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池上教学设计教学7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7-17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3、通过图文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池上教学设计教学7篇,供大家参考。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7篇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引导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引导谈话法,品味语言、诵读体会法。

学法:朗读法,观察法,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3、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

(1)出示“撑小艇”。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说明它和水有关;
“萍”上下结构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认识“浮萍”。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配音范读)

(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画斜线的地方要稍稍停顿,但要读得声断气连。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真是聪明的小精灵,一下子就掌握了读诗的诀窍。这首诗我们都读了这么多遍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敢不敢继续接受挑战?)

1、出示“浮萍一道开”和“小娃采莲回”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对照古诗,看看这两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句诗,说一说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图画所描绘的景象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图文配对的方式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2、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理解识记“采”。

师边读诗句边做“采”的动作

a、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摘”的意思,谁知道是那个字?(采)“采”上下结构爪子头,下面是个“木”字。爪子头代表什么呢?所以“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b、指导写“采”

(2)重点理解“偷”,通过采访,感受小娃既害怕又高兴地心理并指导朗读。

a、在这一句诗句中,还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小娃摘的不是自家的莲蓬,而是别人家的,谁知道是那个字?(偷)

b、说到这个“偷”啊,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够大胆诚实地回答。你有没有偷偷的摘过别人家的桃子呀,橘子呀之类的你爱吃的东西?(有)你真是个顽皮可爱的小馋猫!这种偷采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偶尔做一两次是可以的,就像这首诗中的小娃偷采莲蓬一样,在诗人白居易的眼里是天真可爱的,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这种偷采行为以后还能做吗?(板书:小娃天真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以前的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乡村儿童的顽皮可爱。)

(3)假如现在你就是小娃,我来采访采访你:小哇呀小娃,你偷偷地采摘别人家的莲蓬,当时心里感觉怎么样?(紧张、害怕)小哇呀小娃,你采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吃的莲子,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

(4)让我们用高兴又紧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3、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还记得这幅图片吗?)小马在雪地上画了什么?(月牙)那么月牙就是小马留下的踪迹。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小狗(小鸭、小鸡)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是留下的踪迹。

(2)出示“浮萍一道开图”,请小朋友们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3)哪两句诗是写小娃在池塘里留下的踪迹?(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生齐读)

4、通过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小精灵!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与老师的配合默契程度。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一句与这个画面相对应。

四、诵读积累

1、大家找得可真准啊!可是调皮的荷叶宝宝还想进一步考考大家。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找出他们藏在哪儿吗?

2、调皮的荷叶宝宝不信难不倒大家,他把更多的字藏起来了,你还会吗?

3、现在荷叶宝宝把所有的字都带走了,谁能根据这幅图,把他们全部找回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配音乐读)

(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五、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们喜欢诗中这个小娃吗?其实他和你们一样天真可爱,老师也喜欢他,著名诗人白居易爷爷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娃,所以他才写了这首《池上》。(板书:喜爱)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儿,让我们赶快来认识认识他。(出示《所见》)

1、自由读。

2、抽生读。

3、生齐读。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池上》,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如果想要把他永远留在你们的`心里,就请今天回去把《池上》背会并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池上》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小池

唐白居易

小娃天真可爱喜爱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2篇

教学目标

1毖岜究紊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备惺苁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毙∨笥衙牵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蹦忝堑耐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小儿垂钓》、《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

3苯裉欤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敝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苯淌骸冻厣稀氛馐资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3鼻胙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4苯淌喊涯闳衔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5苯淌耗闳衔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背槎辽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敝该读全诗、互相评价。

8逼攵寥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苯淌Ψ抖粒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庇肜鲜Ρ瓿龅耐6俣员纫幌拢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毖生自己练习朗读。

4鼻肽苷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比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

1背鍪竟彝迹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弊远凉攀,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
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第一、二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挂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跳远……对照挂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理解:轻小的船;
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

3碧致郏捍“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

4庇懈星榈乩识恋谝弧⒍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5碧致郏捍“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6庇懈星榈乩识恋谌、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五、给诗配图,加深理解

1备诗配图,师生评价。

2备据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1备据自己所画的图背诵古诗。

2笔ι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泵杳栊葱矗课后第3题)。

观察、交流写好生字的关键点,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评议,相机激励。

2碧羁眨再读一读(课后第2题)。

3鼻胙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积累好词好句)。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3篇

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指名说,并读出来。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

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什么是莲蓬?是莲花吗?

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生齐读。

三、小结全诗,引导孩子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
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白居易。

四、作业。

这一课有两首,另一首也是描写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的。请同学们回家好好读读,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可爱,并试着展开想象进行说明。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4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音乐、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出示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吗?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老师出示:(生齐读)

2、师: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学生先练读,老师再指名读,然后齐读。)(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3、师: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大家看,这两首诗的节奏会一样吗?为什么?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知识。)师:《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且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可以有不同节奏)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池上》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做上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家一起来练读一下。)(生齐读,注意怎样运气。)

4、师:同学们刚才诵读的节奏都是可以的,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诵读两首古诗,并且再次提醒大家声断气连。

5、师: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你们看——(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师: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们最喜欢的拍手游戏,也可以边玩边读诗呀,我们一起来!(学生两两组合,边拍手边读诗!)

7、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老师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指名表演读。)

8、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

三、解诗。

师: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师: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再把你从诗中读懂的意思讲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问题同桌讨论,两个人都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老师在教室内巡视。为学生解决困惑的地方。如: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很多很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上划过时-------浮萍随着水波荡开来。

三、品诗。

1、师:《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师: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娃撑艇偷白莲不解藏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师: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3、师: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4、师: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师: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2、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去读、去画、去悟、去唱。

板书设计:池上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5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俗话说“熟读唐诗—,不会作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像满天的星斗一般。那你们知道哪位诗人写的诗最多吗?看老师写他的名字,谁来读

2.看,这就是白居易(投影出示),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知道他的一生共写了多少首诗吗?3600多首(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通俗易懂。据说,他每次写完诗以后,都会先读给村中的老婆婆听,若老婆婆稍有不懂,他就重新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为止。)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信心学好吗?《池上》

4.那你知道“池上”是什么意思?这首诗里的池是什么池?白居易究竟在池上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练读,正音。

刚才我听到有同学说多会背了?那你会背还不一定会读呢!你知道读好诗有哪些要求?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来。

2.指名读诗,集体正音。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读?(其他同学应该做什么?你不是普通的听众,你要带着理解和思考去倾听,因为待会儿,你还将是评委,要对同学的朗读作出评价。)

指名读(评价:读得很准确,因为这首诗中的三个生字在读音上都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后鼻音。)

请同学读生字所在的诗句。(相机学习生字)

“艇”就是?在这里是指轻便的小船。一看偏旁我们就清楚了它的意思。因为这个字是个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声。他的兄弟姐妹很多,我们来给它换换偏旁?(挺、庭、霆、铤、蜓)学生字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联想,又一个想到一串,这样既不容易忘记,又不容易写错。

小娃撑小艇谁来演一演?“撑”——突出后鼻音、动作表演区别“划”字。一起撑一撑小艇吧!(众生做动作)“撑”还可以组词?(支撑、撑伞、撑爆、撑破)

“萍”——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出示)谁来说说“浮萍”的样子?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现在你知道“萍”为什么这么写了吗?师范写,在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2)谁还想读?(你满意吗?)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古人读诗时还喜欢怎么读?(摇头晃脑。为什么古代诗人读起诗来,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原因是他读出了诗的节奏,诗的韵味,不信你试试?)

4.初步理解词义。

(1)你是不是将诗中每个字的意思都读懂了呢?同桌两个逐字逐句说说它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及时将它标出来。(指说)

(2)交流:

“不解”——要想理解这个词语首先得理解那个字?老师查了一下字典。这个“解”一共有8种意思呢!老师选取了其中5种,应选哪一种?那“不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不知道什么?

“踪迹”——踪迹可以是?(概括出:脚印、气味、痕迹等)文中的小娃留下了什么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白莲”——有的资料说是白色的莲花,也有的说是莲蓬,莲子你吃过吗?

你能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吗?

三、品读入境:

1体会形象:

(1)你喜欢这个孩子吗?为什么?

大胆能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说:娃娃很——小!小艇很——小!:而这个小娃娃却敢一个人撑着小艇,敢冒险。可见他人小——胆不小!撑的好不好?(看来他不光大胆,还很能干呢)

一个撑着小艇的大胆的小娃娃,很有趣!请你想像着他胆大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男生读)

调皮可爱——

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偷)(板书:偷——采)你仿佛看到小娃是怎么偷的?

你们有没有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样?(很开心,很快乐,得意)

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配乐诵读前两行诗句。(自由读、齐读)

天真无邪——

想悄悄地偷采白莲,可又不知道将自己的踪迹隐藏起来,他可真?(天真无邪)

(2)白居易在池塘边偷看(板书:偷——看)到了这一幕,会怎么样?

瞧,这一老一小,不仅自己乐了,还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2感悟画面

(1)一首诗,一幅画。读诗,我们还要读出一幅幅画来。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静静地想,你的脑海里仿佛浮现了哪些画面——师配乐朗读古诗

(3)你仿佛看到?——指说

(4)诗歌美,画面美,同学们的想象更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背一背这首诗——池上。

四、拓展延伸:

1.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诗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喜欢这个小娃娃吗?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呢!

2.有一天,宋朝大诗人杨万里乘船路过安仁,看到这样两个孩子,就提笔写下了一首诗,指名读。

不下雨撑把伞干嘛呢?

这俩孩子怎么样?——读。

3.虽然白居易和杨万里生活的年代相距了近300年,但他们笔下的孩子一样的天真活泼,惹人喜爱,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在座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的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呢?

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对不对?回去把它有滋有味的写一写好不好?没准,等你长大了也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名篇呢!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6篇

教学目标

1、毖岜究紊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备惺苁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毙∨笥衙牵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蹦忝堑耐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小儿垂钓》、《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

3、苯裉欤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敝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苯淌骸冻厣稀氛馐资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3、鼻胙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4、苯淌喊涯闳衔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5、苯淌耗闳衔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背槎辽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敝该读全诗、互相评价。

8、逼攵寥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苯淌Ψ抖粒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庇肜鲜Ρ瓿龅耐6俣员纫幌拢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毖生自己练习朗读。

4、鼻肽苷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比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

1、背鍪竟彝迹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弊远凉攀,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
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第一、二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挂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跳远……对照挂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理解:轻小的船;
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

3、碧致郏捍“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

4、庇懈星榈乩识恋谝弧⒍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5、碧致郏捍“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6、庇懈星榈乩识恋谌、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五、给诗配图,加深理解

1、备诗配图,师生评价。

2、备据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1、备据自己所画的图背诵古诗。

2、笔ι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泵杳栊葱矗课后第3题)。

观察、交流写好生字的关键点,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评议,相机激励。

2、碧羁眨再读一读(课后第2题)。

3、鼻胙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积累好词好句)。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 第7篇

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指名说,并读出来。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如果像课本当中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

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什么是莲蓬?是莲花吗?

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生齐读。

三、小结全诗,引导孩子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
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白居易。

四、作业。

这一课有两首,另一首也是描写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的。请同学们回家好好读读,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可爱,并试着展开想象进行说明。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池上 教学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7篇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通用7篇) 《池上》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