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供大家参考。
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探索。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需求。京津冀即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邢台、邯郸等地市。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核心地位显著,在都市圈的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
京津冀都市经济圈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体系完整。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
具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
具备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贯穿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但京津冀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北京城市功能过于集聚,人口增长过快,大城市病比较突出。京津冀三地的定位不够清晰,分工不够合理,区域内发展落差比较大。该地区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还有资源环境的约束明显,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发挥区域发展优势,以优化首都功能为重点,重新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缓解北京目前面临大城市病的困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天津也可以在立足港口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制造业竞争。河北则能够积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并着力加强本地产业配套和产业对接的能力。
京津冀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具备了产业互补的客观基础,产业发展正从严重的雷同向增强互补性转变。北京作为首都,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天津以高端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并发挥港口经济的重要作用。河北立足京津冀分工合作的大局,做好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和配合,在积极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夯实生态保障功能。
而且京津冀地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完全具备协同发展的人文社会基础和条件。
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遵循以下思路和要求: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新路子。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与协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保障、市场体系构建等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一)明确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4年2月,考察北京时曾对北京的核心功能明确定位: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在保证上述首都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北京需要将那些非首都功能有序转移出去,优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空间。
北京市将通过“禁、关、控、转、调”五种方式来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目标。“禁”主要是严格按照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扩建首都不宜发展的工业项目,尤其是明确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增一般制造业。“关”是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全面治理镇村工业大院,加快清理小散乱企业。“控”是对城市废弃物处理、炼油、食品加工等保障城市运行及民生的行业实行总量控制。“转”是指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一般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调”是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将其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二)环保、交通和产业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需要率先突破。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将着力打造“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 “一环”即首都经济圈环京高速走廊;
“六放射”是指以北京为中心向六个方向放射的运输通道,分别是西北的京张方向、正东的京唐秦方向、东北的京承方向、东南的京津方向、正南的京开和新机场方向、西南的京石方向的高速路;
“二航”是指首都国际机场和新建的北京新机场;
“五港”是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天津港和黄骅港。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将形成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保同样需要率先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将与经济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一直饱受空气质量的困扰,京津冀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雾霾等空气污染的天气,凸显整个京津冀区域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机动车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的弊端。在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当中,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方面。未来或尝试生态补偿,创立生态基金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这为区域内环保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产业升级转移也是一体化的重点领域。为了实现协同发展,三地将进行错位发展。河北、天津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北京将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转移”并非是污染产业的转移,而是绿色转移,要根据绿色化的要求升级转移或就地升级。企业不想转的,可以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就地升级。(三)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统筹行政指令、市场意愿和法律意志,是协调京津冀区域要素资源整合、跨区划治理的先决条件。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方面,三地已展开行动。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人口和区域面积等客观标准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跨省市公共服务分担与统筹体系。
推荐访问: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 推动 京津冀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协同治理经验交流发言简短2024-09-18
- 2024年推动疫情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落地见效心得体会(全文)2023-12-31
- 推动主题教育“遍地开花”(精选文档)2024-01-15
-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完整)2024-01-17
-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全文)2024-01-21
- 2024年度推动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2024-02-14
- 推动立法工作交流发言2024-02-24
-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好走实(全文)2024-02-28
-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专题党课讲稿2024-02-29
- 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若干措施2024-03-04
-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心得体会(5篇)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