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7篇)
篇一: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新时代下城乡融合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新时代下,城乡融合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然。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瓶颈和农村留守问题,更是为了实现全国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城乡融合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各地也积极响应,积极推动城乡融合的发展。
一、城乡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的发展瓶颈逐渐显现,人口密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的留守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等也成为制约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既可以解决城市发展的困境,也可以解决农村发展的难题,符合全国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城乡融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乡融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消除了传统城乡之间的经济割裂局面,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城乡融合可以带动社会发展。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消除了传统城乡之间的社会差距,促进了全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城乡融合可以推动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全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城乡融合是符合时代需要和全国利益的大事,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二、城乡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城乡融合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群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和西部内陆地区的农村,东部城市和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行业之间的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居低,第三产业发展受挫影响了城乡融合的全面发展;群体之间的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不足,城市精英人才短缺等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薄弱。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生态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生态空间重复和失衡,城市的污染和农村的废弃物问题依然严重;交通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通不便,城市的拥堵和农村的孤岛问题依然突出;公共服务薄弱,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城市的医疗资源缺乏和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
三、城乡融合的路径与措施
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路径和措施。一方面,城乡融合需要实现政策的整合。城乡融合需要实现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整合,政府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转移,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平衡。市场的整合,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市场体系和经济结构的整合,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平衡。政府的整合,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归口管理和政策支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政策平衡。城乡融合需要实现产业的转移。城乡融合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和区域合作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业平衡。城乡融合需要实现资源的流动,特别是人才的流动,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才平衡。再一方面,城乡融合需要实现生态的保护。城乡融合需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生态补偿和生态文明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生态平衡。城乡融合需要实现资源的节约,通过节约型城市和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平衡。
四、城乡融合的展望与建议
城乡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城乡融合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展望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城乡融合的未来展望,主要表现在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生态环保和社会和谐等方面。政策支持,主要是指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之间的沟通衔接和整体规划,通过体制机制和政治制度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制度平衡。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业平衡。生态环保,主要是指城乡融合发展的环境资源和生活空间,通过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主要是指城乡融合发展的民生福祉和社区文化,通过公民教育和社会治理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平衡。
面对城乡融合的发展,我们有着一系列的建议。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资金支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整合和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升级。各地应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业合作和共享发展。再一方面,加强生态环保。全社会应该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质。再一方面,加强社会和谐。各界应该加强社会和公民教育,提高社区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和谐。
城乡融合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面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加强城乡融合的路径和措施,实现城乡融合的全面发展。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城乡融合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篇二: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关键词:统筹发展;城乡发展;理论流派
一、西方城乡统筹理论发展脉络演变
(一)城乡统筹理论萌芽
西方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见诸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脑子中,如圣西门的城乡社会平等观、傅立叶的“法郎吉”与“和谐社会”、欧文的“理性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新村”都体现了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
早期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者也注意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奠基者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思想;美国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从保护人居系统中的自然环境出发提出城乡关联发展的重要性;赖特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Entities)和“广亩城”,都主张城乡发展应采取整体的、有机的、协调的发展模式。
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列宁和斯大林也曾总结和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一城市与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而非城乡差别的消灭。
(二)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城乡协调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的城乡协调理论主要是围绕城乡发展关系而展开研究的。“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是这一时段研究的经典之作。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提出“二
元经济”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从而奠定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后经拉尼斯和费景汉的发展深化(将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需要“城市工业”加速的增长和向以城市社会为基础的社会转化,需要将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因而城市掠夺农村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应理所当然。
乔根森对“刘易斯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中“劳动力无限供给”等假设进行再思考,指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认为从一开始就必须保持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平衡发展。托达罗基于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迁移现象而提出托达罗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农业部门的忽视,片面强调对城市工业部门的投资。
布德维尔、谬尔达尔、赫希曼和弗里德曼等学者共同创造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倡导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对大城市中心或者地区中心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力度来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并且它对整个社会福利是一种改进,并预期这种增长会通过“涓滴效应”扩散到乡村地区。
(三)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市偏向”理论的提出及其批判
20世纪70年代后,利普顿对城乡发展关系理论进行批判,认为以往的关于城乡理论都带“城市偏向”倾向,并指出贫困国家内最主要的冲突是在乡村阶级与城市阶级之间,即本国城乡间的冲突。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的实质就在于城市人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的资源不合理地流入自己利益所在地区,而资源的这种流向很
不利于乡村的发展,其结果不仅使穷人更穷,而且还引起农村地区内部的不平等。
Corbridge认为“城市偏向”的症结,在于低廉的粮食价格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利于农村的价格政策,偏向于城市工业的投资战略及由此引起的农村地区技术的缺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落后。
Unwin认为在假设城乡主要差别在于它们的社会“阶级”构成时,利普顿的城市偏向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将人口和空间合并,是人口,而非空间对创造城乡之间的“流”起重要作用。
“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存在主要体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政策上,大部分国家在通过剥削农业(squeezeaculture)以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化的政策。“城市偏向”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对自下而上城乡发展战略的探索。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首次提出了乡村城市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张:通过在地方层面上与城市发展相关联,乡村的发展才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城镇应作为非农业和行政管理功能的主要场所而不是作为一个增长极,本地文化应该纳入地区规划的范畴,而行政区是适当的发展单位。
(四)20世纪80年代城乡发展领域各种理论流派的交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出现了根本性的分化,各种理论流派也纷纷涌出。施特尔和泰勒提出了“选择性空间封闭”发展理论。他们反对“自上而下”发展模式,而提倡“自下而上”发展模式,即以基本需求和减低贫困为目标,发展劳动密集的、小规模的、以区域内部资源为基础的、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重视适当的而不是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第四全综国土规划”,该规划突出点(城镇)、线(网状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域)网络化发展的内容,建立
“自然一空间——人类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城乡融合社会。岸根卓郎将这一规划思想进行了总结,他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构建了这种“自然空间一人类系统”,强调城乡融合发展,他认为“……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这一强大的引力,形成融合,破除两者之间的界限,建设一个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总体环境优美的美
好定居之地”。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城乡发展观理论
二、西方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特点
(一)统筹城乡关系研究视野着眼于全球,而且十分注重区域差异的对比
西方相关主题的研究都是涉及全球共性问题,注意国家与区域对比。如Barbabaharriss将非洲和亚洲的粮食市场化对城乡地区的影响做了对比研究,并探求其在农民家庭的营养问题上的应用;Day—idSimon比较了人口迁移数量减少在南非、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家所造成的对经济发展影响有所不同;TG.McGee从拉美、非洲、东南亚三大地区三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尼日利亚、印尼对比,分析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的影响;Paniagua则从微观区域对西班牙的Girona、Guadala-jara和CiudadReal地区中的旅游业新发展过程中的城乡人口迁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其他活动相比,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城乡人口的迁移,这种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实现自我经营。
(二)大多数研究以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
城乡差距在发达国家表现没有发展中国家那样突出,所以大量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都以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洲国家地区、东南亚地区是研究的重点,在拉美地区也有广泛的研究。如RO-driguez运用数理回归分析,研究了哥斯达黎加城市、农村、农场和非农场家庭的贫困变化所产生的影响;Goldfield关注南美不发达文明下的城乡关系,描述城乡相互依赖的复杂性,城市经济的影响,城乡合作在经济发发展中的作用等。
(三)研究重点是城乡差异研究
国外相关主题研究主要还是在城乡差异上。对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研究视角从宏观切入,多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等方面差距的比较,而对于发达国家中的城乡差异侧着眼于个人和家庭的行为差异。如居民自我行为、自我道德、自我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城乡差异的研究。Dixon对社会利益和非自私行为中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当自私行为的模范出现时,城市人比农村人更容易作出自私的反映,而当无私行为的模范出现时,城市人又会表现出无私的情操。
(四)注重空间分析与社会因素影响相结合
三、国外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缺陷及启示
(一)国外城乡协调理论尚存在缺陷
(二)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协调理论的启示
注重用新的区域规划观指导城乡协调发展。注重针对我国过去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分割或只重城市规划忽视乡村规划带来的城乡规划不协调的现状,探求将城乡要素综合考虑,克服城乡规划分割,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区域规划方法。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分类研究。一方面,中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支持,农村区域的规划建设不应脱离城市、区域发展背景;另一方面,不能仅仅从城市角度自上而下的规划农村发展,更重要的是结合农村实际、上下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农村情况复杂,存在多种类型,同类型又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宏观差异,因此要从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城乡协调发展。
注重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城乡发展之本。潜在就业机会的增长可以达到城乡人口的平衡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但就业问题在中国的国情下将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更应予以关注。
应重视农产品的流通及产业组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仍然支持农产品价格的下跌,甚至制定了政策要免除农产品的补贴,但农业收入的持续下降会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混乱。因此,在我国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时期更应关注农产品价格,关注产品流通。
立足国情,借鉴与创新理论。西方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理论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协调城乡关系的针对性明显不足。同时,西方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正统论(即主张优先发展制造业实现城市化)一直占据研究主流,导致城市学者和社会学者的诸多研究,都是站在城市的角度研究城乡规划、发展、布局问题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进步问题,没有将城乡关系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没有跳出城市并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研究城乡关系。在处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方面,1970年代,日本“第四全综”和韩国的“第三次国土规划”突出强调点(城镇)、线(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地域)的网络化发展,较好地处理了本国的城乡发展问题。但是,国际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情千差万别,即使是与那些具有重大参考
价值的墨西哥、泰国、印度、巴西等国相比,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在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城乡关系上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总之,研究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进行理论与政策的创新。
篇三: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JournalofChizhouUniversityDOI:10.13420/j.cnki.jczu.2020.05.0052020年10月第34卷第5期Oct.2020Vol.34No.5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文献综述与展望杨萍a,尚正永b(苏州科技大学a.图书馆;b.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路径,多年来城乡关系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城乡融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城乡联系与城乡发展的评价研究、城乡融合的格局与过程研究、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融合进展,文献综述,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20)05-0022-06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本质上看,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可见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仅是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创新的需求,也是更好地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利用城乡关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与文献分析,梳理评述城乡关系研究热点与进展,进而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可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1.1概念界定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国内有学者认为,所谓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乡村、三次产业以及城乡居民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通过城乡空间优化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以实现城乡多维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相当[1]。也有学者结合十九大文件精神诠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强调城市收稿日期:2020-08-23与乡村的互动发展与共同发展,通过推动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以实现要素回报趋同,进而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2]。为了防止出现认识误区,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既不是要消除城乡界限以实现乡村城镇化,也不是城乡功能、景观同化或是城乡发展均质化,而是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与空间均衡化[3]。因此,从理论上讲,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从实践上看,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形成城市与乡村竞相繁荣兴旺的新格局[4]。1.2城乡融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多年来,城乡关系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城乡统筹、城乡联系、城镇化、城乡融合等一直都是热度比较高关键词,说明相关主题在城乡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5]。城乡融合的思想最早由恩格斯提出,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6]、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7]都蕴含着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的思想。城乡融合理论[8]、区域网络模型理论[9]、城乡连续体理论[10]和城乡动力学理论[11]等城乡关系理论都涉及到城乡融合的问题。国内城乡融合的研究始见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2-13],研究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14],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基[15],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石[16]。城乡融合具有城乡功能互补、差距缩小、生活方式趋同,城乡职能兼有等特点[17]。学者们构建了城市空间融合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18-19],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1);苏州市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项目(391940003)。作者简介:杨萍(1974—),女,甘肃兰州人,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与图情服务;尚正永(1968—),男,江苏淮阴人,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与城乡规划。
第5期杨萍,尚正永: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文献综述与展望23析了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20],提出了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战略[21]和城乡融合的五种模式[22]。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内学者分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并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机理阐释[1],提出了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的重点内容与前沿领域[23],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的逻辑、关键与路径[24],对中国西部地区城乡融合的分化进行了分析[25]。总体来看,关于城乡融合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的成果众多,且多以宏观尺度的综合分析为主,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探讨与格局过程分析、机理解释与优化调控机制探讨等还需要继续加强。1.3城乡联系与城乡发展的评价研究城乡联系十分普遍,包括城乡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迁移联系、社会联系、服务供应联系以及政治和行政联系等方面,Tacoli提出城乡联系包括人、商品、资本和其他社会交易[10],城乡联系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如何测度与评价城乡联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国内有学者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6]、城乡互动发展水平[27]、城乡协调度[28]、城乡统筹水平[29]等指数,利用综合指数法、因子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锡尔系数等方法,对城乡关联度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等级划分。国内学者还采用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30]、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1]、城乡基础设施与一体化关联指标体系[32],定量评价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并分析不同区域城乡发展的格局与过程特征[33-34]。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的背景下,已有学者构建了以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及城乡主体功能四个基本要素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案[35]。还有学者基于数理模型方法,评价了全国273个地级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2]。总体而言,上述研究成果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模型选择提供参考。但是,由于现有成果专注于理想城乡关系的研究,重视探讨“城市偏好”下单一要素的单向流动与静态流动,对乡村振兴语境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等值回报基础上的城乡联系与城乡融合发展缺乏系统研究。1.4城乡融合的格局与过程研究McGee于1994年提出了亚洲城乡土地利用相互混杂的地域组织结构[36]。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农业和非农活动并存、城乡融合的地域结构[37],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组织模式及其空间结构的多样化特征[37],探讨了城乡关系的蝴蝶结理论模型[39],并从农民市民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城乡空间组织及其模式的变化[40]。许多学者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或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数据,来分析城乡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过程特征[41-48]。1998年,卡斯特(CastellsM)提出了“流空间”(SpaceofFlow)理论[49]。“流空间”具有时间-过程性、空间-格局性、综合-地方性等地理空间属性,具有关联、集聚、扩散和分异等空间作用机制[50],以作为真实的关系数据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的重点从城市空间形态、区域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城镇等级体系,逐渐转向到城市网络的结构、功能和连接关系[51]。近年来,国内学者构建了流动性分析框架[52],探讨了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的关系[53-54],以“流”数据为基础,对区域城镇体系、区域空间结构、城市腹地以及淘宝村的地理空间问题等展开研究[55-60]。在这个高度“流动性”的社会形态下,从“流空间”的视角对区域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城乡空间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借助“流空间”分析框架,在城乡互动的格局与过程中去探讨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调控策略。1.5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推手,城镇化和工业化能引起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新塑造[61],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推动城市空间扩展与形态演变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62],从而导致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对于影响城乡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学者认为市场是城乡发展的驱动力,另有学者则认为权力行为是主要因素[63-67]。学者们分析了居民流动性[68]、资金流[69]、通讯流[50]、知识流动[70]、土地市场[2]等要素对城乡空间网络与城乡融合的影响。城乡发展的各利益方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而形成的动力因素、动力源和动力机制一起组成动力系统[71],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各种动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72],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上而下型”模式强调中心城市和地方政府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以“城”为主体推动城乡发展[73-74]。“自下而上型”强调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75]。“结合型”认为城乡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包括“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以及“对外开放的外力机制”[76]。上述关于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能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提供借鉴,但还需要“流”
24池州学院学报第34卷从概念模型构建与数理机理解析的角度进一步深化。1.6城乡融合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调控机制进行干预,通过优化调控,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够优化城乡空间组织,建立起新型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77]。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布局,通过土地流转、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通过调整村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对传统乡村进行合理改造,进而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调整城乡空间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78-81]。关于城乡融合发展优化调控模式,国外学者提出了四种代表性的城乡发展模式:包括城乡相互封闭式发展模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城乡同质化发展模式和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模式[82]。国内学者提出了全域综合发展型、现代农业驱动型、电子商务推动型和信息服务驱动型的城乡发展模式[83],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思路[84],包括制度创新驱动城乡关系发展[85-86]、城乡经济互动推动城乡融合[87]、推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88]、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89-90]、构建城乡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91]等策略相继被提出。相关研究构建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分析框架,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关系及研究趋势[92]。有学者以徽州模式为例,提出推动特色小镇治理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93]。目前,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城乡融合空间类型,提出如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优化城乡空间融合、协同城乡发展的调控机制,以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述评与展望根据文献检索与文献分析,城乡关系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学界从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和城乡融合等角度展开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是进一步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对照理论发展与现实需要,还存在一些领域需要深入探讨。2.1研究述评2.1.1要素合理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城乡融合发展,其本质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等价流动、公平与共享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等价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基于“流空间”理论,从我国城乡互动发展现状与需求出发,如何探索“流空间”框架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城乡生产要素的结构与流动的空间类型,建立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关联,是对城乡关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2.1.2城乡融合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场景城市融合发展在镇域、县域、市域乃至区域尺度水平上具有不同的时空特征,从“流空间”的视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研究的多尺度综合分析框架,从“流空间”的时间-过程性、格局-空间性与综合-地方性等方面,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与过程特征,从要素流动的关联、集聚、扩散和分异机制等角度考察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1.3多源数据为城乡融合研究提供了可能借助网络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进行分析,能够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的方法,进一步综合集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与过程分析的技术方法,进而为新型城乡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2.1.4机制体制研究是面向实践的重大需求在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战略的背景下,需要学界重新认识与发现城乡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城乡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需要机制体制创新。实践政策层面的需要呼唤理论研究,迫切需要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研究,目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还需要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提炼。2.2研究展望2.2.1要素流动性分析与城乡融合度评价梳理城乡流动性要素的结构,借助部门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运营商和网络大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dimension指数、服务路径属性网络(SPAN)等方法,分析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性特征。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分析城乡流动性要素的关联程度、耦合关系与耦合特征。分析城乡要素流动所形成的节点、通道与网络等流空间类型,分析要素集聚对产业集聚与城镇扩张的影响,分析要素扩散对产业转移、乡村发展的影响。从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流动性(要素规模、要素流向、要素流速、流动频率、市场规模、市场范围等)、要素集聚与扩散的产业形态(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等)、要素集聚与扩散的空间形态(城镇数量、城乡人口、城乡道路、城乡建设用地等)等方面,构建城乡融合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城乡融合度测量工具,以县、区为评价对象,利用多源数据,测度县、区城乡融合度指数。2.2.2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特征在县、区或
第5期杨萍,尚正永: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文献综述与展望25市域空间尺度上,从节点、通道与网络等方面解析城乡融合“流空间”的形态类型。从结构、功能、连接关系等方面,分析城乡融合“流空间”的格局特征。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城乡融合空间的格局特征,划分空间类型。利用县、区城乡融合度评价的结果,在ArcGIS和Geode等软件的支持下,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或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不同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分布状态、空间组合关系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不同时期县、区城乡融合度的评价结果,采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方法,对城乡融合的过程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分析城乡要素融合、产业融合与空间融合的阶段特征。2.2.3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从要素融合、产业融合、空间融合与制度政策等方面,解析影响城乡融合的因素类型,分析不同因素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城乡融合的影响。运用演化经济学、系统动力学、协同发展等相关理论,分析要素融合、产业融合、空间融合以及制度政策等对城乡融合的驱动机制,建立概念模型。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多元回归或结构方程模型等数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机理。2.2.4城乡融合发展的调控机制研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借助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空间主体在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权能价值体系、探讨不同主体对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利益实现路径,建立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更加规范有序的利益调节机制。分析城市与乡村两个主体,结合生产要素流动性,寻求要素高效率空间配置方式,以创新驱动实现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从城乡空间协同优化的角度,分析城乡空间融合的优化机制,促进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内部机制的优化与外在功能的强化。在城乡协同发展前提下,探索城乡融合过程中要素融合、产业融合与空间融合的思路;分析城乡融合过程中的要素市场、产业联系与空间关系,构建协同发展的城乡合作机制。参考文献:[1]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11):2127-2140.[2]陈坤秋,龙花楼.中国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9(2):221-235.[3]YansuiLiu,YuhengLi.Revitalizetheworld’scountryside[J].Nature,2017(7667):275-277.[4]张锐.城乡融合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N].中国财经报,2018-02-13(07).[5]刘春芳,张志英.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J].地理科学,2018(10):1624-1633.[6]EbenezerHoward.GardenCitiesofTomorrow[M].London:S.Sonnenschein&Co.,Ltd.1902.[7]ElielSaarinen.Thecity.Itsgrowth,itsdecay,itsfuture[M].NewYork,ReinholdPublishingCorporation,1943.[8]McGeeTG.“TheemergenceofDepakoteregionsinAsia:expandingahypothesis”[M].//GinsburgN,KoppelB,McGeeTG.the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transitioninAsia[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1:3-25.[9]DouglassM.Aregionalnetworkstrategyforreciprocalruralurbanlinkages:anagendaforpolicyresearchwithreferencetoIndo-nesia[J].ThirdWorldPlanningReview,1998,20(1):1-33.[10]TacoliC.Rural-urbaninteractions:Aguidetotheliterature[J].Environment&Urbanization,1998(1):147-166.[11]LynchK.Rural-urbaninteractioninthedevelopingworld[M].RoutledgePerspectiveonDevelopment,2005:13-16.[12]汪巽人.初探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学说[J].福建论坛,1983(3):46-50.[13]韩理.要注意城乡融合的动向[J].瞭望周刊,1984(8):21-22.[14]赵树枫,陈光庭,张强.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15]罗新阳.城乡融合:和谐社会的根基——从生态视角审视[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4):59-62.[16]徐杰舜.城乡融合: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67.[17]魏清泉.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结构与城乡关系的改变[J].现代城市研究,1998(2):22-25.[18]黄瑛,张伟.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10(10):74-79.[19]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李红玉.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战略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9):98-102.[21]李文宇.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5(6):71-83.[22]陈艳清.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兼谈城乡融合的五种模式[J].中国农垦,2015(9):30-32.[23]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637-650.[24]陈丹,张越.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的逻辑、关键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9(1):57-64.[25]郭磊磊,郭剑雄.城乡融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分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1):62-68.[26]修春亮,许大明,祝翔凌.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J].地理科学,2004(3):320-325.[27]文余源,段娟,孙久文.中国城乡互动发展区域差异变动与收敛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4-10.[28]杨娜曼,肖地楚,黄静波.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评价[J].经济地理,2014(3):58-64[29]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4):596-601.[30]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26池州学院学报第34卷1997(2):20-24.[31]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6):763-771.[32]蔡龙,章波,黄贤金,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4(4):50-54.[33]漆莉莉.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10-13.[34]张立生.基于市级尺度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J].地理科学,2016(8):1165-1171.[35]曾雯,张小林,李智.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1-5.[36]McGeeTG.Laborforcechangeandmobilityintheextend-edmetropolitanregionsofAsia[C]//RolandFuchs.Mega-citygrowthandthefuture.UN:UniversityPress,1994:62-102.[37]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95-399.[38]黄伟雄.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2(3):335-338.[39]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2(9):48-53.[40]贺艳华,李民,宾津佑,等.近10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7(2):219-230.[41]LiG,ChehataN,MalletC,etal.RelevanceofairborneLI-DARandmultispectralimagedataforurbansceneclassificationus-ingRandomForests[J].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Re-moteSensing,2011(1):56-66.[42]DurieuxL,LagabrielleE,NelsonA.Amethodformonitor-ingbuildingconstructioninurbansprawlareasusingobject-basedanalysisofSpot5imagesandexistingGISdata[J].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RemoteSensing,2008(4):399-408.[43]HeroldM,GoldsteinNC,ClarkeKC.Thespatiotemporalformofurbangrowth:measurement,analysisandmodeling[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3(3):286-302.[44]冯健.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地理学报,2003(3):343-353.[45]马荣华,顾朝林,蒲英霞,等.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J].地理学报,2007(10):1011-1022.[46]车冰清,陆玉麒,王毅.江苏省城乡空间融合的形态演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7):1022-1031.[47]尚正永,张小林,周晓钟.基于RS/GIS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8):64-70.[48]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4):516-525.[49]CastellsM.Theinformationalcity:Informationtechnology,economicrestructuringandtheurban-regionalprocess[M].Oxford:Blackwell,1989.[50]董超“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2):5-8.[51]BattenDF.NetworkCities:CreativeUrbanAgglomerationsforthe21stCentury[J].UrbanStudies,1995(2):313-327.[52]甄峰,秦萧,席广亮.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J].地理科学,2015(1):11-18.[53]张泓,柳秋红,肖怡然.基于要素流动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2007(6):100-103.[54]贺艳华,周国华,唐承丽,等.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初探[J].地理研究,2017(2):241-252.[55]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8):1031-1043.[56]高鑫,修春亮,魏冶.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4):32-37.[57]赵渺希,魏冀明,吴康.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4(1):46-52.[58]修春亮,魏冶“流空间”.视角的城市与区域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59]吴康,方创琳,赵渺希.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15(4):711-728.[60]王林申,运迎霞,倪剑波.淘宝村的空间透视——一个基于流空间视角的理论框架[J].城市规划,2017(6):27-34.[61]WoodsM.Rural[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11.[62]龙花楼,邹健,李婷婷,等.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12(3):495-506.[63]LabbeD,MusilC.PeriurbanlandredevelopmentinViet-namundermarketsocialism[J].UrbanStudies,2013(6):1146-1161.[64]BryantCR.Theroleoflocalactorsintransformingtheur-banfringe[J].JournalofRuralStudies,1995(3):255-267.[65]SimmondsD,CoombeD.Transporteffectsofurbanlandusechange[J].TrafficEngineering&Control,1997(12):660-665.[66]BittneC,SoferM.Landusechangesintherural-urbanfringe:anIsraelicasestudy[J].LandUsePolicy,2013(4):11-19.[67]罗媞,刘耀林,孔雪松.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4):461-467.[68]席广亮,甄峰,沈丽珍,等.南京市居民流动性评价及流空间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9):1051-1057.[69]陈晨,修春亮.流空间视角的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4):82-89.[70]马海涛.基于知识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6(11):207-213.[71]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72]吴丽娟,刘玉亭,程慧.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2(2):113-118.[73]段进军.健康城镇化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J].改革,2009(5):124-130.[74]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7):47-52.[75]刘志伟.发展小城市是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创造[J].湘潭大学学报,1997(5):86-89.[76]刘君德,彭再德,徐前勇.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1997(5):44-46.[77]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1193-1202.[78]张小林.助推城乡统筹重构乡村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06-25(07).(((第5期杨萍,尚正永: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文献综述与展望学刊,2016(6):22-30.27[79]顾朝林,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3(1):138-141.[80]刘沛林.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田园城市”构想[J].中国乡村发现,2011(2):76-80.[81]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54-67.[82]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83]郭美荣,李瑾,冯献,等.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软科学,2017(9):10-17.[84]宋迎昌.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思路——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31-136.[85]杨玉珍.城乡一体化下人地挂钩的制度创新与运行模式[J].经济地理,2014(7):143-149.[86]赵民,陈晨,周晔,等.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选择——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研究[J].城市规划[87]钱进.北京城乡和谐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88]卢文.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96(11):29-31.[89]张婧,李诚固.中国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J].地理学报,2012(7):15-24.[90]魏后凯.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及推进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6(1):2-15.[91]陈肖飞,姚士谋,张落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6(2):188-195.[92]戈大专,龙花楼.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J].地理学报,2020(6):1272-1286.[93]耿磊磊.推动特色小镇善治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以徽州模式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0(2):72-75.[责任编辑:余义兵]LiteratureReviewandProspect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atHomeandAbroadYangPinga,ShangZhengyongb(a.Libraryof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SchoolofGeographicScienceandGeomaticsEngineering,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Jiangsu215009)Abstract:Rebuild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andtakingtheroadofurban-rural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istheprimarypathofRuralRevitalization.Formanyyears,thestudyofurban-ruralrela?tionshiphasbeenpaidattentionbyscholarsathomeandabroad.Basedonthedefinitionoftheconcept,thispa?perreviewsandsummarizestheliteratureon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theevalu?ationofurban-ruralconnectionandurban-ruraldevelopment,thepatternandprocessofurban-ruralintegration,theinfluencingfactorsanddrivingmechanismofurban-ruralintegration,andtheregulationstrategiesofurban-ruralintegration,atlast.Finally,theresearchprospectisputforward.Keywords:UrbanRuralRelationship;Urban-RuralIntegrationProgress:LiteratureReview;ResearchProspect
篇四: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篇五: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篇六: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篇六: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概述
在概述部分,我们可以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简要介绍,指出此篇文章的研究重点,并简要概述本文的结构安排。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城乡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进行详细解释,探讨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然后,我们将通过分析国际经验1、国际经验2和国际经验3,揭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国际经验,针对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和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我国城
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推动我国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均衡。相信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1.引言: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要点。在概述中,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在文章结构中,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在目的中,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在总结中,提前总结文章的重点和结论。
2.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国际经验三个主要内容。在2.1部分,详细阐述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包括城乡融合的定义、背景和重要性;在2.2、2.3和2.4部分,介绍国际经验1、国际经验2和国际经验3,具体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果。
3.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国际经验、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结论总结四个要点。在3.1部分,对前文所介绍的国际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国际经验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借鉴和启示;在3.2部分,阐明国际经验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在3.3部分,展望未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在3.4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文章的重点和结论。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分析国际经验并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启示和建议,希望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目的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总结和分析国际经验,深入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确定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首先,通过介绍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城乡融合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通过梳理和分析一些国际经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从中汲取借鉴,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将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进行剖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改进和创新的建议,以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总的来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深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为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具体的建议。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传播和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4总结
总结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出文章所讨论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以及对我国未来城乡融合发展方向的启示。总结部分应简洁明了,突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主要观点。
以下是总结部分的内容建议:
总结:通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例如,某
国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另外,某地区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转移,实现了城乡经济融合的良好效果。
最后,我们要深入思考未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规划,注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全球范围内,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和共同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2.正文
2.1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城市与农村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而是通过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人口互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也是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下面将重点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它所带来的一系列意义。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传统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农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市的经济资源向农村的转移,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农民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和保守,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引进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农业、现代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资源高度集中,人口压力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共赢,分担城市资源和压力,减轻城市环境压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还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国际的经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面的经济社会进步。
2.2国际经验1: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先进经验
城乡融合发展是当前全球各国都面临的难题,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首先,日本是一个具备丰富城乡融合发展经验的国家。在日本,政府实施了农村振兴战略,通过鼓励年轻人返回农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日本还重视农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应注重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和投资,实现城乡互补发展。
其次,德国也是一个成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德国政府通过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例如,德国实施了租金控制政策,保障了农村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德国还重视农村就业和创业,支持农村居民发展农
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村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有,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香港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例如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创业支持等。此外,香港政府还注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台湾地区也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观光农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综上所述,国际上的城乡融合发展先进经验主要包括:注重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等。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3国际经验2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国际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的第二个经验是美国的"
新乡村主义"理念。这一理念追求以人为本、注重社区发展的方式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它通过提倡可持续农业、资源共享和社区参与,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同发展。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首先,新乡村主义注重保护和发挥农村的特色和优势。它鼓励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景观,同时提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村地区的特色和吸引力得以保持和提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进入。
其次,新乡村主义推动城乡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它倡导城市居民到农村地区体验乡村生活,并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如农产品销售、旅游项目开发等。同时,它也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促进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城乡互利共赢。
再次,新乡村主义强调社区参与和自治。它倡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推动社区自我管理和发展。在实践中,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会议、自治机构等形式,参与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决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民主和可持续性。
最后,新乡村主义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它强调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规划和管理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新乡村主义在城乡融合的同时,也努力
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保护。
总之,美国的新乡村主义理念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我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时,可以借鉴其注重保护农村特色、城乡资源共享、社区参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也需要结合国情进行适度的改进和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协调和共赢的道路。
2.4国际经验3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节将介绍一些国际经验,以期为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他们也注重保护农村的资源和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德国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德国采取了一种名为"土地管理共同利益"的模式,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城市规划上,德国注重保护农用土地和生态环境,将农
村地区的功能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同时,德国还通过农田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保持传统农业特色,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和吸引力。
另外,我们可以借鉴法国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法国通过建立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农村地区,法国注重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文化产业等,提升农村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地区观光和休闲。同时,法国还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国际经验表明,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需要建立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机制,注重保护农村的资源和环境。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3.结论
3.1总结国际经验:
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和
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通过各种政策和规划的支持,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例如,一些国家鼓励城市向乡村延伸,通过推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衔接。
再次,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关键因素。这包括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善,以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条件的需求。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通过加强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式,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提升乡村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从国际经验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侧重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些经验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政策和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致力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3.2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在研究了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启示性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启示可以指引我们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以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均衡的社会发展。
首先,我们应当重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我们需要改善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国际经验显示,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回流到农村地区。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另外,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创造。国际经验表明,加大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就业的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和资本向农村地区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我们要注重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国际经验表明,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我们应当完善农村社会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的农村自治机制,促进农村居民的参与和自治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保障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全。
总之,国际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3.3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际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同时要注重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我们应该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建立
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以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其次,我们要深化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过去县级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包括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口流动的自由化;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化利用。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最后,我们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乡融合发展需要靠经济的支撑和推动。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在城市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村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我们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望未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但是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通过吸取国际经验,我们可以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和模式。只有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够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建设一个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3.4结论总结
结论总结部分的内容如下: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非常关键和紧迫的任务。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际上的经验表明,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间的互通互联。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资金的投入和市场机制的引导,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工的转移就业是
关键环节。政府应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对于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国际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应当根据国际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协调,加强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城乡融合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完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发展路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努力,我们相信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篇七: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文旅融合的开展和深入,学术界对于文旅融合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关注,对于此部分内容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目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文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
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展开对于乡村文旅的研究,进而论述乡村文旅发展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乡村旅游是一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乡村旅游地能够将当地的文化特征、文化属性以特定的文化符号表达出来,并能够借此作为当地文化保护工作的推动力1(KneafseyM,2001)。乡村旅游的概念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界定和探讨的,并且根据其旅游对象、科技含量不同角度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分类2(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的角度展开思考和分析,则可以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产生,满足游客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活动3(郭丽,章家恩,2010)。
从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展开探讨,将乡村文旅作为农村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探索其与乡村协调发展方式。如基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的基础上,探讨该地的社区和文化是否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动4(NielsenNC,2010)。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乡村旅游是伴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能够很好地承载当地军民的生活习俗,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可能导致其本土文化的缺失5(ThompsonCS,2004)。
2国内研究现状
以玉溪市为个例,研究该地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我国乡村文旅的发展转型提供参考思路6(倪爱兰,2020)。
KneafseyM.Ruralculturaleconomy:TourismandSocialRel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03):8-10.
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再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10(05):58-61.
NielsenNC.RuralTourismDevelopment–LocalismandCulturalChange[J].TourismManagement,2010,ThompsonCS.Hostproducedruraltourism:Towa"sTokyoAntennaShop[J].annalsoftourismresearch,倪艾兰.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8(3):762-783.
31(5):693-695.
2004,31(3):580-600.
乡村文旅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7。这样的划分方式是基于乡村文旅成长的协调机制。其中政府主导型模式是由政府作为乡村文旅发展推动的主要责任人,研究表明,该方式适宜于乡村文旅开发早期阶段或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则包括村民自由开发和乡村集体组织两种形式,相对而言,这两种方式都缺乏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因其较好的协同合作,成为了乡村文旅的发展新趋势(史东防,2017)。
现代的乡村文化旅游融乡村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和现代科技于一体,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于一体,同时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也融于一体,因而乡村文化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如现代化的茶文化旅游、酒文化旅游、盐文化旅游等等,将当地的产业与旅游有机结合,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带动乡村,城乡旅游的结合,提高了农村旅游的可进入性,从交通上保障了乡村文旅的有序发展。总之,乡村文旅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应当是具备乡村性。本文所理解的乡村文化旅游是指以乡村的自然人文资源、各类乡村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特色的节庆民俗传统文化活动、人文风情为吸引物,在农村地区开展,由农村居民主体经营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乡村是乡村文化记忆的承载空间,文旅融合为乡村旅游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契机8。(刘玉堂,高睿,2020)
其中理论层面,根据体验营销的组合理论,提出乡村民俗旅游的和体验营销结合,从而提高旅游体验,且注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打造“一镇一色、一村一景”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9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认为应该从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深度挖掘乡村民俗文化蕴涵和保持其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肖瑜,2019)目前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城市化和乡村特色的淡化,旅游者乡村民俗旅游体验较差。认为民俗文化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保护基础上进行市场推广。10否则容易造成民俗文化价值
史冬防.产权视角下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比较[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09):27.
刘玉堂,高睿霞.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J].理论月刊,2020(1).
肖瑜.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9,No.494(33):59-60.
胡琰.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观的退化,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民俗风情商业化氛围过浓,对民俗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胡琰,2020)其中乡村民俗旅游在传统的农家居住和采摘果蔬活动服务项目上,结合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及地方特色节日等,推出了民俗的特定表演。11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山场或草场,让旅游者通过参加跳芦笙、对歌、那达慕比赛等传统民族活动增强了旅游者体验,从而使得旅游产品受到市场关注。(肖鸿燚,2020)
通过分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模式基础上,结合于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乡村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发展策略。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消遣观光型、参与娱乐型、文化考察型和土特产品型对旅游资源进行总结。并认为现阶段民俗旅游开发普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发展盲目;对本地民俗旅游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无序。因而需要充分挖掘民俗旅游文化特色;丰富民俗旅游产品;对民俗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加强旅游民俗的保护;加强民俗旅游市场推广。(王晓,2020)通过限量利用的生物经济学模型在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的实践,试图说明旅游资源有其生态容量,对游客数量的临界值和极限值的探讨有助于管理好景区资源。从社区居民角度出发,研究民俗旅游社区居民满意度。12认为乡村民俗旅游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经济利益有限,这也和当地旅游发展阶段较低有关。(周水源,2020)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乡村旅游规划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在基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基础上,结合民俗文化特点,其中农耕观摩、节庆体验和工艺品制作、曲艺表演和当地居民参与起到重要作用,居民体验则是外地居民参与起到重要作用。在乡村文旅发展中,体验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13。(王璐,苏婵,2020)总的说来,要灵活利用好当地的乡村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内涵,才能找准开发模式,从而开发规划出适合当地的乡村民俗文化项目。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乡村文旅发展模式都吸引着游客们的参与,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扶贫的有效途径14(王
2020(5):6.
11肖鸿燚.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2020,No.327(18):46-48.
12周水源.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路径研究[J].神州,2020.
1314王璐,苏婵.体验经济情境下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2020,No.404(12):145-146.
王瑜,
胡尹慧.乡村旅游资源与精准扶贫对接的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000(002):12-16.
瑜,胡尹慧,2020)。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开始迅速蓬勃生长,很多人们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倾向于乡村的旅游生活,乡村旅游成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产业采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的手段来吸引旅客,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15本文从文旅融合的基本思想入手,分析文旅融合的实际意义以及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从旅游环境,活动,服务等方面给予一些思路。(张锐,2020)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乡村文旅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的简单结合,更应该结合相关经济理论,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旅经济效益。乡村文旅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资源,在推进乡村文旅与乡村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优化资源配置,保持乡村协调发展的同时,乡村文旅的进步。
3研究分析综述
综合上述研究,当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样化的研究成果,在经济在生产要素理论领域的研究也非常充分,学者们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展开了多样化的讨论,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已有的研究中存在乡村文旅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资源,在推进乡村文旅与乡村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旅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生产要素在具体行业中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乡村文旅的发展与基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KneafseyM.Ruralculturaleconomy:TourismandSocialRel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3):762-783.[2]NielsenNC.RuralTourismDevelopment–
LocalismandCulturalChange[J].TourismManagement,2010,31(5):693-695.[3]ThompsonCS.Hostproducedruraltourism:Towa"sTokyoAntennaShop[J].annalsoftourismresearch,
[4]倪艾兰.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
15张锐.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商情,2020.
学,2020.[5]史冬防.产权视角下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比较[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09):27.[6]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03):8-10.[7]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再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10(05):58-61.[8]王璐,苏婵.体验经济情境下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2020,No.404(12):145-146.[9]王瑜,
胡尹慧.乡村旅游资源与精准扶贫对接的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000(002):12-16.[10]肖瑜.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9,No.494(33):59-60.[11]胡琰.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5):6.[12]肖鸿燚.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2020,No.327(18):46-48.[13]王晓,徐源.文旅融合背景下曲阜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2.[14]周水源.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路径研究[J].神州,2020.[15]张锐.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商情,2020.
推荐访问:国外城乡融合研究现状 城乡 融合 现状
热门文章:
- 党风党性警示教育内容2024-11-01
- 党风党纪自我剖析材料范文2024-11-01
-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4篇)2024-11-01
- 党费减免讨论会议纪要(2篇)2024-11-01
- 过党生日有感(4篇)2024-11-01
- 文化自信党员(5篇)2024-11-01
- 2024党员干部贿赂多少钱违法(3篇)2024-11-01
- 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存在问题(2篇)2024-11-01
- 深入查摆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不足(5篇)2024-11-01
- 党委班子画像报告(3篇)2024-11-01
相关文章:
- 2024年度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会议讲话提纲(范文推荐)2023-12-16
-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报告2024-03-19
- 城乡风貌提质工作汇报(7篇)2024-08-19
- 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打算(10篇)2024-09-15
- 融合党建品牌(6篇)2024-09-23
- 2023年度审计学专业就业前景及现状如何?6篇2023-02-27
- 2023农村现状农村现状调查报告6篇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