生自主提出朗读中不懂的汉字和词语。(诸如:泉眼 惜细流 爱晴柔 )

借助提出问题的同时纠正重点读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再次反复咀嚼诗句,遇到不懂的字词停下来反复读读。

4、抽查朗读,特别注意学生朗读时的节奏和停顿,并相机做重点指导。

三、品读欣赏,体味美感。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诗句的想象体会,话题交流:读了诗,我觉得这方小池( )。

——学生总体感悟:夏季菏池的美丽和恬静。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有一只画笔,你会画上什么?

3、师生合作:"妙笔生辉"

老师根据学生所想象到的在黑板上尽情画下菏池的景色,学生根据诗句的反复推敲咀嚼评价老师的画是否符合古诗的意境。(在此互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学生先前提出的不同词语的意思)

4、美丽的画,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学生自由组合用不同的形式来诵读这首古诗并现场交流赏评。

四、拓展积累

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描写夏日风情的小诗,一起欣赏另两首古诗:《池上》《江南》。

2、结合《古诗80首》,找寻更多的描写夏日的古诗,互相品读。

《小池》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句意思。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就要悄悄地离开我们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来向春姑娘告别?

(指名背诗《春晓》《村居》)

2、 在古诗里你从那些景物中看到了春姑娘的身影?

(自由说)

二、新诗教学

1、课题教学

① 今天我们再去欣赏另一首古诗,另一番风景,看看从中你又发现了谁的身影。

出示课题《小池》

(指名读,注意读准音)

② 从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问什么问题?

(指名说,池——三点水加“也”,和水有关;小池——小小的池塘; 可能诗歌会写池塘的景物;

小小的池塘中有哪些景物呢?)

③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哪些景物呢?(指名说)

④ 不知道你的想法和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一样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古诗吧!

2、 古诗教学

(1)、整体感知

①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指导学法)

② 指名读古诗。

③ 通过读这首小诗你知道大诗人杨万里写了小小池塘中的哪些景物呢?

(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④ 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树阴——树的阴影;小荷——小小的荷花/叶;细流——细细的流水等)

⑤ 从这些美丽的景色中你看到了谁的身影?

(夏日)

(2)、体会诗意,指导朗读

① 这样四种景物不知道凑成了怎样一幅夏日美景图,想看吗?让我们走进这首小诗读一读,体会体会吧 !(齐读诗歌)

② 出示生字:惜、晴、柔 (认读,说说你的发现,指导识字法)

a:你能用“惜”说个词吗?(可惜,爱惜等 板书 惜)

b:平时,我们应该爱惜什么?(指名说)

c:泉眼也很爱惜它的细细的泉水,不让它们多流一点儿似的,泉水就慢慢地,无声无息地流出来……(教师边讲边画简笔画)这样的泉水应该怎样画?(自由说,细一点,轻一点)

d:这样轻柔,这样宁静的泉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读首联,你觉得怎样读?)

e: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欢吗?

是啊,连树阴都喜欢得投进了池塘的怀抱了,你们瞧,它照在这片波光上呢!(板画 板书 照)

f 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把这柔柔的池水,这静静的景色读出来!(读首联含联,自由读,指名读)

③ (齐读颈联尾联)请你一边读一边用你的左手作小荷,右手作蜻蜓,把这番景象表演出来。

a:小荷,你为什么把五个小手指都捏在一起啊?(尖尖角)

b:小荷,你为什么从“水面”下慢慢长出来啊?(露,板书。让我们的小荷一起来露露它的尖尖角吧!)

c:蜻蜓,你为什么只用你的“脚尖”轻轻地碰着小荷啊?

(根据学生说的板画)

d:多可爱的小荷,多可爱的蜻蜓啊。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读一读吧!(读)

e:当你走进花园的时候……

出示 才露 ,早有 。(仿说)

而,夏天的时候,我们走进小池我们看到了

读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还看到

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背诵诗歌,体会意境

① 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池塘啊,多美的夏天啊,小朋友,赶紧用你甜美的声音背一背它吧!(自由背诗)

② (指名背)其他小朋友闭上眼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拓展

小朋友,夏日小池的美景还有好多好多呢!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去体会一下吧。(展示图片 欣赏)

动动你的小笔写写你眼中的美景,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小池教案 篇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金辉学校 刘丹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会标出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该开动脑筋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会标出自然段

2、了解乌鸦乌鸦喝水的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的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5分钟)

二、初读感知,初读第一自然段,集体感知。

1、出示课件:乌鸦口渴了,它当时是什么感觉?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口渴”时的感受。

2、乌鸦是怎样找水的?请小朋友找出来,并读一读。

3、你能读出乌鸦想喝水时的心情吗?

4、乌鸦找到水了吗?请小朋友读一读。。(分组读。)

三、精读2至3段。集体感悟。(5分钟)

1、小乌鸦喝不到水,它想什么办法来了呢?

2、①句子练习:会用“渐渐“说句子””

②分组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会正确的划分自然段。

四、课文延伸,发散思维(15分钟)

思考:

1、小朋友课文当中的小青蛙非常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好办法,假如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想一想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同学听。 五:指导背诵:

1、 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故事。

(让学生各抒己见,如看图背诵、看动画片背诵等)

2、 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教师领读。

六、教师指导书写:

1、观察“法、找、许”三个字的写字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田字格内的生字,学生范写,教师评讲。

3、 学生观察“可、石、办”三个字的字行特点,先描红,然后评议修改。

五、总结学习

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我们不要紧张害怕,要肯于发动自己的脑筋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当堂检测

1、 比一比再组词:

石( ) 见( ) 乌( )

古( ) 贝( ) 鸟( )

2、用渐渐地说句子。’

1)

2) ----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篇八

1、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指导(出示课件):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板书:泉眼——惜 树阴——爱 )

(3)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指导理解诗意: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荫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的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4)(出示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5)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6)学生自由练读。

(7)男女比赛读。

2、学习三、四句。

(1)找出关键词语,指导理解:(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嫩小荷叶尖端。)(板书:小荷——露 蜻蜓——立)

(2)(出示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3)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 (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4)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5)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6)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小池》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诗。一起来背背吧。生齐背《所见》。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生:夏季)

你从哪儿看出来是夏季?(意欲捕鸣蝉)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小池 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我国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那么,诗人杨万里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呢?

二、观图知意 初读识字

1、课件出示小荷塘画面,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池塘、树荫、荷叶、蜻蜓、水草)。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2、小池的风景美,杨万里的诗更美。自己去读读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指名读诗,正音。

4、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注音的生字组成的词:

shuyin kexi shuyin qingtian wenrou luchu

小池 可惜 树阴 晴天 温柔 露出

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2)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加星的生字。让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生字。

池:三点水说明与水有关,换偏旁可组成“地、她、他”等字。

惜:竖心旁表示心里舍不得。换偏旁组成:借、错等字。

阴:耳朵朝着月亮。

晴:太阳照在青草上。形声字。有太阳是晴天,阴对晴。

露:雨滴洒在马路上。形声字。

(3) 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自读自悟 指导方法

1、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读一读。

2、听老师读,用“/”画出诗中的停顿。

3、一句一句地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一句?和同桌说说。不懂的词圈出来。

4、汇报你读懂了哪一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刚长出的荷叶卷着,在水面上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早就有一只蜻蜓站在荷叶尖上。

你是怎么读懂这一句的。(看图、读读诗句、想象、问同桌)

5、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解决学生的疑问。晴柔:刚刚进入夏天,晴天柔和的阳光让人很舒服。惜细流: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6、小结读懂诗意的方法:小朋友都用哪些方法读懂了诗句?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图、不懂就问。

四、理诗品读 诗情展读

1、请小朋友在诗句中找找,看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用“——”画出来。生回答,贴相应的词语: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2、诗中写到了“泉眼”,这是个什么样的泉眼呢?

(1)指名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2)看看这个“惜”字,(贴上“惜”字)从这个惜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心里舍不得)

(3)小结:这是个静静地舍不得水流的泉眼。

(4)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可以用动作表示。

3、诗中写到了什么样的树阴?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小池》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访问:小池 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9篇 《小池》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