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6篇)

发布时间:2024-09-02 16: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范文(通用3篇)篇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中干部队伍结构单一,从而缺乏必要的专业化、多元化和年龄结构合理化。这些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组织制度不健全。目前,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制度方面存在缺失、不完善的问题。例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组织建设和活动安排不规范、组织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第三,组织生活不活跃。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居民分散、移动性强的问题,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比较困难。同时,一些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参与性也不足,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够。

  以上几点问题的出现,与以下原因有关:

  其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于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工作并没有严格把握。有些地方把基层党建工作当成“水花”,不重视,缺少相应的投入;

  其二,一些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不够规范,部分干部的素质不高,特别是某些党支部书记不太善于组织,也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些组织生活不活跃的问题;

  其三,因为缺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监督,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难以完成好党的工作任务,形成基层党组织“虚”、“弱”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我们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重视人员结构建设,加强年龄结构合理化,完善技术、年龄、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构成,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切实规范和完善组织建设,严格组织活动并进行监督,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推动加强基层组织生活,努力增加组织凝聚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基层党组织特点,加强工作的宣传和动员,提高广大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参与率。

  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工作获得更大的提升。

  篇二:

  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增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的工作。然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一些基层党组织人员结构单一。党组织中的干部或专业或地域或其他方面的构成单一,缺乏多元化,导致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足。

  其次,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制度不健全。有的党组织组织建设和活动安排不规范,组织管理不严格;一些党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纪律,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第三,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够活跃。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分散,生活较为单调,难以开展组织生活。同时,作为党员的参与度不够高,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足。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一些地方着力发展经济,没有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一些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不规范,特别是某些党支部书记不太会组织活动和服务党员,也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些组织生活不活跃的问题。

  同时,缺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难以完成好党的工作任务,形成基层党组织“虚”、“弱”现象。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加强党组织基层人员结构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年龄、性别、地域等方面的组成构成,全面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规范和完善组织建设,严格组织活动并进行监督,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推动加强基层组织生活,加强工作的宣传和动员,提高广大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参与率。同时在服务党员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干部的作用,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活跃性,提高党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其取得更大成果。

  篇三: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将领我们国家快速发展常态化的一种需要。然而,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一些基层党组织人员结构单一。党组织中的干部或专业或地域或其他方面构成单一,缺乏多元性,导致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足。

  其次,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制度严重不健全,组织建设和活动安排不规范,组织管理不严格,一些党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纪律,缺乏规范的制度建设。

  第三,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够活跃。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分散、生活较为单调,难以开展组织生活。同时,作为党员的参与度不够高,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足。

  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一些地方着力发展经济,没有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资金投入。

  其次,一些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不规范,特别是某些党支部书记不太会组织活动和服务党员,也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些组织生活不活跃的问题。

  同时,缺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难以完成好党的工作任务,形成基层党组织“虚”、“弱”现象。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党组织基层人员结构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年龄、性别、地域等方面的组成构成,全面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规范和完善组织建设,严格组织活动并进行监督,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推动加强基层组织生活,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提高广大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参与率。同时,在服务党员方面,充分发

  挥党组织和干部的作用,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活跃性,提高党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篇二: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党建设缺失有

  1.怎样理解和认识党的建设缺失

  《问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

  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党的建设缺失的,应当予以问责。

  党的建设缺失的表现主要有: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只有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15年10月27日,中央纪委对部分中央单位查处的5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

  通报指出,5起案件暴露出有的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责任缺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有的领导干部落实“两个责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对党风廉政建设不敢抓、不真抓;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少敬畏,甚至对中央一再亮明的纪律红线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这5起典型案件是: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原副主任文仲亮因下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属及家属赌博等问题受到责任追究;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李宗明因下属公款旅游问题受到责任追究;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社长刘建林因纠正办公用房面积超标问题不力等受到责任追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再生等人因下属部门和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受到责任追究;中国证监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原党委书记、理事长杨迈军因单位多次发生公款旅游等问题受到责任追究。

  上述案件暴露的问题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口号,必须以严肃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

  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强化责任担当,认真种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把严肃纪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触犯纪律“底线”动辄则咎,要把责任追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持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形成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良好氛围。

  2.怎样理解和认识党的建设缺失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

  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经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

  二是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深化认识,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克服和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摆正党务与经济行政业务的关系。

  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管党的政治责任,要按照“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同行政、业务、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二是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支持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三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

  要配齐党务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放到这个岗位上来,要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干部的行家;四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管理组织,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最主要的就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使支部活动经常开展起来,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这样党要管党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一是抓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强化监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督,严格考核。二是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同时,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建立起单位、家庭、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互动机制”,要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对党性不强或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党员,各支部要做好帮教工作,找他们谈心,指出问题,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激发他们的活力,对不称职的党员,要及时给予严肃处理,以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威信。

  三是抓党员的能力建设。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通过每一级党的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能力来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技能,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把岗位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带领大家学技能的氛围,以此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党支部建设存在哪些不足,意见建议

  目前,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问题:

  1、支部作用较难发挥

  一个支部在党员和群众中有没有凝聚力,取决于支部作用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支部作用发挥得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自然就会有凝聚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重大问题主要由行政领导决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定,支部发挥作用很少,支部所起到的作用仅是问寒问暖,关心党员等一些事情。

  2、支部活动单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

  对于组织建设,企业一般非常支持;

  支部生活会一般因企业情况有所不同,大部分因党员一般比较分散,出差时间比较多,生活会开的比较少,主要问题是人员不能集中,时间不能保证;

  另一问题是,生活会形式比较单调,主要是学习文件读报纸代替组织生活,也感到枯燥,流于形式的东西收效就不大,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生活会,客观上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进而导致了党的思想教育工作停留在一般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个别教育少,使得思想教育不深入。

  3、员工党员发展速度慢

  当前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还很薄弱,特别在基层员工这一领域尤其突出。一方面由于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影响党员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中竞争比较激烈,现代人对政治上的追求有些淡漠也影响发展;

篇三: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党的领导弱化表现形式:

  1、部分单位和村党支部,长期不开党组织会议,仅在年头年终各开一次会议,组织生活不完善,党员缺少党性教育,党的路线方针及精神不能及时传达到位,导致党的信仰观念淡薄,党的领导弱化。。

  2、党员素质不一,党的领导优势不能发挥。比如:部分党员没有突出的本领和优势,不能带领村民致富;部分党员虽然先富起来,但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部分外出党员富裕以后,党性缺失,不关心村民利益和村里的发展,把自己当局外人,这些情况都导致村级党组织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影响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二、党的建设缺失表现形式:

  1、由于缺少党建经费,部分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少部分没有,导致党建涣散,困难党员也不能得到帮助。

  2、部分村级党组织管理不到位,外出党员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部分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不能按时缴纳党费。

  3、部分村级党组织结构发展党员不平衡,没有考虑将有政治信仰、创业成功、能干事的年轻人发展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导致村级党建工作发展滞后。

  三、从严治党不力表现形式:

  1、部分党员存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思想,不能创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政治敏感性不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不够。比如,对党员干部中流传的一些小道消息、政治笑话,特别是网络上PS领导照片等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对党员、干部加强正面教育不深不够,有时一笑了之。对偏远村非法宗教活动研判不足、应对办法不多,门徒会等非法组织在农村依然存在。

  2、对部分党员日常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较慢。比如:部分干部存在走读、上班迟到、早退现象;部分村干部存在给群众办事还有吃拿卡要现象。

  3、部分单位和村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存在党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有时遇到棘手问题,怕个人承担责任,不愿表态作决定,导致意见不集中,一些问题议而不决,导致脱离群众,引起群众不满,造成社会不稳。

篇四: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基层党的建设缺失表现

  基层党的建设效益二题

  基层党的建设要不要讲究效益,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内在规范和根本要求如何确定,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结构和功能如何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和基本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如此等等,目前还没有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应有…

  近年来,随着政治民主的不断推进,新闻舆论对许多热点问题和突发性事件进行了深度曝光,各级党和政府对一些负有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也相继实施了责任追究,并且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防治非典期间,大批官员因渎职、失责受到了惩戒。”问责”一词已日渐成为群众关心的一个…

  别看他看起来很斯文,其实他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脑子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妙点子。比喜羊羊更机智勇敢、比懒羊羊更幽默可爱,比慢羊羊更爱发明创新,他就是湖南省醴陵市实验小学的科技教师——廖振华,学生眼中敢做敢当的“疯狂博士”。从事科技辅导工作十余载,他取…

  作者:王世谊

  社会主义研究

  2004年04期

  基层党的建设要不要讲究效益,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内在规范和根本要求如何确定,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结构和功能如何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和基本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如此等等,目前还没有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应有注意。加强基层党建理论研究,提出和探讨基层党的建设效益这一新的命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密切关系和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基层党的建设效益概念的提出:理论与实践依据

  新世纪基层党的建设应当注重效益观念。关于效益,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也都有规范、科学的概念,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我们提出基层党的建设效益既有其明确的科学内涵,又有科学的、广泛的、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是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基层党的建设效益提出的科学性。效益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仅五个字:效果和利益。效益是效果和利益的统一,是效和益的组合词,效和益的内涵构成了效益的内涵。效,可解释为效用、效果和效率等;益,可解释为收益、利益和获益等。效用、效果和效率的含义都不尽相同:效用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物质或劳务本身所具有使用价值或有用性,二是指人们在消费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并以它的大小决定各人的主观评价;效果是指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又泛指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收益、利益和获益的含义基本相同,意味着增长和富裕。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分,一般而言,事物的活动及有机载体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那么,基层党的建设是否也有效益问题?能否把效益概念引入到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党建理论研究之中?能否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虑其目标制订、领导与管理以及组织的设置、构成和运行方式时,都紧紧围绕效益来进行?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

  二是任何一项活动或产品,只要有投入,有消耗,必然就要有产出,有效益,这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社会生活的一条定理。一项精神活动,一件精神产品,需要

  花费一定的效果、功效和价值。有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体现的是正价值、正功效,有的体现的是负价值、负功效。我们要提倡好的优秀的精神产品、有益的精神活动,制止、消除、摒弃颓废的精神产品、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进一步而言,基层党的建设的运行机制对于经济运行方式具有依赖关系,基层党的建设不仅受制于社会能把多少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其中,而且受制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更广泛地来讲,基层党的建设需要有投入,它离不开物质力量的支撑。基层党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在硬件投入方面:如党员活动场馆中的图书馆、活动室、电影院、电教馆等场所,特别是开拓基层网络党建的新领域,建设党建网站,需要我们来投入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在软件投入方面: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也需要我们加大投入。不可能设想,基层党的建设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没有产品,没有效益。

  三是基层党的建设实践是这一概念赖以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同一般概念和认识的形成一样,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当是对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及其效果、作用的全面总结和科

  学概括,是对基层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和丰富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和物质活动,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活动,无物质基础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使党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逐步增强,基层组织不断巩固、发展、壮大,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保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这既为我们总结基层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加强基层党建理论研究包括基层党建效益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更是基层党建效益的直接体现。

  四是基层党的建设现状的迫切需要。全面贯彻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基

  层党务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式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切实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由过去侧重抓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到抓先进、抓示范与抓整顿、抓后进并举,形成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格局,不断开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这一切深刻地表明,基层党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已刻不容缓。基层党的建设搞好了,党更加巩固和发展了,就能更加有力地贯彻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更能经受住执政地位的考验,经受住国际国内任何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因此,研究基层党的建设效益,提高基层党的建设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为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研究提供了依据。现代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研究社会个体、团体和社会机构行为时认为,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团体或社会机构,其正常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指向,都以获取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政治效益为目的,缺少动机或目的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不正常的;同样,任何

  思想动机和目标一旦离开必要的行为,只能成为空想。按照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这就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新变化,研究和探索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生产力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推动改革和维护稳定的新思路、新办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基层党的建设的最佳效果。事实证明,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始终目的明确,并且成效是卓著的。因此,研究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实现基层党的建设的最佳效果,不仅是现代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具体运用,更是基层党的建设的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起正确的基层党的建设效益观,要处理好基层党的建设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基层党的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一对重大矛盾关系。基层党的建设是为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它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始终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教育及其它部

  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1](P145)。基层党的建设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它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指导思想落实到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把科学理论变成巨大物质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要实现其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基层党的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基层党建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首先要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政治稳定。因而党建工作在发挥其政治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发展。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就是要始终坚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这一基本指导方针,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提高推动发展的本领,能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是基层党的建设能否取得效益及效益大小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体

  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决定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要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效。研究基层党的建设效益,不能孤立静止地就基层党的建设的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的成绩进行简单考察或抽象概括,更不应将对系统丰富的党建工作的认识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作简单地类比。概括地说,研究基层党的建设效益,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层党的建设的目标指向、实际效果等基本内涵,也就是基层党的建设条件及效益的基本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

  (一)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基本内涵

  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就是基层党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按照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成效及其对所领导的事业产生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通过基层党的建设效果与基层党的建设预期目标之比,可以明确地反映出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大小。基层党的建设效益,从内容上可以

  区分为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从获取方式上可以区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作用时效上可以区分为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具体言之,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无论对党的整体还是对党的基层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实践的先导,思想舆论是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前奏。在我们党八十多年的理论建设史上,有三个伟大的里程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是第一个里程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第二个里程碑;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新的国内外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三个里程碑。党的基层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贯穿自己全部工作的灵魂和主线,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体力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基层的各项工作,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从基层党的建设的全局来说,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首要标志。

  第二,基层党组织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实践表明,牢牢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是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所在,也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正因为有了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基层党组织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特征,胜利地经受住了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风险的考验,党的基层组织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实际贡献。这既有促进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党的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同样在于它的实践性。这既有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于党的基层组

  11织的工作实践的要求,又有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的内容。因此说,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是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根本体现。

  第三,为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党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P52)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效益,一是体现在紧紧抓住党内民主这个关键,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推进新世纪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党内各项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内外约束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和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充分的条件。二是体现在通过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党的12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2](P52)。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在基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骨干力量。要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要着眼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党员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特别是要形成党的肌体的自我纯洁机制,使广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素质,真正担负起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使命。三是体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通过狠抓建设目标的落实,坚持立足于经常性工作,特别是通过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保持基层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基层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坚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更好地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更好地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第四,基层党组织有明确的宗旨和优良的作风。坚持

  13执政为民,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3](P17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4]“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这就从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上,明确地提出了党的作风建设效益的基本内涵。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抓住核心,突出重点,狠抓创新、落实。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现在的十四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进行基层党建实践的探索中,带头推进基层党建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丰富的新内容。这是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全党受到了新的锻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明显进步的十四年。十四年不平凡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举什么旗”和“怎样举旗”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一定要解

  14决好“走什么道路和怎样走”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为谁掌权”和“怎样掌权”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性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这三个根本性问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坚如磐石,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十四年基层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基层党的建设效益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二)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

  基层党的建设成果——基层党建效益,具有自身显著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潜在性。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存在于基层党的建设创建工作的过程中,不易测定,有的一下子还难以估量,它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期甚至是很长时期才能慢慢地展现

  15其效益。例如,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可以增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们生活中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但这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高的人,其工作和生活也并不一定就能保证社会价值、道德文化价值的最大实现;反之,在工作和生活中还缺乏应有的活力时,也不可以说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就不行。

  第二,累积性。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是若干指标单一累积的结果。一个思想觉悟高、党性修养强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在一定时期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同时在另一段时间内,道德实践的主体又可以在已有道德品德、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实现更大的道德价值,最终达到自由的道德修养。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样,人的文化素质的修养也需要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党遨游,在实践和书本中学习,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反过来增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

  第三,长期性。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展现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它将经历一个部分展现、较大幅度内的展现、16充分展现等发展过程。就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而言,其效益在开始时的展现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甚至是零碎的、复杂的。把握了这些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考核、测定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从而避免使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形式化、庸俗化、简单化,真正做到既能定性,又能定量,既讲长期效益,又讲时效性。

  除了上述基本特征外,基层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政治工程,它有别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其他社会政治工作。因此,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显著特色是始终保持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坚持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和“做”统一起来,最终落到“做”上;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最终落到“行”上;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上,落实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从而在最基层最基础的环节上,通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作用和成效,充分体现并始终保持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这具体体现在“六统一”上,其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直接性,是指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取得不经过中间环节的程序特点。间接性,是指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取得是建立在两个以上的环节即多程序基础上这一特点。间接

  1性特征表明,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取得具有不同程度的综合因素和复杂因素。直接性和间接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中,不论是制订计划、措施,还是组织工作考核、评估等,既要考虑简单、直接因素,又要研究复杂、间接因素,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以便采取合理措施,取得预期效果。其二,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具体性,是指基层党的建设在效益内涵及其分类上所具有的明确性特点,如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性,是指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在内涵和外延上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如通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基层三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具体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党组织在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中,既要充分考虑各项主要工作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具体工作目标,又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工作任务和取得尽可能多的收获,以便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各方面任务的完成。其三,阶段性和长远性的统一。阶段性和长远性,主要是指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在作用时效上所反映出的持续时间长短的特点。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中,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以保证基层党的建设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其四,根本性和潜在性的统一。根本性是指基层党建效益在内容上和作用意义上所具有的重要性或决定性特点。潜在性是指效益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尚未发挥出作用的特点。如党的基层组织通过长期

  1坚持对党员进行科学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和教育党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从而使党员干部确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和业务知识,使党员个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取得的这一效益,正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性效益。而这一效益的取得只是反映出党员具备了良好素质。对于今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说,党员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则是一种潜在性效益。这一特点说明,基层党的建设成果要通过中间环节——人的觉悟与素质提高或党组织战斗力的增强来进一步发生作用。根本性和潜在性统一的特征表明,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中,要立足于当前的中心任务,着眼于长远和未来,在党建工作创造出尽可能大的效益。其五,可测性和随机性的统一。可测性是指基层党建效益的取得具有可测定特点。就开展一般性党建活动而言,在充分熟悉和掌握情况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对活动计划、步骤、进程、效果等进行预测,并保证活动按计划达到预期目的。随机性是指基层党建效益的取得在某些具体方面或者具体过程中,可能具有偶然性或不可测因素,但在全面工作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具有稳定和可测的特点。可测性和随机性统一的特征,要求在开展党建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监控力和处理随机问题的能力。

  1总之,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地发挥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须用全新的思维来思考和选择解决基层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路,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当长时间内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是在“自我体系”的范围内活动,以改革的精神来研究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基层党建走出“自我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要体现开放的社会特点。这既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所焕发出的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显著标志。

  基于这些基本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描述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发展趋向,即以党在八十多年中形成、积淀的有关基层党的建设的根本经验和基本目标为主干,合理吸取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知识以及其它民族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融合进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使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更具现代色彩,更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要求。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我们当前要从许多方面来着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地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的建设的主

  2要目标,即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联系起来,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同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统一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是符合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发展趋向的,是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根本要求。

  总之,基层党的建设效益体现在“五点”:即立足点、着眼点、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基层组织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着眼于21世纪党和中国的长远发展,着力于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人的潜能挖掘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出发,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建设,实现中国现代化为落脚点。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目的是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现代化。为此,要努力做到四个

  21“必须”,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作者介绍:王世谊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4)

  基层党的建设要不要讲究效益,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内在规范和根本要求如何确定,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结构和功能如何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和基本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如此等等,目前还没有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应有…

  基层党的建设要不要讲究效益,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内在规范和根本要求如何确定,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结构和功能如何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和基本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如此等等,目前还没有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应有…

  基层党的建设要不要讲究效益,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内在规范和根本要求如何确定,基层党的建设效益的结构和功能如何把握,基层党的建设效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和

  22基本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效益,如此等等,目前还没有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应有…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3

篇五: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1、党的领导弱化

  《问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党的领导弱化的,应当予以问责。党的领导弱化的表现主要有: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在我国的各领域、各系统、各单位、各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单位,党组织的作用没能正常发挥,或者被削弱,党组织党内生活没能正常进行,就是党的领导弱化具体表现。2016年2月,中央纪委通报了

  7起受到责任追究的典型问题。其中,湖北省地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国,财政部驻北京监察专员办事处原党组书记、监察专员张更华等人被免去相关职务。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必须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7起问题产生的根源均为本地区本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委(党组)一把手责任担当缺失,管党治党不力。

  2、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问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

  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应当予以问责。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表现主要有: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所谓的从严治党不力,就是指党组织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从严治党的认识不够到位、行动不够迅速、措施不够到位,从严治党的责任划分不够科学、责任落实不够及时、责任追究不够及时,导致党的组织不同程度上存在涣散,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不强,进而影响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进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也是各级党组织的使命所系。虽然党的工作领域各有不同,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是共同的政治任务,谁也不能例外。从党的建设的实践来看,有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认识不深,有的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存在着宽、松、软问题。例如,中央纪委在巡视中发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两个责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热下冷”,落实力度和效果在有些单位逐级递减;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两

  个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执行选人用人制度不规范;对会管金融机构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管党治党意识不强,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够,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缺失。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对全面从严治党统筹部署、以上率下和督促检查不够,对监督执纪问责领导不力;纪检监察力量弱、标准松、调查浅、执纪软,对违纪行为和明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人和事,处理不及时、不严格。国家统计局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直属单位和调查总队领导班子教育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两个责任”不落实,干部管理宽、松、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应迟缓,执行组织纪律不严格,重大投资项目监管缺失。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缺乏问题风险意识,传导责任压力递减,个别分行多年没有专题研究和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追责问责“高举轻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执行组织人事纪律不严格。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失之于宽、松、软,纪委存在“三转”不到位、查处不力、执纪不严问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干部管理宽、松、软,“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组织纪律不严格;有的重大投资项目监管缺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层层递减,监督

  责任落实不到位,纪委执纪问责偏轻偏软。巡视中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从严治党不利的重要表现,需要各级党组织下大功夫进行治理,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

  3、党的建设缺失

  《问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

  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党的建设缺失的,应当予以问责。党的建设缺失的表现主要有: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只有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15年10月27日,中央纪委对部分中央单位查处的5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5起案件暴露出有的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责任缺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有的领导干部落实“两个责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对党风廉政建设不敢抓、不真抓;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少敬畏,甚至对中央一再亮明的纪律红线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5起典型案件是: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原副主任文仲亮因下属及家属赌博等问题受到责任追究;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李宗明因下属公款旅游问题受到责任追究;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社长刘建林因纠正办公用房面积超标问题不力等受到责任追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再生等人因下属部门和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受到责任追究;中国证监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原党委书记、理事长杨迈军因单位多次发生公款旅游等问题受到责任追究。上述案件暴露的问题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口号,必须以严肃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强化责任担当,认真种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把严肃纪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触犯纪律“底线”动辄则咎,要把责任追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持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形成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良好氛围。

篇六: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集合

  第一篇: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

  党建工作是一个党的组织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贯穿管理层各个分级,对于保障党的团结和向心力、实现党的使命以及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党建工作创新力度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我们就来看看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集合,以便更好地优化现状。

  第一,缺乏学习意识。

  一个组织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了于每个成员的素质水平。然而,在党建工作中,却时常出现缺乏学习意识的情况。一些党员虽然热爱党,但其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就导致了一些重要工作难以开展和完成。因此,为了优化党建工作中的学习环节,我们需要及时加强各个阶段的学习和考核,以此来提升组织成员的素质。

  第二,沉迷于套路。

  在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聪明的行动方式和切实的工作方法一直是领导们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反观实际,许多基层组织的工作都毫无新意,缺乏思维的转化。许多领导依旧滞留于往日的因经验积累的套路和模式,对将原有的模式转化为适合当今环境的工作方法,缺乏有效的思考和落实。

  第三,缺乏互动。

  作为一个团队,应该学会相互合作互动,然而在庞杂的党建工作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缺陷十分常见。一方面,一些组织管理层和基层党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只会导致必要的信息无法很好地传递。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与其他非工作人员相处的交流技巧,将沟通技巧导入工作业务中,以推进党建工作。

  第四,缺乏信息渠道。

  针对一个组织的发展,一定要了解外界的形势、政策走向、管理技巧,这是一个组织优化和高速发展的必要手段。缺乏信息渠道的组织,只是在桎梏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建立开放的信息平台和固定的搜寻机会,不仅能够扩大自我表达的机会,还能够得到更多与业绩相关的建议,并且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快速传递。

  第五,缺乏团队意识。

  成就一个事业,离不开团队的力量,这在党建工作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基层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团队意识,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没有对服务对象的共同认识和目标,对全员义务教育的重视也不足。这使得註入很多资源和心血,但最后对于组织发展起到正面作用的却是微不足道。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是当前环境下的一个十分突

  出的问题,各方面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包括鼓励组织成员保持学习和创新的精神,积极培养新领导人才,拓展信息渠道以及加强团队意识等方面。只有持续抵御问题,才能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体系,与时俱进的为这个组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并继续推进民族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二篇: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

  党建工作是指通过发展党员和基层组织,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引导选民进行民族宣传和动员,从而不断发展和巩固这个组织。因此,对党建工作能够正确重视和推进,对于指引民族事业的前途和共同进步差异范围很大。然而,在当前国内的环境下,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下面我们就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

  第一,注重经验总结

  党建工作的中流砥柱就是那些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然而过度强调经验是一件很不好的、必然导致停滞不前的问题。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地开展新的生产和民生工作,通过新媒体和创新的技术推进组织发展的进程,强调以往的经验会导致一个组织追不上历史的步伐。

  第二,缺乏开放的心态。

  开放的心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推动了创新的开展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党员没有这样一种开放的心

  态,因此在很多重要的工作上都停滞不前。他们的不开放会导致他们进步得很慢,长时间内都停留在往日的方案中,对于组织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第三,缺乏发展的目标。

  对于组织来说,我们需要定期地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以确保组织能够适应当今的环境和发展需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党员缺乏自己的发展目标,或是明确或是模糊,进而导致无法进一步促进组织发展。

  第四,缺乏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是组织发展的核心部分之一,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汲取大众发出的创意,并将各人的创意综合成为整体可行的方案。然而很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集思广益”背景支持,这使得组织内部的思维方式停留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产生更卓越的工作表现。

  第五,规划不够周全。

  组织发展状况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总体方向的正确导向,有了这样的规划,组织的发展和工作才能够有序进行。然而,很多的基层工作流程在当前时代下还是缺乏总体性和全面性,而是以片段的短期利益为导向,导致了整个工作在理念和效益上难以获得稳健的长期成果。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严重

  的问题,阻挡着领导和团队的发展,也阻挡着民族发展的前程。因此,我们应该抱有学习的态度,提升自己的素质;拥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汲取新信息;积极制定更高明确的发展目标,让我们前行得更具目标性。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倡导“集思广益”,推动组织和全员思维的统一。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够做到更好的推进党建工作,助推民族事业的健康发展,造福整个社会。

推荐访问:党的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 党的建设 缺失 具体表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