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教学设计玲玲画2

发布时间:2023-07-17 12: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第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玲玲画2,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玲玲画2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脉络,抓住关键词“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5课《玲玲的画》初读了课文,结识了生字朋友。今天呢,老师又把他们带来了。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老师请同学开火车读词语,大家认真听。如果她读的不准,我们就一起帮帮她!

师:“真不错,同学们读的字正腔圆”。

2、回顾课文大意。

师: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走近《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一起找找看玲玲有什么特殊之处吧!为什么玲玲的画能够写成一篇课文,而我们的画却只是一幅画呢?

师:根据大屏幕上的三幅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试试看你能不能说出来。(PPT展示图片)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师:通过以上三幅图,我们知道了玲玲的画都经历了什么。下面呢,我们再思考一下,既然精心准备的画被弄脏了,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了。那在这个过程中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我们一起用笔在文中画出来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

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词语,得意。从哪个自然段中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呢?

(1)课件出示:玲玲得意的端详…、

师:这里,老师有一点不明白,端详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演一演?

生:(同学们做出动作)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

师:嗯,原来通过动作也能学习词语的意思,你们真是厉害。

师:那文中还说了,“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在端详这幅即将参加评奖的画作时,心里会怎样想呢?(明天肯定得第一)。

师:下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

师:嗯,你读的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玲玲本人呢。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句话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师:“又”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之前催过了,爸爸的疼爱,画了很长时间)

师:谁能读一下,体会父亲对玲玲是怎样疼爱的?

师:嗯,你读完之后,让我也觉得玲玲的父亲的确是个好爸爸。

(3)在爸爸又催了一次之后,玲玲终于准备睡觉了。这时,玲玲遇到了麻烦,一起告诉我:遇到了什么麻烦啊?

生:画弄脏了。

师:然后玲玲看到画脏了,就伤心的……哭了!

师:那这,老师又不明白了,脏了,脏了你哭什么啊?再画一幅就行了呗!

生:“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没错,明天就要评奖了,今天却弄脏了,如果是你的话,除了伤心还会怎么样?

生:着急。

师:对,着急。玲玲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现在,同学们谁来朗读一下,读出玲玲的伤心和着急?师:嗯,我听着也怪着急的!

师:那同学们,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作为玲玲的爸爸,自己的女儿又伤心又着急,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爸爸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师:后来,玲玲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原文”

师:最后一句是,“玲玲满意的笑了”。

师: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开心的。

师:下面,谁来读一下这句话!体会一下玲玲有多开心。

师:嗯,那玲玲是开心了,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这个人就是——

生:我的爸爸。

师;
爸爸怎么样啊?

生:高兴。

师:说了什么?

师:好,我们一起把爸爸说的话再读一遍。

师;
你们觉得爸爸说的对吗?

三、小结

师: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啊?

生:多动脑筋!

师:好,非常棒!多动脑筋。我们班的同学这么棒。没有什么事儿是动动脑筋还完不成的。对不对?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也希望你们以后像今天说的。遇事不害怕,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四、作业: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篇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
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
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
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讲述故事;
懂得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她的名字叫玲玲,她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5玲玲的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音

注意“幅”是第二声,读“fú”;
“叭”要读“bā”。

注意读准后鼻音“玲、评、另、并”。

②识记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玲、详、幅、评、叭、脏”。如,“玲”中王字旁表意,和“玉”有关,“玲玲”是玉器发出的声音,“令”表示读音。“详、评”言字旁与“语言”有关,“幅”,巾字旁与纺织品有关,“叭”口字旁的字跟嘴巴、语言、声音有关。“脏”月字旁的字与身体各部分有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玲玲、详细、端详、催促、催人、弄脏、脏了、懒惰、偷懒、糟糕、糟了、肯定、肯去

(重点指导生字:平舌音“催、脏、糟”,前鼻音“懒、肯”后鼻音“玲、详”等。)

(3)学习多音字:兴(xīng xìng)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我家走失的狗又回来了,我很高兴。

在这里,“兴”读“xìng”,意思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还有一个读音是“xīng”,意思是“兴致”,组词如下:

兴xīng(兴奋)(时兴)(兴旺)

xìng(高兴)(扫兴)(兴冲冲)

②读一读:

明天去春游,我兴(xīng)奋得睡不着。

(4)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5)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意①仔细地看。②端庄安详。

端详①指思考、记忆等能力。②指意识。

脑筋满足自己的愿望;
符合自己的心意。

(6)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四、学习“会写字”

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幅评奖”。

形近字比较:候—侯奖—将另—别及—级报—服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奖、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幅评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候、画、拿”,学生练写。

重点指导“候、画、拿”的书写。

“候”;
左右结构,短竖起笔与“亻”的撇、竖相接处持平。

“画”半包围结构,写时注意先写完“田”再写“凵”,“田”写的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拿”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尊重学生的认知,先观察、讨论再补充,范写,接着描红、临帖,最后评价指正。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意伤心满意

2、练习运用:练习用“得意伤心满意”说话。

玲玲的画画好了,她很(得意),可是不小心,弄脏了画,她又非常(伤心),在爸爸的引导下,她把弄脏的部分添上几笔,画变得比原来更好了,玲玲很(满意)。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玲玲,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朋友,并且很快认识它们,会写好这些生字宝宝。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通过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了课文中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板书:弄脏)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板书:脏地方画小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画,一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原本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具体学习打下基础。】

2、自读课文,想一想: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把代表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用“——”划出来。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满意地笑了。

3、玲玲开始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你从“得意地”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得意地”写出玲玲对自己的画非常喜爱,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4、当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爸爸是怎么说的?

出示: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仔细”一词说明了什么?(“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想了想”说明了什么?(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被修改后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板书:更好)

你能写出ABB式词语(如:懒洋洋)吗?

乐呵呵笑哈哈金灿灿

5、玲玲的心情先是得意,后来伤心,最后满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玲玲得意是因为对自己的画很满意;
伤心是因为把画弄脏了,重新画有来不及;
满意是因为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6、爸爸看到玲玲把画改好了,是怎么说的?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怎样理解爸爸的话?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
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板书:坏事能变成好事动脑筋弥补)

(2)你从爸爸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我从中感悟到坏事有可能会变成好事,所以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能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会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学画画》

听读《学画画》,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把儿歌读下来,有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画一画,感受画画的乐趣。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效果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

举一例:老师走进教室,宣布获奖名单:李博、黄强……我一听,这不是我的名字吗?“我竟然获奖了,回家后我一定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夸奖我的,我真高兴啊!”

练一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示例:看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站在那儿,心理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一定会狠狠批评我的。

六、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实,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七、主题延伸

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送给我的小猪猪储蓄罐打碎了,我很伤心。看着这些彩色的碎片,我突发奇想,把这些瓷片拼成漂亮的茶花图案,不是很好吗?于是,我找来一张厚卡纸,按自己的设想开始拼起来,很快,插花图案拼好了,爸爸妈妈都夸我心灵手巧,我高兴极了。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4篇

教材分析:

该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为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同时,《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地学习特点,在成分发挥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能力时,也给于他们充足的朗读和感悟的时间,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来领悟课文中包含的道理。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课文传授的道理内化成他们的一种优秀品质和好习惯。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学生在入学至今的持续培养下已逐步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些较好的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他们非常乐意在主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学习,所以课堂中,我尽量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他们为主体,同时,发挥好教师主导的作用。

教养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育目标: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发展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道理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等。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6单元的学习主题引出7单元主题。(学生自读导语感悟。)

2、过渡:今天,我们就首先看看发生在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身上的故事吧!(板书:玲玲的画)

(承上启下,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各篇课文时有一个方向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新课

(一)初读文,识生字。

1、生准确地拼音节读生字,通顺、流利地读课文。

2、同桌互相帮助学习生字,全班齐读生字。

3、请小老师拼音节领读生字。指名两人读生字。及时纠正字音问题。最后,学习多音字。

4、小组交流认字的好方法,全班交流。

5、游戏:接龙读生字。

(因为学生的识字能力已提高,有时他们在预习和合作学习时就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的生字问题,所以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要抓住学生学习生字的难字加以提示,并进行检查就可以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去记忆生字,不仅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再读文,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悟。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两三句话说出来。读完书后可将自己思考的答案和同桌交流。(板书主要内容)

2、指名分段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正确、流利)

3、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然后,在小组交流不明白的词语。如小组解决不了的,最后全班一起解决。同时,利用对“坏事”理解,明确课文中的好事与坏事。(板书)

4、全班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边默读边在在课文中勾画出答案。)最后,指名读出相关的段落。

5、全班就此问题展开交流,同时,围绕相关语句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物,感悟课文和爸爸的话。(在理解了爸爸的话后,全班齐读这个句子。)(把三个任务分给不同的小组去讨论。讨论完自己组的问题后,如有时间还可以讨论其它的两个问题。)

(有层次地读课文。在做到读好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这样一来,整个教学就显得比较紧凑,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读有思和多种形式的读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避免了反复读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在读中感悟的教学要求。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研读,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物,从细处感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旨。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感受课文的机会,这样才能将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七段:

1、“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仔细地”?为什么?

2、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3、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

第八段:

1、“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2、画画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了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在那时会想到些什么?

第九段:

你找了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它是什么?

6、总结课文讲述的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全班齐读这句话和爸爸的话。

7、师小结:从爸爸启发玲玲到玲玲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使坏事变成了好事中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只要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那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处事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的人。

(学生的经历、见闻的交流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正确地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最后,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8、和好朋友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或者把课文读给家长们听,还可以请家长给你们讲一讲与今天所学课文类似的故事和事情。

(给予学生充分回顾所学知识的空间。与人交流,让学生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2、与家长交流课文中的故事和故事的道理,并请家长讲一讲类似的故事,也可以向家长说一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过的类似故事。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弄脏了 画了只小花狗 得了一等奖

奥秘?

坏 → 好

动脑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5篇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
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想象中深化,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中深化,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回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玲玲的画》,齐读课题。

1、复习词语。

2、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主要人物有谁?

二、走进课文。

1、走进“高兴”部分

师:小小年纪就能准确地说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们可真不简单!一开始,玲玲的心情很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这是个长句,注意换气,像老师这样读读。师范读。

(2)师:“端详”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做个“满意地端详着”的动作吗?

生上台拿画表演。指导朗读。

(3)如果你就是玲玲,看着自己满意的画,你心里会怎么想?

再次指导满意地读。

师:是啊,玲玲是那样仔细欣赏自己的画,爱不释手。你看,已经很晚了,她还在满意地端详着,爸爸看见了,是怎么说的?谁愿意扮演一下爸爸说话。

师:什么时候你会被人“催”?

师:“催”你们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的心情有点着急,但是也是在为你们着想,是吗?谁来学着爸爸再催一催玲玲,还有谁?催了这么多次,所以书上说:“爸爸又在催她了”爸爸都催了这么多次,玲玲,怎么还不答应啊?来,一起来。(生齐读玲玲的话)

2、走进“难过“部分

师:可是,就在这时,只听(拿出字卡)“叭”的一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贴画)……谁来接着往下读?一生读第四段。

师:你有过心爱的,特别心爱的东西突然被弄坏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一定——很难过。你呢?那大家能体会到玲玲此时的心情吗?

(引导生体会“哇”要读地突然)

师:(一生读时,走到跟前)(学爸爸的样子)怎么了?孩子?

你想想,此时玲玲是那么伤心,那么着急,那么难过,她说起话来会是什么样的?能给这句话加个提示语吗?(出示:玲玲———说:“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是啊,(出示:为了这幅画,玲玲。)大家猜猜玲玲都做了些什么呢?(生答)体会体会玲玲的心情,自己加上自己所感悟到的提示语,大声地读读吧!

师:面对伤心的玲玲,爸爸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同桌读一读,演一演6、7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师:

(1)强调爸爸的语气和蔼。

(2)你为什么要仔细地看呢?

(3)指导感受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同学们,爸爸帮玲玲出了主意,作为玲玲的好朋友,请你们也快帮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出句子:别哭,玲玲,你要是……不是很好吗?)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演玲玲,谁来安慰她?

3、走进“满意”部分

师:多热心的同学们啊,大家为玲玲出了不少主意,玲玲自己也动脑筋,她想了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轻声读读第八自然段。

读第八自然段。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我看出来了,你们觉得这幅画真漂亮。第二天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刚一拿出来,大家想象一下,同学们会怎么说呢?那评奖的结果究竟怎样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原来评委和大家的意见是一样的,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不仅仅会画画,而且还会评画呢!

4、感悟爸爸的话,明晓道理

师:此时,玲玲心情很——高兴,你们都说对了。但是,她更高兴的是,她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说,她明白什么道理了呢?(生答)

这就正如玲玲爸爸所说的(出示字条)。“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板书:坏—动脑筋—好)

(1)齐读这句话。“坏事”指什么,“好事”指什么?

(2)是啊!遇到事情,我们一定不要……要……因为……一起来读!

师:(个别背,集体背:一起来把爸爸的话铭刻在心吧!)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听着同学们的话,老师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来。

(教师出示裙子,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

2.玲玲和王老师都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都变成了好事,同学们,你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7篇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二、新授

(一)1——3段

1.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

2.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

(课件:第一段)

3.玲玲得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 “得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得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

4.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5.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

6.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

7.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 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

呀!画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指读第4自然段。(课件:第4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

4. 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9)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 谁来读读?(生读)

4. 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5. 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把文中好词好句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8篇

教材理解:

《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话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着急的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的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份家的温馨。

本文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第1至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可就在得意之时,她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因为来不及重画一张,所以又着急又伤心,哭了起来。第5至8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玲玲满意的笑了。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谢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变成好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在结尾独到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背景: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单元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脉络,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生字、生词。

2、出示三幅图,世上共同回顾课文大意。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课文围绕玲玲的画,描写了玲玲的心情,那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用笔勾画出来。

集体交流 汇报成果 教师板书

2、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玲玲对自己的话很满意的?

(1)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谁能告诉老师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谁又能演一演呢?

文中说“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端详着这幅画,心里会怎样想呢?(她得意的想:明天准能拿第一。)

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爸爸又再催了。

“又”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之前已经催过一次了 爸爸对玲玲很疼爱 玲玲已经画了很长时间)

指导朗读:谁能读一下体会父亲对玲玲的疼爱。

3、就在玲玲准备睡觉的时候,他遇到了什么麻烦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了他的麻烦?请你读一读。

(1)出示:就在这个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的哭了。

“啪”是怎样的声音?谁能演一演?(东西掉地上的声音,响而短)

指导朗读这句话。

(2)玲玲为什么伤心的哭了起来?

出示:“我的画弄脏了,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是啊,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此时玲玲除了伤心,他还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着急)

指导朗读,记得读书玲玲的伤心和着急。

4、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玲玲把画又补好,她怎样做的呢?

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的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的笑了。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一定很高兴。那谁来读一读,记得带着开心满意的心情去读哦。

5、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让老师感受到了开心。爸爸看了你的画也很开心,爸爸是怎样说的?(齐读)

出示:爸爸看了,高兴的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是啊,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相信在生活中,你们也遇到过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吧,能分享给大家吗?

三、小结全文,总结提高。

爸爸的话不仅仅是在告诉玲玲,也是再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做呢?

生汇报:不要着急开动脑筋,随机应变,总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师: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9篇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中、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是伤心。那么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是啊,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第七单元,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了解了这个单元着重选了关于哪方面内容的文章?(如何正确看待问题方面)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写在黑板上。

2、 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字音。

3、 指读,进一步正音。

4、同桌互读。

4、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 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1、 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2、 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糟 肯 脑 楼

3、 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 展示,评议。

5、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 积累词语。

7、 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0篇

教学思路:

本节语文课,我认为最好从分自然段、识字等基本环节入手,但在划分段落和识字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创新。确定到底有多少个自然段,最好将权力下放给学生,由他们来商量确定,最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答案。我想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提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识字环节,同桌之间进行互动,可以调动了孩子朗读的兴趣,超越了一般教学模式下的效果,用开火车的方式来提高认知难度,以及将刚学会的书面语(如端详),及时运用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咱们看看玲玲的这幅画,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请你仔细端详端详)。这些施教的小细节,能及时巩固了初学的生字。探究用形状相似的字来记忆的方法,既达到掌握生字的效果,还辨析了易错的字类,可谓一举两得。对趴等动词的强调,直接为理解课文做了充分准备。

除了对动词的探究,对重点词汇的解读外,我认为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情景,模仿玲玲的语气,读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来。让学生成为其他学生又成为模仿者的评判人,到底是不是读出了课文中人物焦急、疑惑、茅塞顿开和高兴的语气,不由老师说了算,而是认真倾听的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之间一定能形成了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评价,事实上是走向了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学习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
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四、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三、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四、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1篇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能正确书写生字。理解“端详”、“动脑筋”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难点:明白生活中只有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美。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六、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

1、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

2、首先让我们观看课文动画,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

3、同学们,开始玲玲对她的画非常满意,当画被弄脏了的时候,她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声哭了起来),后来当她把脏的地方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之后,她又怎样?——满意地笑了。(边说边板书:满意——哭了——笑了)这正是课文中玲玲心情的变化。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的情感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指导朗读,深入体会人物情盛的变化

1、请同学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学生往往把这里的“端”字还理解成“举”、“拿”的意思。要引导学生明白“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的意思。)

(2)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3)谁能做出满意地端详的样子?动作表演帮助理解词语,同学们能读出玲玲的满意吗?齐读这句话。

2、我听出玲玲的确很满意,可她为什么又大哭起来了呢?(因为她在收水彩笔的时候,笔掉到了画上。把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所以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3、那么满意的画转眼间就毁于一旦了,好事变成厂——(板书:坏事)如果是你,这时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呢?(伤心、难过、着急)

4、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边哭边说)

5、后来她为什么又破涕为笑了呢?(指板书上的情感线。)(把弄脏的地方变成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

6、看!这就是玲玲巧变小花狗的画,(出示ppt课件)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样评价这幅画呢?(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参与评价,充分发表意见,可以从构图色彩方面评价,可以从立意思想方面评价,更主要的是认识到小花狗更增添了画的情趣和生机。)

7、教师总结: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幅画更充满了生机,连小花狗都这么喜欢这家的一角,可见这家的一角多温馨呢!所以玲玲满意地笑厂,坏事变成了——(板书:好事)

设计意图:抓住情感变化这根脉,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教学不会显得支离破碎,相反给人感觉一气贯通。

(三)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明白文章揭示的事理

1、爸爸看了,高兴地说什么了?齐读爸爸的话:“孩子,看到了吧,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糟。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现在这句话你们理解了吗?

(1)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2、你看出爸爸和玲玲都在动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

(1)从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看出他在动脑筋想办法。他可能在想什么?(怎样弥补这个污渍呢?)

(2)从玲玲想了想,也能看出她在动脑筋。她可能在想什么?(她在想:画什么呢?)

(3)她当时可能想到要画什么?(学生会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否定自己,认识到把楼梯上的污渍变成花。变成书包、变成衣服、帽子??都不是很合适,都违背了画的主题,最后认识到,把污渍变成小花狗是最佳选择。)

3、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要引导她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就是这篇课文的主旨所在,但这个道理是从玲玲和爸爸的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抓住“你看出玲玲和爸爸都在动脑筋吗?”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回过头去体会那些零碎的字词句,这样教学就不会显得很零散。

(四)转换角色练习说话,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1、课文中有几组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学们能读好吗?

(1)爸爸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耐心的、语重心长的、慈爱的。)

(2)玲玲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大真的,可爱的。)

(3)请男同学来读爸爸的话,女同学来读玲玲的话。(练习朗读,读出角色特点。)

2、做“爸爸”的男同学们:

(1)当你看到玲玲这么巧妙地处理了污渍,你除了对她说了书上的这段话,你还可能对玲玲说些什么呢?(玲玲你真棒,你画的小花狗太可爱了;
你把污渍变成了小花狗,这个家呀就更有趣了,更温馨了;
玲玲你真聪明,我为你自豪??)

(2)当你得知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以后,你还可能对她说什么呢?(祝贺你得了一等奖,玲玲,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你看,遇到困难往往是好事,更能发挥我们的智慧;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积极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玲玲们,听了爸爸的夸奖和祝贺的话,你会怎么说呢?(谢谢您,爸爸,是您教会我遇事善于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今后,我遇到困难一定善于动脑筋,不要遇到困难就哭鼻子??)

设计意图: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体会深刻,有强烈的说话欲望。

(五)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是这样,遇到困难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你们想去了解吗?(阅读资料城。资料城中都是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文章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有童话故事,有中外历史故事,有历史人物等。文章有:《聪明的小羊》、《的由来》、《冰海脱险》、《寻马有术》,《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狮子和山羊》、《陈平过河》、《八戒智激猴王》等。)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内容丰富,阅读价值高,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为学生的“打写”提供了范例与思。

(六)“打写”创造,延伸主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玲玲和刚才我们了解的这些人这样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吗?请说—说。(指一两名同学练习说。)

2、请同学们进入资料城把你们的故事打写出来,跟同学们分享吧!如果一时想不出来,还有两个题目可供同学们选择。

(1)看图想一想,公鸡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把要吃他的狐狸吓跑的,请你展开丰富的想像,以《聪明的公鸡》为题,编写一个小童话故事。

(2)课文中说“玲玲想了想,拿起画笔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她想了想,她可能想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以《玲玲想了想?》为题,把它补充写出来。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和课文中的留白以及看图编写童话故事,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学生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不会有畏难情绪。

八、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这篇文章内容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其包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其蕴含的深意是本课文的重点,也是其难点。

我首先让学生观赏动画,回忆第一课时学习的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来抓住课文的感情线索“玲玲心情的变化”,这样就抓住了课文内容的脉络。然后通过追门“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同时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随着问题的解决,课文蕴含的深意“只有动脑筋,勤于思考,才能把有些坏事变成好事”也就浮出水而了。在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的时候,采取了转换角色的策略,创造说话的情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习课文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其蕴含的道理,我提供了几篇和课文主题思想一致的文章,让学生拓展阅读,开阔视野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了三个打写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网络表达,—个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有没有开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另外两个分别是让学生续编课文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思考,创编故事。应该说,题目的设置考虑了学生的喜好及其能力的差异。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2篇

一、了解学习目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

二、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有几次对话?请你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1)请你试着读一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爸爸为什么催玲玲快点睡觉?应该怎样读?

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用动作体会“满意地端详”的意思)

(2)找出第二次对话读一读。

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叭的一下”和“哇地哭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这就是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画的那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看着它,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4、你认为爸爸说的哪些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出示第九自然段讨论)

5、师小结。

6、现在,你有心里话想对玲玲、玲玲爸爸或自己说吗?

三、积累词句,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下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

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的说

满意的笑了懒洋洋地趴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并鼓励学生背下来。

3、、拓展活动。

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否遇到过“坏事变好事”这样的事情。

板书:25、玲玲的画

坏事变成好事

肯动脑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可能办成的事能办成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都认识:

出示:玲 详 催 奖 幅 叭 脏 筋

(2)咦,生字宝宝哪去了?找一找,是不是跑到你们的座位上了?哦,原来是跑到词语姐姐那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玲玲 端详 评奖 催人 一幅画 叭的一下 弄脏 动脑筋

(3)顽皮的生字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藏在了句子里,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b、“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4)你们平时是怎么表扬自己的?那你们认为你们刚才的表现怎么样?那就表扬一下自己吧。

2、检查读课文:句子读得这么好,我相信课文一定读得非常棒,谁愿意读?(五名学生分段朗读)

二、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同学们的表现太好了,我奖励你们欣赏一下玲玲的画,玲玲画的是什么?

2、是啊,这幅画画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画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所以,玲玲自己觉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

(2)“端详”是什么意思?那怎样的看才是端详呢?现在你们就是玲玲,请你仔细地端详端详这幅画。用“端详”说一句话。

(3)谁能读好这句话?

3、就在这时候,爸爸催玲玲睡觉,可是,意外发生了?(出示弄脏的画)自己读课文,看看这时候玲玲是什么表现?爸爸又是什么表现?(请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1)这时候,玲玲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难受、着急)

(2)现在你们是玲玲,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从你的语气里和你的表情里读出你的难受和着急。(请2-3名学生读、齐读)

(3)“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

请你们读第八自然段。

(4)谁来说说,玲玲是怎么做的?

a、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你觉得怎么样?这只小花狗真是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b、出示: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了什么?

(5)出示幻灯片,玲玲的心情跟刚画好的心情一样吗?

4、出示爸爸的话。爸爸又是怎么说的呢?现在,谁来当爸爸,跟玲玲说说话?指读。爸爸这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三、总结

1、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玲玲多高兴呀!你是玲玲,你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2、是啊,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谁来说说课文里的坏事指的是什么事?好事指的是什么事?那爸爸的话有道理吗?我们要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现在我们就认认真真抄一遍吧。

四、扩展,小组讨论

我们知道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解决,那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4篇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复检、巩固生字,会写“肯”、“脑”、“筋”这3个字。理解“来不及、肯动脑筋”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这两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对重点词的品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的变化。

4、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处理好类似情况。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复检、巩固生字,会写“肯”、“脑”、“筋”这3个字。理解“来不及、肯动脑筋”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这两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的品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的变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处理好类似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端详、评奖、满意、脑筋、参加、来不及、肯动脑筋、一等奖

2、学生结合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随即板书:好事——坏事——好事

二、细读感悟

(一)聚焦坏事(第3自然段)

1、坏事指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概括回答:水彩笔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2、在什么时间,发生了怎样的事?玲玲的表现是什么呀?全在一句话中,写得既清楚,又明白,快让我们快来读读这句话。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水彩笔掉得很快——叭的一下

引导学生感受,意外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该怎么读?

(2)玲玲一下子就哭了出来——哇地哭了

对比朗读:哇地哭了

哇——地哭了

把“坏事”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导学生读清楚:水彩笔怎么样?画怎么样?玲玲怎么样?读出情景、动作的连续性。)

(二)从“来不及了”到“糟糕透了”

1、体会“来不及”(第6自然段)

评价过渡:听出来了,真伤心(委屈)!玲玲,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呀?

(1)学生角色转换: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2)师生分角色读:

“怎么了,孩子?”

“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通过“来不及了”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时间太晚了,来不及再画了;
画不出画来,就不能参加评奖了;

若“时间太晚了”学生答不到,教师归纳时,可以直接给出。

(4)加提示语:“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玲玲地说。

教师过渡:要是我也会觉得挺可惜的,(回顾1-3段,指板书),原本挺高兴的心情,现在一落三丈,糟糕透了。

2、从“来不及”到“糟糕透了”(第9自然段)

来不及画了,因为时间很晚了。来不及画了,可是明天就要评奖了。所以这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很坏的事。

【书写指导】教师结合“糟”字本义,讲解,并在田字格中板书。提示右侧

笔顺。

事情的糟糕,导致了心情更加糟糕。(为突破难点搭桥。)

(三)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

1、坏事怎样才能变成好事呢?

出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指名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关注学生对“往往”的解释。

2、体会文中“坏事”是怎样变成“好事”的。(第8自然段)

(1)玲玲眼中的“坏事”,最终变成“好事”。那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玲玲是怎样做的。请大家打开目标73页,默读,完成语言的理解(一)。

(结合目标完成对第8自然段的理解。【目标】语言的理解(一)——对目标中的题目,根据理解需要,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1、玲玲做了什么?找一找相关词语,把它圈出来。

2、结合上下文填空。

听了的话,玲玲不 了。她拿起画,左看看,右看看,端详了半天,觉得弄脏的地方像 ,于是决定在这里画 。她又发现到这里的颜色不一,想到:要是画 就更合适了。就这样,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教师订正答案

1、玲玲都做了什么?指名一生说:想,拿,画,笑

2、如果你是玲玲,你认为那个环节是最关键的?

预设1:“想”最关键:你一定猜到了玲玲是怎么想的,读读你的答案。

预设2:“画”最关键:玲玲画什么了?你来读读。(读出小花狗的样子来。)这只小花狗课可真可爱!但“画”并不是这几个环节中最关键的。启发学生找到“想”。

3、小评委点评

对比:课件出示两幅画。

同学们,现在美术大赛组委会,聘请你们担任的小评委,对比一下这两幅玲玲都觉得很满意的画,你们评评那幅能得一等奖?它好在哪?

预设:有小花狗的画,生动,把画画活了。

引导:这幅画叫做《我家的一角》。这个家真好,真幸福。小花狗竟然趴在楼梯上睡着了,我们不仅看到了小花狗的可爱,还看到了家人对小花狗的爱。

4、回归主题——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难怪爸爸最后说:“玲玲肯动脑筋了,画弄脏了这件事,就真的变成了好事。

(1)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关注标点。

爸爸一共说了几句话?请你通过读告诉我们。

完成【目标】第四题。(给句子加标点)

订正:

A、订正错误。目标中:爸爸看了看,应为:爸爸看了。

等待学生指出错误后,渗透修改符号。

B、总结标标点的方法:知道爸爸说的话里面有几个意思,就是有几句话。

(提示:不是见到吧就用叹号,语气没有那么强烈,而且是半句。)

随行巡视。

(2)书写指导

A、“肯、脑、筋”

这几个字中都带有“月”,你有什么发现吗?(不同位置,不同变化) 学生在书中田格练写。根据学生书写情况,教师反馈。

B、在线上写的指导【目标】第五题。(抄句子)

第一次正式地在横线上写字,同学们觉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踩线,间距,空格

C、写完了,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三、情感迁移,改变观念

结合书后泡泡: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以后再遇到,你会怎样做? 不急、不哭,想办法,动脑筋。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将坏事变成好事。具体什么办法因你的情况而定,需要你的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像玲玲一样,赢在智慧上。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好事————坏事————好事

来不及想、画

需要第一课时协助梳理的内容:

1、事情发展的主线:好事——坏事——好事 (板书)

2、梳理关键词。

端详的理解

满意在文中的哪?你读读相关的句子。

体会评奖的重要性。

懒洋洋,积累ABB词语,体会小狗的可爱。

3、写字建议。

板书处理“玲”。

叭、狗、楼梯、关注对学生的评价。

4、句子的梳理

对话:读通,读明确。哪是玲玲说的话?哪是爸爸的话?

第九段爸爸说了几句话。标句子,数句子,读通句子。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5篇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
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
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
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6篇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第25课《玲玲的画》内容简单,意蕴深刻。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玲玲情感的变化;
品味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肯,脑,筋”等字,理解“满意、端详、脑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随文识字、写字,以小组合作、比赛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寓教于乐;

2、利用绘本阅读,加强朗读指导,巧妙引导补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书写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难点:品味爸爸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词卡,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认识玲玲。

2、随文识、写“玲”字。

3、导出课题。

二、比赛检测

1、比认。比赛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顺口溜识字“叭,趴”。

2、比写。扣住有同样部件的“肯,脑,筋”,指导观察特点,比赛写字。

3、比讲。自由读文,比赛讲讲这个故事。

三、绘本阅读

1、由画想画,比读显满意。

1夸画入情境。夸一夸玲玲的画,引导学生走入玲玲的情感世界,走进文本。

2随文识词,理解“端详”。抓住“满意”,“端详”等词,想象玲玲对自己画的画爱不释手的样子,做到随文识词。

3指导朗读,读出“满意”之情。指导学生赛读,入情、入境地读出玲玲对画的满意之情,为学习后文做好铺垫。

2、合作补白,比读知着急。

1看图悟情感。观察玲玲被弄脏的画,品悟玲玲的着急,伤心与难过。

2指导读出玲玲的着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出示文本,引导学生补白。玲玲( )说:“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指名学生填一填,再读一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个性化感悟。

4师生合读,加深情感体验。师引读:“玲玲( )说”,学生读玲玲说的话。通过教师引读,使学生对玲玲情感变化的体验更加有层次。

5男、女生,合作比赛读。(带上动作和表情)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对比欣赏,比读感高兴。

1对比赏画,感受画的变化。对比欣赏玲玲最初的画和最后的作品,通过比较画的不同,寻找玲玲情感变化的激发点。

2对比读文,指导读出高兴。抓住玲玲前后的变化,读出玲玲高兴的心情。

四、升华主题

1、出示绘本,理解主旨。结合绘本,说感受。从“坏” 到“好”,理解爸爸的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2、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感受。小组合作说经历,全班汇报,联系实际提升感悟。

3、小结全课,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7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玲玲心情情感的变化,以及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玲玲的画》这篇课文。

(一)、复习生字

1、 师:首先请同学们复习一遍我们上节课所学过的生字。

2、(1)CAI出示生字:

(指名读,每人读一排;
齐读,每组词读两遍)

(二)、写生字

1、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么多的生字中,有谁发现了哪一组词非常特别,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快?

(学生汇报)。

2、对了,看这两个字“脑筋”,就是我们今天要求会写的生字。

3、先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大家一起交流。

a、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左窄右宽、上宽下窄)

b、两个“月”字不一样;

师评价: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能发现问题。

4、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到黑板,舒老师把这两个字示范一遍,也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写时一定要让学生说笔画顺序)

5、同学们,你们也想不想自己写一写,那好,请把你们的书轻轻地翻开到第118页,照老师刚才的样子,把“脑筋”漂漂亮亮地送到田字格里去。同时在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哦!

6、展示与评价

a、谁愿意把自己刚才写的字与大家分享呀?

b、师生评价(2名学生)

7、小结:

看到大家刚才那么认真的写字,老师相信你们在写的时候也一定动了脑筋!

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提问设疑

1、昨天同学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学生汇报)

说得可真好,我们表扬他“顶呱呱”。

2、师小结:

玲玲在这篇课文里一共画了两次画,(CAI出示两张图片)请大家看一看,哪幅图是第一次画的,哪幅图师是第二次画的呢?

3、师: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画,玲玲要画两次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

4、过渡: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并且找一找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了玲玲第一次画画。

(二)、学习第一幅图

1、师: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了玲玲第一次画画,你们找到了吗?

(指名读1,女孩子读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

2、此时,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满意)

3、玲玲为什么满意呢?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她的画?(CAI出示玲玲的画)

5、好吧,老师就奖励大家欣赏玲玲的画。(课件出示)玲玲画了什么?你觉得画得怎样?

6、是啊。这幅画画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呢!所以,玲玲自己看着觉得很——满意。

板书:满意

7、 从哪个词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小朋友赶快在这一段中找到这个词语,并用铅笔把它画出来。

A、CAI(端详)点红色 。

B、那“端详”是什么意思呢?

C、那怎样的看才是端详?

D、像老师这样看是不是端详呀?老师演示。生回答。

E、请你来演一演?(你们看,玲玲把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这就是“端详”。)

F、现在我们全班同G、学都来当玲玲,H、也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

8、谁能读好这句话?

9、看他读得真好呀,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10、过渡:

玲玲的画画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画第二次呢?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4-8自然段。其他同学请想一想:为什么玲玲还要画第二次呢?

(三)、学习第二幅图

1、谢谢你们的精彩朗读。其他同学找到答案了吗?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呀,真可惜,正当玲玲准备收拾东西睡觉的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板书:哇地哭了)

3、这时,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

4、怎么办?(指名回答)

(哦,原来是爸爸提醒了玲玲,说了什么呢?“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5、玲玲后来又画了些什么?

(1)、CAI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你觉得怎样?这只小花狗真是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2)、所以,有了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玲玲满意地——笑了。

(板书:满意地笑了)

6、现在请全班同学也带着满意地心情,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吧。(CAI出示8自然段)

(四)、比较两种不同的心情

1、CAI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请学生自由读。

2、比较两个“满意”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3、我们来读读这两段,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左边两组第一段,读出满意、开心。

右边两组读第二段,读的更满意、更开心。

(五)、感悟、体会爸爸的话

1、看到了玲玲满意地笑容,这时爸爸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2)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同学们,坏事在课文里指的是什么事情?(板书:坏事)

3、好事又指什么事情呢?(板书:好事)

坏事为什么能变成好事呢?是因为肯——动脑筋!(板书:肯动脑筋)

4、所以,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请你动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5、齐读这句话。

拓展训练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能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形呢?

2、老师这有几个例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动动脑筋,将它们变成好事。

A、当你不小心把墨水搞到墙上去的时候,你会?

B、当你看到快要丢弃的废塑料瓶时,你会?

小结:

你们真会动脑筋,所以,同学们,老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也像玲玲那样积极开动脑筋,有时候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8篇

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公开课)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 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19篇

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意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韵母。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学习准备:自制课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我们就来看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

2、谈话激趣:

(1)指答: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师: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识字

1、自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字、读准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现在咱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刚才读的更好。

三、指导朗读,深入领悟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你觉得她画的怎么样?

2、玲玲是怎么看这幅画的呢?(生答,随机板书:满意地端详)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怎样才是端详呢?(学生根据理解自己进行“端详”,师适时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3、师: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觉了!请大家读一读2、3两个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启发:当你很晚不睡觉时,爸爸妈妈催过你吗?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谁再来读一读?

4、过渡:就在玲玲快去睡觉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小朋友们读一读4—10自然段,想一想在这部分课文中,有你读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读、思考)

5、交流,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2)玲玲为什么说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爸爸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自己就能读懂。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6、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问题。

7、集体交流: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你能从哪儿读懂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被弄脏的图画:想一想,此时玲玲在想些什么?(指导读好4—6自然段。)

师: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谁把有关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图画:你们看到了什么?玲玲现在怎么样了?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玲玲此时的心情?(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2)师:看到玲玲很满意,爸爸怎么样?他可能说些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做?(随机出示文中插图,观察图画。)课件出示爸爸的话,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互读。

师:你们怎么理解爸爸说的这句话?(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总结。)

(4)随机指导这句话中生字的书写:糟、肯

引导: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评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五、总结:

课前小朋友们说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新想法?(生答)看来,玲玲爸爸的话让我们受到了启发,课下,请大家把这两句话抄下来,记在心里好吗?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0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玲”字及词语“楼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白衬衣、绣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习字

1、(出示一件被钩破的衬衣)同学们,昨天李老师在做家务的时候不小心把衣服给钩破了。这是李老师最心爱的一件衬衣,可是现在不能穿了。谁能想个好办法,让李老师重新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学生反馈。预设:在钩破的地方绣上一朵图案。)

2、(贴上绣花)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在钩破的地方缝上绣花,这件衬衣似乎比原来更漂亮了。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也是这个道理。(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4、“玲”字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谁来读读?读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导读准后鼻音)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5、齐读课题。“玲”字还是要本课要书写的生字,谁来教教大家该怎么写?(指导书写“玲”。)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己想办法认记生字。

2、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谁来提醒下大家?(正音)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老师给这些生字都找了个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自由认读、全班齐读。)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认识吗?(分男女读、开火车读。)

5、为了奖励同学们读得好,老师特意为你们找来了课文的动画,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仔细倾听。

6、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7、指名分段朗读,反馈、正音。

8、全班齐读。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2、师生交流、反馈: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①指名回答。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③理解词语“端详”(可以换成哪个词?哪个更好?)

④配动作表演“满意地端详”。(板书:漂亮、弄脏;
满意、着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①指名回答。(板书:开动脑筋、画上小花狗)

②对比两张“画”,学生谈谈感受。

③指名朗读爸爸说的话。

④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⑤指导朗读爸爸的话。(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

⑥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从爸爸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①全班回答。

②板书:满意、得奖。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板书:遇到困难,善于思考,坏事变好事。)

3、欣赏“名人名言”

五、指导书写“楼、梯”

1、(出示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板书设计】

玲 → 满意 → 着急 → 开动脑筋 →满意 遇到困难

玲 善于思考

的 坏事变好事

画 → 漂亮 → 弄脏 → 画上小花狗 →得奖

【教学反思】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己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迹,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这样,劣势也能转变为优势。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以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思索、铭记爸爸简短语句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换词、出示单个生字等形式,采用指名读、开火车,分男女等方式来学习本课生字,达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通过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导重点句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坏事变好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每个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从中领悟本课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1篇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
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
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
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2篇

一、设计理念:

体现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在课堂中的整合与运用。集中识字有利于识字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高效的识字方法;
而字不离词,词不离文,随文识字则渗透着阅读教学,有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识字教学与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字、词义的理解更胜一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对我校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探索。

二、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四、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生字词语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

师: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玲玲。

师:提示读法,“玲”是边音,后鼻音,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生: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仔细看老师是如何写的。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

生:观察,书空。

师:比一下,看谁在“我会写”中写得好!

生:书写。

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玲”字的?

生:令加上一个王字旁……

师:总结,同学们用了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玲”字,“玲”字多用于人的名字。我们还可以给“令”字加许多偏旁呢,谁来试一试?

生:冷 怜……

师:出示课件,复习巩固以下字:铃、拎、冷、怜

师:今天,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初知课文内容。

师:播放课文朗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标出段号,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板书以下内容: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三)总结全文

师: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引读。

生:一等奖

师:她高兴吗?

生:高兴

师:板书高兴。是啊,正像玲玲爸爸说的话一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引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老师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讲述衣服被划破了的故事。

生:听。

(四)品读,情感升华。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回顾玲玲的情感变化。

师:最开始,玲玲看到自己的画很——————

生:满意。

师:画弄脏了,玲玲很——————

生:伤心。

师:听了爸爸的建议,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很——————

生:满意。

师: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玲玲很——————

生:高兴。

师:找出玲玲的爸爸说的话,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

师读叙述的话,一部分同学读玲玲的话,一部分同学读爸爸的话。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3篇

预设目标:

1、 会认“玲”等8个生字,在课堂上会写“玲”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初步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大家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请你来说一说,我们一起帮你分担。

2、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烦恼,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位新朋友,肯定会给你们带来欢乐的,她的名字叫玲玲。

让我们和她打个招呼,亲热地叫她一声,热情地喊她一次。

接下来,让我们认认真真地把她的名字写一写。

a、 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

b、 如果没有,让大家认真开老师写她的名字,然后再临写。

今天,这个玲玲她要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难题的魔法,这个魔法就在25课课文中,请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直到读通顺为止。

2、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的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3、 合作学习

a、 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b、 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c、 将词语的拼音去掉,让学生练读,分组开火车读。

d、 去掉其他字,留下生字,让学生进行抢读。

三、词句结合,朗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分别划出带有这些字词的句子,并认真地读一读。

2、 交流

句子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a、 请女同学读一读

b、 用动作体会“端详、满意地端详”

c、 指导朗读。

句子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a、 请男同学读一读

b、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肯定是怎么样的?

c、 这时候,玲玲会想些什么?

d、 带着这种想法,这种心情再齐读句子。

句子3:“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a、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怎么样了?

b、 带着这种感悟,自由读读这句子。

句子4:“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这是事情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句子5:“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a、 齐读

b、 尝试背诵

c、 生活中,你能想到这样的例子吗?

d、 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四、联系实际,渗透思想。

上课一开始,有些小朋友说了自己的烦恼、难题,那么现在你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4篇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不仅大家喜欢画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瞧!(板书:玲玲)快来和她打打招呼吧!你来吧!

师:我发现第二个玲你读的是轻声,读准了,谁还行?齐读。

3、多好听的名字啊![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4、玲是这一课的生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生字,你瞧!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带音节生字]你认识哪几个就领大家读哪几个?(抽生领读)

你们都认识吗?自己快借助拼音读读吧!

[课件:去拼音生字]这样你还行吗?自己先试试。

2、咱们来玩个游戏吧!你看!这是什么?[出示:魔方]生字魔方。

[师抛]怎么读?这个?会玩了吧?在小组里玩一玩吧!玩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

师抛生读。

三、情境中感悟

1.表演朗读,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一开始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句子。(出示句子)分男女读句。

②教师出示玲玲的画实物,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看着自己即将参加比赛的作品心情怎样?

③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表演端详自己的画,感悟玲玲的心情。

④学生带着表演中的感悟诵读,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⑤指名读,全班读。

2.移情体验,感悟伤心。

①指名读玲玲哭了的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分组读句。

③出示课件:(弄脏了的图),

引导学生体会:一幅那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多伤心、多难过呀!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移情体验,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

④指导学生感情读。

⑤指名读、男女读、全班读。

3.展开辩论,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又笑了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玲玲为什么又笑了?我们再读读想想!(出示两幅图:图1为弄脏了的画;
图2为画上了小花狗的画)

③师:玲玲为什么画小花狗?想想这儿还可以画什么?

④出示了三幅图:第一幅是玲玲一开始画的没有小狗的画;
第二幅是弄脏了的画;
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画。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⑤学生展开辩论,体会到玲玲肯动脑筋,把画变得更美了!坏事变成了好事!

4.角色表演,体会含义。

①自由读爸爸说的话,在小组中讨论读懂了什么?

②指名答。

③教师扮演爸爸说这段话,祝贺玲玲获得成功,学生扮演玲玲,表达此时最想说的话,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④指导背诵爸爸说的话。

3.角色诵读,深化体验。

(1)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按角色演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l.教师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

2.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赠学生名人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 第25篇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玲”、“肯”、“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读单元导语,说说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玲玲画了一幅什么画?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在画画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什么事,是怎么解决的?)

二、初读识字

1、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生字带拼音),然后去掉拼音读。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把这些生字放入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玲玲在画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画弄脏画小花狗

三、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地笑了。

2、指读第一句,理解“端详”一词,同桌相互做端详的动作。请你仔细地端详玲玲的画,说说画的怎样?

3、玲玲对自己的画多么满意啊!可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怎么样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板书:哭这时玲玲是多么伤心啊!谁能带着伤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哭什么呀,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来不及了)这时候的玲玲是多么伤心,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不光伤心,还很着急,你能读读玲玲说的这句话吗?(指读男女生读齐读)

4、这么伤心、这么着急的玲玲,谁能来安慰一下?

这时爸爸也在安慰玲玲,爸爸是怎样安慰玲玲的?读爸爸的话。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

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玲玲看了现在的这幅画是怎样表现的?(满意地笑了)板书:笑

5、读“想了想……满意地笑了。”这一自然段,“想了想”说明了什么?从“懒洋洋”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玲玲的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们对这幅画满意吗?请带着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6、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住了污渍,更给这幅画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读爸爸说的话。在课文中,“坏事”指什么?板书:坏事这里的坏事还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好事”在文中又指什么?板书:好事这里的好事还指生活中令人满意的事、令人高兴的事。要想把坏事变成好事,我们应该怎样做?板书:肯动脑筋

8、从爸爸说的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背诵爸爸说的这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写“玲、肯、糟”三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先摆好姿势,再在书中田字格内书写。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玲玲 教学设计玲玲画2 教学设计玲玲的画(推荐25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优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