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10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10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这次为您整理了10篇《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教师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设计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教学设计。
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交流叙事性文本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的话题,我是宋庄中心小学的一位扎根乡村教育,喜欢乡村孩子的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一位语文教师。因工作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在村小呆着,所以我一直地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平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极少外出学习,自觉主动地研究教学也是非常盲目和随意的,从没想过会认识这么多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更没想过会加入朱老师骨干教师培育站,有机会发展和成长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所以,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表示感恩,感恩与大家相识,感恩共同的成长。
通过本学期多次与导师、学员的交流与学习,我觉得在你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无知和渺小。所以,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对我是一件令人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今晚,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本学期三月份参加的以“识字写字”为主题的市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所参赛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从接到通知决定上这一课到比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不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觉得非常的仓促,虽然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区领导、专家耐心、细致的指点,但由于个人领悟能力有限,教学过程的很多环节我考虑得不是很周到,加上磨课的次数也有欠缺,对孩子的预设不够充分,导致比赛时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疏忽,留下了遗憾。下面我就在本课备课时的一点思考与大家交流两个小话题。
一、面对一则童话,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什么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文本就是识字写字的载体,所以面对低年级十几篇童话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童话首先是写给儿童看的,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的口吻虚构成的故事。它往往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而又高于儿童思想和认识水平。学生在教师阅读童话后,可以很容易地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非”,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规范,逐步培养起美好纯正的情感。但对于童话故事中的生字和生词的理解和书写上,学生是有困难的,在对童话语言特点的感受上,孩子也是有困难的,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孩子随文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材编写的意图所在。另外,基于《猴子种果树》一课对话多,相似段落多的特点,引导孩子分角色朗读,感知文章大意,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句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有了以上认识,我在本次修改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的每一条内容都更加细化和具体了: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角色语言的不同,并积累重要词句。
2、随文识字,学会独立认字,运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并正确、规范的书写左窄右宽的汉字“浇”、“施”、“肥”“拔”等。
3、了解童话故事的大意,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目标明确了,教学就有了主心骨,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就变得容易和可具操作了。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是更重要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好,训练重点思考好,我想:这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
二、面对低年级孩子,教学过程应如何开展
在常态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不大考虑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也很少思考文本本身的特点,不是一味地灌输和让孩子死记硬背,就是进行一些完全是理性的和抽象的分析,让那些活生生的文本固化、僵化,而学生因要学新课文激起来的浓厚兴趣,往往会随着老师的一次次“灌输”和一步步“分析”而淡化、消逝。下面我从《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中择选三个小环节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各位学员多批评,多指正。
首先,谈谈导入新课环节
我抓住孩子喜爱小猴子的心理特点和今年是猴年的教学资源,这样设计了导入:
小朋友,今年是猴年,你瞧,它来了。(出示图片),它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种果树
继而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提醒孩子“猴”字是反犬旁, “种”是个多音字,并复习旧知“种子”,最后教师板书并口述“种”书写要点:左右两边都有竖,左短右长才好看。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导入明快,灵动,从孩子喜欢的童话形象入手,以简洁生动的方式,直奔主题,同时也重视体现教师板书示范的作用,提醒孩子“猴”和“种”两个字书写的难点和重点,这样真正把识字写字渗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
其次,说说师生共读环节。
低年级童话题材的文章很多,童话中的角色都是非常可爱的,它们既是作家生活的积累,也是作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并且童话角色往往都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它们的神情、动作、心理及语言都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语言训练材料。
所以,抓住本课中小动物生动的语言对白,组织孩子进行分角色朗读是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根据读书小提示自由,走进朗读课文,走进故事,接着,我便安排了师生分角色朗读的环节:
分自然段,老师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读三个小动物说的话。其他同学有的朗读,有的认真倾听,还有的当小老师,认真倾听,当小老师,适时纠正小朋友读错的音,
这样,师生共同进入角色,进行朗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快乐的读书体验中认识生字,理解新词,以全面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个过程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非常有必要呈现的。
当然,在师生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能脱离形象,平平板板地朗读,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再现形象,而忽略读准字音、读通读好的要求。事实上,只有引导孩子发现,并能突出童话语言中那些传神之笔,让学生细细咀嚼,孩子才能真正进入童话的世界。比如这一课中2、4、6自然段语言叙述相似,3、5、7自然段语言基本一样,对于其中的关键词语也是多次反复出现,朗读时不能随意忽略,要牢牢抓住教材语言,而教师有趣的范读,,无形中创设了情境,让孩子身不由己地进入到童话的世界。
最后,聊聊识字写字教学
大家都知道,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字不离词,字只有在一个词中才具有意义。在识字的同时,只有理解了词义,掌握了词汇,才能识好字,也才能在阅读、写作中加以运用,并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课标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将识字写字渗透到初读课文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之中。一边创设情境,再现童话形象,让孩子对童话形象既看得见,也摸的着,一边把本课带生字的词语,相机出示,如:猴子一想 农谚 喜鹊 喳喳 着急 樱桃好吃树难栽我用出示词语卡片的方式重点指导孩子读准,而对于文中同类的词,我则出示在大屏幕上,如
梨树 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树 喜鹊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树 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
樱桃树 樱桃好吃树难栽
(农谚)
对于这些词语,引导孩子分小组横着读,竖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概括文章的大意,同时相机理解“果树”、“农谚”的意思。
字只有依附于词才有意义。教学中,尽量避免孤立地识一个字,写一个字,一般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读写的。比如:把生字组成短小的句子,以便于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理解,又有利于集中精力教好课文。在指导孩子书写方面,我引导孩子从句到词,再到字。比如教学左右结构字的写法时,我先引导孩子谈话,读句子“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的含义,等着将来吃梨子。”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孩子通过表演理解 “浇水”、“施肥”,进而让孩子说说这三个字写起来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写?先指名说,教师相机总结:左右结构的字,要看准宽窄、高矮和长短等。
同时,教学时便教学边巩固,以“熟”带“生”,以一带多,由已知到未知,关注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孩子发现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点和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学起来轻松,,而且不至于混淆形近字。
对于《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还存在许多漏洞,有许多的细节还需要在课堂中继续检验。我就择取着说这么多。我个人觉得设计中对教材的任务把握和巧妙处理阅读故事与识字写字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另外,由于个人水平的有限,如何用理论透视课堂,归纳教学的门道,还有很大的困难,对于如何让教学设计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更有利,也很欠缺,还敬请和期待各位导师的指导和各位学员的真诚地批评和指正。
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也……”造句。
4、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太阳》。
板书:太阳
谈话: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关系
三、讲读第一大段。
默读思考。
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
(一)讲读第一小段。
1、指名读。
2、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3、“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
4、指名读第一小段。
(二)讲读二、三小段。
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二小段。
2、“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3、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大
4、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
5、指名读第二小段。
6、指名读第三小段。
7、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光热
(三)默读、思考:
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
四、讲读第二大段。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
(一)指名读第四小段。
提问:
1、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从哪里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植物动物人
3、煤炭的形成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二)指名读五、六小段。
1、这两小段说明了什么?
板书:云雨雪风。
2、前面讲到太阳和植物、动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云、雨、雪、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三)指名读第七小段。
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板书:杀菌
老师: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四)(看板书)提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有关系的?
老师小结:太阳与植物、动物、气候、杀菌的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五)讲读最后一小段。
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一小段,得出总的认识是什么?
1、齐读。
2、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与以上小段的关系?
3、第二大段是什么样的段式呢?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然这是重点,前面为什么用那么一大段文字介绍太阳的特点呢?
老师小结: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和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密切关系。太阳是个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太阳虽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给地球上的万物生长、人类生存送来适当的阳光温度、气候环境。正因为太阳有这些特点,才和我们人类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教师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课前准备:
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自古以来,小草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
2、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野草》,看看他的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3、简介作者夏衍及写作背景。
4、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有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10分)
出示自学内容: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口述)。
2、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展示:作者向我们从“琥珀的____________”——“琥珀____________”——“琥珀的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教师巡视、
三、合作学习(10分钟)
出示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琥珀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_的想象,进行了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段:形成松脂——( )——( )
完成思考题:
小组展示,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钟)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与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五、小结检测(10分钟)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琥珀,知道了琥珀的珍藏价值。
检测:
一、给下列字注音
琥()珀() 掸( )翅膀 晌()午 渗( )出 淹没() 包裹( )
挣()扎 腐()烂 澎( )湃( ) 黏()稠() 松脂( )
二、多音字组词
没挣 扎 重
三、形近字组词
莫( )沾( )渗( )晌( )淹( )腐( )
摸( )粘( )掺( )响( )掩( )俯( )
仰( )刷( )决( )绸( )
抑( )涮( )绝( )稠(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热()() 前( )后( ) 详细( )( ) ( )( )时代
五、回答问题。
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课文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运用了( )的写法,其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松树和琥珀中的蜘蛛、苍蝇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5、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6、为什么说他们曾经挣扎过?
面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尤其通过鲁迅侄女的描述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受万人爱戴的人,知道了侄女周晔对伯父的回忆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却只是与鲁迅有一面之缘,在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面》。
板书课题:一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己大声地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我们叙事的文章有六要素,哪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这六个要素请你再快速地浏览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回答。
(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课件出示描写外貌的语句
2、齐读这些句子。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中,根据我们找到得有关鲁迅的外貌描写,鲁迅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吗?
(瘦)
3、自己再读读这几句句子,刚才我们说这六句的相同点是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瘦”。那么这些句子又有什么不同点吗?同桌交流。如答不出教师提示:这几次描写作者和鲁迅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3、为什么他如此瘦?请你联系上下文或者学过的,自己知道的知识说不说。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4、除了“瘦”,鲁迅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读这几句。
(精神抖擞)
5、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子……)
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反动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找到有关鲁迅语言的描写,自己读一读。听到这些话,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是怎样的?
(你要买这本书?——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疑惑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是送你的——感动流涕)
2、从这些对话当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作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鲁迅向我推荐书,最后还送我书,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人呢?
(鲁迅关心同情劳动人民)
3、当我知道了鲁迅的身份时,我是什么反应?请个别学生来读第27段
我结结巴巴的说明我很激动很兴奋,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最后却没有蹦出来,为什么呢?
(当时流社会黑暗,不少文人革命工作者收到反动派的迫害,作者想要保护鲁迅,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惊喜没有说出来)
3、这一面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自读第30、31段,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归纳: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鲁迅先生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策作者不断进步。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对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外貌描写。
课堂教学设计 篇五
课题:小数加减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分组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只要合理就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效果比较好。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有:5—0.42 ; 5.01—5
85-34.7主要原因是数位没对齐,忘记退位。
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
生字新词卡片、电视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教学设计 篇七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
二、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
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
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
2、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
3、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和FLASH中的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背诵诗歌
八、判断正误
1、独怜表现了诗人对滁州西涧春景的喜爱。()
2、幽字表现力诗人心情闲静。()
3、潮急导致舟自横,有着必然联系。()
4、舟自横表现力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看见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桃树底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棒着几个桃子走到一个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它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多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二)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哟,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汇报。
3、推理、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
生发现: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红球有几个?蓝球有几个?看了这些颜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红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蓝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六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试验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哪种颜色球数量多,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球数量少,它的可能性就……(小)。那可能性小是不是就代表没有可能摸到呢?
三、应用、拓展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事情的出现与可能性的大少有关,你们能运用可能性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师:看,这里有个大转盘,想来转转吗?莫老师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你来选一种颜色格,如果你真的转到那种颜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个图片,谁想来试试?还有谁想来?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多,红色格的数量少,所以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xx个同学拿到图案?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少,蓝色的。数量多,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真聪明!那就把这张图案送给你吧?
2、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购物,经常让顾客参与购物转奖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把一等奖的部分这样设计呀?
(因为一等奖的奖品很贵重,所以要让人们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转到其它奖的可能性大。)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3、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小结。
师:在设计第一个转盘时我们只要使得红色格的数量比蓝色格多就行了,在设计第二个转盘时只要使得蓝色格的数量比红色格多就可以了,你们都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转盘了吗?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师:听,小精灵有问题要问了:天空中有7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小猫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师:看来确实是扑到黄蝴蝶的可能大。现在天空中还有几只黄蝴蝶和几只红蝴蝶?小猫再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天空中还有6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还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因为天空中还有红蝴蝶,所以还是有可能扑到红蝴蝶的,只不过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一点。)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师:下面我们来揭晓,哦!原来在2号盒子里。也就说只有x个同学猜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猜对的人少,而猜错的人多呢?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总结、延伸
1、延伸。
师:其实,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的数学家做过研究,最典型的是掷硬币的试验。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枚1元的硬币,将硬币掷出,结果会怎样?掷到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这个掷硬币的小试验,自定试验次数,老师建议次数多一点,这样试验结果才准确;并将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做好统计,明天把你的试验结果记录表拿回来全班一起交流好吗?
2、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老师表现得怎样?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串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三心两意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课堂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使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长大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成长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生字;难点是让学生明白长大的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仪、识字卡。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那么,你觉得怎样才叫长大了呢?
(教师板书:长大了)
让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马莎(教师出示挂图1)。她呀,也像我们一样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呢!那么,她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课文《马莎长大了》。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提醒他们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读完课文后,师生谈话,通过比较师生的。朗读情况,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3、学习生字
①自我检查
让学生自我检查对课后生字的认读情况。
②教师检查
教师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或说话。
③巩固练习
利用多种方式练习巩固,如,集体认读,分组读,开火车读,两人抢读等。
4、齐读课文
师生齐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中的生字。
5、检查朗读
检查个别学生的朗读情况。
6、师生共同回想课文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①马莎很想快快长大,她想了哪些办法?结果怎样?
让个别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挂图2,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后教师总结板书:学打扮
②后来,马莎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让个别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挂图3,再让大家学一学马莎学扫地的样子。教师总结后板书:学扫地。
③接下来她又做了什么?
个别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挂图4,让学生观察后,小结并板书:倒水
④为什么后来大家都说马莎长大了?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长大的意义。
⑤学了这篇课文后,今后你想怎么做?
三、总结全文。
教育学生要懂得为别人做事,懂得关心别人。
四、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
教学设计方<www..com>案 篇十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体会争吵前后的心里变化。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题:争吵)
2、谁和谁争吵?(板书:“克莱谛”和“我”)
3、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无心犯错,有心报复)
(设计意图:知道争吵的原因,是学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环节教学应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争吵的原因旨在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研读写“克莱谛”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争吵以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怎样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一个人的表现,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讲解以下问题)
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的心里感到怎样?(板书:后悔)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我吗?
(多媒体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多媒体出示: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还听不出你的内心矛盾,谁再来试试?
既然“我”是想报复克莱谛,为什么又会想到向他认错?请一个孩子读读事情发生后我的想法。
学生阅读,梳理后多媒体板书演示:
课件出示:能帮助父母干活 勤劳
服侍生病的母亲 孝顺
我们全家人欢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线缝开了 朴素
我想起他的种种好,所以说他碰到我的胳膊时不会是故意的,绝对不会是故意的。绝对,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试读——抽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⑵是啊,这么好的朋友,谁都不愿失去。我们一起读读3-6句,体会一下。我还不能感受到你们不愿失去这个朋友。感情再强烈点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愿意失去这样的朋友。(引读)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可是我认错了吗?为什么?(读书回答)
多媒体出示: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到了什么?(读书回答)(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朴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这位可爱的朋友,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开口向克莱谤认错,这时克莱谤有什么表现?(生齐读)
多媒体出示: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①克莱谛怎样地看?
②我看见克莱谛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板书:悲哀)
③克莱谛应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看来他们平时很要好,加上克莱谛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克莱谛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觉得他可爱,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认错,克莱谛却主动说话了他怎么说?
多媒体出示:
1、我在外边等你。
2、我在外边等着你。
看看这两个句子,有没有不一样?想想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同桌之间可以议议。
说句话的时候,克莱谛已经原谅了我,我又是怎样说的呢?(齐读)
多媒体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话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不一样)
(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
我们明白了俩人的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
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第一句余怒未消,应该读出强硬的语气,第二句要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
害怕克莱谛找我算帐,上课时心想着怎样对付克莱谛,所以上课时间觉得过得太慢,课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
⑹他们怎样和好的呢?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商量,用朗读的形式自学。
注意:朗读要落实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关键词。商量一下,该怎样读。(小组自学)
①和好了吗?(板书:和好)谁主动?
②克莱谛用什么方式与我和好的?(板书:微笑)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③两终于和好了,复得了这个差点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样(高兴)。咱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部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课文小气泡提示的“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一牵而动全身的问题,辐射全文,引导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认识人物形象。)
三、 研读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诲”
1、课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莱谛都让我们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并说说理由。(预设父亲的话)
《爱的教育》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3、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主动向对方认错,求得谅解。
四、小结读的感受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种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克莱谛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与人争吵?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椭圆形的纸,中间用剪刀剪断,两边分别写上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和好的好办法?”其实这椭圆形纸好比一面镜子,但由于争吵或者其他矛盾,镜子碎了,我们可以用“友情牌胶水把它粘合起来,写下你们的办法,看谁的办法最有创意。
五、 布置作业
1、自读《爱的教育》
2、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10篇《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的价值所在。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2023历史教学设计案例3篇(范文推荐)2023-02-13
- 《春晓》教学设计五篇(精选文档)2023-02-14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4
- 2023年度《倒数认识》教学设计6篇(完整)2023-02-14
- 2023年度《周庄水韵》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搭石》优质教学设计9篇2023-02-15
- 2023年度争吵教学设计4篇2023-02-15
- 《穷人》教学设计7篇2023-02-15
-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设计3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2023年度羽毛球教学设计9篇【精选推荐】2023-02-16
- 基本财务知识包括哪些内容3篇2023-03-24
- 五险一金包括什么3篇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