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6篇)有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材料汇编

发布时间:2024-02-20 16:13: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篇)有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材料汇编,供大家参考。

(6篇)有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材料汇编

有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材料汇编(7篇)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努力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一、深刻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的重大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项重大任务”、“一个重大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坚持“两个结合”,创新发展A生态文明思想的崭新篇章,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我们要深刻把握A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深化认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做A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四个重大转变”,既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系统总结,又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高度凝练。A总书记强调:“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
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四个重大转变”全景展示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成就和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既是A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A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其中,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强调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既强调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是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有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要求,强调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体现了稳与进的统一,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五个重大关系”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刻辩证法、战略方向、战略路径和科学思想方法,富有原创性学理哲理,是A生态文明思想新创造、新发展、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六项重大任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对党的20D重大部署的深化和实化。党的20D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部署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六项重大任务。这“六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20D决策部署,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一个重大要求”,既是生态文明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又是新征程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A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搞好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成功的根本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增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A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在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转型、制度体系、全球贡献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发生巨大变化,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重点城市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17.6个百分点。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累计减少固体废物进口1亿吨。

  生态保护方面。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自然保护地和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分别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和30%。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种子库。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绿色转型方面。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超过全国煤电装机容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制度体系方面。制定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河湖长制、排污许可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较真碰硬开展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民法典确立民事活动的“绿色原则”,刑法修正案完善“污染环境罪”等相关规定,形成“1+N+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相关法律达30余部。

  全球贡献方面。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达成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续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三、深刻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是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的最新判断,要站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我国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面临巨大压力,如果走欧美老路,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消耗。无论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推动生态环保工作,都必须把人口规模巨大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我国是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任务依然很重的情况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结构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我国生产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73%,污染排放大、道路扬尘重。中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较大,是主要的移动污染源。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

  我国是在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目前全国还有超过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PM2.5浓度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流域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湖泊生态系统严重失衡。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持续累积。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面积比例大,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是在环保历史欠账尚未还清的情况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较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突出短板,新建设施维护不够,老旧设施亟待更新改造。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待提高。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全国尾矿库近万座,风险隐患比较突出。固体废物历史堆存总量高,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我国是在全球环境治理形势更趋复杂化的情况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全球环境治理挑战进一步加大,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博弈任务艰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公约谈判斗争激烈,有的国家压我承担超出发展阶段和能力的责任。部分西方国家打气候牌,出台碳关税等政策,妄图消解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果。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各种问题相互交织、集中出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呈现出时空压缩、任务复合、压力叠加的特征,既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又要促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还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四、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A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全面推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为如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筑牢生态根基。

  更加自觉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督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门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组织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化执法监管,依法查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当好生态环境卫士。

  更加自觉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攻方向,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自觉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更加自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积极引领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更加自觉筑牢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防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提升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持续推进“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指导地方妥善处置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提升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更加自觉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坚持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恢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面对复杂局面,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主要宏观指标总体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

  经济增长整体回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0%的经济增速,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5%的年均增速,经济增长回升的态势比较明显。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非常不容易,彰显了经济的强大韧性。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5%,快于美国1.8%、欧元区1.0%、日本1.9%等主要经济体增速。结合二季度国际国内形势,预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保持领先,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着力稳定重点行业生产,积极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三次产业持续恢复,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得到巩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种植业)增长3.3%。肉蛋奶等产品供应充足,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也保障了民生商品价格平稳。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牛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7.5%、2.9%。工业生产基本平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上半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超六成;
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3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超五成。服务业较快恢复。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上年全年加快4.1个百分点。旅游出行、住宿餐饮等服务需求加快释放,相关接触型服务业明显回升。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6%、15.5%、6.9%。

  国内需求逐步恢复。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有效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消费增势较好。消费场景有序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回暖跑出“加速度”。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回升向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稳步提升。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增长52.9%,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6.7倍;
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7%,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调结构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其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0%、7.2%,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加强重点商品储备调节,成效逐步显现。就业形势改善。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规模稳步扩大,调查失业率下降。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5%。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上半年,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主要是进城农民工)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其中6月份为4.9%,降至年内低位。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705万人,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长3.2%。核心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受输入性、周期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总体回落,但在服务消费恢复带动下,核心CPI涨幅总体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7%,保持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保持平衡。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收缩、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外贸外资顶住压力稳中提质,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货物进出口规模增加。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元,达到20.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1%。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5.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长为外贸“主力军”。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2.7%,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上半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35.7%;
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8%。外汇储备基本稳定。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9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653亿美元,今年以来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

  粮食能源保障不断加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内保障能力,稳定进口来源,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维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夏收粮食再获丰收,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各地压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油料扩种成效,压茬推进田间管理,早稻及秋粮作物长势正常,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能源供给继续增加。国内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油气继续增储上产,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用能。上半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23.0亿吨、1.05亿吨、1155亿立方米,增长4.4%、2.1%、5.4%;
发电量4.2万亿千瓦时,增长3.8%。

  二、转型升级态势持续,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新进展。

  创新动能积聚增强。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外部对我高科技领域围堵打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以来,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产业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9%。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增势良好。上半年,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生物基化学纤维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9.1%、86.4%、84.5%;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0%、54.5%、53.1%。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带动作用增强,网上零售较为活跃。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至26.6%。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扩大内需战略稳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1%。消费主动力作用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2%,比上年全年提高44.4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结构优化。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2%、22.2%,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5%、1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同比缩小0.05。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能耗强度继续下降。初步核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0.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继续发展壮大。上半年,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占全部电力供应投资比重为86.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风力、太阳能、核能发电量合计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8.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4%。

  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坚定不移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方位经贸合作不断拓展,外贸创新发展态势较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8%,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7.7个百分点;
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4.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扩容提效。6月2日,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区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上半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额同比增长6.1%,快于全部出口2.4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
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6%、26.4%。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经济恢复向好、就业形势改善带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7.0%。民生投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4.7%,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6.9%、7.9%、8.5%。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

  三、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眼今年“后半程”,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
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尽管面临困难和压力,但要看到,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砥砺奋进中壮大,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显著,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稳步恢复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壮大绿色消费、服务消费。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大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外贸重点展会作用,全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推动重大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

  积极保民生防风险促稳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强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出版力量(集团公司)

  2023年6月2日,A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举旗定向,对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编纂出版《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中国出版集团所属中华书局承担的重大文化工程。2022年9月,党的20D召开前夕,A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充分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对文化建设、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一、深刻领悟《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丰富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历史的主题。《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宏阔视野,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光明前景,是一篇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重要文献,为我们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提供了科学指引。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A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贯通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化观,思想高度熔炼,精神博大深邃,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复兴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认真学习《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紧紧依靠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坚持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旗帜和根本指针。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A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编纂出版《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重要思想文献的选编,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为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国梦增强精神力量。

  通过认真学习《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复兴文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集中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大型历史文献集成,首次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以专题化全景式方式集中展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诠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的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这部典籍的出版必将赋予人们深厚的思想智慧、丰润的精神滋养、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深刻认识出版工作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总书记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记录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与伟大成就,反映一个时代的民族气质与文化面貌,凝聚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与思想智慧,历来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功能。《复兴文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所作的史料爬梳、学理探究,不仅记录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儿女为民族复兴作出的探索、奋斗、牺牲、创造,整理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珍贵文献,还为今后一系列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确立了学术标杆,集中凸显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建设的共同主题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彰显了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和基础价值。

  通过认真学习《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我们深刻认识到,学好DS、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需要出版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推出更多服务不同人群历史学习的经典教材、权威读本、大众读物;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出版工作坚守为人民出好书的初心,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以出版之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需要出版工作紧紧围绕“两个结合”,推出更多宣传阐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的精品力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深入挖掘《复兴文库》功能价值

  在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刻把握《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思想精髓,学好用好《复兴文库》,深入挖掘并发挥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中国出版集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贯彻落实A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落脚点,是集团必须履行好的工作职责。

  充分发挥《复兴文库》的政治思想价值。历史是思想的河流,思想的进程引领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复兴文库》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以思想史贯通呈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思想启蒙、文化觉醒、理论创新的浩荡历史长卷。已出版的第一至三编集中选编近代以来至改革开放前重要的思想成果,其中大量收录新中国成立前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献,全面记录和呈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过程。即将出版的第四、第五编,将全面记录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进程。要从《复兴文库》中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而改变中国、创造历史的,更要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把握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充分发挥《复兴文库》的文献学术价值。《复兴文库》全五编计划出版60余卷、300余册,从团队组建到大纲拟定,从内容选择到文献整理,从编纂体例到编校规范,都体现了中国出版的最高标准、最高要求。这部典籍以扎实严谨的文献整理为基础,反复论证、严格精选、审慎编排,倾力打造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备的经典范本。在文献收录方面,《复兴文库》不同于一般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而是专注于民族复兴的思想逻辑,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注重保持文献底本原貌,精编精校,使之成为文献选编出版的重要范本。从学术角度审视,《复兴文库》坚守正确导向、思想品质、文化品位,紧扣复兴主题,厘清历史脉络,注意选编一些在中国近代史、中共DS研究体系中较少论及的或前人未曾系统整理过的专题文献,部分内容填补了学术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要深刻把握《复兴文库》体现出的强大思想穿透力,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术研究成果,更好推进中国近现代史、中共DS研究的学科体系建设,为夯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复兴文库》的文化教育价值。“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修典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用典。《复兴文库》以丰富翔实的文献,立体展现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思想轨迹、演进脉络,是哲学社会科学教研中的重要文献、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阅读材料、D建学习的鲜活素材,也是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料,还是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馆藏文献,对帮助人们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体悟真理的力量,对鉴古知今、资政育人具有重要价值。要加强系统规划、一体推进,充分调动出版、发行、媒体等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做好《复兴文库》宣传发行工作合力,让这部大型历史文献、厚重文化典籍、经典历史教材走进更多机关、学校、企业、图书馆,服务更多大众读者。

  三、全力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当前,出版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作为文化强国和出版事业建设的重要主体、重要阵地,中国出版集团要把深入学习《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通起来,进一步领会“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转化为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扎实工作成效。

  把学习宣传阐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集团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以出版的方式宣传阐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性坚定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理化探究、大众化阐释;
进一步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领悟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内在关系,深入把握“两个结合”展现出的创新空间,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加强系统性、专题性、长期性的选题规划。中国出版集团和中华书局要进一步总结运用《复兴文库》编纂出版经验,接续完成好第一至三编宣传发行工作,高质量完成第四、第五编的编辑出版工作。第五编集中选编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文献,是《复兴文库》全编的重中之重。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书局将再接再厉,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出版任务,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为集团做优主题出版、做深主流出版的主要方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更是出版内容的选题富矿;
反映和阐述这一重大课题,是作为伟大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党的出版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中国出版集团要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觉,以出版之力记录好党和人民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以读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宣传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发挥人文社科出版专业优势,推进国家文化知识体系传承出版工程、学术文化精品出版工程、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科学技术精品出版工程等集团重点规划项目,更好讴歌和反映伟大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更好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集团做强做大出版主业的首要任务。坚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情怀,强化出版核心功能,聚焦出版主责主业,丰富高品质出版供给,提供高效能出版服务。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深入推进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出版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出版融合发展,开发新型文化产品、适应新型文化消费、探索新型文化业态。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保护发展“人民牌”、“中字头”和“老字号”,拓展品牌产品,延伸品牌影响。在《复兴文库》已积累的内容、作者、编者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延展,围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等专题思想史、面向学术与大众的通史通识读本、服务教学科研的“四史”学习辅导教材、相关文献档案集成、代表人物思想传略等选题方向,加强研究策划,努力打造革命思想史、民族复兴史出版产品集群。加强《复兴文库》海外馆藏与版权输出,对外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事。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出版“国家队”,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党的出版工作优良传统,赓续红色出版基因,为人民出好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上作出应有的出版贡献。

把握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

  7月5日至7日,A总书记赴xx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国上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其间,A总书记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这是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50万干部职工的最大肯定、最大鼓舞、最大鞭策,充分体现了A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家电网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把学习贯彻A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带着忠诚学、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把A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深入学习领会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沿着指引方向奋勇前进

  深刻领悟A总书记“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重要指示,坚定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南瑞集团考察时的重要指示,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我们党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的历史自觉,为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党领导的国有企业,公司聚焦“四个面向”,坚持科技报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产化替代,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研发和掌握更多“国之重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刻领悟A总书记“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坚决扛起能源电力保供首要责任。A总书记在南瑞集团考察时,把能源保障和安全摆在“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胸怀“国之大者”,扛牢首要责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保供和转型,始终把大电网安全摆在首位,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服务,持续增强电源发电、资源配置、供电服务能力,落实落细电力保供“3334”关键之要,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深刻领悟A总书记“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的勉励嘱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厚积薄发、勇往直前、再攀高峰的奋进力量。A总书记在南瑞集团考察时的勉励嘱托,充分体现了对年轻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关心厚爱,为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努力方向,为如何培养人才提供了方法路径,是激发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敢为人先、赓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公司始终牢记A总书记的勉励嘱托,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大力鼓励和支持年轻研发人员以“厚积薄发”的艰辛付出换来“一鸣惊人”的创新成果,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深刻领悟A总书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实干之风,在深化以学促干上取得新成效。A总书记今年以来分别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此次xx考察期间,A总书记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公司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实干导向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统筹抓好“察实情、出实招”“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三个专项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以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动能作贡献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公司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必须发挥好“三个作用”,彰显“大国重器”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是对国资央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新定位,也是赋予国资央企的重大战略任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公司必须牢记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总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总原则,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总要求,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当排头、作表率,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以产业控制为关键,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安全支撑为底线,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产业链韧性,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

  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必须始终聚焦“两个途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中央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之道,增强核心功能是中央企业担负新使命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公司必须牢记新要求、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切实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当好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做好能源电力领域的固链、强链、补链、控链和融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聚焦增强国有经济主导和战略支撑作用,坚定当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市场失灵的稳定器、维护安全的压舱石、共同富裕的支撑者。

  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A总书记在xx考察时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表明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对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公司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依托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协同攻关优势,持续强化自主创新,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当好创新联合体“排头兵”,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三、切实抓好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落地,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

  汇聚创新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电网安全运行、新能源并网等关键领域,深入推进电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技术突破。广泛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充分用好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平台作用,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做专做精电力保护控制、数字化业务,强化电力生产运行关键环节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水平。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扛起首要之责,在保障能源安全上彰显新担当。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保供和转型,认真抓好电力保供“3334”关键之要,全力保安全、保民生、保服务。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落实落细举措,凝聚各方合力,持续增强电源发电、资源配置、供电服务能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坚决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落实主动防御措施,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应急准备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堤坝,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防严控确保大电网安全,持续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树立实干导向,在深化以学促干上取得新成效。凝心聚力促发展,落实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55686”总体要求,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驰而不息抓落实,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公司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发扬斗争精神,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干事创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A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一、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20D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A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必须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A总书记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美丽中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A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美丽中国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A总书记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碳达峰碳中和开局良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部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全部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实。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累计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5%,比2012年提高6.1个百分点。

  能源结构加速绿色转型。完成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超过5.2亿千瓦。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51.5%。

  绿色发展动能不断涌现。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发展法规政策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全球一半。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印发,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规划方案。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地耗分别下降26.4%、46.5%、38.6%,主要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近60%,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到86.5%,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7.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9%。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造林10.2亿亩,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三、落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深入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制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文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坚持先立后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统筹制定“双碳”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狠抓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节能降碳。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推动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黄河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典范城市。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

  完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体系。推动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碳中和专项立法前期研究。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

坚定不移在推进“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集团公司)

  7月5日至7日,A总书记赴xx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召开贯彻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为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作出了示范榜样。国网xx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深入学习、深刻体悟,矢志奋发有为、再建新功,自觉把总书记勉励关怀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推动“一体四翼”发展布局高质量落地。

  一、深刻领会A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A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作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我们全面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彰显着真理光芒和思想伟力,指引我们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扛起更大担当。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节点,总书记来到xx考察,对“以学促干”作出系统阐释,引领我们更加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起来。我们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不断筑牢思想之基,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指引我们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上展现更大作为。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电力发展,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求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载体。国网xx电力在公司系统走在前做示范,有基础、有能力,更有责任率先探索科学合理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

  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擘画了“强富美高”新xx的宏伟蓝图,指引我们在践行电网使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上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对xx提出了“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本次考察xx又赋予“四个新”的重大任务。xx是经济强省,以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能源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xx“走在前做示范”需要电网企业提供更强电力保障。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可靠供电、增进民生福祉,奋发有为把党的电力事业发展好、壮大好。

  二、坚定不移在“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

  国网xx电力党委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A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辛保安董事长和xx省委省政府领导会谈精神、调研国网xx电力工作要求,忠诚履职、务实奋进,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国网xx电力新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坚定不移当好“两个确立”的捍卫者。要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坚定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是坚定不移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持政电企、源网荷协同发力,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深化业务管控中心多专业协同运转,确保安全生产局面平稳。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密切跟踪220个省级重大项目进度,持续发挥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小组作用,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三是坚定不移当好便民惠民利民的连心桥。深化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在工作体系、指挥体系、赋能体系、渠道体系上持续发力。配合政府解决居住区临时用电问题,年内完成105个“临代正”小区治理。加大充电桩建设协调力度,支撑xx新能源汽车数量今年达到125万辆。开展“电靓和美乡村”8项行动,推广8000个电气化项目,积极服务乡村振兴。

  四是坚定不移当好推动能源转型的排头兵。配合政府部门深化新型能源体系目标路径、平衡原则、未来需求、供给结构、调节资源、政策机制6个关键问题研究。高标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紧扣xx主干网、配电网“两个战场”,聚焦大规模区外受电能力提升和省内集中式新能源电量消纳、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和多元负荷互动“两条主线”,统筹推进理论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和工程示范,年内完成坚强韧性主干网建设55项重点任务、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32项重点任务。

  五是坚定不移当好科技创新突破的推动者。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统筹配置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推进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六是坚定不移当好D建提质登高的示范者。统筹做好两批主题教育有序衔接,持续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深入落实“旗帜领航”D建工程,以高质量D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苏电清风数智纪检工作平台应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国网xx电力党委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奋力在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为xx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2023年6月,《A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正式出版发行。这充分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广大妇女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权威读本和最新教材。妇联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巾帼力量。

  一、彰显强大真理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对发展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进行深邃思考、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事关妇女儿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摘编》分8个专题,集中收入A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妇女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时代主题、主体力量、部署安排、组织保障和外部环境等重大问题,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的妇女工作的根本保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
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
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妇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具有科学严密的逻辑结构。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方向,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只有把握好这一时代主题,才能把握住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前进方向;
指明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这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
指明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做好妇女工作的工作方法,提出适应广大妇女的特点和需要,既要解决妇女的实际问题,又要通过发挥妇女的优势推动工作,把工作做实。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充分体现“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总书记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强调引导妇女自觉把党的命运、国家命运同妇女自身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坚定不移朝着正确方向和理想目标持续奋进,充分展现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强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做好工作,不断促进妇女发展,充分彰显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
强调要把握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充分彰显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
要求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和开展工作,充分彰显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
提出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不断促进世界妇女运动发展的中国主张,充分展现胸怀天下的崇高境界。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妇女同全国人民一道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回答新时代妇女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重大问题,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新高度。A总书记对妇女独特作用的肯定,对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的期许等,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凝聚着时代的精华,凸显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鲜明底色。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A总书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充分肯定妇女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注重促进男女平等,强调都要在家庭中发挥作用。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鲜明中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

  充分吸收借鉴促进妇女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站在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战略高度,充分吸收借鉴促进妇女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提出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等重要主张,展现出深邃的全球视野、宽广的世界胸怀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时俱进,赋予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三、展现磅礴的实践伟力

  实践是理论之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从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又是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形成于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丰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妇女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亟待通过理论创新去回应和解决。A总书记对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把妇女事业发展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推进妇女事业发展丰富实践的思想升华、智慧结晶和理论总结

  具有强大的实践逻辑。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高度重视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不仅明确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而且对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问题作出具体部署;
不仅对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作出科学分析,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既有把握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的思想方法,又有推进新时代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法。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妇女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指引新时代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2021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1%,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比超过45%。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已达80.88岁,教育领域的性别均衡基本实现。儿童成长环境日益优化,2021年末,全国共有2.5亿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时代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四、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妇女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我们以深入学习《摘编》为契机,进一步学深悟透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20D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

  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入魂。要推动《摘编》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加强宣传宣讲,深化研究阐释,促进妇联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斗争意识、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更好引导广大妇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深化巾帼建功系列活动,启动“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拓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为广大妇女发挥作用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持续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更好满足家庭多元需求。

  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儿童。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把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扎实做好走访关爱、发现报告和维权服务工作,努力让广大妇女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进一步扩大办实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帮助留守妇女儿童和困难妇女解决实际困难。

  以更大力度加强和改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妇联建设,把妇联工作的触角、活动的手臂、服务的事项向基层、向各方面延伸;
进一步强化妇联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新,发挥“联”字优势,广泛汇聚社会力量,把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有效发挥起来。推动妇联干部在以学铸魂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在以学增智中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以学正风中进一步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在以学促干中进一步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

推荐访问:(6篇)有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材料汇编 理论学习 党组 汇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