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24 12:13: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的调研报告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最近,我们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对当前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本着“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的思路,以“加大社会管理力度、改进群众工作方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有效提升了群众工作水平,及时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今年,我市共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矛盾纠纷**件,有效预防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市既处于发展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群众利益诉求的不断提高,涉法涉诉、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企业改制等方面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时有发生,交织出现,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经过认真分析,我们感到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受损。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革与各阶层利益差异的增大,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源。在各种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随着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分化,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同时,由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工作作风飘浮、群众工作水平不高,没有协调好推动经济发展与保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改革的速度、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社保接续等方面触及了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埋下了隐患。

  (二)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目前,我国体制内社会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很多,这些渠道无疑在化解社会矛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的问题,致使群众反映的各类生存性、发展性、安全性民生问题久拖不决,使群众求助无门,进而激化了矛盾,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引发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问题。

  (三)部分群众存在不良心理预期。部分群众心里存在着“信访不信法”“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等不良心理预期,认为上访闹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人为声张造势,主观扩大事态,热衷于进行重复访、越级访和群体访,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不断演化升级。同时,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处理同一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时,对行为过激的事件和一般性的上访在解决方式、承诺程度及兑现结果上的差异也加重了群众的这种不良心理预期,产生连锁反应。

  二、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社会稳定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当前,我国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仍处于易发高发期。从近年来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来看,基本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群体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是由某一身份的一群人制造和参与的,这是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最基本特征。从全国来看,目前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从X市来看,目前X地区各县(市、区)由社会稳定的问题引发的群体访也经常发生。

  (二)组织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产生,已经由自发松散型向组织型方向发展,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直接受指挥者和骨干分子的控制和影响。尤其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有的还集资上访,并聘请律师,寻求媒体支持。

  (三)仿效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传播性。一些问题在开始之初,大多仅限于少数人及个别区域。随着事态的发展,影响力的扩大,引起周围区域或利益相关者心理共鸣,一旦甲地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乙地、丙地便纷纷效仿,互相传染,使参与人数及区域不断增多和扩大。

  (四)破坏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常常对国家的法制秩序、治安秩序、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安宁,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一些行为过激的群众经常采取各种极端行为发泄不满情绪,恶性事件上升,反映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犯罪前的违法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五)反复性。由于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矛盾主体、合理的要求与不合法的行为、不同的原因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问题处置难度大,所以经常反复。

  目前看,我市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大局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今后,随着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及建议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应尽的义务。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要真正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我们建议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群众路线,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在这方面,我市今年共组织市委理论中心组群众工作专题学习4次、群众工作专题培训6次,提高了各级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要大力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爱民、利民、为民着想,依法、公正、公平办事。进一步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讲话让群众“听得进”;
进一步提高依靠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
进一步提高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的能力,处事让群众“信得过”;
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法让群众“心理服”。对于一些基层干部“走读”工作生活现象,有关部门要综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干部交流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发生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时领导干部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二)加强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重点管理部门牵头抓总,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切实加强信访、综治和安全生产等项工作,认真解决各类生存性、发展性和安全性民生问题,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改革方案和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前,应做好科学评估论证,充分考虑并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力求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要重视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考虑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防止出现“政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的被动局面,防止因改革措施不慎伤及群众利益底线,防止行政处罚过滥过重伤害群众利益,防止把改革成本和补偿代价推向社会和普通群众,激发各种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执法涉及困难群体时,要善于疏导,尊重其权益、关心其生计,以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建议省市要适时出台群众工作刚性激励约束措施,彻底解决当前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法律没规定、政治没压力、经济没杠杆、行政没手段”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

  (三)掌握社情民意,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尊重民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并完善协商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打造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的民意汇集渠道,引导群众在体制内合法、合理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认真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研究清楚,切实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各类矛盾纠纷累积叠加,防止事情闹大才引起重视,防止敌对势力或黑恶势力插手利用群众性事件制造事端,避免以高昂的政治代价、社会成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探索建立由政法委牵头,村义务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相互配合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市乡村组“四级联动”的综治民调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四)完善预警机制,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要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公安特警队等专业处置力量建设,规范处置指挥工作,并适时进行模拟训练和演练,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发现、判断、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对未影响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群体聚集活动,有关部门要用行政、经济的办法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使用警力,不得用强制手段解决利益问题,以避免激化矛盾。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坚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警具、慎用强制措施,正确区分大多数群众反映诉求的正当行为与少数人无理取闹、企图借机滋事行为的界限,正确区分群众的过激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维护社会治安,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升级扩大。切忌把参与群众看成是“刁民”闹事,或者不讲原则,一味迁就,造成“大闹大得利、小闹小得利、不闹不得利”的被动局面。对于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或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破坏的,公安机关应及时查处,依法打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引导社会舆论,真正形成良好舆论氛围。要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新政策解读,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积极理顺群众情绪。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处置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电视台、政府网站、D建网等主流媒体作用,围绕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惠农政策落实等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形势政策宣传。在当今信息社会,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捂是捂不住的,封锁消息更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满足群众的知情需要,谣言会满天飞,控制事态、处理问题的难度更大。因此,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管理、正面引导的要求,主动掌握话语权,发挥舆论宣传在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要和利益关切。探索建立影响社会稳定问题舆情分析通报制度,统一宣传口径,在第一时间由主流媒体及时发出真实声音。要建立一支素质高的维稳网评员队伍,针对恶意炒作,及时予以驳斥。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成为热点的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应冷静分析处理,努力争取媒体支持,尊重群众知情权,掌握舆论主导权。

推荐访问:关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主要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稳定 调研报告 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