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热门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二单元《按比例分配》问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热门,供大家参考。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二单元《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简单按比例分配的过程。
2)能力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答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简单按比例分配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多观察与数学结合的实例,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使学生感到劳动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设计理念】
学校劳动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习惯也是在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中养成的。因此,在掌握劳动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不仅是一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还能为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劳动技术教育与数学的整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数学只有运用于生活才能显现出他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注重铺垫:
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请看大屏幕,读题,并说出结果。(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深刻把握知识发展的脉络,把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用到的旧知识分成几个知识点,复习了比和归一、分数应用题知识,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当中去。)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我校的图片,(课件出示)看完以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1:我们的教学楼很气派,教室也很宽敞。
生2:我们的校园很整洁,也很美丽。
生3:我们学校的长廊很漂亮,很壮观,我很喜欢。
生4: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我很高兴。
……
师:的确,我们的学校是非常好,我也为我能在这样的学校工作而感到自豪。同学们再看这张图片,知道这是哪吗?
生:这是我校操场西南侧的一块荒地。
师:对,这块荒地在今年五月份已经成为了我校的劳动实验基地,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1:如果将这块荒地种上蔬菜、花草,会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生2:还会陶冶我们的情操。
师:同学们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看例1:(课件出示:)其中的240平方米由学校的总务处管理,已经按3:5种上了茄子和西红柿,茄子和西红柿各种多少平方米?
找同学读题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已知这块地的总面积是240平方米,按3:5种上了茄子和西红柿。
生2:问题是茄子和西红柿各种多少平方米?
师:小组交流一下,按3:5种上了茄子和西红柿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生1:就是把240平方米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
生2:茄子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3/8,西红柿占这块地的5/8。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那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
找两名学生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1)3+5=8份
种茄子的面积:240÷8×3=90(平方米)
种西红柿的面积:240÷8×5=150(平方米)
2)3+5=8
种茄子的面积:240×3/8=90(平方米)
种西红柿的面积:240×5/8=150(平方米)
生1:我是用份数思考的,这块地平均分成了8份,用240÷8=30(平方米)求出了一份的面积,再用一份的面积乘3就是茄子的面积,一份的面积乘5就是西红柿的面积。
师:他的这种做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第二名同学解释一下。
生2:我是把比转化为分数,再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块地平均分成了8份,茄子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3/8,用240×3/8=90(平方米);
西红柿占这块地的5/8,用240×5/8=150(平方米)
师:这种方法好不好?
生:好。(掌声)
师:我们怎样检验一下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把90:150化简,看看是不是得3:5。
师:同学们检验的方法真好,我们要养成做完题后会检验的好习惯。
教师总结: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一般有几种解法?
生:两种。第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来解决问题。第二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合理的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开启智慧之门。交流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自己方法的同时,可以接触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一举两得。)
(三)劳动尝试,解决问题:
师:我们的劳动基地还剩下一块,学校计划让学生来管理,同学们有信心管理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管理这块实验基地的第一个问题,请看例2(课件出示):如果我们将这块地按2:5:3种上牡丹、月季和菊花,我们应该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呢?找同学读题。
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要按2:5:3种上牡丹、月季和菊花。
生2:让我们确定每种花的位置。
师:同学们能解决吗?小组交流讨论一下,应按怎样的步骤来进行。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分3步进行:
生:1)测量出这块地的长。
2)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计算出2份、5份、3份的长度。
3)利用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划分,就能确定出每种花的位置。
师:同学们听清楚了吗?这样做可以吗?
那我们就去劳动实验基地进行实际划分一下。学生分成五组,一二组测量这块地的长;
三四组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计算出2份、5份、3份的长度;
五组利用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划分,确定出每种花的具体位置。小组合作,人人动手。
学生去试验基地进行实际划分。
最后总结。
每组学生汇报结果。
生1:我们测量的长是60米。第二组同学同意。
生2:我们的计算过程是
2+5+3=10
60÷10=6(米)6×2=12(米)6×5=30(米)6×3=18(米)
生3:我们的计算过程是2+3+5=10,60×2/10=12(米)60×5/10=30(米)60×3/10=18(米)
生4:我们把两个长都从南边开始量出12米、30米都做了个记号,然后再把相对的点连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三种花的位置了。
师:看来每组同学都已经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数学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四)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回到教室。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两道题,你会做吗?(课件出示)自己读题,并解答出来。
订正答案。
2、综合实践:
课外作业:设计一份500克的水果沙拉,并把各种水果的比以及计算出的重量结果填写在表格当中。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将知识引入生活,有利于对学生劳动技术能力的培养,和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有两种解法。
生2:我学会了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实际划分,确定位置。
生3:我不仅学会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还会实际运用了,我非常高兴。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都很不少,今后我们还会对这块实验基地进行预算,进行实际种植,同学们有信心吗?这节课就到这。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基本
内容第76~77页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沟通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及难点会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简单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预习教学
环节设计
一、基本练习
1、知识回顾与整理。
前几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引导思考:当药粉是400克时,水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当水是400克时,药粉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第(3)题要引导学生理解: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石子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
2、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对照条件确定长和宽的比值。
第(2)题引导思考:已知长与宽的比是5:3,要知道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必须先求出什么?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中点2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反馈时,引导学生理解: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的差是40千米。
三、拓展练习
出示:
王大伯养了灰兔、白兔、黑兔共150只,已知白兔只数是灰兔只数的5/6,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比是4:5,灰兔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已知哪些条件,已知灰兔、白兔、黑兔共150只,求灰兔有多少只?需要先求出什么?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75页的例5,练习十四第1~4题。
内容简析:
例5教学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让学生感悟、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答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地分析题意,明白“分什么,是多少;
怎么分,分给谁”。
2、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发现数学。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分物品的事。你能不能说一说这样的事呢?根据情况实时追问是怎样分的?
2、创设情景,揭示分法。
课件展示情景(小明和小军购买练习本)
(1)他们都花了5元钱,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你们认为,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平均分)
结:每人分得同样多,我们称它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配体现了分配的公平性。
(2)小明花了4元,小军用了6元,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这10本练习本是否也平均分呢?为什么?
(因为两人花的钱不同,得到的块数也应该不同。所以不能平均分。)
师:有道理!在这里,“平均分”反而显得不合理,当然也不公平。那么,“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比较合理?同桌商量商量。
3、小结理由,板书课题。
同学们都认为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练习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并审题)
【评析:创设冲突的情境,提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由平均分配过渡到按比例分配,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展开教学
1、出示例题5
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1)学生讨论,探索新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们试着去解决,小组里也可以交流。
(学生开始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选取典型解法进行板演)
解法一:3+2=5
30÷5×3=18(格)……红色
30÷5×2=12(格)……黄色
解法二:30×=18(格)……红色
30×=12(格)……黄色
【评析:教师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新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体验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
(2)、汇报交流,形成技能
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调查用这种思路解答的有多少同学。
注意做解法一的: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注意做解法二的:先求两种颜色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格子的分配中,红色可以分配到3份,黄色可以分配到2份。教师趁机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红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18(格)
黄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12(格)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方格总数是5份?(从3﹕2看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在这里是将30按3﹕2进行分配,红色和黄色分别占总数的和,因此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来解答。
(3)多维检验,培养习惯
师:设计部门非常谨慎,对我们求出来的“18格红格和12格黄格”持怀疑态度,谁有办法证明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吗?(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检验,教师予以肯定。教师相机板书)
2、引入试一试
设计部门觉着:如果把30个格子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的话,颜色会更丰富些,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没有比例(怎么分)的时候,再补充上“使三种颜色的方格数比是1:2:3”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三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3、引伸试一试
由于我们在解决问题方面表现出色,设计部门再次给我们一个机会。
现在要给一条便民路按3:4的比例铺设黄色和红色道砖。你能算出分别需要多少块道砖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缺少道砖总数(分什么)的时候,再补上“如果共用了1400块道砖”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两种颜色的道砖各需要多少块?
4、小结学法,形成技能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按比例分配时,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分什么,是多少;
怎么分,分给谁”也就是“总数和比例”各是多少。这样才能顺利解答。同时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评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必需的条件是什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1、理解与发现——信息里的学问
(1)文字信息:信息1、我校男女教师的人数比大约是2:7
信息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约是29﹕71
(2)图片信息:信息1、医院里用的药水。
信息2、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
【评析:学生通过对文字形式信息、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够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规律性的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意识与分析归纳的能力。】
2、巩固与深化——解决实际问题
(1)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有31人,小班有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块?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3)右面的圆表示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90分.红色部分表示足球比赛已经进行的时间.先估计比赛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再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4)学校合唱队有6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将题中的比依次改为1:2,1:1。使学生知道按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殊情况。教师完成“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关系图。
【评析:学生通过对基本习题、典型习题、发散习题和口头编题的系列练习,实际上对此类问题的特点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方法的运用、概念的辨析、结构的把握等能力也将水到渠成。】
3、调查与发现——实践活动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按比例分配的例子。请同学们课后去调查研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试着去加以解释,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例如:
我们每天煮饭时,米与水的比是多少?要多少米呢?
在修筑水泥路时,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多少?
我们喝的果汁中,果汁的量与其他成分的比是多少?
假如,我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身边存在的一些生活现象,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评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4、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4题
5、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你认为应如何来解答?
“平均分配”是否可以看成“按比例分配”呢?
总评: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体验。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分配的需要,它是“平均分”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以及分配的关键,即“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从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并利用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这种学习基础,充分地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探究,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在比较和分析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掌握个性化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一方面注重例题设计,重点突破按比例分配题题意分析的节点“分什么,怎么分”和解题时的节点“有多少,分给谁”。另一方面还努力发挥课件的作用,让条件的呈现,情境的生成,图片的展示等能够在动态中完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第4篇
课题: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四第2、8题的平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习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习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平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习十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习后,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反思中的反思:
学生是可畏的,更是可敬的。在练习阶段,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方法是如此的灵活,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很好地诠释了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新课程精神。
课后反思:
这课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属于按比例分配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比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
二是将比转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应用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图例,自己想到这两种解答方法,在师生的进一步对话中,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解答时,都得渗透对应思想。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基本
内容第76~77页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沟通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及难点会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简单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预习教学
环节设计
一、基本练习
1、知识回顾与整理。
前几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引导思考:当药粉是400克时,水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当水是400克时,药粉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第(3)题要引导学生理解: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石子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
2、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对照条件确定长和宽的比值。第(2)题引导思考:已知长与宽的比是5:3,要知道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必须先求出什么?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中点2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反馈时,引导学生理解: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的差是40千米。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分配 比例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热门 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热门5篇) 比例分配的思路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2023历史教学设计案例3篇(范文推荐)2023-02-13
- 《春晓》教学设计五篇(精选文档)2023-02-14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4
- 2023年度《倒数认识》教学设计6篇(完整)2023-02-14
- 2023年度《周庄水韵》教学设计9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搭石》优质教学设计9篇2023-02-15
- 2023年度争吵教学设计4篇2023-02-15
- 《穷人》教学设计7篇2023-02-15
-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设计3篇【优秀范文】2023-02-15
- 2023年度羽毛球教学设计9篇【精选推荐】2023-02-16
-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篇2023-02-20
- 2023年数学《比例尺》教学教案10篇(完整)2023-03-08
- 2023数学《比例尺》教案6篇【完整版】2023-04-05
-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7篇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