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自然教学设计8篇(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3-07-13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自然的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教学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自然教学设计8篇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2、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读出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象,感知惨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因(救了一只海龟)而(伤害了许多海龟的事)。这就是课文的插图。

(二)探究原因,逐步悟道

一、从图片上我们感受到许多的小海龟受到了海鸟的袭击,这真是惨不忍睹的一幕,造成这一惨状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文中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是什么?(救了一只幼龟)

二、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三、整理学生的问题

a、我们救幼龟的原因是什么?

b、为什么说救一只幼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现在,就请你们打开书,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四、交流,汇报以上问题。

读完了课文,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1、“我们”救幼龟的原因是什么?谁来读读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a:看见探头幼龟遇险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龟巢,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在读的过程中,哪些词语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2、点拨:“欲出又止”是什么意思?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请从这段话中找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踌躇不前。

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完全是有道理的。因为: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3、你们了解嘲鸫吗?它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不仅捕捉体型小的动物,有时甚至攻击跟狗一样体型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处境多么危险,这个场面多么令人紧张、担心啊!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心情会怎样?(紧张、揪心)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不顾向导的劝阻

师:(过渡)此时此刻,面对一只可爱、鲜活的幼龟,而它正危在旦夕,人们怎能无动于衷?如果你在现场,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你会怎么做?

那文中的我和同伴的反映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读第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

课文是怎样描写我和同伴的反映的?——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文中是用哪些词语形容我们的心情吗?紧张、焦急

是啊,我们着急,我们揪心,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向导的态度怎样?可是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的话。文中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冷淡,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到这里,你对向导说的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不要管他,随它去吧……) 板书: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看来,我们救它的态度很坚决。

师:向导在我们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是怎样做的?

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着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想一想,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语进一步说明了向导的冷淡?“极不情愿”,向导不情愿是为什么?是不想救海龟吗?——是因为他知道“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再来回读这一段的内容,通过不同颜色的词来比较一下作者及同伴的态度。

2、看来救海龟是理所当然的,是人之常情,那为什么说救一只幼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过渡)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出示: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幼龟多、爬行的速度快)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成群、鱼贯而出)

师:为什么它们会成群的出来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龟,侦察兵出去好一会儿了还没回来,你会怎么想?(哇,外面很安全,快爬呀,机不可失……)

师:是啊,带着一份向往,一份期盼,海龟们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海龟之所以结伴而出的原因的?

出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师:成百上千的幼龟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奔赴大海,成了黄昏海岛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只食肉鸟。如果你是海滩上的上海龟们,你会怎么想?此时此刻,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金色的沙滩上满是小龟的血迹……)

师:是啊,幼龟遇险,游人怎能见死不救?救它是人之常情,而正是这人之常情,却给幼龟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三、设法补救,深化认识

1、师:由于我们的无知,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于是无遮无拦的一大段沙滩顿时变成了食肉鸟的天堂。想象一下,食肉鸟是怎么饱餐一顿的?(引导学生从动作、眼神、声音、气势等方面说,可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食肉鸟当时的动作、叫声、还建议大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来描绘。

2、面对这样的惨况,向导是怎么做的?体会到什么?我和同伴呢?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比较不颜色的词语:摘、抓、奔、奔跑// 赶紧、迅速、气喘吁吁)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能弥补我们带给幼龟的伤害。

3、出示: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此时向导又怎样?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向导为什么而悲?为什么而叹?

(2)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事情前后他们的态度,一开始我和同伴的态度是焦急、紧张,现在是震惊、后悔,向导一开始是冷淡、而现在是悲叹。

(3)师: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说的那句话: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你还会劝告吗?你还会哀求吗?你还会指责吗?现在你对向导的话,有更深的理解了吗?(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

4、写话练习:假如你是那只被叼走的小海龟,你想说 ;
假如你是那只吃饱了的海鸟,你想说 ;
假如你是亲身经历这件事的作者,你想说 。

(四)回归升华,真诚解“道”

1、师:我们本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自然处处有规律,要遵循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作者经历这件事,回来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来告诫人们: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伯罗蒙塞尔 其实作者的这句话也是原自向导的这句话: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向导那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是那么意味深长。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人类也曾因为不了解自然之道,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你了解哪些?(《拔苗助长》《被喂饱的熊是死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五)走出文本,内化“道”

1、完成小练笔。

2、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看、听、闻、摸”等感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运用“看、听、闻、摸”的方法,进行

“走进大自然”的调查,初步学会调查和记录的方法。

3.激发学生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准备花信子、鹅卵石、豌豆藤、“走进大自然”调查表。

2.学生课前准备好大自然的照片或图画。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自然

1. 小朋友,老师今天特别高兴能来到城北小学,认识203班可爱的孩子们,一走进咱们城北小学的校园,我发现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咱们的校园可美了!瞧——(欣赏大自然图片)。

2. 看了那么多校园的风光,说说你的感受吧!

二、用眼睛看大自然

1.小组内分享课前准备的大自然美景照片和图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景色。

2.全班交流。

三、游戏体悟,用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刚才我们用自己明亮的大眼睛,看到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象。除了眼睛,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呢?

1.用耳朵听

(1) “声音模仿秀”。

(2)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2.用鼻子闻、用手触摸

游戏:用鼻子闻、用手触摸

3.小结: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一起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呀?我们用到了“看、听、闻、摸”,接下来就用这些方法,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好吗?

四、开展调查,走进大自然

1.出示“走进大自然”调查记录表。

2.交流讨论调查内容与记录方法

3.分组实地调查校园某一绿化区。

4.调查交流。

五、总结延伸

我们校园的一角就已经这么美丽神奇了,校园的其它地方也一定值得我们去细细观察,还可以走向更广阔的大自然,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走向大自然》吧!

走向了大自然,我们还可以和大自然一起玩呢!下节课我们就来和大自然一起玩,愿意吗?

板书:略。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3篇

活动主题:

美丽的大自然

活动目标:

1、通过游玩活动,使学生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亲近大自然。

2、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的习惯。

3、珍爱生命,做到安全、健康的生活。

教材分析:

“我们去游玩”,共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和“大家的乐园”两个主题活动,旨在通过一家人去游玩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等。

“美丽的大自然”这一主题活动,首先教材呈现了一幅一家人在假期准备去游玩的情境图。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计划,做好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好习惯。

其次,教材又呈现了去公园的路上,过人行横道的情境图,旨在让学生明白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在公园门口买票的情境图,旨在让学生养成守秩序的好习惯。

再次,教材又呈现公园一幅情境图,旨在让学生知道遵守游园的规定:注意防火,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

总之,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

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游玩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学生对此内容十分喜爱,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学生对游玩的规则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另一方面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点、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又需要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生活中发展。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能力差,所以就要求课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五一节”了,“五一节”你们准备做些什么?

(引出和家长一块游玩)。

2、大家喜欢游玩吗?

你们到过什么地方游玩过?和谁去的?你能把你游玩过的地方的美丽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游玩过的地方的美丽景色)。

3、大家听了小朋友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4、是呀,多美的大自然呀,听了小朋友的描述,老师也想出去游玩了。这节课,我们就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起到美丽的大自然时去游玩。(板书课题:我们去游玩)。

二、经验交流:

1、今天如果你们和家长去游玩,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游玩?在外出游玩前都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

(先在小组内和小朋友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应该考虑准备: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什么路线。

买门票等的钱。

像机。吃的、喝的。

纸、彩笔。

帐篷、布。

装垃圾用的方便袋。游玩常备药品。

地图……)

引导学生交流时,通过一个具体的游玩计划,通过游玩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要尽量引导学生做最充足的准备,并适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游玩时的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买门票守秩序,注意防火,爱护动、植物,遵守景区的规定,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发现大自然的美、记录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从而达成活动目标的落实。如果学生不能想到的要点,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如:如果游玩时,不小心把腿碰破了,怎么办?

小结:看来小朋友准备的比较充分。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养成做事有准备的好习惯。

3、刚才,大家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游玩过,那你们在游玩时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你能把你们游玩时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在小组内说一说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游玩趣事)。

4、同学们说的可真热闹,谁愿意把你们经历的有趣的事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全班交流游玩趣事)。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游玩时的具体情境,渗透目标要点教育,如:在动物园给小猴子吃香蕉,要注意让学生明确不应该随便投喂小动物。

5、听了小朋友讲了这么多游玩中所经历的有趣的事,老师也非常开心,大家想一想,在游玩时还应该注意什么事呢?

(结合学生前面没有设计到的目标话题,以教师在游玩时遇到的不文明的事,让学生谈谈看法。)

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外出游玩,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开拓眼界,但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景区的游玩规则,爱护公共设施,做一名文明的小游客。

三、课后延伸:

“五一节”快到了,小朋友如果要外出游玩,一定要像今天一样做一名文明的小游客,你们可以把你们游玩时拍的照片、录制的DV、或画的画带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好吗?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能比较准确地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让学生知道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计划,做好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这个重点,同时结合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游玩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结合游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引领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基本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基本落实行为习惯目标的达成。

2、遵行了“生活化”的原则,从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的游玩活动为切入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景区的美景和游玩所经历的趣事的两次交流。

不足:

1、本节课,起初设计导入没有结合“五一节”这个现实生活,谈话导课,结果导入环节,不是很流畅,导入费时,低效。

2、起初设计没有结合到一个具体的游玩计划情境,活动过程结构线索不是很清晰。学生游玩前的准备工作设计不是很细致,落实本节课的目标要点不能拓展开来,落实目标要点不是很全面,如游玩中要准备游玩常备药品,预防游玩中因身体不适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再如必要时还有带地图。

3、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是很充分。学生谈到游玩前的准备工作时,尽管大多数同学想到的都是吃的,喝的,但还是有同学想到了,要带像机,纸、水彩笔……,但教师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带像机,纸、水彩笔……?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美,记录大自然美,使学生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亲近大自然,目标落实不深入。再如学生谈到游玩趣事时,有一个学生说到刻了一个章,没有就此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知道不能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画这个目标点的教育。

4、起初的教学设计,没有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与游玩中的注意问题和具体的游玩活动情境融合在一起,如有好几位同学谈到给小动物食物吃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引导学生知道不应该随便投喂小动物,后面教学设计再让学生思考游玩时应该注意什么?使教学环节的设计重复。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4篇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
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5篇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2、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由读文。

3、指名逐段朗读全文,相机正音、评价。

(1)从同学们的表情,郑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岛”。理解“筑巢孵化”)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生.....

(2)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生:......

(3)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老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师: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救幼龟”)

(4)第5自然段让谁来读呢?你听得最认真,你来决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生:......

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害”幼龟。)

(6)第7、8段连在一起读,这么多同学啊,那这样吧,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轻轻地读,好吗?生读

4、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5、指名汇报。生: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旅游、幼龟、嘲鸫、沙滩、侦查、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离巢而出、稍不留心、踌躇不前、极不情愿、结伴而出、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颓丧、震惊、悲叹。

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正音。小组齐读。(强调“踌躇、嘲鸫、愚蠢、气喘吁吁”等的读音。)

2、理解难点词语。

在这么多的词,哪几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探讨。

3、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记忆生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

4、提醒易错字的写法:

幼(与“幻”比较)、啄、帽;
指导书写:愚、滩。

板书:我和同伴: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若无其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3、通过学习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教学时我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为经线,让学生前后联系,剖析我们一行人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再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导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纬线,横向贯通,引领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完成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我还充分把握语文课的基础训练点,采取“以读促思,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反复体会“我和同伴”的行为和“向导”的话语,揣摩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受到启示。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经典诵读

1、背古诗《忆江南》《独坐敬庭山》

(新旧知识联系,更容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共鸣)

2、过渡语:第一单元以古诗、游记等形式,为我们展现了祖国千山万水山的绚丽多姿,令人心旷神怡,“七月的天山”、“迷人的桂林山水”实在令人着迷。今天要学习的第三单元又将为我们呈现一组关于大自然的文章,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阅读单元导读,明晰学习任务

1、指名读“单元导读”,并说说本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有哪些?

(新教材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组课文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而且每组课文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读,明确提出了学习此单元的重点及要求,开课前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神奇的加拉巴哥风光,进入学习

课件播放前的铺垫: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每天都在用它迷人的姿态,无声的语言,启示着我们:滴水可以穿石,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成熟的稻谷低着头,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
羚羊、鹿临死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角不被损坏,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尊严……同学们,你们想走近神奇的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启示吗?下面,就让我们摒住呼吸,先来欣赏一组大自然老师为我们呈现的风光图片。我给它命名为“人间天堂”。

课件播放解说词:就是南太平洋辽阔的海域,据资料上介绍这里是地球上又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净土,放眼望去,并不是一片汪洋,星罗棋布的岛屿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蔚蓝的海面上。在众多的岛屿中,我们的作者选择了生物学爱好者必去的圣地“加拉巴哥群岛” ,那是一群火山岛,岛上除雨水外几乎没有淡水来源,可是那里却生活着体重超过300斤的象龟,当初来岛上的西班牙人吓坏了,就用西班牙语 “加拉巴哥”----“乌龟”,为这座岛起了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美丽神奇的“加拉巴哥”岛,实地来观察可爱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请大家带上任务,深呼吸,再呼吸,在美妙的感觉中,亲近这片净土,寻找“自然之道”。

3、板书课题

(南太平洋辽阔的海域风景如画,非常洁净漂亮,播放那一带的自然风光,一定会激发学生走进书本了解文中故事的欲望。)

三、初学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1、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请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温习昨天自学的生字和四字词语,特别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一定要读准每一个字。

3、大屏幕检查初学情况。

4、扫清了文章字词障碍,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内容;
还可以根据我提供的四字词语来概括文章内容-----词语连缀法)

(适当渗透一些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阅读、准确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训练

1、请默读课文,在自己有话可说的地方留下心中所想。

2、学写课文中要求会写的汉子。

第二课时

一、课前经典诵读

背古诗《忆江南》《独坐敬庭山》

(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板书课题,直接入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9课《自然之道》。

三、复习

1、出示词语(齐读)。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初学课文的收获。(指名说)

四、品读课文,寻找自然之道

1、为什么我们的初衷与结果会大相径庭,好心就一定有好报,可我们的好心却得不到好报?

2、随着同学们的讲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片沙滩,看见了幼龟出洞的那一幕。让我们打故事的开始,走进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人物一路走来的复杂心情,寻找自然之道。

(1)、指名读3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在生物学家引导下,刚上岛时,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体味出来的?

“突然”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再来读!

啄:“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谁来读?多狠啊!你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速度快点!)

(2)、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第4自然段

我和同伴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焦急读我们说的话)

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

生:若无其事!

师:若无其事,理解吗?

生:没有事!

师:我们在一边着急、担心,揪心,而向导却若无其事,此时,同伴们会怎样看待向导?(无动于衷的向导,铁石心肠的向导,无情的向导,残酷的向导!)

指导读同伴们的话。

师:作为旁观者,你是如何理解向导说的“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的?你会站在谁的一边,为什么?这可真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不要管它,随它去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板书:
自然之道

我和同伴 向导

震惊 悲叹

海龟

师:最后,在我们一群人的爱心呼喊声中,向导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将小龟抱起放回大海。”勉强,你怎么说向导是勉强这么做的,难道他没有爱心吗?他一边走,可能在想着什么?

(3)、同学们,故事到还没有结束,小绿龟在我们的努力下,算是得救了,可无遮无拦的大海上空,盘旋的食肉鸟也看见了这一切,故事的结局令人震惊?让我们静静的看下面的文字!(5-8自然段)

(4)、看完这段文字,我们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我们明白了什么,意识到了什么?

我们从嘲鸫口中救了一只海龟,导致更多的海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断送生命,好心办了坏事,真是愚不可及呀。

课件展示:理解“愚不可及”

看到当时突如其来的场面,我们不禁惊叹地说:“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悲愤地说

绝望地说

(5)、我们心里开始悔恨,我们错了,我们到底错在哪里呀?(学生自由谈)为了一只海龟,却葬送了成百上千只?看到这一切,我们是怎么弥补的?

(6)、可当我们听着食肉鸟欢乐的叫声时,我、同伴们是怎样呢?

板书:悔恨

(7)、向导心情怎样?悲痛(看图片)无比悲痛地读一读:向导的话。板书:悲痛

(8)、他是研究生物的,他是爱这些小生命的,可现在……此时,他还能不痛吗,他会在心里怎样惩罚自己?

3、感悟自然之道。

同学们,自然界真的同向导说的那样,没有我们人的帮助,就不会受到破坏,这些小海龟没有我们,不会受到伤害吗?理由是什么?

体会“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小小的绿龟,鱼贯而行,好像有人在指挥一样,他们有着一套在自然界生存的防御危险的办法!可是我们,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之道呀。

五、小练笔

如果你是死里逃生的幼龟,你会怎样谴责人类的善意之举?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7篇

想要学好地理,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地理是高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重视。而初中地理作为非考试科目,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出现。同学们也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以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学习严重脱节。但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较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同学们初中地理知识缺乏,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

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是同学们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但同学们要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学习新的思想和学习方法,否则同学们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

(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学习和听课时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等,还要注意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要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都让同学们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地理课学习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所学地理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习内容的衔接

教学内容的衔接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而是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地理学习之初,不一定非要先将初中知识重新蜻蜓点水般的重新再看一遍,因为初高中对地理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简单的重复,往往突出不了学科重点,体现不出再学的必要性。

高中学习区域地理,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和初中学习有很大区别,不是初中知识的机械重复。区域地理的多重应用与考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同学们较难掌握,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没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到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更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从区域空间分布的角度多参看地图,了解各地形区所在的经纬线、指出所学过的地形区名称、典型农作物、地质构造与生态问题等。这样就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联系。

三、高中地理学科学习方法简介

进入高一以后, 地理便成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性质, 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理、化等理科课程, 又与政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

一、培养兴趣, 快乐学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学习就会从" 享受"变作" 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 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 学习地理, 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生活离不开地理; 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为了培养兴趣, 建议大家把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挂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 这样随着时间推移, 地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刻入我们脑中。

二、文理交融, 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 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 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区时计算、太阳高度角、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 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 算得上文科中的物理, 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 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 强调理解重于记忆, 以应用为目的, 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多思索, 多比较, 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主要属于文科内容, 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学习时要以书为主, 重视教材。多看书, 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 会看书, 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 还要多思多想, 善于总结, 形成自己的看法, 学会答题思路与答题逻辑。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 评价优劣利弊, 找到相应对策办法。

三、图文结合,"人在图在"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 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 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 熟记; 平时多看地图, " 图不离手"、" 人在图在"( 每次看几分钟也行) , 把地图印在脑子里, 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 当解答地理问题时, 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 并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 看图太费时间, 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 经久难忘, 便于运用, 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 枯燥无味, 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 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 效果却很明显。只要胸有成" 图", 定能事半功倍, 水到渠成。

在培养自己的地图技能时我首先注意的是图与图之间的转换: 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其次是图与文之间的转换: 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 不要凭空去记、去背, 学会图文转换, 学会图形与知识点搭桥。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线图, 能从图上等高线的递变规律中读出地形, 坡度, 进而了解该地发展农业的方向。另外培养地图技能还要注意经纬网定位, 在训练中要求自己能准确找出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学会在地图上分析气候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 进而了解农业生产与交通区位。经过这样的训练, 将地图埋于心中, 在地图上应对知识点, 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 脑中的知识就可以在地图上随意地舞蹈。

四、知识联系, 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之上的, 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 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因此, 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 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 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不忽视初中地理的知识的学习。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 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 才能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同时, 要想学习好这一学科, 建议同学们多接触一些课外知识, 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路, 达到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境界, 获得天马行空, 汪洋恣肆的效果。


自然的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自然 自然教学设计8篇 自然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自然教学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