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4篇)

发布时间:2024-08-16 17: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一:

  1959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党史小故事二: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

  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党史小故事三:

  “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看到徐家简陋的床铺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她们便拿出仅有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以及她一岁的儿子合盖。几天后,部队临行前,3名女红军执意要将行军被送给一贫如洗的徐解秀,但徐解秀说啥也不肯接受。你推我让之际,一位女红军用剪刀将被子剪成两半,将半条被子交给了徐解秀。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今天我专门来这里看望乡亲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我们即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党史小故事四: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

  何莲芝依然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

  之后,董必武在开党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评,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掩卷而思,一个小故事,道尽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精神;一个小故事,直击心灵,发人深省。我们现代人在面对众多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如果能如同董必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然会是那个坚定信仰,奋勇前进的人。

  党史小故事五:

  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党史小故事六:

  今天给大家说说周总理的两把椅子,很少有人知道周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们当即驱车来到北京

  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多半瓶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得很憔悴,只有剑眉下那双睿智的双眼仍和过去一样。

  见到我,总理说,“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这把椅子上,很难受。我想请你帮我设计一把椅子,像飞机座椅那样,靠背可以放下来,让我能够躺一下。”我说:“总理,我给您设计一个全自动的吧,您按一下电钮就行。”“不用,你设计一个用手摇的就行了。”总理说着指着面前的一张藤椅说:“这是毛主席专门从湖南给我捎来的,但是靠背稍矮了点,你做的椅子比这个稍高点。”

  那天我哭了,我没有想到总理病得这么重。回到家里,我连夜为总理设计了一把椅子。设计图纸一出来,我就立刻赶往当时的北郊木材厂,和一位姓毛的工程师用最快的速度赶制出一张左边一摇可以躺下来、右边一摇脚部可以抬高的椅子。送到总理那里,总理试了试,很满意地说:“很好、很好,如果能再宽一点,我都不想下来,就在上面睡觉。”于是,我们连夜又为总理做了一把更宽一点的椅子。总理说:“谢谢你们帮我做了两把椅子,不过花费的钱应由我自己出。”

  听说总理直到去世,坐的都是这把椅子。

  党史小故事七:

  毛泽东的拐杖情缘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40多次来杭州。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泽东。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

  1947年3月,胡宗南重兵进逼延安,毛泽东率中央机关部分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其时,他肺炎初愈,身体虚弱。卫士们考虑到他行军困难,为他准备了一副担架,可他坚决不坐,非与大家一起徒步行军。毛泽东不坐担架,这让大家很伤脑筋。警卫员孙振国找了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说:“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毛泽东拄着木棍,试走了几步,很是满意。此后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

  晚年,毛泽东的登山爱好没有改变,但他有一个原则即上山不坐轿。有一次,毛泽东邀张治中同乘专列外出考察。火车到了安徽,张治中建议毛泽东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心有所动,但是,当他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登山时,就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很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

  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更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可他从来不搞特殊化。宁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轿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体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原因也在于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党员谨守朴素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记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对此,也许可以从毛泽东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启示吧!党史小故事八: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

  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

  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

  党史小故事九:

  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任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亲戚前来求情,他严肃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求情无济于事”。亲戚无功而返。

  镇压反革命时,吴德峰的胞弟吴世悉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认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汉将其抓回保康县。亲属们到武汉求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德峰帮忙,让他给当地政府打招呼关照。吴德峰不但没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一直说服亲属,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办。

  吴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原来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决一些个人问题,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绝。他对来人说,“正因为你原来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严格要求你、爱护你。我们都是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党的原则当儿戏!”

  由于吴德峰总是把前来疏通关系的亲朋好友拒之门外,他的勤务员常常感慨,“要走吴老的后门算是没门,他叫你连窗户都爬不进去!”

  党史小故事十: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抗敌"两字的臂章。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抗敌"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

  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篇二: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

  

  经典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篇1】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篇2】—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4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篇3】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抗敌"两字的臂章。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抗敌"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

  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篇4】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说手举马灯照万人的故事,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盯嘱着同志们“小心,小心!”他,就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围,集中了大星兵力和飞机实行围追堵截。这样,红军就只能白天隐蔽,夜晚行军。林伯渠同志当时是红军总供给部长和总没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担子有多么的繁重!为了保证部队供应,他还要经常亲自带领战士去打士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地照顾这位已经年近半百的老战士夜间行军,组织上从缴获的几盏马灯中给他配发了一盏。然而,林伯渠同志从没有将这盏小马灯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给大家。

  一天夜晚,部队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内的一座名叫老虎岭的大山,突然前面传来“哎哟”一声,林伯渠急忙问询,是前面有一条溪沟,一位小战士过沟时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上去,举着马灯一照,只见山沟足有一丈宽,沟上面仅搭着一根树,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见底,隐隐传来流水声。这时,只听见从下面传来了小战士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见小马灯了!我看见小马灯了!”听到那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喊声,林伯渠一边安排搭人梯,一边找来绳子吊马灯。只见马灯顺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行,终于把小战士拉了上来,挽回了一条生命。

  这时,只见林部长手持木棍举马灯,照着独木桥大声果断地下命令:“快,迅速过桥!”这可急坏了警卫员小邓,搓着双手心急如焚。“林部长,您这要举多长时啊?”“不管时间多长,都要保证战士们过桥无险情。来,我们两人轮流举,20分钟为一轮”。只见马灯光下战士匆匆过桥,足足过了4个钟头整,等到部队全过完,已是午夜时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员最后一个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队伍全部到达两河镇。迎面走来朱德总司令,拉住林部长笑盈盈地说:“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战士要为您唱首歌,她就是小战士的老乡李坚真。”

  这时只听掌声起,一曲山歌响入云:“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所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篇5】1944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

  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

  颇有戏剧性的是,傅玉和这一招竟有奇效。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

  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

  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5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20余块大洋。

  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篇三: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

  

  五分钟党史小故事(通用6篇)【篇1】五分钟党史小故事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创造了思想条件。李大钊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组织。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篇2】五分钟党史小故事60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年,直到他长辞人世。【篇3】五分钟党史小故事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

  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创造了思想条件。李大钊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组织。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篇4】五分钟党史小故事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篇5】五分钟党史小故事你好!大家好!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

  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谢谢大家【篇6】五分钟党史小故事你好!大家好!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

篇四: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故事一:红船初航

  1919年,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中国浙江省湖州一带被点燃。一群共产主义青年,在这片土地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中国共产主义小组。他们聚集在红船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红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航程。

  故事二:长征逆袭

  1934年,红军面对国民党的围剿,被迫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纵横8000多里的长征,是一次生死考验。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川峡谷、险峻的雪山草地,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段壮丽的历史。在长征中,红军战士面对困境从不言弃,坚持着无产阶级革命理想,最终取得了巨大胜利。

  故事三:小岗村的火种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而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小岗村,一场小小的农村改革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村里的一些农民秘密召开了会议,决定取消集体化经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决策引爆了农民对于自主发展的渴望,也为中国农村改革开了一个大门。

  故事四:东方红的背后

  1964年,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科技的道路。然而,在这一背后,有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他们克服1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了无数困难和挑战,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实验和设计,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事五:解放军的誓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北平城墙上,解放军战士郑成功起誓: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誓死捍卫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个誓言如同一块磐石,载满了解放军英勇争斗、献身国家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忠诚而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故事六:伟大领导者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有着伟大的领导者,其中毛泽东主席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主席在思想理论和军事战略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智慧。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南。他也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先瞻性的措施和政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七:抗击非典的勇敢

  2003年,中国面临非典疫情的肆虐。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医护人员放弃休假,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不畏艰险,服从组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故事八:脱贫攻坚的奇迹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困人口众多的国家。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通过坚决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惊人的脱贫成就。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贫2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困户,如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成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巨大力量,也体现了人民的凝聚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故事九: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中国的科技企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故事十:中国梦的扬帆起航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伟大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秉承着中国梦的理念,为中国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是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它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奋斗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推荐访问:关于党的故事五分钟内 故事 五分钟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