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委书记在在市委年中工作会议上讲话【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市委书记在在市委年中工作会议上讲话【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市委书记在在市委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2年已经进入下半程。在过去的6个多月里,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刻感受到疫情带来了严峻挑战,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深刻感受到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是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部署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稳定经济运行、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以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统揽经济社会发展。这次市委全会,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部署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努力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会上印发了《关于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大家要集思广益,切实把这个方案修改好、落实好;
宛康同志还将对全市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大家要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信心决心
今年以来,我们众志成城抗疫情、迎难而上抓发展,既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特别是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支持**发展新的《若干意见》、规划建设**都市圈为契机,迅速兴起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新热潮,推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不断巩固,推动经济运行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并不断拓展。我们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积极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在全省最早推出特定人员集中隔离、特殊场所封闭管理、“健康码”智能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全市自3月1日以来无新增病例,做到了感染少、清零早,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们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研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服务业13条、文旅产业16条、金融惠企23条、科技型企业17条、防范化解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风险15条等一揽子政策,深入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持续推进“9718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千方百计稳企业、扩投资、促消费。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自3月份以来开始回升,预计上半年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我们着力推进转型发展,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抢抓疫情倒逼机遇,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换。5G网络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并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期规模为100亿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正式设立,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我们着力厚植特色优势,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地铁一二号线等项目顺利推进,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全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改善率位居全省、汾渭平原前列。我们着力推动民生改善,市场供应、居民就业保持平稳,民生实事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书房、小游园、“**乐道”、“乐养居”加快建设,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我们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D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等工作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进一步倡树了“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疫情防控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率先垂范,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回顾半年多的工作,我们可以自信地讲,**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疫情冲击,呈现出行稳致远的好势头。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疫情防控看,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面临的境外疫情输入、境内疫情反弹风险持续存在,这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从宏观经济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恢复进度不明显,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状况难以估计,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衰退程度超出预期,大幅萎缩的几率不断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近期主要经济指标降幅虽有所收窄,但前期被疫情打乱的生产活动和经济社会循环还未完全修复,消费、投资、出口恢复仍受到较大制约。从**情况看,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多,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前期生产经营受到疫情严重冲击,复工复产后又受消费延迟、供应链不畅等影响,面临订单减少、库存增加、生产趋缓等问题,企业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的压力很大,预计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消费需求复苏不够有力,大宗消费恢复缓慢,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行业短期内难以全面回暖,预计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特别是旅游总收入下降69.7%,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下降47%和36.5%。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国际订单下滑、物流不畅等问题比较突出,预计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稳就业压力加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5.8%,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6.3和13.5个百分点,收支矛盾逐步显现。金融风险有所上升,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与产业结构不优、动能转换不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等历史上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交织叠加,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对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着力减少风险的产生、削弱风险的影响。
我们常讲,“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善于在危机中看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总体上看,尽管这次疫情给经济运行造成巨大冲击,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动力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并没有改变。从二季度经济指标看,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经济改善的势头会更加强劲。具体来看,我们正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比如,随着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这有利于我们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强化发展的要素支撑。比如,国家为应对疫情影响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支持**发展新的《若干意见》,省直有关部门陆续推出支持发展的具体措施,重大政策利好将持续释放。还比如,这次疫情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等形成倒逼机制,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有基本面作为压舱石,有各种积极因素叠加助力,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中央、省委已经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把握好“保”“稳”“进”“蓄”四个方面,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具体到**,就是要立足保与稳、把握变与新、着眼进与提、坚定调与转、重在谋与干。立足保与稳,就是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使经济运行尽快恢复到合理区间,坚决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要知道,经济一旦失速,经济下滑与信心缺失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伤害经济基本面,还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势头。把握变与新,就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运行的研判分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看到各种问题挑战的交织叠加,又看到各种机遇特别是变化和危机中所蕴含所催生的机遇,善于变中寻机、危中寻机,在捕捉、创造和用好机遇上下更大功夫,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开拓经济发展“新蓝海”。着眼进与提,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让经济发展更有“含金量”,坚决避免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速而忽视质量效益、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坚定调与转,就是要把转型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消费、壮大新动能、厚植新优势,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重在谋与干,就是要加强对重大规划、重大问题、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研究谋划,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责任担当之勇、破解难题之智,实干为本、奋力前行,确保将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推动发展迈入新境界。
二、扭住重点、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发展定位
副中心、增长极、新引擎,是**的发展定位。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支持**发展新的《若干意见》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省里的部署要求,在市级层面成立了副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和11个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9个专项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无论是向上争取支持、对外深化合作,还是推动各项工作在**落地,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总的来看,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已经形成新一轮热潮。要继续以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要持续提升思路举措。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完善提升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思路举措。从“十四五”之初提出要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到对“9+2”工作布局进行全面深化、提出要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对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认识越来越深、思路越理越清、工作越抓越实。正确的思路举措,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落实。要强化目标引领、节点倒逼。我们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总的目标是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要对各项目标进行梳理,细化到具体领域、具体层面、具体节点,不能大而化之。各地各单位都要咬定目标、滚石上山、奋力前行,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强化开放引领、特色发展。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开放引领、厚植特色优势。之所以要强化开放引领,是因为只有把开放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才能以大开放形成大格局、以大格局带动大发展,在高水平开放中积蓄城市发展之势、实现城市气质之变。之所以要厚植特色优势,是因为我们要打造的副中心和增长极,不是简单地在经济总量上保持区域第二位次,更不是从城市建设规模上与中心城市比高低,而是要聚焦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走好自己的路、打好自己的牌,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让自身真正强大起来。要围绕让开放引领真正“引起来”“领起来”、让特色优势真正“特起来”“优起来”,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重点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
提升城建工作水平,建设幸福宜居现代化城市;
推进**都市圈建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各地各单位要把强化开放引领、厚植特色优势的部署要求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走对路、抓好点。要强化战略承接、思路对接。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是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对**这些年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的持续提升。要承接好国家战略部署,对接好既定的思路举措,更好地明晰方向路径,确保各项工作接天立地,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当前,尤其要围绕战疫情、稳增长、保基本、促转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最大限度对冲疫情影响,确保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落地落实。
二要紧紧扭住都市圈建设。建设**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即期增长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下一步,要持续深化完善提升,力争早日获省委省政府批复实施,确保都市圈建设工作顺利开局、起势成势。在完善提升规划编制上,要按照“优中心、强组团、提南部、联周边”和“北跨、西延、南控、东融、中优”的思路,围绕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空间布局、发展定位目标、具体实施路径等,进一步加强对接、深入探讨,确保规划质量更高、特色更彰显。要抓紧启动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及时跟进生态建设、交通建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确保体系完整、多规合一。要统筹协调好近期、中期、远期的关系,既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又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要认识到,建设**都市圈,既要抓好城市建设,又要统筹抓好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兴盛等工作,统筹抓好一体规划、衔接建设、同域治理,在打好“组合拳”中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尤其要立足**都市圈特色优势,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着力把制造业这个当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聚力发力,着力打造生态都市圈;
要在深化科技创新上积极作为,着力加快动能转换、转型发展。其次要认识到,建设**都市圈,既要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又要统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心城区是**都市圈的核心圈,必须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三大板块”,增强中心城区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真正让龙头扬起来。县域经济是**都市圈的重要支撑,必须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要求,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着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关乎**都市圈的未来发展空间、发展动能,必须持续推进“五个振兴”,着力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第三要认识到,建设**都市圈,既要强自身,又要强辐射、强带动。自身发展是建设都市圈的基础,要着力推动中心城区优化布局、提质发展,推动组团县区提升规模、做大做强,推动南部四县突出生态、彰显特色,抓好与周边城市的对接合作,全面提升**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辐射带动是建设都市圈的内在要求,要抓好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旅等领域的对接合作,谋划实施一批区域交通连接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品牌、跨界旅游线路,不断增强对豫西北、晋东南、陕东等地的辐射带动。当前,尤其要解决好交通、高等教育、金融等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不断增强**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
三要着力抓好重点项目。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说到底要落实到一个个重点项目上。市里已经初步谋划了1337个总投资1.6万亿的重大项目,要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把重点项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注重项目谋划。从目前来看,谋划项目还存在传统产业项目偏多、新基建项目偏少、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项目质量有待提升。要对照副中心增长极新引擎的定位,对现有项目进行再审视、再提升,持续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动态调整充实重点项目库,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出去,没有纳入的及时补充进来。特别是要聚焦“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着力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支撑性强的项目,着力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增长潜力大、发展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为下半年和“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要加强对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里的大盘子。要加快项目建设。健全领导分包、联审联批等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招商签约、前期审批、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推动项目建设全速发力。前期项目要抓对接、保开工,对审批权限在国家和省里的要专人专班、一盯到底,对审批权限在地方的要依法依规、阳光操作,不能打擦边球、踩红线。招商项目要抓签约、保落地,把项目落地必需的条件考虑充分、对接到位,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在建项目要抓进度、保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双月攻坚”“百日攻坚”,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项目开工之日就是向投产投用冲刺之时,确保按节点形成实物投资量和形象进度。竣工项目要抓配套、保投用,确保及时竣工、及时验收、及时配套到位,实现早建成早投用早惠民。要强化要素保障。要素保障是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着力破解资金、用地、征迁、环保等瓶颈难题,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资金上,要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加强银政企对接、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途径解决融资难题。用地上,要争取国家、省用地指标,持续抓好“三未”土地整治,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解决好部分项目用地问题。征迁上,要坚持依法依规,把征迁与拆违治违结合起来,既不能因征迁不到位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也不能为加快项目建设而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诱发不稳定因素。环保上,要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等要求,在不拖污染防治后腿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四要切实强化政策落实。近年来,我们先后有国家自创区、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等战略规划平台和试点落地实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赋予**更大发展自主权,省直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揽子支持**发展的具体政策。可以说,从中央到省里,对**发展的支持越来越大、越来越实。能否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关系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工作成效,也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能力作风。要完善政策体系。立足**发展需要,既抓好沟通对接,承接好省级下放权限、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又抓好配套完善,及时出台实施细则、配套政策,真正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同的政策合力。尤其要在提高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从**发展最需要破解的瓶颈出发,分行业分领域梳理出对上最需要争取的政策、自身最需要完善的政策、最能在先行先试上取得突破的政策,一项一项抓落实。比如,加快副中心建设,必须强化金融支持,提升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必须强化人才保障,为各行各业发展集聚智慧、力量,这些都需要以政策完善来助力。目前,拟争取下放的61项省级权限中,省直部门已明确同意下放15项。要紧盯不放、积极对接,并持续抓好梳理,确保争取到更多确有需要、能够下放的权限。要加强研究解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政策研究,对谁有用、谁能用、如何用、怎样最大程度发挥政策作用等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决不能自己一头雾水,让企业、群众无所适从。要认真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推动政策进企业、进园区,为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信息服务。要抓好贯彻执行。对政策执行中的堵点痛点问题,要及时梳理、认真解决,确保政策易操作、能落地。要建立健全确保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跟踪评估,提高政策执行力,决不能让好政策落空。对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政策,要建好多边联动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地。
三、应对挑战、积蓄势能,着力保持良好态势
确保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是**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内在要求。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积蓄发展势能,既稳住当前良好态势,又增强未来发展后劲,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一要着力惠民生、兜底线。这次疫情给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不小影响。越是这样,越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难解困。要稳定居民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稳就业举措,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尤其要落实好援企稳岗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稳生产稳岗位。要创新举措、完善服务,通过抓好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鼓励灵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着力解决好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完善公共服务。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城市书房、小游园、“**乐道”、“乐养居”、老旧小区改造、集中供热、农村寄宿制学校等,要盯紧抓实、按节点推进。要加强兜底保障。切实关心低收入群体,保障群众收入,抓好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确保群众基本生活。抓好社会保障和救助,确保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尤其要用好信息化等手段,加大对无供养老人、孤儿、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的排查力度,早发现、早帮扶,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腾出更多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层运转。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要着力稳增长、保运行。稳住经济基本盘,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着力保企业。受疫情影响,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要持续深入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着力抓政策落实、抓要素保障、抓产销对接,尽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围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系统梳理完善全市重点产业链图谱和关联配套企业清单,高度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变化,着力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尤其要坚持以点带链、以大带小,支持龙头企业、大型企业满负荷生产,带动上下游左右链企业复产达产;
加强产销对接、内外联动,帮助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拓展边界、优化布局,解决好协同配套问题。对外贸企业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等政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企业以跨境电商等方式开展线上销售,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千方百计稳住出口。要着力扩投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直接、最有效,一个好的项目往往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要加大“两新一重”领域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国家将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有关部门要加强谋划、主动对接,争取更大支持。对今年谋划实施的515个省市重点项目要抓紧抓实,确保按节点推进。要着力促消费。消费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要完善和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下大力气推动消费回补,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尤其是要进一步稳定消费预期,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持续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要加快恢复零售、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传统消费,在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上有序释放刚性需求、满足改善性消费。要激活夜间经济、节会经济、假日经济,积极促进文化旅游等领域消费。要大力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电商,活跃农村消费市场。要坚持“软件”“硬件”并举,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精品消费场所,着力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真正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要着力防风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潜在风险隐患更容易暴露。要抓好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监测、处置工作,全力确保**政治安全、经济安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疫情防控上,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精准防控,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商品的监测管理,做到科学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经济金融领域,要认真排查政府债务、企业经营、金融机构、融资平台、非法集资、问题楼盘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摸清底数、做好预案、有效化解。社会领域,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好特定利益群体稳控化解专项治理,妥善处理好因疫情而利益受损群众的合理诉求,统筹推进扫黑除恶、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安全生产领域,要紧盯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等,抓紧做好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当前正值汛期,要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御和抢险救灾措施,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疫情虽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冲击,但也在调结构转方式上起到了倒逼作用。谁能更好地将发展和转型结合起来,谁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获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要抓好产业升级。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重点是坚持“双高引领”“双轮驱动”,持续深化“三大改造”,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
持续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产业,带动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要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园建设和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补链延链强链,着力形成更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要抓好开放引领。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越是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越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挥好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坚持建用并举,统筹推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中欧科创园、中德产业园等开放园区建设,积极构建陆、海、空、网协同衔接的开放大通道。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外资外贸外经一起抓,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尤其要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抓好精准定向招商。前段时间,市里对重点招商在谈项目进行了梳理,要科学论证、紧盯不放,促签约、促落地。江苏昆山近年来通过编制精准招商目录图谱,为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提供了有力支撑,值得学习借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不满意的地方抓起,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尤其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效能,对企业诉求和反映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解决。疫情影响下,涉企纠纷有所增加,要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要抓好创新驱动。一个地方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走好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之路。尤其要着力推进“三区融合”和自创区“一区多园”建设,持续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布局,集聚更多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要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卡脖子”问题,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取得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要聚焦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类科研主体深化合作,打造更多科技中介超市、中试基地等,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四要着力强优势、创特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立足当下,战胜眼前困难挑战,也要立足长远,厚植优势、彰显特色,为未来发展蓄能蓄势。要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画好画精画美城市建设的“工笔画”。尤其要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由机场、铁路网、高速路网、快速路网、轨道交通路网、组团路网、交通枢纽等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历史文化是**最具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优势资源,必须用足用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既推进各类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传承和弘扬,又深化文旅融合,抓好沿黄旅游精品带建设,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三个转变”。打造文旅品牌;
以推动文旅与科技、生态、体育、休闲、研学等深度融合为重点,丰富文旅业态,切实将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落到实处。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为牵引,持续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尤其要统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突出“秋冬病、春夏治”,大力抓好燃煤机组基本“清零”、高排放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扬尘治理、新能源车推广、臭氧协同治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等工作,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着力推进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以黑臭水体治理、河流清洁、湿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等为重点,抓好全市域各类水体的保护治理,切实防治水灾害、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持续抓好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坚持植管并重,突出全域绿化,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五要着力育新机、开新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再加上疫情形成的倒逼机制,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抓住了用好了,就能形成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局面。要发力新基建。新基建的本质是基建,但内涵是转型,既能拉动投资,更有利于培育新动能,为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广阔发展空间。要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基建的机遇,加快推进5G网络全覆盖和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的建设。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和“智能+”升级,协同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环保等应用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要培育新产业。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新经济新业态;
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动环保装备、医药卫材等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进六大产业园建设,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结合市场需要、国家政策、**实际,聚焦环保装备、高端石化、绿色建材、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探索建立新的产业园区,助力新产业发展壮大。对现有的六大产业园区,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探索建立“一园多区”等模式,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辐射能力。要激活新消费。疫情发生以来,新型消费不断涌现、业态不断翻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抓手。要着力推动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相互渗透融合,加快完善城乡信息网络、物流快递、电商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社区等,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智慧零售、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让消费更方便更高效。要针对消费迭代升级、多元需求迸发的趋势,不断拓展体验消费、定制消费,增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要探索新机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各项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落,以体制机制的完善来打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堵点痛点。当前,尤其要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畅通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渠道,切实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紧扣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坚持不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启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两类公司”试点工作,增强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改革,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四、D建引领、实干争先,着力提供坚强保证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根本靠党的领导,关键在实干。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上下不负重托勇担当、实干争先有作为。
一要强化对标对表,始终走对路子。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我们深切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我们工作才有信心、有底气;
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和党中央的要求去做,方向就明、路子就正、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偏向。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是这一思想在河南工作的具体体现,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的实际行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要坚持及时跟进,每当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和党中央作出重要部署、出台重要文件,都要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研究贯彻,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我们建立了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更好提升学习实效。要坚持学以致用,把抓好理论学习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聚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五提”行动,聚焦**都市圈建设,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针对制约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找办法、找答案,让学习成果真正体现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
二要突出同心同向,广泛凝聚力量。古人云,“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我国之所以能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全国上下精诚团结、携手同行,形成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无论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五提”行动,还是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都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必须强化“一盘棋”思想,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全市中心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加强组织领导,扣紧责任链条,统筹抓好组织实施、协调调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精准落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办公,带头抓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带头抓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带头抓制度创新试点,带头联系服务企业,形成“头雁效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序引导各类组织、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来,立足本职贡献力量。人大、政协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围绕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驻*央企省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对接副中心城市建设任务,持续深化地企合作,更好服务工作大局。要完善协同联动机制、专班运作机制、跟踪督导机制、考核问责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对落实不力、工作掉链子的,该督导的督导,该问责的问责,并及时纳入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库”。
三要突出实干实效,切实树好导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这些年,中央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升到政治建设的高度,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
省委大力倡树“五比五不比”工作导向,持续营造学、严、干的氛围;
市委反复强调,要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不断强化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目前,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路子已经很清晰了,关键在做,关键在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持续改进作风上高标准、常反思、严要求,带动全市上下形成实干实效的硬作风。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主动担责担难担险,有没有该拍板的不拍板、该攻坚的不攻坚、该碰硬的不碰硬,一遇到矛盾问题就偃旗息鼓、既不想办法解决也不向上反映的情况?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扑下身子抓落实,有没有把“说过了”当成“做过了”、把“做过了”当成“做好了”,只会画圈签字、不会“吹糠见米”“拉锯见末”,工作虎头蛇尾、前紧后松的情况?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对标一流奋勇争先,有没有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满足于过得去、一般化,所做工作与副中心增长极新引擎定位不相称的情况?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真正为基层减负,有没有变层层签订责任状为层层推卸责任,改头换面进行评比检查考核、让基层疲于应付的情况?对这些问题,要结合开展“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活动,持续抓好整改,真正把实干实效的作风导向树起来。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健全激励担当、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干起来、主动作为拼起来。
四要突出善作善成,全面提升本领。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光有干劲和愿望还不够,更需要党员干部有善作善成的真本领。当前,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更新,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省委全会提出,要提高政治引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驾驭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为我们提高能力水平指明了方向。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全面提升本领,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要有看问题的宽广眼光。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高度。只有站得高、望得远,拥有大视野大格局,才能看清时与势、把准规律与规矩、精准拿捏事物的“道”和“度”,才会胸有成竹、收放自如。要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
要善于从现实前瞻长远、从局部把握全局、从现象透视本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谨防“见事迟”,避免急功近利。针对这次疫情冲击,中央、省委、市委反复强调,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善于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大家要真正想明白、做明白。要有干工作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能力是专业素养,决定着工作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新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要增强创新思维,勇于突破定势、探索新路,善于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一切陈旧观念、革除一切机制弊端、搞好市场化运作,真正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比如,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交织关联、叠加放大,影响我市发展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善于科学预见发展趋势、洞察风险挑战、加强舆论管控,提高驾驭风险能力。还比如,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坚持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今年全国人代会通过的民法典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要有抓落实的真招实招。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对领导干部能力水平高低的直接检验。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很迅速,但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则不够有力,重要原因就在于抓落实能力不足、缺乏实招。要注重转变方式方法,善于在抓落实上出实招,精准发力解决好“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在开放招商上,要认识到市外即开放,有的放矢地抓好精准招商。比如,在服务企业上,既要制定完善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更要多一些像“四企”活动这样的过硬举措。
同志们,新挑战新机遇迎面而来,新使命新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提振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扎实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推荐访问:市委书记在在市委年中工作会议上讲话 市委书记 年中 在在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2024年市委书记离任表态发言(全文完整)2023-12-12
- 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读书班上讲话【优秀范文】2023-12-13
- 市委书记在全市防台风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讲话2023-12-13
- 市委书记在全市平安城市建设推进会上讲话2023-12-14
- 2024年度市委书记在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讲话2023-12-14
- 2024年市委书记在作风整顿大会上讲话(全文完整)2023-12-14
- 2024年度市委书记在底全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讲话【优秀范文】2023-12-15
- 2024市委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2024年)2023-12-15
- 2024年市委书记在全市地企合作第五次联席会议上讲话2023-12-15
- 市委书记在上半年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23-12-15
- 年中总结及下半年计划怎么写(10篇)2022-12-03
- 2023年中职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14篇)(2023年)2023-04-27
- 2023年中学校长年终述职报告(五篇)【完整版】2023-05-02
- 2023年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四篇)2023-05-05
- 2023年中学校长工作个人述职报告(五篇)(全文完整)2023-05-06
- 2023年中考励志口号(五篇)2023-05-06
- 2023年中秋话题作文400字(六篇)(全文)2023-05-13
- 2023年中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汇报材料(14篇)【精选推荐】2023-05-14
- 2023年中考激励加油句子57条(3篇)2023-05-29
- 2023年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冬季(14篇)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