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48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全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3: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8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全文),供大家参考。

(48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全文)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48篇)目 录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48篇)

目 录

1.“两业融合”塑造竞争新优势(人民时评)3

2.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人民时评)6

3.藏粮于技,夯实粮食丰收基础(人民时评)9

4.畅通“网络盲道”,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人民时评)12

5.城市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人民时评)15

6.从快递增速感受活力中国(人民时评)18

7.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民时评)20

8.更好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人民时评)23

9.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人民时评)26

10.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人民时评)29

11.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人民时评)32

12.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民时评)35

13.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人民时评)38

14.加强共治,规范算法应用发展(人民时评)41

15.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人民时评)44

16.开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高地(人民时评)47

17.科技赋能,建设更多新粮仓(人民时评)50

18.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人民时评)53

19.立足数字化营造文化新体验(人民时评)56

20.民航业稳健复苏提振市场信心(人民时评)59

21.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人民时评)62

22.让北京中轴线焕发时代新韵(人民时评)65

23.让大学生村医扎根农村、茁壮成长(人民时评)67

24.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人民时评)70

25.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人民时评)72

26.让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治(人民时评)75

27.让马拉松“流量”变发展“增量”(人民时评)78

28.让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人民时评)81

29.让网络虚假新闻无所遁形(人民时评)83

30.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人民时评)86

31.融合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人民时评)89

32.提升服务贸易还有大空间(人民时评)91

33.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时评)94

34.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人民时评)97

35.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人民时评)100

36.网络文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人民时评)103

37.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人民时评)106

38.为莘莘学子的奋斗和梦想护航(人民时评)109

39.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人民时评)112

40.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人民时评)115

41.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人民时评)118

42.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城市(人民时评)121

43.以合同公平增进交易公平(人民时评)123

44.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民时评)126

45.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时评)129

46.用好红色资源开好“大思政课”(人民时评)132

47.在博物馆邂逅优质文化资源(人民时评)135

48.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人民时评)138

49.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人民时评)141

50.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人民时评)144

“两业融合”塑造竞争新优势(人民时评)

优化融合创新环境,健全保障制度,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

在消费电子行业,“硬件+数据+服务”模式悄然兴起,一些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智慧服务提供商;
在汽车制造业,一些企业开始发力汽车后市场服务,不断拓宽新业务领域;
在物流行业,一些快递企业打造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快递进厂”模式,从单一的物流运输升级为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以下简称“两业融合”),一批具有鲜明产业融合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两业融合”工作现场交流会,发布了“两业融合”典型案例汇编,系统总结了前期试点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推动“两业融合”按下加速键。

推动“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经济学“微笑曲线”理论,在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两端,处在中间环节的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从单一生产制造转向“生产+服务”,从单纯售卖产品迈向“产品+服务”,有助于拓宽企业盈利空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实践看,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已纷纷实现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服务性业务收入超过50%。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起步较早、水平较高,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撑。

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0个区域和80个企业,组织开展了两批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不过,我国“两业融合”仍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融合创新环境,健全保障制度,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

进一步推动做好“两业融合”,要坚持协同推动,形成融合发展合力。一方面,要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育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当前,一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融合发展上初见成效,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开展融合探索积极性仍然不高。要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资源、要素、产能、市场的深度整合与共用共享,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增强区域协作意识。各地既要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模式,也要做好统筹布局,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整体效能。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今日之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业态众多,无论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还是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向延伸,都有广阔空间。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催生出更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完善产业生态,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定能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塑造竞争新优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

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人民时评)

把握好保护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我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新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实现对我国现有分布的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生存状况的全面评估和更新,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夯实了科学基础。

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状况持续改善,是令人欣喜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尤其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我国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形成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完善物种评估等级标准体系,查明物种受威胁等级并分析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次评估中,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物种基础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

对生物多样性总体情况的掌握,为科学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95%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以及包括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二者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科学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让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比如,得益于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不断增长,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从2002年的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濒危等级从“易危”降到了“近危”。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必须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把握好保护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方面,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压实保护责任,提高保护成效。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增进人类福祉。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而道远。在巩固已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能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定能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筑得越来越牢固。

藏粮于技,夯实粮食丰收基础(人民时评)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立夏后万物蓬勃生长,一幅幅“科技农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中原粮仓,无人机飞过大田,“一喷三防”作业忙,麦苗茁壮生长;
赣南大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稻田一片新绿;
东北黑土地,“田保姆”推广保护性耕作、北斗导航作业,豆种入土扎根……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新农艺见效,农业生产一线激荡新动能,让大国粮仓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坚实。

***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绿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当前,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夏粮丰收有了扎实基础,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底气更足。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应该看到,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14亿多人吃饱吃好。现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饭碗还面临不少压力,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实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提高。

农业科技可以运用到粮食生产的各环节,提升播种效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新建4500万亩和改造提升3500万亩年度任务,必须补上土壤改良、田间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以破解“一大一小”农机装备卡点难点为重点,加紧研发平原地区适用的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要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让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使用,能够为农民增收拓展新路径,主要体现为“节本”和“增效”两个方面。从节本来看,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从增效来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极大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带动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能获利、多得利,将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把丰收的基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主体调动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赋能作用,必能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赢得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

畅通“网络盲道”,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人民时评)

畅通“网络盲道”,需要筑牢初始设计这一根基,有赖于构建协同发力的行业生态,也离不开信息无障碍专业人才的贡献

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页面上有哪些文字、哪个窗口正在打开、什么程序正在运行等,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
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许多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自如使用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除“数字鸿沟”,帮助更多人拥抱大千世界,是互联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有超过3.2万个政务网站实现信息无障碍。交通出行、购物、娱乐等移动应用,则让视障人群靠一部手机便能更好地与世界连接。不论是阅读还是出行,有“网络盲道”的导航,视障者的生活更加丰富,融入社会的渠道更加畅通,实现自理自立更有依靠。

也要看到,当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服务信息向网络特别是移动应用端聚集,做好信息无障碍工作变得更为紧迫。目前,视障人群上网仍然有一些障碍待消除。比如,有些音频应用,播放键只是一个图标,软件在读屏时只能生硬地说出“按钮”两个字,无法说出它的具体含义,这就不利于视障者接收信息。有些软件升级频率快,开发者添加了更丰富的功能、设计了更美观的界面,但无障碍需求往往没及时跟上,于是出现了新的不便。这说明,信息无障碍建设仍有不小改进空间。

畅通“网络盲道”,需要筑牢初始设计这一根基。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无障碍优化,现在基本上是哪儿有卡点疏通哪儿,只有极少数能下沉到初始设计。一些开发者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如何围绕视障人群的上网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互联网产品在做初始设计时,应当考虑信息无障碍的要求。相关部门不妨考虑出台统一标准,为完善应用初始设计提供遵循。

畅通“网络盲道”,有赖于构建协同发力的行业生态。比如,一些智能手机厂商开发无障碍触感设计,让视障人员触摸到界面元素,便于他们快速感知不同控件。有些头部硬件企业对手机系统进行无障碍深度优化,为行业做示范。应进一步提高各方参与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激励推出更多信息无障碍产品服务。同时,推动相关技术开放共享,帮助第三方平台进行无障碍升级,形成共促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合力。

畅通“网络盲道”,也离不开信息无障碍专业人才的贡献。视障人群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用习惯。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程序员很难从视障人群的角度去理解需求,进而优化产品。当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有必要通过培训交流,推动更多工程师把无障碍设计有效融入未来的产品开发中。

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全盲及弱视人群在内,我国有1700多万视障者。每个人也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借助听觉获取信息。可以说,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虽然对视障者更有益处,但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人。推进信息无障碍应成为各行各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主动考虑特殊人群需求,携手共创更加包容、温暖、便利的上网环境,这样就能促进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水平整体提升,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

城市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人民时评)

优化公交专用道专用时段,允许部分社会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规范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标志标线、借道区……近日公安部出台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措施,由各地结合实际实施。通过改革寻求保障公交车运行速度和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之间的平衡,这是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生动实践。

***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在城市里,从交通出行到餐饮消费,从垃圾分类到噪声治理,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城市治理息息相关。城市治理得好不好、精细不精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阶段、新要求,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必然要求。过去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已经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燃气管网、桥梁等如何实现实时监测,红绿灯如何配时,公园绿地如何布局等,都考验着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不少城市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在上海静安,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小屋”集纳了“一网通办”自助机、公用事业费一体缴费机、共享打印机等便民设施,将服务和资源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在山东青岛,当地通过设置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废旧衣物回收箱、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等,改善垃圾分类投放环境;
在四川成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共享单车停放情况和投放数量,智能调度企业及时清运……各地实践启示我们,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就必须下足绣花功夫。

开展城市体检,找准“落针点”。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首先要找准难点和堵点。比如,针对公交专用道如何优化调整,北京面向公众开展问卷调查,邀请市民对优化改进方式提出建议。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北京还探索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问题找准,才能有的放矢。

注重科技赋能,磨好“绣花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部分城市通过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平台,让各类管网一目了然;
借助前端传感器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就能不断实现治理方式的优化升级。

加强统筹协调,用好“穿针法”。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推动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例如,治堵工作往往涉及公安交管、住建、轨道公司等多个部门单位,只有强化统筹,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城市治理是一门科学。更好地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必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快递增速感受活力中国(人民时评)

仅用4个多月快递业务量就完成400亿件,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强劲韧性,也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快递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既是畅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渠道,也是观察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400亿件,比2019年提前了128天,比去年提前了24天。仅用4个多月快递业务量就完成400亿件,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强劲韧性,也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将观察的尺度细化,39天超100亿件,67天超200亿件,96天超300亿件,124天超400亿件,今年以来,快递日均业务量稳步向上攀升,这样的成绩凝结着快递企业抢抓机遇的不懈努力。行业企业主动发力新技术、不断拓展新业务,在助力畅通经济微循环中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次日达提速为半日达,“上午下单,下午送到”打造快递新速度;
从单向配送到双向揽派,覆盖更广的智能快递车带来配送服务新体验;
联合多方资源服务电商出海,不断完善的跨境寄递网络助力“快递出海”迈出新步伐……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快递服务网络更加顺畅、服务质量更高、运力持续升级,推动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快递日均业务量逐月增长,映照我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快递业支撑市场流通持续改善,助力线上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近15亿件,日均揽收量较2019年增长约1.2倍。一件件快递包裹,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繁荣景象,也彰显着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基础没有改变,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态势仍在延续。

快递日均业务量逐月增长,折射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追踪快递包裹的流动轨迹,便会发现,不断织密的快递网背后,是加快换挡升级的“快递进村”,是体量持续壮大的“快递入厂”。广东茂名的荔枝、浙江舟山的海鲜、江苏睢宁的家具、浙江慈溪的小家电……今年以来,快递企业不断下沉服务网络,工业品下乡进村渠道更加畅通,越来越多的地方农特产品销往全国,每天超亿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持续激发着乡村消费活力。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区域性供应链服务……通过将服务延伸至生产环节,快递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既有力助推了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也让快递企业开拓了市场新空间。

今日中国,已形成一张网点超41万处、日均服务7亿人次的巨型邮政快递网络。全国400多万快递小哥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让这张大网活力更足、韧性更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畅流通政策的实施和居民消费信心的持续增强,快递业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先导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在深度进村、提速入厂、阔步出海中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民时评)

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重要基石。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延伸至青少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近期,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有的小学在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营造自信有爱的校园氛围;
有的中学倡导“积极教育”理念,将危机干预转化为育人契机;
有的高校从心理咨询辅导中发现问题,在导学关系紧张的学院面向教师开办讲座;
有的地方组建志愿服务队、请专家送教入校,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近年来,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不断提升。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还有待加强。

党的XX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前不久,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探索建立省级统筹、市为中心、县为基地、学校布点的学生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着眼未来,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日常化,引导学生关心自身、悦纳自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基础首先是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各方面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应逐步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当前,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苗头。因此,要深化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问题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强化家校协同,降低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风险。有调查显示,学生线下活动频率、运动习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预期成正相关。这就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劳逸结合,消除学习心理疲劳。一方面,学校在布置作业、组织考试时要合理规范,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校园体育锻炼,灵活安排课外社团活动。另一方面,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促进亲子良性互动,提升应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支持同伴交往,辅助学生构筑同伴支持网络。在同伴交往过程中,经过长期沟通交流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对促进学生情绪健康、人格完善等具有积极作用。当前,一些中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和家庭教育理念等因素,与同龄人交友较少;
有的大学生也面临“社交卡顿”,存在社交焦虑。对此,要重视同伴交往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正确引导和发挥同伴关系的积极效应,传授给学生同伴交往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同伴信任,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就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更好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人民时评)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作出公正的判决,也体现在让判决得到切实执行

自称失业在家、无力偿还贷款,法院通过大数据智能系统分析,发现其同期网络消费支出近4万元,其中“直播打赏”超1万元,系统评定其具备履行能力;
以无偿还能力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但大数据分析显示,被执行人近一年内通过互联网金融理财等支出超20万元,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切断其移动支付路径,令其履行义务……近年来,人民法院探索建立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整合被执行人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等动态数据,让逃避执行行为无处遁形,更好地保障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院判决执行难曾是困扰司法的老大难问题。有些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
有些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利用漏洞,找“黄牛”买票乘坐飞机、高铁,规避执行。这不仅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作出公正的判决,也体现在让判决得到切实执行。面对人民群众期待,人民法院持续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执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法院执结917万多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合法权益。

执行难主要难在查物找人,需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要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尤其是执行查控能力。2019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要求强化执行难源头治理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交易、出资置产、缴费纳税、违法犯罪等方面信息的信用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以最高法“总对总”为主、以地方法院“点对点”为辅的网络查控系统,该系统已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在着力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信用惩戒,会对失信被执行人产生很强的震慑作用。截至今年4月初,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履行了义务。

民事强制执行应当公平、合理、适当,不得超过实现执行目的所需的必要限度。因此,做到依法规范、善意文明执行,尤为重要。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在不影响债权实现、不构成财产价值明显贬损前提下,对能“活封”的财产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物尽其用,社会流通不因执行受阻,兼顾了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是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提高公正规范文明执行水平,定能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人民时评)

近年来,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青少年上网看短视频也愈发普遍。然而,由于内容特点、算法推荐、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人感觉刷短视频会“上瘾”。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短视频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防范短视频沉迷,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在制度上,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设置起“防护网”。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以制度刚性建好“防火墙”。在技术上,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监管部门可利用上线审查、应用管控等实现综合监管,短视频平台等也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才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

帮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关键在疏导。应当真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就短视频本身而言,平台和创作者有责任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应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图书、文体设施、社区活动等更可及,为未成年人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亟待全社会合力破题,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

未成年人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防止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从推进专项行动、深化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到围绕有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凝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也应看到,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也需“授之以渔”。譬如,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针对新形式、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又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用网能力,才能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应用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每个人都是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人、受益人。集聚众智、汇聚众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生态,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让他们的生活更多彩。

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人民时评)

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在社交平台上,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各种美食、促进餐饮消费。然而,为了吸引流量、博人眼球,有的主播在探店时将各式菜品摆满桌面,每道菜却只吃一两口,直播完直接倒掉;
有的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将好好的食材做得无法下咽。浪费粮食、糟蹋食物,种种另类“吃播”行为,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格格不入。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来注重敬畏食物、尊重食物。“吃播”的本意,在于推荐优质食材、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网络主播不顾食物能不能吃完、好不好吃,或超量点菜、或烹饪“黑暗料理”,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食物观。胡吃海喝、“奇葩烹饪”、暴饮暴食等直播,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既浪费食物,也有损主播身体健康,不利于改善网络生态、培厚社会文明。

在拥有海量用户的网络平台上,另类“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费,会给很多网友传递错误的饮食观念,甚至引发跟风模仿、误导更多消费者,进而影响到社会层面正确消费观、饮食观的形成和传播。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有违反这一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
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管理主体有必要对这类“吃播”行为加以整治,加强对网络表演、网络视听平台和经纪机构以及网络主播的监督管理,督促网络主播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抵制易造成不良饮食消费、食物浪费效应的内容。

遏制“吃播”浪费,也要注重发挥协同效应。当探店主播有可能超量点餐时,餐厅有责任进行适当提醒,引导其适量点餐,或者换成半份菜、小份菜。平台方尤其需要加强价值引领,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对“吃播”内容进行细化管理,当用户搜索相关内容时提示“拒绝浪费,合理饮食”,主播出现浪费粮食的行为时按违规程度进行处罚。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广大消费者随时反映餐饮浪费等问题。在享受美食、倡导健康饮食文化时,广大网络主播应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坚决抵制餐饮浪费的先行者、倡导者,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

享受美味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事实上,“吃播”除了推广美食,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真正食其滋味、念其根源、知其不易。在视频平台上,有的网络主播品尝三五个小菜,给出一段深入、精到的点评,并且将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有的餐饮行业从业者精心制作美食烹饪教程,既有趣、有料又科学、实用,同样获得了不少关注。这正可以说明,观众在意的不是主播们吃了多少、食材搭配够不够新奇,而是能否从节目中获得新的饮食认知,方便拓展美食体验。遏制“吃播”浪费,按需点餐、珍惜美食、健康饮食,才能让“吃播”节目既有大流量也有正能量,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蔚成风尚。

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人民时评)

草木蔓发,生机无限。在冒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在广东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殷殷嘱托,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热情。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在生态本底脆弱的情况下,中国持续造林增绿,在广袤大地上书写了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监测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增至目前的24.02%,森林面积增至2.31亿公顷,草地面积达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全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实现“双缩减”。中国成为近些年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种下一棵棵树,爱护一片片绿,中国共产党人绘写绿色答卷,立起文明标杆。

这份绿色答卷,来自***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这份绿色答卷,来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总书记身体力行,连续11年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带领亿万人民爱绿植绿护绿、共建生态文明。我国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尽责形式扩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等八大类50多种,实现了义务植树的全年化、多样化、便捷化。全国设立各级林长近120万名,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林长制”带来“林长治”。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愿景激动人心,参与绿化行动凝聚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自发参与,汇聚成“众人植树树成林”的强大合力。

这份绿色答卷,来自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我国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实行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推进造林、种草改良、防沙治沙等任务落地上图。聚焦“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等问题,各地在造林绿化中既注重数量更提升质量,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科学恢复林草植被,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如今,中国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都持续提升。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XX大报告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我们定将绘出美丽中国更新更美的画卷,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惠及世界。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民时评)

理解提问,快速给出回答;
训练声音,翻唱经典歌曲;
根据描述,绘出趣味画作……近期,基于大模型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了在语言理解和内容生成等方面的出色能力,引发社会关注。

大模型赋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得益于拥有庞大的数据、参数以及较好的学习能力,大模型增强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从与人顺畅聊天到写合同、剧本,从检测程序安全漏洞到辅助创作游戏甚至电影……生成式人工智能本领加速进化。随着技术迭代,更高效、更“聪明”的大模型将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新基座,变成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工具,进而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大模型强大的创新潜能,使其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

经过多方努力,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具有一定基础。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全国已发布了79个。我国在大模型方面已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也应看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离不开多项技术的融合创新。在前沿基础理论和算法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筑牢智能时代的根基,需要瞄准短板,着力推动大模型领域生成式算法、框架等原创性技术突破。同时,还应发挥我国应用场景优势,进一步深耕垂直领域,以行业专有训练数据集为基础,打造金融、医疗、电力等领域的专业大模型。要以高质量应用和数据反馈技术优化,帮助大模型迭代升级。

数据质量影响大模型“智商”。国际上一些大模型之所以领先,与大量公开高质量数据的训练息息相关。我国有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应逐步开放共享优质数据,通过制定共享目录和共享规则等方式,推动数据分级分类有序开放,让流动数据激发创新活力。例如,前不久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建立多模态公共数据集,打造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期待各地各行业从实际出发,加强高质量数据供给,为大模型成长提供充足“养料”。

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经过数年持续研发,国际领先的大模型聚集了较好的资源和人才。当前,我国不少高校院所、企业正在做研发工作,在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等方面各有侧重,研发力量较为分散。作为追赶者,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推动形成大模型产学研攻坚合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治理挑战也不容忽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需做好前瞻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技术应用往往先于规范。着眼未来,在重视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应同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努力实现规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从战略高度着手,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努力拓展理论和技术应用空间,必能更好培育壮大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

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人民时评)

不久前在河北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提供了重要遵循。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中医药可以更好守护人类健康。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是依托。药材好,药才好。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部分临床常用中药采用人工种植。中药材质量是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自2012年成立后,经过十年耕耘,把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8.4%,推动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

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莽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更高视角看,要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高端科技平台,实现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工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三业融合,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向“精确”转化,助力续写中医妙手回春的当代传奇。对于丸散膏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应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数字科技赋能,引导推动更多科研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参与中医药研发。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答好中医药现代化之问,让更多良医良方竞相涌现,中医药事业将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共治,规范算法应用发展(人民时评)

算法内容专业性较高、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汇聚合力

近年来,算法的广泛运用让用户需求和产品、服务得以快速精确匹配,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无论是看新闻、刷视频,还是线上购物、外出就餐,互联网平台个性化推荐日益影响着用户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有一些平台滥用算法,造成“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

为了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精准高效,平台需要借助算法收集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实现对用户的跟踪识别。《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七成受访者担心个人喜好与兴趣被算法“算计”。一些用户希望关闭算法推荐功能,停止将个人信息分享给平台使用。然而,平台个性化推荐却存在关闭难等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曾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关闭个性化推荐最多需7步。平台为消费者关闭个性化推荐设置障碍,是滥用算法的又一表现形式。

类似滥用算法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也给网络空间的传播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大部分算法设计者不会将运算的细节公之于众。由于不掌握相关信息,用户在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维权的成本较高。此外,算法推荐技术每一次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的特定推荐,无不隐藏着平台的价值判断。一旦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失当,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决策以及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很可能会受到单一算法的不良影响。因此,算法规制不能仅靠平台自觉,还需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更好保护用户权益。

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到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再到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针对算法滥用乱象,我国先后出台并完善有关制度,加强相关领域的规范。监管部门及时推出政策举措,也强化了针对算法乱象的整治。去年4月,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推动算法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事实证明,运用法治方法规范算法应用,引导算法向上向善,才能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共同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

算法内容专业性较高、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汇聚合力。监管部门应加强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网络执法威慑力。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更具安全感的使用体验。比如,有的信息聚合平台为了避免用户陷入“信息茧房”,不断优化推荐机制、提高内容推荐的多样性,扩大信息覆盖面;
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签署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如果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服务,企业也不妨探索采用其他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算法正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预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监管、鼓励自律等,算法应用及相关行业将会迎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凝聚众智、加强共治,着力规范算法应用发展,算法技术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人民时评)

“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的这句话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医保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2018年至2022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度总支出由1.78万亿元增长至2.46万亿元,切实发挥了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的作用。可以说,医保基金关系到每一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作为医保基金的监管方,国家医保局始终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5年来处理违法违规的医药机构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彰显了看好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的决心和力量。

守护好每一分“救命钱”,制度建设功不可没。近年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一些技术规范先后实施,医保基金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守护好每一分“救命钱”,有赖于各部门协同参与。几年来,国家医保局联合公安、卫健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聚焦骨科、血透、心内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药品耗材、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开展靶向监督,除去侵蚀群众“救命钱”的“病灶”。仅2022年就破获案件26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61人,追缴医保基金10.7亿元。

守护好每一分“救命钱”,数据赋能大显身手。充分运用智能监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2022年,通过智能监控拒付和追回38.5亿元,约占追回基金总数的26%。综合施策、严打违法,强力监管有效堵住了“跑冒滴漏”,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也要看到,即便在监管的高压下,不规范使用基金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定点医药机构通过违规收费、串换医药服务项目、过度诊疗等手段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有些甚至通过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手段恶意欺诈骗保。同时,“一人刷卡、全家吃药”、冒名用卡、一人持多卡分散报销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医保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仅靠医保部门单方面力量,很难发现这些“穿上隐身衣”的骗保行为,必须切实织密基金监管网。

医保基金来源于参保人缴费和财政补贴,这几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维持在95%左右。蚕食医保基金,损害的是每个参保人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说,切实织密基金监管网、坚决守住基金安全底线,不仅是医保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参保人的义务,需要构筑起全社会参与的监督防线,持续发挥社会监督对于打击违法违规问题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打击、曝光力度,巩固“不敢骗”的高压态势;
构筑全社会监督防线,织密“不能骗”的天罗地网;
引导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和医务人员自觉规范服务行为,推动构建“不想骗”的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斩断违法违规医药机构和不法分子钻空子的念头,让每一分每一毫医保基金都花在治病救人、增进民生福祉上。

开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高地(人民时评)

对于不少外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中国市场机遇不容错过

跨国投资活力是观察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窗口。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万户,同比增长7.6%。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呈现稳中向好势头,有力证明开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高地。

持续升温的“增资潮”,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市场的勃勃生机。今年以来,外资企业继续加码投资中国,跨国商务活动加速恢复,众多跨国企业高管密集来华考察,以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投下“信任票”。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临港修建一座储能超级工厂;
西门子医疗在广东深圳南山区追加投资超10亿元,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空中客车公司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一场场洽谈交流,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充分彰显着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

全球商界不约而同瞩目中国,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从投资回报看,中国市场依然极具投资价值。今年一季度,中国贸促会对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超九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5年在华投资利润持平或有所增加。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无疑将继续成为外资的重要投资目的地。从市场机遇看,我国仍处于总需求较快释放的阶段,这将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经营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持续释放出巨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呈现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等特征,更多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对于不少外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中国市场机遇不容错过。

除了看好我国经济复苏潜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极大鼓舞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从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到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再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广大外资企业注入了信心。中国贸促会调研报告显示,97%的受访外企对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为“满意”以上;
今年一季度,受访外企对获取金融服务、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80%。

中国的市场,世界的机遇。回首过往,我国社会长期稳定、投资机会众多、投资回报可观,对各国企业形成强大吸引力。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可以说,中国市场兼具高质量与增长潜力,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就意味着选择更好的未来。我们相信,一个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让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科技赋能,建设更多新粮仓(人民时评)

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动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中国东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这里锚泊作业。从鱼苗入舱、投喂养殖、起捕到加工,几乎所有流程都能在这艘船上完成。船载舱养模式下,“国信1号”一年能养出3700吨鱼,比每年查干湖冬捕总量的两倍还多,堪称移动的海上牧场。

有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里第一个实现了养殖水产品产量超过捕捞总量的国家。近年来,从抗风浪深水网箱、远海生态围栏到养殖工船,伴随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各类海洋养殖装备赋能,我国不断加快耕海牧渔的步伐。在发展空间上,由近岸浅水向深远海拓展;
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转型。通过持续打造“蓝色粮仓”和优质蛋白生产新基地,越来越多的高品质鱼类“游”上了百姓餐桌。

实践启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蕴藏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优势和潜力。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陆地资源紧张,丰富居民膳食结构,提高我国食物稳定安全供给水平。

进而言之,作为水产养殖大国,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着眼未来,应兼顾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力,实现多养鱼、养好鱼。一方面,要科学拓展宜渔水域,充分利用湖泊、水库、河流等内陆大水面资源,优化升级生产方式,深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网箱等集约立体养殖模式的生产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大优良苗种选育,加大水产“芯片”攻关,并在养殖实用技术、加工流通等环节发力,让“菜篮子”装上更多优质水产品。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树立大食物观”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以强调。耕地、海洋之外,2.31亿公顷森林、近4亿公顷草原等,都是让中国饭碗更丰盛的底气所在。也应看到,激发森林“粮库”潜力,涉及精准育种、生态栽培、精深加工等环节,亟待培育生态化生产的绿色供应链;
开发利用草原充盈“肉盘子”“奶瓶子”,尤须立足平衡草畜矛盾,在饲料生产、养殖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发推广新技术,打造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总之,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开辟更多食物来源,离不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更需要扎扎实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产能,打好组合拳。

从过去80%的食物来自主粮,到如今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等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主角”,相关趋势折射出老百姓悄然转变的食物消费结构,也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产业提供了机遇。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动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们一定能建设更多新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人民时评)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高度重视。

生态修复,一般是指运用生物工程、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措施重建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原有状态或者接近原有状态。“十四五”期间,我国启动“山水工程”负面清单审核,明确将不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规则、工程措施缺乏科学性等9类项目排除在中央财政资金安排之外,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提升。自然资源部前段时间发布的信息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537万公顷,“山水工程”既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保护修复了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系统,减少了生态安全隐患,改善了生态系统质量,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让神州大地生态“颜值”持续提升。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措施。

也要看到,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意义,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落实,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更多实效。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正因此,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认识到,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应不断探索创新。各地生态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修复的生态类型也不尽相同,坚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路径。以“山水工程”为例,福建闽江流域构建陆海统筹的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模式,探索破解互花米草治理难题;
江西赣州南方丘陵山区开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治”治理模式;
甘肃祁连山为实现对退化森林及草地的封育恢复,在限制放牧及采伐活动的同时,提供护林员、旅游向导等就业岗位,开展蘑菇、地耳等林产品的种植,拓宽增收渠道。这些探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也启示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才能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越来越稳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将越来越坚实。

立足数字化营造文化新体验(人民时评)

点开“数字敦煌”资源库,便可浏览洞窟高清图像;
通过“8K+5G”高清直播,就可欣赏国家大剧院高水平音乐会;
想探知传统建筑奥秘,可以借助VR游戏体验中国古典园林的诗意之境……跨越时空、人机互动、虚实相融,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实施,一幅流光溢彩的中华文化全景图正在徐徐展开。以海量存储、即时互动、全息呈现等为特征的数字化技术,正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丰富文化形态、拓展消费场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4个百分点;
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30.3%、21.6%、18.6%和10.2%。亮眼的成绩单,彰显这一新业态巨大的发展潜力。

立足数字化营造文化新体验,需要继续完善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从顶层设计看,《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从实践看,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艺院团等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积极性高涨,海量文化资源正在加速转化为文化数据资源。比如,国家图书馆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已超过10万件。随着国家文化专网和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完善,丰厚的文化资源还将在数字空间被不断激活。

有了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素材之后,能否生产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数字文化产品,考验的是创新创造能力。文化数字化不是文化生活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机械复制和迁移,而是涉及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链条重构。一方面要创新载体,大胆运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虚拟数字人等最新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打开更多文化消费新场景。另一方面也要升级创意,提取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标识,结合时代审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业态。

提升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离不开健全的治理体系和行业生态。文化资源乘“网”上“云”之后,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标准体系如何统一、知识产权如何保护,需要政策法规解疑释惑、保驾护航。以备受关注的数据标准为例,我国正在加强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将解决数据分布式存储、互联互通、数据确权等问题,使每个数据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在数字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既要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要以健全的行业生态培育更多优质创意和产品。

一部文化发展史,也是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都曾催生过相应的文化业态。我们脚下的土地,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又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正经历数字技术深刻变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相遇,绘写出新时代瑰丽多姿的文化画卷。新的历史起点上,期待文化数字化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民航业稳健复苏提振市场信心(人民时评)

综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发展趋势,航空客运市场需求正持续向好

今年5月,我国民航全行业旅客运输规模继续超5000万人次,环比增长2.8%,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
共保障各类飞行48.3万班,日均15574班,环比增长1.5%;
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9.5%,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中国民航局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持续恢复向好,各项效益指标普遍改善,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民航业的复苏,来之不易。作为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冲击最大、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民航业一度面临运量下滑、成本攀升、资金短缺等重重挑战。面对压力,有关部门和地方推出减税降费、应急贷款、航班补贴等政策“组合拳”,为行业纾困解难。与此同时,各民航企业千方百计挖掘细分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差异化、个性化产品,适应市场变化。实践证明,各项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广大民航企业增强信心、鼓足干劲、主动作为,就能更好攻坚克难,稳步推动行业复苏。

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民航业稳健复苏,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一方面,客流攀升,背后是旅游市场回暖,居民消费意愿逐步提升。今年春季以来,老年人、儿童旅客这两类“非刚性客源”明显增多。另一方面,航线繁忙,说明生产稳定、物流畅通。5月份,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59万吨,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7%。航空货运大多运输高附加值产品,这意味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得到有效恢复。

当前,民航业正处于恢复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外部环境仍具有不确定性,还要进一步挖潜力、补短板,以更大努力推动市场全面复苏。

从服务居民出行看,我国民航服务集中在省会等枢纽城市,三、四线城市航空需求还有待得到有效满足。民航企业不妨持续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打造通程航班品牌,提高中转衔接效率,优化网络辐射能力,促进国内主要城市高效畅通、偏远地区城市有效连通,不断开拓市场新空间。更好推进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扩大国内航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行业恢复动力。

从畅通经济循环看,我国民航业规模虽然稳居世界前列,但国际枢纽机场竞争力仍显不足。无论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还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际枢纽机场都是重要窗口和支点。继续加强民航国际货站、智慧物流、信息互通等建设,不仅可以解决行业长期以来容量不足对需求增长的限制,也有助于打造更多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和新兴产业高地。

一个个繁忙的机场、一架架腾飞的飞机,传递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信号。尽管民航业仍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但综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发展趋势,航空客运市场需求正持续向好。抓住有利条件,坚持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把各方面优势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稳健复苏的民航业定能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工作。这一重要举措,将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同时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出“挖掘阐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加强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建设”“建设50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等举措,对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多下功夫。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显著标识,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在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等方面做文章,也需要在方便群众便捷获取正确、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出实招。从组织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科普巡讲、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等活动,到普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再到鼓励引导企业把中医药文化有机嵌入道地药材和老字号产业链全过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将更好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一方面,守正才能更好创新。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方案》提出,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精髓进行挖掘研究、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正是为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创新才能更好守正。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发扬光大。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们要把中医文化传承好。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让北京中轴线焕发时代新韵(人民时评)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就能最大程度释放综合效益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
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这条中轴线,是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它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精彩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前不久,《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实施,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从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到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再到《规划》公布实施,不断构建系统、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正是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具有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整体保护。以钟鼓楼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为例,在修缮过程中,不仅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让钟鼓楼景观视廊得到极大提升,再现了钟鼓楼地区别具特色的老城风貌。实践证明,坚持整体保护,才能更好延续历史文脉。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施全要素保护和全过程保护,必将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总书记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北京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从修缮保护文化遗产,到治理周边环境,再到改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商铺……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就能最大程度释放综合效益,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吸引更多人成为中轴线保护的支持者、参与者。

中轴线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合力。《规划》提出,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同时还对产权主体、在地居民、外来游客、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分别制定鼓励与支持策略。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必能让中轴线更好融入城市更新。

如今,北京中轴线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更加彰显古都魅力。未来,随着申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北京中轴线必将焕发时代新韵,更好助力历史文化传承。

让大学生村医扎根农村、茁壮成长(人民时评)

河南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村医专项计划,湖南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贵州拟招聘1009名应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近段时间,多地出台政策,引导医学专业毕业生成为乡村医生,在拓宽就业空间的同时,也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乡村医生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健康守护人,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卫健委、中央编办等5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在部分省份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由各省专项招聘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注册为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服务,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这将鼓励和吸引更多大学生乡村医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党的XX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把“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作为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从2020年起,国家卫健委在部分省份实施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已累计有43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进入村卫生室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充实并优化了乡村医生队伍,提升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目的在于向农村输送更多医疗卫生人才,补齐乡村医生队伍短板,进一步夯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实践来看,将医学专业毕业生吸引到农村是第一步,关键是让他们扎根农村、茁壮成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才能提高岗位吸引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生活条件不便、环境艰苦。同时,村医除了要承担诊疗工作,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慢性病防控等工作,工作量较大。完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留住人。《通知》要求,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盘活用好存量编制;
乡镇卫生院应当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乡村医生。各地可以按照学历、执业资格、职称、工作地点等因素,在单位内部分配中对大学生乡村医生予以倾斜。

做好培养培训,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医学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科学,医生如果要更好地服务患者,就必须不断学习医学知识,提升医学技能。正因此,《通知》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卫生健康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确保上岗后3年(含)内完成一轮培训。加大医学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医学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既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也将拓宽大学生乡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

还应加强管理,提升工作积极性。大学生乡村医生到岗后,必要的考核和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各地应将大学生乡村医生作为招聘引进的医疗卫生人才,由乡镇卫生院与大学生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期限,按规定落实相应社会保障待遇。同时,乡镇卫生院应做好考核管理工作。

大学生乡村医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认真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加强管理,必能让大学生乡村医生留得住、干得好,让村民在家门口能看上病、看好病,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

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人民时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
安徽发布“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非遗精品力作精彩亮相……近期,不少地方围绕非遗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非遗开发利用,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一个个案例,既彰显着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启示我们,非遗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正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保护好、传承好才能利用好。只有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利用好的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到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再到建设非遗特色景区,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合理利用,才能让传统技艺重焕光彩,进一步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当非遗工艺品借助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当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经由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下厨参考,当非遗戏曲融合流行音乐获得听众青睐,厚重的文化资源将滋养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关键在人。厚植人才沃土、传承后继有人,这既是全社会的深切期盼,也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地市级、县级传承人为骨干,一般传承人为基础,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下一步,还应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传承人参与院校学习和企业生产,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我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今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就能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人民时评)

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而且降低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成本,从而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工厂,一台台机器人在各大棚内自如“行走”,完成授粉、运输、喷药、巡检、分拣等操作。“云端”种植使蔬菜产量提升了10%,商品果率提升了15%至20%,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成为农民的新工具,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数字化浪潮为乡村产业振兴打开了新的空间。从全天候监测气象、土壤、温湿度来提升种植水平,到专家远程识别诊断病虫害、推荐优选用药方案;
从智慧系统对人员、农资、设备等进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到电子商务有效拓宽农副产品销路……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销各环节,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产业集群不断形成,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

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近些年来,聚焦农村社保与就业服务、农村特殊人群信息服务、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等领域,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比如在“医养一体化”服务方面,不少地方推进“5G云医疗”,利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为村民提供高质量远程医疗服务。可以说,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而且降低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成本,从而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

数字技术具有精准快速的优势,能够提升乡村治理的科学性。比如,重庆渝北区整合基层D建、产业、乡村旅游、村民信息等数据,建立“村村享”智慧治理平台,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找、跑路远、环节多、手续繁等突出问题,让村民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跑也不出村”。再比如,浙江省德清县“数字乡村一张图”归集了当地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全县137个行政村的数据都接入“德清城市大脑”,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表和趋势分析,供有关部门研判决策,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各地实践表明,数字技术赋能,能大幅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发挥更大作用,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必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让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治(人民时评)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水情,是河湖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开创性的重大举措

太浦河蜿蜒流淌,一水连三地,江浙沪牵手,建立“联合河长制”,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脚;
川渝两地加强跨界河流协同治理,村级河长展开今年首次联合巡河,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从奔腾万里的长江黄河,到造福两岸的家乡河湖,再到欢腾山涧的无名溪流,120多万名河湖长上岗守水、携手治水,合力守护“水清河畅、鱼翔浅底”的美丽图景。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随着河湖长制的全面建立,各级河湖长队伍不断壮大,从“总指挥”到“最前哨”,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一级抓一级,层层促攻坚,治理资源不断聚集、治理手段更加多元、治理效能日益提升。河湖长制带来河湖长治,江河湖泊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2022年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实践充分证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水情,是河湖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开创性的重大举措。

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河湖长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近年来,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考核问责等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河湖长制办公室等凝聚起各方力量,“河小青”“巾帼河长”“企业河长”等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新局面。但也应看到,河湖保护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容易治的已取得重要进展,剩下的还有不少矛盾尖锐的“龙须沟”。各地应重拳出击、驰而不息,加大力度、延伸广度,让河湖长制实现“有能有效”,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更好完善河湖长制、发挥其治理效能,需要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非法采砂、过度取水等问题困扰河湖健康。一体推进治水、治岸、治山、治污,需要区域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共治。从“分段管”到“全域管”,从“一家管”到“合力管”,必须完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健全执法监督,让河湖不仅有人管更能管得好。一些地区探索“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等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衔接,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戒力度。继续以“河湖长+”为牵引,健全完善会商研判、资源共享、执法联动等长效工作机制,才能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同时,还需要强化数字赋能,为河湖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撑。一些地方开发河湖长手机平台,实现了轨迹追踪、在线上报等功能,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当前智慧水利建设不断推进,各地应抢抓机遇,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河湖长制的深度融合,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数据跑路、从拼体力到拼算力的转变,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保护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让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守护,并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不仅体现出制度创新的突出成果,更彰显着对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情感。久久为功、真抓实干,继续完善河湖长制,将为建成幸福河湖打下坚实基础,绘就人水和谐的斑斓画卷。

让马拉松“流量”变发展“增量”(人民时评)

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北京半程马拉松、上海半程马拉松、郑开马拉松等多场比赛同日开赛;
湘鄂龙凤双城马拉松燃情开跑,具有民族特色的“跨省”赛道吸引2万余名参赛者;
沈阳绿岛环湖马拉松鸣枪开赛,8所高校数千名师生以奔跑的方式庆祝五四青年节……开春以来,多地马拉松赛事先后举办,呈现全面回归态势。

党的XX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为一项高强度的户外有氧运动,跑马拉松既锻炼身体又磨炼意志,是锻造人格、提升心智的重要途径。《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备案133场路跑赛事,其中全马赛事61场,半马及其他项目72场,涉及26个省级行政区。比赛陆续开跑、“跑马经济”逐渐复苏,体现了各地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视。以跑步为媒介,助力全民健身深入开展,让赛事活动释放更大效能,赛事“流量”将有效转化为发展“增量”。

开展马拉松运动,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赛理念,把服务参赛者摆在优先位置。2023武汉马拉松推出赛前退出机制、多项清凉降温举措、全面医疗保障等措施,以精细化服务确保赛事安全有序;
2023成都双遗马拉松保持“不抽签、不设成绩门槛”原则,采用分时、分区起跑方式,既保证赛事竞技性,也提升了大众参与度……各地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优化参赛体验,助力马拉松赛事跑出全民健身发展加速度。

“跑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42.195公里,既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距离,也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数据显示,半数跑者有外地参赛经历,其中超过六成的人会选择在当地旅游。除了在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等赛事保障上下功夫,办赛城市不妨立足自然人文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等优势,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比如,苏州以赛道串联金鸡湖、大运河等景点商圈,沿途安排昆曲、评弹表演,让各地跑者感受姑苏文化、细品古韵今风。2023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突出黄河生态旅游、早茶美食文化等亮点,推出特色产业展区、设计“八宝茶盖碗”奖牌、发放免费旅游券。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马拉松赛事是办给参赛者的,也是办给观赛者的,重在满足人们对强身健体的需求。正因此,赛事主办方既要看到马拉松的正向附加效应,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健身意愿的研判。实践中,一些马拉松赛事出现过动员“跑友”参赛才能勉强运转,或者组织混乱、补给不力、影响群众生活等问题。明确城市优势与定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办赛规模、等级,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链条,才能打造高质量的赛事活动,更好发挥马拉松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

或是推广5公里、10公里、接力赛、团体赛等比赛形态,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品牌赛事;
或是开展免费培训,帮助跑友培养科学合理的参赛习惯,降低比赛中受伤或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近年来各地的一些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办好马拉松赛事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为参赛者提供最得当的服务。着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丰富生活品质的现实需求,将中华体育精神内涵融入办赛、参赛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差异化定位、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路跑赛事,将有助于实现推广全民健身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双赢。

让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人民时评)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农村潜力巨大。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同时在快递到村、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在跟农民朋友交流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自家农产品销路不愁,挣了钱谁都想多买点好东西”“以前吃穿用度将就能用就行,现在是讲究啥好买啥”。乡亲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折射出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正从传统生产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新追求。统计显示,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网络零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
从消费类别看,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美妆产品等升级类产品和服务型消费在农村的增长较快。

消费观念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腰包越来越鼓,让农民能消费、敢消费。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比2012年增加了近万元。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也有助于农民扩大消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继续往村覆盖、向户延伸;
农村物流、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建立完善;
县里建起大型购物中心,镇上有综合超市,村里有便民商店……制约消费的短板加快补齐,农民朋友的消费意愿也水涨船高。

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的关键环节。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全国总体消费市场的38%。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作出“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部署。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适应农村消费新变化,要在加快激活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不断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需要看到的是,与不断增长和升级的需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仍存在短板。一些乡村商业设施尚不发达、商品种类不够丰富、服务方式相对滞后;
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农民生活相对分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还比较突出。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商品退换货服务在农村比较匮乏。针对种种问题,既需要从供给侧加强商业资源调度配置,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也需要从消费侧完善服务配套和维权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商业的丰富性、便捷性、安全性。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让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既要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
也要千方百计让乡村产业更兴旺,农民就业更稳定、收入能增加。城乡要素流通顺畅,农村消费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必能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让消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让网络虚假新闻无所遁形(人民时评)

打击新闻“李鬼”,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治理举措

作为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网络平台有责任完善举措,有力应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虚假新闻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以剪贴、拼凑等手段,炮制涉社会案事件、国际时政等热点议题相关虚假新闻;
通过伪造新闻演播室场景、模仿专业主持人播报等手段,伪装权威新闻媒体,以假乱真误导公众……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虚假新闻成为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毒瘤。

假新闻、假主播层出不穷,给互联网用户带来困扰。种种乱象,不仅传播错误信息,破坏清朗网络空间,还可能挑动网民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不容小觑。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各网站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开展自查清理工作。持续打击和治理网络虚假新闻,净化了网络空间,也有助于提高群众对虚假新闻的警惕。

也应看到,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一些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给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当前,自媒体平台多元多样,用户范围越来越广,传播力不断增强。借助这些平台,网络虚假新闻一旦出现,传播速度加快,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会更加严重。比如,一张图片配上几行说明的虚假新闻,很快就能“转载破万”。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使用,网络虚假新闻的生产更加快捷,更容易以假乱真,让普通人难以分辨图文、视频内容的真实性,网友感慨:“现在,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因此,打击新闻“李鬼”,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治理举措。

作为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网络平台有责任完善举措,有力应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虚假新闻。当前,有的网络平台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疑似虚假信息、人工智能生成信息,但对用户的提示、对信息的删除等有时并不及时;
有的网络平台对于虚假新闻、仿冒账号仅是一删了之、一封了之,对于其“换个马甲”继续发布虚假新闻缺少有效防范;
对于虚假新闻发布者的处理,网络平台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就此而言,有关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虚假信息判定处置机制,加强对违法账号的身份识别,积极配合执法监管。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创新举措应对监管挑战。今年1月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并规定了一系列监管制度。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安、网信等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则,履行监管职责。不久前,甘肃公安部门就借助技术手段破获一起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虚假新闻的案件。有关方面及时研判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保持整治网络虚假新闻信息的高压态势,适时完善务实管用的监管举措,才能让网络虚假新闻、虚假新闻发布账号无所遁形、无处藏匿。

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网络虚假新闻现象,坚持聚焦问题、多措并举、久久为功,依法惩治违规者,坚决切断传播链,及时澄清假信息,才能更好守护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互联网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人民时评)

前不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项发明专利,以“先用后转”的新模式,许可企业“试用”。这一“试”,既解了企业在技术上的“渴”,也搭了后续深度技术开发合作的“桥”,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鼓励市场化定价、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着力打通科技和产业的连接通道,加快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再到一些地方和科研单位纷纷出台具体举措……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完善。一些受到市场欢迎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专利只有投入市场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然而,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还停留在“纸面”上,实际转化率不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科研单位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仅为3.9%。高校院所中仍有大量沉睡的专利成果,亟待从“书架”走上“货架”。

制约高校院所专利成果产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目的主要是结题验收、职称评定、申报奖励等,而非对接市场需求,造成从源头上缺少转化运用的条件。专利作为无形资产估值难,职务发明成果作价入股的顾虑尚未完全消除。在激励方面,成果转化收益在一些科研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分量不高,科研人员“不愿转”的不在少数。此外,由于缺乏懂技术、懂转化、懂市场的专业中介人才和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不少专利成果没有转化的门路,“不会转”的现象比较普遍。

实施专利产业化不仅是专利权人的当务之急,也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更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让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需要让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形成合力,加快出台细则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措施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专利产业化机制,特别是搭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让专门人才成为促进专利产业化的“加速器”。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围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堵点、难点进行制度创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比如,针对交易定价等难点,提出“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
针对成果转化通道不畅,尝试科技经纪人的解决方案。随着更多硬招实招的落地见效,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顺利牵手、紧紧握手,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率必能稳步提升,为我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融合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人民时评)

下大气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产品

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受到消费者青睐,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人气兴旺……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强劲复苏的消费市场,文化和旅游呈现加速融合的特征。“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为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注入新的动力。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模式转变。深度参与并充分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加强融合创新,才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今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消费恢复回暖过程中,“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新亮点。今年“五一”假期,不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开展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但也应看到,尽管市场气氛火热,但文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打着文化旗号却难副其实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如何实现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培育更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要以文塑旅,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与此同时,还要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形成更多服务品质和文化体验并重的文旅产品。多措并举、加强创新,才能赋能文旅融合,更好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元消费需求。

文化和旅游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也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当前,文旅市场加速回暖势头良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关键在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用好文旅融合这个重要抓手,下大气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就能给文旅市场带来新气象,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提升服务贸易还有大空间(人民时评)

知识密集型服务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是当前全球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的一个可喜变化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长为拉动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9057.9亿元,同比增长13.1%,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3.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5384.8亿元,同比增长18%。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说明我国服务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事实上,以保险、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长期发挥着“稳定器”作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占比提高了10.3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成效。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异军突起,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数字技术广泛渗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催生了跨境电商、在线医疗、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消费方式,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增加了服务贸易合作需求。2022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2.5万亿元,比5年前增长78.6%。

除了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我国还不断深化服务业改革,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促使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了服务业“走出去”的能力。201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次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或放宽了增值电信、证券、银行、保险、文艺演出等服务业领域外资股比限制;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我国新增22个服务开放部门,提高了37个服务部门的开放水平;
在海南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扩围提质……一系列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动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的创新举措,带动全球要素资源进入中国市场,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创造了更好条件。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在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方面,仍有不小进步空间。推动我国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同时,要注重营造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在共享发展机遇中培育特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知识密集型服务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是推动服务贸易整体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当前全球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当下,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服务领域开放水平,推动高品质的中国服务“走出去”,我们就能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

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时评)

切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仅助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整体改善、面貌一新,更让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贵州遵义枫元至苟坝,一条风景大道将沿途众多旅游资源串线连片,让游人“快进慢游”;
四川雅安龙苍沟熊猫翠竹长廊,公路接山川、连林田,与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黑龙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铺到农民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一辆辆货车满载稻米送往全国各地……“五一”假期,多条全国“最美农村路”吸引游客纷纷前往“打卡”。一条条蜿蜒纵横的农村公路,串联起祖国的壮美山河,托举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最美农村路”是我国“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的生动缩影。县道贯穿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新时代10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路网持续延伸,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管养加快升级,全国农村公路纳入管养范围;
运输服务不断优化,新增超5万个建制村通客车,不断推动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了车”,切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仅助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整体改善、面貌一新,更让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公路通则百业兴。一个更加健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在基层聚民心、得民意,为广大农村引人气、聚财气,有力支撑了“三农”发展,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一条条农村公路直抵田间,打通了特色农产品运出去的“最初一公里”,让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更加顺畅。一条条农村公路串村连景,各地将路域环境整治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新高度。一条条农村公路贯穿城乡,不少地方探索“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等新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数据显示,去年仅我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有近80万个。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基础路网通达深度仍然不足、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村公路与产业融合还不充分。有些路段年久失修、缺乏维护,成为农民群众出行的阻碍。新形势下,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不断丰富农村公路的发展内涵,将其融入农村地区产业、物流、环境、特色经济的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承载着亿万农民的致富梦。一方面,要持续在“建”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建养并重”。瞄准农村公路发展的短板弱项,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同时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不断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用”上做文章,加快推进“以建促产”。“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是关乎群众美好生活的民生基础,更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产业配套、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一体化建设,真正做到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农村因路而美。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让“四好农村路”遍布广袤乡野,必定能助力新时代新农村升腾新希望、焕发新活力、谱写新篇章。

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人民时评)

医养结合服务要精准对接不同需求,结合所服务的老年人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医养结合信息化水平……前不久,辽宁省提出多项医养结合具体措施。此前,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都发布了医养结合的相关实施意见。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

***总书记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养结合基础设施数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7.8万对,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有6492家,共有175万张床位。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4000万,对失能照护、慢病管理、康复促进等服务需求迫切。当前,医养结合服务还面临资源总量不足、居家和社区服务能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短板,需要下大力气补齐。

扩大服务供给,把重点放在居家和社区。目前,我国养老格局中,绝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一部分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机构养老。可见,解决医养结合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把重点放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上。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医疗服务,更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用,让老年人不出家门也能看上病;
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社区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让老年人不出社区也能享受到服务。

确保服务质量,注重服务类型的多元化。对于医养结合来说,养老是基础,医疗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需要各自发挥业务专长,开展业务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年龄、健康等因素,老年群体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健康的老年人对体检、健康管理和精神文化需求较多;
生活半自理的老人体弱多病,对慢病管理、就医用药、生活照料等需求较多;
失能和卧床老人则需要家庭病床、长期护理和上门诊疗服务。因此,医养结合服务要精准对接不同需求,结合所服务的老年人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扩充人才队伍,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专业人才直接决定着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供给。目前,缺乏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是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适应行业需求。开展医养结合领域培训,发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具有特殊优势,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绩效考核适当倾斜等方式,引导更多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并支持退休的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狠抓政策落实,做好先进经验推广,不断疏通堵点,补齐短板,提供质优、便捷、多元的医养结合服务,一定能让老年人享有幸福的晚年。

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人民时评)

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焊接0.4毫米的超薄碳钢板,1分钟内码放10箱货物……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工博会上,各类工业机器人精彩亮相,展示出超强技术实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应用日益广泛,正从汽车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等传统领域向新一代半导体等行业延伸。机器人技能也随之“进化”,不只会干搬运等“体力活”,还能做排产、质检等“脑力活”。统计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支撑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机器人产业自身规模并不大,但能量不容小觑。作为生产工具,机器人具有操作精细、稳定等特点,能解决一些生产环节的难题;
作为新兴技术载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我国机器人产业优势明显。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同时,一些领域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借助机器视觉技术,给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引领了工业质检的潮流。我国机器人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自身也存在技术积累不够、基础相对薄弱等不足。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和产业安全。工业机器人中,核心零部件占整机成本的70%以上。近些年,国产机器人攻克了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领域的部分难题,产品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但材料研发、加工工艺等依然比较薄弱。由于技术因素,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大多处于行业中低端。此外,在操作系统和相关基础软件上,国产工业机器人起步相对较晚。要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并跑、领跑,必须努力提升机器人核心部件、软件国产化水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完善产用协同创新生态,以应用牵引机器人产业创新。深耕优势行业,通过“机器人+应用”带动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经验。着眼未来,一方面,应组织好产需精准对接,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拓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推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支持用户参与机器人产业链攻关,凝聚各方合力,才能携手开发更先进、适应性更好的产品和方案。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做优制造业意义重大。聚焦产业链痛点、应用堵点、创新难点,让机器人更好赋能制造业升级,就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网络文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人民时评)

全年新增作品300多万部,现实题材持续增长,科幻题材势头旺盛,历史、玄幻等题材推陈出新……前不久,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上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不仅梳理了过去一年网络文学的新态势,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成就和经验。

当前,我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源头,作品精品化、主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海外传播中展示出强劲态势。从题材上看,2022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势头旺盛,共新增作品20余万部,题材多元、突出现实与科幻的创作格局正在形成。从产业发展来看,网络文学联动影视、动漫、游戏、文旅等下游产业,共同构成了全产业链体系,形成规模效应。从文化传播来看,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订阅用户的增长带动了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流行,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了力量。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开始涉足现实主义题材,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打开了网络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小说《奔涌》通过工程师夏常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筚路蓝缕;
《关键路径》聚焦国之重器,通过杜浦、叶梓闻等人参与研发国产大飞机的经历,展现了我国新一代航空人的拼搏精神。这些作品的成功说明,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就能创作出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学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多题材创作、广渠道传播、全链路开发。从网络小说连载到电影、电视、戏剧、动漫、游戏、有声剧等多种形式的改编,网络文学的价值持续放大,营收纪录不断刷新。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和线下经营的结合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传播。游戏、影视、实体店、主题公园等,都能看到大量网络文学IP的衍生品。新时代十年,热播影视剧中有六成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上线动漫约50%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可见,网络文学正逐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体系,并与经济、科技等各领域深度融合。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
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兴力量,网络文学成为文化出海的亮丽名片。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输出网络文学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文本出海、IP出海到模式出海、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接下来,要着重解决好网络文学出海的“翻译、版权和质量”三大难题,建立中国网络文学系统化国际传播机制,让网络文学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文学历史长河中,网络文学尚且年轻,大有可为也必能大有作为。既扎根中国大地,又抓住科技变革机遇,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思想内涵,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国网络文学必将以蓬勃昂扬之势记录伟大时代、传递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人民时评)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会为伴;
投资中国,就是选择了更好的未来

这个春天,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故事激动人心。4月10日,第三届消博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300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同时开始全年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新参展企业超9000家,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消博会和广交会陆续举行,向世界释放中国的开放红利,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为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消博会联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也为中国和各国消费精品销往全球搭建了桥梁。本届消博会举办“消博风尚、首发首秀”发布会,有300多个品牌发布1000多个新品,进一步提升了展会品牌影响力。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线下展分为三期举办,每期举办时间为5天,展览面积每期50万平方米,三期共150万平方米。新产品不断涌现,新企业参展踊跃,消博会和广交会吸引世界瞩目,展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展现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阔胸襟。

花开之时,蝴蝶自来。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吸引了全球各界走进中国。3月以来,来自各国的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和跨国公司高管密集到访中国,掀起一阵“访华潮”。“中国是令人振奋的投资热土”“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重要机遇”“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纷至沓来的各界人士穿行在经贸盛会和工厂园区,洽谈合作、寻觅商机,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强烈期待和加强合作的迫切愿望。可以说,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全球商界不约而同瞩目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今年以来,商场、超市、影院剧场、旅游景点人气显著回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快速升温,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多个国际组织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近期,不少跨国公司表示,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叠加转型升级机遇,在华业务迎来增长,在华投资已经向高端制造和研发跃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会为伴;
投资中国,就是选择了更好的未来。

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给阴霾笼罩下的全球合作注入更多确定性。无论是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还是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同频共振早已超越经贸层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得到世界广泛认可与称赞,结出开放共赢的累累硕果。

回首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站在新起点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一定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莘莘学子的奋斗和梦想护航(人民时评)

确保高考的起点公平,才能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个更加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更好服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高考选拔机制,将让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23年高考如期而至。全国千万名考生走进考场,迎接挑战,追寻梦想。

为了实现“平安高考”,教育部不久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深入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在考试组织、考试安全、政策宣传、考生服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也严阵以待,严管考场周边交通秩序,积极服务考生、家长及考务人员出行,全力保障考生安全及时应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关系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对广大考生而言,高考是一段青春的浓缩,多年来的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将在这一刻得到集中检验。高考也是一次以奋斗为注脚的“成人礼”,在备考中了解自己、思考未来,把个人志趣融入社会发展大潮,审慎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生中有那么关键几步,高考或许正是其中之一。守护好莘莘学子的梦想,也就在他们的心灵中种下了向阳而生的种子。

当前,成长成才的渠道已经大大拓宽,但高考仍是当下促进社会阶层有序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是守护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底线。在确保考试公平方面,不能有丝毫放松。除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严厉打击考试舞弊,还要完善考试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确保“应考尽考”。此外,为了维护和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完善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严查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虚假学籍等违规问题,严厉打击“高考移民”,严肃招生工作纪律,等等。确保高考的起点公平,才能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今天,我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无论是实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还是落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都要用好高考这个选才机制,为国家选拔更多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试点工作,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才能进一步提升高考选拔的科学性,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

耕耘于四时,收获于仲夏。有这样一封致考生的信,其中一段文字温暖而有力量:“少年的书桌上没有虚度的光阴,十年磨一剑,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终会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我们相信,每一个怀有梦想的学子,都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通过奋斗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我们更相信,一个更加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更好服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高考选拔机制,将让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人民时评)

随着网购日渐普及,消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第三方测评”不断涌现。面对逛不完的网店、看不尽的商品,“第三方测评”可以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参考。不过,它也可能误导消费者。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不一、虚假测评、做商业广告等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引导。

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主体,通常是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其测评结果不具备权威性,但高品质的测评有一定参考价值,能降低消费者试错成本。《报告》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与消费者期待相比,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品质尚难令人满意。93.1%的“第三方测评”账号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以主观性测评居多。55.7%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35.7%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如何有效提升测评品质,是整个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处于发展初期的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遭遇“成长的烦恼”,或许在所难免。一方面,因为市场准入门槛低,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23.4%;
另一方面,也和行业内在特征相关。测评所涉商品种类繁多,使得形成公认标准尚需一段时间。不过,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测评公信力,不能任其处于自发状态。应建立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防止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者混入测评队伍。相关平台有必要建立健全方便消费者对“第三方测评”进行评分的反馈机制,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指标,把自身标准不统一的“第三方测评”淘汰出局,让更优质更科学的测评脱颖而出。

作为一种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把真实可靠作为立身之道、生存之本。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的模式,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也难以赢得长久的信任。以“第三方测评”的方式为商品打广告,或许能很快获得收益,但损害的是行业信誉。测评机构应成为合格的“第三方”,而不是市场上的“甲方乙方”。违背这一原则,很有可能失去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摒弃这一不良模式。对有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监管部门要统一备案管理,推进测评人员实名制认证与商品信息认证,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事实上,面对部分“第三方测评”变味、跑偏等现象,一些部门已出台针对性举措。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及时强化监管,有助于让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回归本源。

口碑要一点点积累起来,品质须时时刻刻坚守。对不少消费者而言,背后无利益相关方、体验真实可靠是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提供商品品质信息服务的“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守护好测评的科学性和中立性,才能既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

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人民时评)

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江苏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进校园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天津多措并举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积极推进吸纳农民工就业数量较多、成效较好的项目落地;
山东把困难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列入全年稳定和扩大就业行动方案,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安置力度……春招时节,各地积极创新举措、优化服务,推动就业进一步回稳向好,力保就业大局稳定。

稳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重要部署。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稳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开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就业政策有力有效,为稳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也要清醒看到,今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仍较为突出。据人社部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创近年新高。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做好就业工作,实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的目标,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各方面支持就业的积极性,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抓住关键群体和关键环节,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一方面,应围绕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人员,建立台账式的管理机制,构建清单化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落实落细就业支持政策,及时优化调整阶段性稳就业政策,从岗位推送、渠道拓展、见习培训、困难帮扶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靠发展,必须聚精会神抓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要加快健全就业目标优先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快形成重大投资、重大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机制,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支持力度。当前,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不断涌现,为稳就业创造了新增长点。应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帮助更多劳动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与此同时,要着力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平等,构建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循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完成全年就业目标,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就业形势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能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人民时评)

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网络暴力并非新鲜话题。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近期,多家网站平台集中发布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络暴力侵害。如何有效防范治理网络暴力,引发社会关注。

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从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到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再到依法从严处置处罚……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等发布后,有关部门出台有效举措,网络平台积极配合,切实加大了网络暴力治理力度,维护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久前,数家重点网络平台在一周内主动向2361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累计拦截涉网络暴力违法违规信息401万余条,清理不友善等信息7.2万余条。

也应看到,虽然人身攻击、人肉搜索、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方式被有效打击治理,但一些此前被忽略或新出现的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有人以“搞笑”的名义,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并大加传播,给当事人带来极大困扰;
有人借用社会热点,将网民正常意见分歧引向地域歧视、性别对立,对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
有人恶意侵入直播、网课等,实施所谓“直播爆破”“网课爆破”……这些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极易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对此,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网络平台有责任拿出新手段,应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当前,不少平台的网络暴力防护措施瞄准的是直接的人身攻击、不实信息诽谤,对“擦边球”式网络暴力的判定、封禁还不够及时;
有些平台对于网络暴力的处理还多采用删帖、封号等形式,对于其中所涉侵权违法问题,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对于用户司法维权帮助不足。因此,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网络暴力行为判定机制,扩展用户投诉处理途径,配合好有关部门执法监管。

同时,各网络平台特别是主流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引导,大力传播正能量。在一些情况下,网民被误导蒙蔽,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发生。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真实信息,倡导正确价值取向,明辨事实、澄清谬误,引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用网。惟其如此,方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网络暴力土壤,让网络暴力推手无处遁形。

此外,有关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细化政策,做好法规落地落实,以强监管切实打击违法行为,消除个别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从技术层面而言,还可加强探索、聚合力量,推动行业以技术方式破解有关问题。比如,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研发,完善网络暴力内容的算法识别。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暴力现象,多措并举、重典治乱、久久为功,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才能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城市(人民时评)

上海杨浦大桥,主塔预应力束、斜拉索、横梁等设施实现数字编码,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数字体征”一目了然;
“泉城”济南,四维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平台,自动“剖切”地层结构、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轨道交通线路适宜性分析提供参考;
“未来之城”雄安,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汇聚城市数据、统筹管理运营的信息“中枢”加快打造……一个个生动场景,映照着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创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加快应用,综合利用感知、计算、建模等技术,把物理上的城市要素进行数字化,在数字空间构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副本”,建立与现实世界实时映射、虚实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成为推动城市科学规划、高效治理,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既包括建筑、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也包括人车物、水电气等各类要素,其在物理空间上纵横交错,产生的数据信息纷繁复杂。数字孪生城市能够对城市的各种要素进行模拟和仿真,以信息的形式呈现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这既能为交通信号控制优化、能源调度、重大项目周期管理、基础设施选址建设等提供指引,也可以对城市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进行智能预警,并提供及时反馈和对策建议。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对“虚拟”城市的分析、调控来优化现实城市的运转,有望让城市更“聪明”、推动治理变“智理”。

数字孪生城市是实现数字化治理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更是未来城市提升长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近年来,数字孪生城市已在国内不少地方落地,在“虚实结合”中极大提升了城市精细治理的效能。从这个意义说,数字孪生城市不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综合集成应用,也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和治理模式。

当前,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仍处在基础建设阶段,在平台搭建、数据利用、场景应用、标准体系、运行体系等方面仍面临着问题与挑战。比如,数字孪生城市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系统互联互通难度大。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既需要对这些“基础资料”统筹集纳和动态融合,也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对数据和知识进行语义分析并完成高效匹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一体建设、协同发展,让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共同进步、相得益彰,就能让城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以合同公平增进交易公平(人民时评)

“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本卡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卡内金额过期作废”……常见的“霸王条款”,涉嫌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现实中,常有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市场强势地位等条件,迫使消费者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导致合同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合同公不公平、合不合法,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7月1日起,《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该办法列明虚构合同主体资格或者盗用、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故意隐瞒与实现合同目的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与对方订立合同,以恶意串通、贿赂、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等禁止情形,明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工作。以此为起点,“霸王条款”将受到更严格监管。

市场交易中,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下载应用软件,需要勾选“我已阅读同意”某某条款、协议,一不留心就可能“授权”平台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线下购买预付费服务,需要签字同意密密麻麻的合同条款,即使仔细阅读可能也无法发现其中的“重点信息”。对于这些问题,《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经营者采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合同,应当以单独告知、字体加粗、弹窗等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防范和纠正不公平的合同格式条款,有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必须加以遏制。合同违法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还会挤压守法经营者的生存空间。与2010年施行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相比,此次修订的《管理办法》的处罚力度上限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并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依法向社会公示,有效提升了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此举意在提高失信商家的违法成本,给守信商家以正向激励,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市场运行中,合同十分重要。合同公平,买卖双方才能公平合理地履行权利义务,商品要素资源流动才会顺畅。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了一大批权利义务对等、内容完整、条款齐备、符合交易习惯的合同示范文本,涵盖房屋买卖、农村土地流转、旅游消费、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针对特定行业或者领域制定和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能为交易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提供参考,有效引导规范合同行为,提升社会合同法律意识。

小小合同,连接着大消费、大市场。以更高维度观察,加强合同行政监管执法,以合同公平增进交易公平,有助于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而推动我国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从每一项合同抓起,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大市场将更具活力与魅力。

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民时评)

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定能推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加快形成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偏远地区的孩子得以走进名师课堂,共享优质资源;
一个平台,好课荟萃,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齐聚“云端”,感受知识的魅力;
一场直播,“太空授课”让普通人走近空间站,激发不同年龄段孩子对宇宙的想象和对科学的兴趣……在信息化无远弗届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数字教育蓬勃发展,为学习者带来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在智慧高教平台上,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开设的《中华诗词之美》成为热门课程之一,上万人从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在江西南昌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学生借助虚拟现实设备和配套手柄,可以拆解、组装发动机,机械构造清晰呈现;
在西藏墨脱,小学教室里装配起多媒体器材,“智慧课堂”实现全覆盖,为孩子们拓宽知识的大门……目前,我国近八成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信息技术大大增加了知识普及的便利性,使教育质量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提升。

推进教育数字化,也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我国智慧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基本建成,中小学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99.5%的中小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高校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45万门,学习人数达10.88亿人次,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教育数字化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广泛开放的学习环境、推动学习平台资源共享等举措,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定能推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加快形成。

同时也应看到,个别地区硬件落后、网络卡顿,数字鸿沟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一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学习的能力不强,数字素养仍需提升;
有的教师对数字工具和资源的应用较为表面化,数字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种种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加以对待,推出补短板专门举措加以解决。让优质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可复制、可传播、可分享,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供强大助力。

去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如今访客量已超过11亿人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库。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推动教育数字化,我们必能把握发展契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时评)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今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前不久,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这为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提升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抓手。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柱。***总书记高度重视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强调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对高校而言,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决定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点;
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和水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少数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上依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容易开办的专业;
部分地区、学校依然存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不紧、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深入发展阶段之后,如何适应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必须统筹结构、注重质量,从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推进创新。首先应做到紧密服务国家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还应突出优势特色,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此外,还应强化协同联动,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的协同联动,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总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守正与创新之间、现实与未来之间、学科专业发展与国家需要之间找到平衡、做好衔接,才能适应时代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将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从长远来看,构建健康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将助力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用好红色资源开好“大思政课”(人民时评)

“当时,我国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就是用我们面前这件同款计算机进行运算,草稿纸从地面堆到房顶,装满了好几个仓库。”不久前,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藏品——飞鱼牌机械式计算机来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开展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生动的讲解,鲜活的细节,精彩的故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决定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旨在推广一批能够反映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优秀成果。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大思政课”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时代的课题,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大思政课”中用好用活这一“生动教材”,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用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需要用“小切口”诠释大道理,增强“大思政课”的感染力。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讲述了长征路上的鱼水情深;
黄土高原上,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一件件文物背后,是具体生动的红色故事。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应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推出一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小故事,作为思政课教学案例;
也可在小故事的基础上,推出主题巡展、微党课、情景剧、音乐剧、主题读物等。如此,方能讲好讲活“大思政课”,切实发挥革命文物故事的育人作用。

同时,也需要汇聚合力,提升“大思政课”的实效性。横向看,“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光靠学校还不够,需要社会各方参与。比如,不妨支持学校与革命场馆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鼓励师生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推动思政课教师赴革命场馆培训研习、联合科研。纵向看,不同学龄段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存在差异,要增强育人实效,就必须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因此,不妨强化分众化教育,结合革命文物设计不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此外,还需要运用新技术提高参与度,强化“大思政课”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们佩戴VR眼镜,“云参观”红色场馆,身临其境重温红色岁月;
课堂外,数字技术让文物展陈更加立体,让互动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这也启示我们,坚持守正创新,运用好新技术,让有意义的“大思政课”更有意思,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用好红色资源,开好“大思政课”,在青少年心中广撒深播“红色种子”,必能更好引导他们明确前行方向,收获精神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在博物馆邂逅优质文化资源(人民时评)

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

首次24小时“不熄灯”,让观众领略“博物馆奇妙夜”;
临时扩大行李寄存处,为外地观众提供方便;
与上海大剧院联动,推出观展专场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看展。这是“博物馆热”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博物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个具体案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展现灿烂文明的历史博物馆、讲述红色故事的革命纪念馆、展示特色文化的民俗博物馆……近年来,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文化选择,为美好生活提供着丰厚文化给养。

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或是与三两好友在馆中游览,或是在“云端博物馆”漫游,或是参与研学活动、学习相关知识。文博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热”的持续,又推动博物馆“解锁”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良性互动,将为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能。随着博物馆深度融入公众生活,博物馆也承载着更多期待。

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需要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空间”。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让宋韵走进寻常百姓家;
山东青州博物馆邀请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根据馆藏文物和青州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进行创作,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结合地方独特环境资源,打造延伸至40米深长江水下的“时空隧道”,独特场景让人流连忘返……各地博物馆聚焦特点、做强特色,使博物馆成为不同年龄观众的“打卡地”。这启示我们,依托独特资源形成新优势、开辟新路径,就能靠“别具一格”汇聚起更多人气。

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比如,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探索“无围墙”博物馆,将展览延伸到大街小巷、学校课堂、大山深处,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量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打造虚拟展览,将韩休墓考古现场完整呈现。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到开发文创产品,再到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坚持守正创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才能让博物馆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期待各地博物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人民时评)

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忘带物品,使用“闪送”帮取回;
逢年过节,叫个“同城”送礼物;
抽不开身,下单“跑腿”代取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即时物流”蓬勃兴起。从服务范围来看,这类物流从餐饮外卖日渐扩展至商超、日用、医药等更多品类,并向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服务延伸。据统计,2014年到2021年,我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到6.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6%。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即时物流快速发展,得益于即时需求的加速释放。一项调查表明,工作生活中的“急”“忙”“忘”正成为即时物流服务的典型需求场景。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母亲节期间,快送平台鲜花和蛋糕配送单量同比增长近1.7倍。这折射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省时省力的诉求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当使用跑腿取送物品的用户习惯基本形成,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即时物流服务将随之出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即时物流拓展新应用、新服务。

从供给侧看,市场运力更加充足、物流技术迭代创新,为即时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凭借较为灵活的用工模式,近年来,不少快递物流企业依托庞大的骑手群体,快速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使得大范围、高频次的即时服务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新装备规模化投放,专人直送、汽车配送等新模式加速应用,助力即时物流的履约交付更加稳定高效,优化了用户配送体验。

放眼更大的物流体系,即时物流也是我国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现代物流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末端“毛细血管”的作用。即时物流行业的快速成长,将有效畅通微循环,让交通物流的脉动更加强劲。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完善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实现干线、支线物流和末端配送有机衔接、一体化运作”“鼓励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近些年,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有力推动了即时物流迭代发展,也有效促进了市场供需对接和商品服务流通。

在阔步迈向物流强国的进程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是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货运量、快递业务量等均位居世界前列。着眼未来,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即时物流覆盖种类多、涉及领域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检测评估,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本地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供需两侧的双向发力,我国即时物流行业前景可期、大有可为。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让新业态持续迸发新活力,即时物流必将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新动力。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人民时评)

“建造《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缆绳部分应选用什么材料?”“观察水杯里的水,杯壁边缘处的水位为什么比中间略高?”“树木年轮,一圈就代表一年吗?”……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久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前瞻性。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减一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减掉的是不必要的额外负担,增加的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从个人角度看,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从国家层面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因此,从小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于国于民都是有益且必要之举。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最新一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约八成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教育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关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凝聚合力。一方面,要加快补短板,在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要盘活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并提供资源和课程,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帮扶托底工作,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在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的今天,从娃娃抓起,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促使更多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定能让全民科学素质再上台阶,培育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积更充足的底气。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人民时评)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精准施策、务求实效

江苏组织实施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推动见习补贴、税费抵扣等政策“应享尽享”;
山东出台21条具体措施,推动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
宁夏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实施公共部门稳岗扩岗等10项行动……临近毕业季,各地纷纷抢抓时间窗口,精准拓展岗位,优化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从长远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实现就业,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也要看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今年将达到1158万人。同时,就业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这些现实因素增加了就业压力。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从宏观上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从当前形势看,应抓住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在校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更好匹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去向。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供需信息的匹配效率。对目前仍未落实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要结合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他们建立台账,根据学历条件、个人意愿精准匹配岗位,让求职目标更具体。不久前,教育部决定于5月至8月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要求各地各高校精准组织“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
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积极报名参与“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在扩渠道、促匹配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提升实效性,才能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必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深入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一方面,应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用好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持续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另一方面,应抓住重点群体,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要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同时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服务范围。此外,还应尽可能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不久前,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5部门发文明确,今年起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要稳妥有序推动这项工作,通过建立去向登记制度、明确档案转递衔接等做好过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便利。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精准施策、务求实效,定能让广大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推荐访问:(48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二季度文章材料 人民日报 时评 第二季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