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热门8篇(完整)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的运用。2、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热门8篇,供大家参考。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的运用。
2、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3、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教学难点:
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份“群文阅读”资料、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2、回顾第二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借景抒情;
《秋思》叙事抒情;
《长相思》借景叙事抒情。
《梅花魂》:借物抒情。
《桂花雨》:借物抒情、叙事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3、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事物中,如:景、物、事,借以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这种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几首思乡的歌词,来感受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的。
二、学习“群文阅读”材料
(1)自由朗读歌词,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请用“——”画出来。
(2)拓展想象:孩子们在桃园里怎么游玩?姑娘们在桃园里又会干些什么?
2、老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1969年寒冬,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久,沈阳前进歌舞团的创作员邬大为与魏宝贵到中苏边境珍宝岛前线体验生活。在采访战士时突发灵感,可是当时由于“革命”的文艺专制,无法创作此类抒情歌曲。直至1980年,铁源和邬大为等人到辽宁丹东的一支边防部队采风,正赶河口地区桃花盛开,铁源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在桃林旁,不禁被这满树桃花给陶醉了,他们很快就写出了歌词,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这首歌荣获了1987年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至今此歌已获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千余种奖励。
3、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赏析。
①歌词美在对环境的描写,桃树环抱的村庄,明净的水面映着盛开的桃花,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又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显现姑娘们喜悦的脸庞,这一切巧妙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②歌词美在对边防战士的刻画,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这种“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③美在运用映衬的手法,更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一面是如画的故乡:盛开的桃花,明净的水面,孩子们的欢笑????一幅祥和宁静的生活画面;
而另一面则是风雪交加的边卡,两相对照,更映衬出战士们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4、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歌词。
5、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用同样的方法赏析其余四首歌词。
让学生对歌词中的“意象”进行圈点批画,并进行想象,带着自己的感受品读。
三、课堂小练习
1、补充诗中作者用以表达情感的意象,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
悠悠( )矿,切切故乡情。
( )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 )
江南几度( )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2、回顾期中测试卷上的阅读短文《故乡》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段话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四、课堂小练笔
假如你参加夏令营半个月不能回家;
假如你求学在外半年不能回家;
假如你在异国他乡工作几年不能回家????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画面,以“想家”为话题,用上景、物、人或事这些表达情感的意象,运用“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叙事抒情”等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之情和你对家的理解。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1.纠字音
大苇(wěi)坑篝(gōu)火嚼(jiáo)烂粘(zhān)清光四溢(yì)
萌(méng)动晶莹澄(chéng)澈(chè)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
慨(kǎi;
惆(chóu)怅(chàng)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聊作者
季羡林(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读出自己”欣赏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怀。
4、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认识到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月亮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景物。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释题:大家知道“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哪里吗?
2、聊作者。
三、赏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水,进而过渡到故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2、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3、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五、总结聚焦,深化主题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六、拓展练习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1.纠字音
大苇(wěi)坑篝(gōu)火嚼(jiáo)烂粘(zhān)清光四溢(yì)
萌(méng)动晶莹澄(chéng)澈(chè)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
慨(kǎi;
惆(chóu)怅(chàng)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聊作者
季羡林(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读出自己”欣赏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1、纠字音
大苇(wěi)坑篝(gōu)火嚼(jiáo)烂粘(zhān)清光四溢(yì)
萌(méng)动晶莹澄(chéng)澈(chè)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
慨(kǎi;
惆(chóu)怅(chàng)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聊作者
季羡林(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读出自己”欣赏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的运用。
2、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3、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教学难点:
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份“群文阅读”资料、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2、回顾第二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借景抒情;
《秋思》叙事抒情;
《长相思》借景叙事抒情。
《梅花魂》:借物抒情。
《桂花雨》:借物抒情、叙事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3、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事物中,如:景、物、事,借以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这种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几首思乡的歌词,来感受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的。
二、学习“群文阅读”材料
(1)自由朗读歌词,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请用“——”画出来。
(2)拓展想象:孩子们在桃园里怎么游玩?姑娘们在桃园里又会干些什么?
2、老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1969年寒冬,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久,沈阳前进歌舞团的创作员邬大为与魏宝贵到中苏边境珍宝岛前线体验生活。在采访战士时突发灵感,可是当时由于的文艺专制,无法创作此类抒情歌曲。直至1980年,铁源和邬大为等人到辽宁丹东的一支边防部队采风,正赶河口地区桃花盛开,铁源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在桃林旁,不禁被这满树桃花给陶醉了,他们很快就写出了歌词,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这首歌荣获了1987年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至今此歌已获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千余种奖励。
3、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赏析。
①歌词美在对环境的描写,桃树环抱的村庄,明净的水面映着盛开的桃花,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又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显现姑娘们喜悦的脸庞,这一切巧妙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②歌词美在对边防战士的刻画,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这种“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③美在运用映衬的手法,更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一面是如画的故乡:盛开的桃花,明净的水面,孩子们的欢笑????一幅祥和宁静的生活画面;
而另一面则是风雪交加的边卡,两相对照,更映衬出战士们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4、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歌词。
5、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用同样的方法赏析其余四首歌词。
让学生对歌词中的“意象”进行圈点批画,并进行想象,带着自己的感受品读。
三、课堂小练习
1、补充诗中作者用以表达情感的意象,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
悠悠( )矿,切切故乡情。
( )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 )
江南几度( )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2、回顾期中测试卷上的阅读短文《故乡》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段话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四、课堂小练笔
假如你参加夏令营半个月不能回家;
假如你求学在外半年不能回家;
假如你在异国他乡工作几年不能回家????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画面,以“想家”为话题,用上景、物、人或事这些表达情感的意象,运用“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叙事抒情”等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之情和你对家的理解。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1.纠字音
大苇(wěi)坑 篝(gōu)火 嚼(jiáo)烂 粘(zhān) 清光四溢(yì)
萌(méng)动 晶莹澄(chéng)澈(chè) 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
慨(kǎi;
惆(chóu)怅(chàng)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聊作者
季羡林 (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读出自己” 欣赏
联想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
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6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指导之后解决。
3.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做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依据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本文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4.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6.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思考:本文用“月是故乡明”作为结尾,作用是什么?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2.教师再次重申三个重点:对比、借景抒情、形散而神不散。
3.课下,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选自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故乡明月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从对文章的疑问出发,逐步解决疑问。最后,总结散文的特点。学生总体掌握较好,课堂热情较高。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月明 故乡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热门8篇 月明是故乡教学设计(热门8篇)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2023历史教学设计案例3篇(范文推荐)2023-02-13
- 《春晓》教学设计五篇(精选文档)2023-02-14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4
- 2023年度《倒数认识》教学设计6篇(完整)2023-02-14
- 2023年度《周庄水韵》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搭石》优质教学设计9篇2023-02-15
- 2023年度争吵教学设计4篇2023-02-15
- 《穷人》教学设计7篇2023-02-15
-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设计3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2023年度羽毛球教学设计9篇【精选推荐】2023-02-16
- 2023《故乡云》歌词3篇(完整)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