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8篇)

发布时间:2024-09-17 09:39: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精选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一、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大队部

  活动拍照:

  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之前)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

  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xx〕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20xx〕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的要求,从20xx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

  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

  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3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

  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

  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4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

  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

  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

  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5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

  (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

  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

  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6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

  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

  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7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加强幼小衔接,能使幼儿园孩子快乐融入小学生活。一年来,“清小”和“清幼”结成牵手单位,定期交流探讨,组织学生活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次活动的开展,能使更多的家长了解两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使更多的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中,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两校在幼小衔接教育上的深层研讨,共赢共享幼小衔接的成果。

  二、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2:30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幼儿园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安排:

  (一)清清水,殷殷情——家长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清河路幼儿园家长来校活动,使家长们感悟“清小”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校风校貌,了解“清小”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进一步推进两校幼小衔接教育的深入研究。

  活动主题:

  真诚沟通,互动双赢

  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

  活动地点:

  活动负责人:

  组长:组员:

  活动过程:

  1、观看小学录像资料片:(2:30之前)

  2、领导致辞:(2:30~2:35)

  3、校园长讲话:(2:35~2:50)

  4、家校互动采访:(2:50~3:00)

  5、两校特色展示:(3:00~3:25)

  (1)沪剧:《罗汉钱》

  (2)锡剧表演:《唱支山歌给党听》

  (2)趣味诗朗诵:《数字诗》

  (3)情景剧:《我和海宝做朋友》

  (4)小组唱:《年少的味道》

  6、领导点评:(3:25~3:30)

  活动前期准备:

  播放资料片、相关音响调试:

  活动主持:

  家校互动采访:

  两校特色展示:

  会场安排:

  家长停车安排:

  清清水,暖暖情——学生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大班小朋友开展活动,让他们学念一首儿歌,学做一个游戏,感受小学教室文化,了解简单的小学生活常规,充分体验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

  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快乐游戏

  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小朋友

  活动地点:小学一年级教室

  活动负责人:组长:

  组员:

  活动过程:

  1、分组(2:30~2:45)

  (1)幼儿园小朋友到达清水路小学后,按照班级分成6个活动小组。

  (2)每个活动小组分别进入一年级6个班级中的1个班级。

  (3)每个班级由清水路小学1名老师负责安排好小朋友们的座位。

  (4)幼儿园的带班教师和保育员负责好幼儿园的常规及文明礼仪等教育。

  2、活动(2:45~3:30)

  (1)快乐学规范(2:45~3:00)指导感受教室文化、学习简单的小学生活规范

  (2)休息(3:00~3:10)

  (3)快乐学儿歌(3:10~3:20)进行生字儿歌教学

  (4)快乐做游戏(3:20~3:30)通过游戏的形式互相沟通,融入快乐的小学生活

  教师安排:

  小学:

  幼儿园:大一班——大六班(两位班主任老师和保育员)

  活动前期准备:

  1、清水路小学课程教学部组织6名教师开展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研讨落实工作。

  2、清河路幼儿园大班组教师开展一次幼小衔接的研讨活动,落实相关工作。

  3、后勤保障部负责幼儿安全工作。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8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

  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活动方案,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幼小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

  基础。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540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

  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

  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9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平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

  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习、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

  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习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近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习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习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篇10"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迎来了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这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学期。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一、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衔接策略:

  1、幼儿入学前思想准备:(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通过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上学的愿望。

  2、开展各种活动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方式及家长辅导要求,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三、具体安排: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学习小学生活。

  (1)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2)学习整理书包:认识文具、活动中学习整理书包、整理书包比赛。

  (3)幼儿的座位:学小学生坐在座位上上课、坐姿、举手。

  (4)每天适当的布置作业,让幼儿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作业。

  2、每月活动的安排:

  二月: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

  三月:

  (1)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2)家长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四月:

  (1)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的课间操,学生食堂,参与一年级学生的读书活动。

  (2)整理书包比赛。

  (3)读书节系列活动。

  五月:

  (1)通过参观小学,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2)开展大带小活动,请小学生来我园教幼儿学戴红领巾并谈谈自己做小学生感受。

  六月:举行毕业典礼

篇二: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精选5篇)

  幼小衔接实施

  篇1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_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

  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4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_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

  篇2一、指导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小学读书后往往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高高兴兴地上学,几个星期后,身体明显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学,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做好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此次活动为走进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幼儿园为主,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宣传学校工作和发展方向,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谋求幼儿园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2)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认识,实现小学

  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衔接方案:

  (一)、成员:

  组长:杨家清副组长:麦燕文

  组员:全体一二年级教师

  (二)、衔接重点:

  (1)兴趣激发;(2)习惯规则培养;(3)语文学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方面;(4)数学学习能力——加减运算、思维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数学);(5)适应能力方面——个性,心理,独立性等。

  (三)、具体措施:

  A、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B、参与幼儿园家长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C、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与小学联谊活动

  D、进行教师座谈,组织教研活动

  E、组织各类评比或展示活动

  (四)、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

  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

  (2)、各种姿势训练及达标,坐姿,书写姿势,举手姿势。

  (3)、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4)、学习时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并愿意寻求问题的答案。

  (5)、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6)、听读识字教学以100个会认的字为主(见图)要求会认、会读、会用,期末100个达标要求100%。

  注重计算能力的训练(20以内加减法计算)(10以内加减运算要求达标)(7)、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5、家长方面

  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备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实行生活环节”限时制”:规定时间限制,刷牙洗脸等。

  3、花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认真对待并坚持。

  4、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安全,方便,实用):书包,闹钟,铅笔橡皮尺子,记作业本,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

  篇3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的要求,从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

  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

  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

  篇4一、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大队部

  活动拍照:

  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0之前)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实施

  篇5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附:家长会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你们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和我们一起共同探导幼小衔接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做对比的话,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有一个超前认识,提前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首先和大家谈谈关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节问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家长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

  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总是采用“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来进行。而小学学习则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5、6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以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很大。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老师像妈妈般地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三个个老师整天与她们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哪里去了?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小草发芽了,于是我们便很随机的带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寻找除了小草发芽了,还有哪些东西也发芽了呢?银杏树发芽了、柳树发芽了、柿子树也发芽了,小桃树也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春天来到了。而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除了老师的讲解,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行为规范的变化

  一般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等。举个例子:我班有个小朋友经常有这种情况,这边老师的课讲得津津有味,小朋友们听得聚精会神,她突然下位请假小便,老师真是左右为难。批准了好好的教学秩序被她打乱了,再有你离开教室老师总不能把课停下来让其它的小朋友都等你回来再上,说不定后面关键的知识你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不批吧,万一把小便弄在身上怎么办?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做到上课抱臂坐正、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孩子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孩子在幼儿园里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将被服从统一要求所替代。

  第六、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与同伴相处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试要95分以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激烈了。

  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心理准备的全面性。

  接着向在座的家长汇报一下我们两个班的老师具体已经做了的,还有即将要去做的几个方面工作:

  (一)、孩子们的`学习方面

  1、写字时,我们请小朋友将本子放直,眼睛离本子一尺距离,胸离桌沿一拳距离,握笔姿势正确。

  2、看书时,请小朋友把书拿在手里,头不能靠在桌上,并保持一尺的距离。

  3、小中班时,我们是说“小手放在小腿上”。现在我们请小朋友

  像小学生一样坐,双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4、活动的时间延长到30或35分钟。

  5、还有算术时,就像小学生一样开火车。

  6、在活动中有问题要举手,而且回答问题要响亮。

  (二)、孩子们的生活方面。

  1、每天有小值日生、小老师等“职务”,有了这样的“权力”,小朋友会很积极地参加班里的活动。

  2、每次做完作业后会整理记号笔、油画棒、并分组摆放整齐。

  3、用餐时尽量保持安静,而且能吃完,有节约粮食的意识。

  4、餐后擦嘴巴,并知道餐后不能跑,要参加一些安静的活动,如:分享玩具,能培养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能力并体验其中的快乐;阅读,主要是看图说话,并让孩子与小朋友自由地交流;听故事,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及思维能力;折纸,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让个别能干的小朋友起到带领作用。

  5、午睡时请小朋友安静地进入午睡室,而且脱穿衣服要有顺序,并叠放整齐。午睡起床请小朋友自己折自己的棉被,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三)、孩子们的心理方面

  我们已经带孩子参观过小学了,活动中既能扩大幼儿园孩子的接触面,增强她们对学校的兴趣,激发求学的欲望,也能够帮助她们尽快尽早地熟悉校园生活。熟悉校园的环境,了解校园和我们幼儿园的区别,而且看小学生上课,哥哥姐姐坐的姿势、发言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孩子知道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要立正,而且声音要响亮。我们还要看哥哥、姐姐做操,感觉哥哥、姐姐不像我们小朋友需要老师的带领。她们是班长带队的,心里就在想我以后也要当班长。我们还看哥哥姐姐做眼保健操,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视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感觉对小学非常向往。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现在侧重于关注孩子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培养想象力、观察力、表示沟通能力等基本素质,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

  惯等多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四)、关于幼小衔接的小贴士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走进新华书店经常能看到家长们争相翻阅哈佛女孩、北大清华状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往往会照着这些书本像菜谱烧菜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众的地方,家长对孩子要有个正确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优势,时刻反问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是我,我会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心理定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会变得非理性。

  其实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孩子上小学,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切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现在开始要吃苦头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

  其实,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她们对小学的了解都是经过成人的介绍和她们的一些参观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会引起孩子对小学的恐惧,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读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篇三: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通用9篇)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通用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通过观摩大班学生的课堂,让小学教师对大班的学习和生活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3、通过活动,让大班孩子了解上小学需要做的相关准备,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观小学校园、小朋友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问答互动等形式,对即将踏入的小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和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7日

  四、活动准备

  1、教科室与桥下镇府前幼儿园联系参观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

  动安排。

  2、教导处带领六年级4位班主任,观摩大班上课,聆听人员介绍,然后参观校园,了解学生日常作息和校园活动。

  3、参观的教师与大班孩子互动交流,赠送礼物。

  4、5月份、桥下中心小学邀请府前幼儿园大班孩子“走进小学、快乐衔接”活动。

  五、活动对象

  教学线负责人、六年级班主任、大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过程

  1、观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让老师对大班的学习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咨询大班老师。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小学老师与大班孩子进行互动,讲解上小学的相关事宜,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2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8日8:30—11:30二、活动地点:

  东方半岛小学

  三、活动目标:

  参观东方半岛小学,体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观察小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

  四、活动流程:

  1、师幼8:00在幼儿园班级集中,介绍参观东方半岛小学的活动内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8:30整队一起去东方半岛小学。(认识校牌、校名)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在参观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脱离队伍。

  (2)、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升旗仪式

  3、带领幼儿观看社团活动:

  (1)参观大操场:访问操场上的老师、小学生,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2)参观功能室: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

  (3)组织观看小学生做操。

  4、在三楼多功能厅参加互动活动

  (1)听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的学习模式和生活常规,激发幼儿做一个光荣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文明礼仪操”或“英语操”互动活动

  五、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情况?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谁帮助了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小学,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六、领导及部门人员工作安排

  领导:刘芳总负责。

  刘芳负责联系东方半岛小学招生办主任胡春雷、做好参观小学的工作的安排。

  谭艳负责带领幼儿园师幼、家长到小学。

  各班级三位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带好孩子跟着小学教师参观校园、观摩升旗仪式、早操、参观功能室等。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3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

  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下午2:30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4一、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大队部

  活动拍照:

  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0之前)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5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6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

  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习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

  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7一、指导思想: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

  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

  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8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篇9为进一步梳理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内容,帮助科任老师指导学生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提高线下教与学的实效,确保“线上—线下教学”顺利衔接,特制定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一、线上教学基本情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为引领,并普及法制知识,培育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意识的重要学科。但一直以来它又是被“忽视”和“边缘”化了的一门学科。目前,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专职教师,日常的“线下教学”工作基本是由语文老师或者其他科任老师兼任。

  在疫情期间,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安排,积极参与“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工作。从2月10日--4月17日,连续10周,结合当前的疫情、社会问题及学生的需求,开设了《分辨真伪,争做文明小市民》、《勇战疫情,科技助力》、《合理消费--疫情下的消费观》等18节“抗‘疫’”主题课和68节的新授课,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如何应对疫情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及时地引导作用。因各种条件限制,未能完全实现“线上教学”的及时反馈和对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具体指导、跟进。

  二、教学衔接工作安排

  1.了解真实情况,做好统筹规划

  要对网络学情准确掌握,以便于后期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观察、调查、测评诊断、问卷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和学业质量水平。合理调整教育教学计划,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业质量水平顺利达成。

  (1)了解每个班学习网课的参与情况,特别是没有参与或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参与的学生,科任老师要收集好视频资源组织这部分学生进行科学“补学”工作。

  (2)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内容设置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已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开学后再强调,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调查情况做好学习进度的登记,规划好开学后的做好课时安排。

  2.精选教学资源,做到提前备课

  今年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和以往都不一样,老师和学生肯定会更加忙碌,特别是教学时间安排上会趋于紧凑,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会以“考试”科目为主进行精心备课和上课,那么像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就更需要做好提前备课,为了减少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从以下方面进

  行准备。

  (1)针对教材内容收集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结合班级学情整理和修改。

  (2)结合教材内容收集相应的音、视频资料,根据单元主题进行归档备用。

  3.精心研究教材,做好教学整合

  1-3周录制的18节“抗‘疫’”主题课,没有针对哪一个年段进行专门授课,但授课内容都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所以复课后,老师们要针对课题的主要问题做好:网课和教材的整合、跨年段的整合和学科的整合,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教学。

  4.紧扣育人理念,注重行为指导

  道德与法治学科区别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未来性。科任老师要结合“线上”的教学内容——道德及法治的认知,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生活实践,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知行统一,学会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投入到疫情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去。

篇四: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

  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衔接方案:

  教育教学方面:

  (一)工作目标: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二)具体做法: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正则实小,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

  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启发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并请一位老师拍一些课间十分钟的录像,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录像里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5)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了解小学生活的一些常规,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班级工作方面:

  (一)工作目标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二)具体做法: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工作方面:

  (一)工作目标: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二)具体做法:

  1、理论指导、更新观念

  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2、开放观摩、率先体验

  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有利契机,邀请正则实小一年级的.老师们来园观摩研讨。尝试让大班家长在幼儿园里率先体验到小学老师的一些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上的异同点,感受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

  3、家长参与、同步衔接

  发放《进入小学,你们准备好了吗?》家教小手册,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分享栏”,在上面

  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2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下午2:30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

  表;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3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二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

  验。

  三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篇五: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精选9篇)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1一、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能够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二、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

  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特别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四、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五、活动时间:

  6月——7月

  六、活动对象:

  大三班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七、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八、具体工作幼儿园、幼儿方面。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她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经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但有感知、记忆的过

  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主题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主题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1)学会整理。

  (2)学会生活。

  (3)学会自主。

  (4)学会劳动。

  (5)善于倾听。

  (6)自主阅读。

  (7)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主题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主题4——我们毕业了实施: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

  "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聆听、视频、记录提升幼儿的观察、倾听和表示能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3一、实施“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一定效果。《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xx市课程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xx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针对我园大班幼儿的特点。以及我园原有的幼小衔接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与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小学“学习准备期”主题活动做到有机结合,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的良好心理品质。

  2、以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5、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活动时间:

  xxxx年4月中旬——xxxx年6月中旬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实验小学的部分教师

  六、具体措施与内容:

  1、入学前的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等方式深入小学,多方面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并对上小学充满期待,同时帮助儿童了解他们想知道的小学的事情。

  2、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知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想办法,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请求教师、家长等成人的帮助;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操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生活问题处理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让他们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培养儿童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在儿童对小学产生向往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让儿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并期待到新环境中;通过对儿童集中力、自制力的培养,以及对规则的认同,让儿童能适应新环境的新规则和新的要求。

  3、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儿童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请假;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养成爱思考、专心、愿意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儿童正确的握笔写字、读书的习惯,以及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学会使用学习用具。

  其次,要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试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交流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要特意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方案中也特别强调这两方面的知识准备。

  4、家长工作

  首先,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实施的幼小衔接教育方案及实施进度,取得家长的支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后,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更新其观念。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为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并了解入小学除了需要知识的准备,还应重视儿童心理的准备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准备,全面理解幼小衔接工作。

  继而,在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同步衔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幼小衔接的专栏,介绍幼小衔接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跟进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相关内容,让家长一起参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4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下午2:30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5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

  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6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8日8:30—11:30二、活动地点:

  东方半岛小学

  三、活动目标:

  参观东方半岛小学,体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观察小学

  生下课、活动的情况。

  四、活动流程:

  1、师幼

  8:00在幼儿园班级集中,介绍参观东方半岛小学的活动内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8:30整队一起去东方半岛小学。(认识校牌、校名)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在参观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脱离队伍。

  (2)、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升旗仪式

  3、带领幼儿观看社团活动:

  (1)参观大操场:访问操场上的老师、小学生,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2)参观功能室: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

  (3)组织观看小学生做操。

  4、在三楼多功能厅参加互动活动

  (1)听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的学习模式和生活常规,激发幼儿做一个光荣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文明礼仪操”或“英语操”互动活动

  五、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情况?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谁帮助了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小学,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六、领导及部门人员工作安排

  领导:刘芳总负责。

  刘芳负责联系东方半岛小学招生办主任胡春雷、做好参观小学的工作的安排。

  谭艳负责带领幼儿园师幼、家长到小学。

  各班级三位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带好孩子跟着小学教师参观校园、观摩升旗仪式、早操、参观功能室等。

  各班级教师负责回园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7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

  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

  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

  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

  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习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8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使幼儿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

  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9一、活动目的:

  1.小朋友观摩小学生上课、下课的活动情况,了解在小学读书的有关要求。

  2.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推进幼小衔接无缝接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16日(第8周周一)上午8:30—10:30三、参加人员:

  中心幼儿园师生、家长义工,我校一年级班科任及部分教师代表、文员、当值保安等。

  四、具体安排:

  (一)上午8:40中心幼儿园5个班小朋友到达学校,我校接待人员8:35在门口接待。

  接待安排:中心幼大1班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二)8:50—9:20观看升旗仪式

  →观看观看升旗仪式的位置:因考虑尽量不要影响学生出队的位置,请负责接待的老师把小朋友先带进运动场的草地上,待各班队伍稳定后再安排位置。

  (三)9:40—10:20观摩一年各班学生上课(彩灵级长落实细节)1)带班观看教学活动(10-15分钟);→(随堂听课)一年(1)班:语文

  →中心幼大1班

  一年(2)班:英语阶梯室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一年(4)至(6)班:综合科(音乐、体育)→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2)各班课前精彩2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就读小学后的变化与收获(由班主任落实)3)课程环节中体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我校师生的互动。

  (四)9:40—10:20带小朋友参观校舍与功能室

  (五)10:20—10:40各班孩子大合照、返程回园。

  (六)教学研讨

  1)数学学科:执

  2)班级:一年(1)班

  时间:(待定)3)参加人员:中心幼儿园教师、我校一、二年级数学老师、班主任

  五、细节落实:

  1.新闻报道:一年级

  2.学校门口LED:xx(热烈欢迎xx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老师们、家长们莅临我校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3.拍摄:惠苹

  4.升旗仪式落实:xx、体育科组老师

  5.各功能室场的开放、清洁等:杨主任及室场负责人

篇六: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流程

  一、活动目标设定

  1.1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1.2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集体活动参与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3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工作

  2.1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

  2.2整理活动物资: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游戏材料等。

  2.3分工合作:明确活动责任人,分配各项任务。

  三、活动实施流程

  3.1活动前期准备:

  3.1.1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了解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信息,为后续活动制定合理的方案。

  3.1.2活动方案设计: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要,设计具有趣味性和适应性的活动内容。

  3.1.3材料准备:根据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游戏材料等。

  3.1.4布置场地:根据活动内容在教室或活动场地做好布置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2活动实施阶段:

  3.2.1活动介绍:向幼儿们介绍活动内容和规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2.2活动开展: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幼儿参与各项活动,包括游戏、故事讲解、手工制作等。

  3.2.3知识导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给幼儿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指导。

  3.2.4独立操作:鼓励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5小结与评价: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和评价,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活动做出调整和改进。

  3.3活动后期工作:

  3.3.1教材收束:将使用过的教材、游戏材料等清点、整理并妥善存放。

  3.3.2教室清扫:清理教室,保持环境整洁。

  3.3.3教师总结: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取得的成果。

  3.3.4家长反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小衔接活动中的表现,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活动评估与改进

  4.1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和访谈幼儿,收集反馈意见,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参与度。

  4.2整理资料:整理收集到的活动数据、访谈记录等,为进一步的活动改进提供依据。

  4.3分析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4改进方案:设计新的活动方案,解决问题,改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5实施改进:根据改进方案,进行新的活动实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体验和参与度。

  五、活动的延伸与拓展

  5.1幼小衔接活动不仅可以在小学新生入学前进行,也可以在小学入学后进行延伸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5.2可以与小学进行合作,让小学老师参与到幼小衔接活动中,加强幼小衔接的连贯性和合作性。

  5.3可以通过成立幼小衔接工作小组,组织定期的活动评估和教师交流,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和流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同时,活动的细致安排和评估改进,可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篇七: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流程

  以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流程为标题,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种可行的方案和流程。

  一、方案概述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本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活动:幼儿园阶段的准备活动和小学阶段的适应活动。

  二、幼儿园阶段准备活动

  1.了解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他们了解小学的环境和学习内容,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有所了解。

  2.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提升自理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物、上下楼梯、进食等,使他们在小学阶段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小学阶段适应活动

  1.学习环境适应: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他们熟悉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所,并引导他们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氛围。

  2.学习方式适应: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为了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我们可以逐步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如培养他们的听讲能力、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等。

  3.社交能力培养:小学生活中,社交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和交流。

  四、实施流程

  1.制定计划:根据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计划,制定幼小衔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2.组织幼小衔接活动: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联合协调下,组织幼小衔接活动,包括参观小学、举办游戏和活动等。

  3.跟踪评估:在幼小衔接活动结束后,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幼儿的适应情况和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后续的改进和完善。

  五、注意事项

  1.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幼小衔接活动的方案和流程。

  2.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参与和兴趣。

  3.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4.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通过以上的方案和流程,幼小衔接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幼小衔接活动也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篇八: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通用9篇)

  只有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写好工作方案。当提出某个项目时,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参考,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1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以及阶段的教育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家长会的创新、实效不但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走进班级教育,理解并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的,还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沟通氛围,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建“绿色”环境。因此,幼儿园对幼升小家长会做出如下安排:

  一、活动目标:

  1、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学期班级中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以及各项工作安排;

  2、引导家长有效地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向家长建议性的讲解入小学前的各项准备事项。

  二、会议前的准备

  1、各班家长会发言稿的准备

  2、家长会发言稿的交流

  3、家长会通知、签到表的准备

  4、年段与班级家长会方案的制定

  5、幼小衔接报告

  6、各会场布置情况的检查

  三、家长会内容:

  家长会,是“告知”与“聆听”!是与家长携手,以期做得更好!

  在家长会上,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们要告诉家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希望您怎样配合?我们能为您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给予哪些帮助?我们要聆听的是:对于我们的要求,家长有哪些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感困难的是什么?最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1、介绍班级的整体情况,及班级孩子的整体发展情况(要求能每个孩子都点到一下)。

  2、观看幼儿早操

  3、观看幼儿跆拳道

  4、亲子活动:母亲节亲子活动

  5、家长互动

  四、会议要求

  1、班主任负责通知到每一位家长,要求每位家长参加(包括通知生病请假幼儿的家长,尽量争取所有家长参加此次活动)。

  2、召开家长会时全园的教职工要参加,并统一着装校服。

  3、教室整洁,展示用的幼儿用书等资料整齐摆放到桌上,黑板上有与会议相应的板书、板画。

  4、班主任接待家长主持会议;配班教师做好家长签到、收集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工作。

  5、耐心解答家长疑问。

  五、环境要求

  1、幼儿园整体环境

  家长会前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特别是一些卫生死角要特别注意打扫干净。

  家长会前进行全园环境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班级环境

  卫生间:卫生纸、洗手液摆放整齐;毛巾、杯子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活动室:柜子的东西摆放整齐,保教人员个人的东西一律放在衣帽间;钢琴、电视机、办公桌上不摆放杂物。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2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日下午2:30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3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

  交流准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4一、指导思想曙光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以年级为大单位各班为小单位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每个班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小衔接指导策略”科学制定的发难。(见附件1)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学在各个途径查询资料、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指南》,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

  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5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

  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6一、指导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小学读书后往往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高高兴兴地上学,几个星期后,身体明显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学,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做好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

  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此次活动为走进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幼儿园为主,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宣传学校工作和发展方向,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谋求幼儿园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2)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认识,实现小学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衔接方案:

  (一)、成员:

  组长:杨家清副组长:麦燕文

  组员:全体一二年级教师

  (二)、衔接重点:

  (1)兴趣激发;(2)习惯规则培养;(3)语文学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方面;(4)数学学习能力---加减运算、思维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数学);(5)适应能力方面---个性,心理,独立性等。

  (三)、具体措施:

  A、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B、参与幼儿园家长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C、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与小学联谊活动

  D、进行教师座谈,组织教研活动

  E、组织各类评比或展示活动

  (四)、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

  2)、各种姿势训练及达标--坐姿,书写姿势,举手姿势。

  3)、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4)、学习时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并愿意寻求问题的答案。

  5)、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6)、听读识字教学以100个会认的字为主。要求会认、会读、会用,期末100个达标要求100%。注重计算能力的训练(20以内加减法计算)(10以内加减运算要求达标)7)、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5、家长方面

  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备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实行生活环节”限时制”:规定时间限制,刷牙洗脸等。

  3、花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认真对待并坚持。

  4、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安全,方便,实用):书包,闹钟,铅笔橡皮尺子,记作业本。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7一、指导思想: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8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达标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本地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日常工作:

  1、入园前做好家访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及时增添、修补课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儿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做好“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的培训工作。

  5、规范管理:入园幼儿做好接种预防登记、幼儿体检表、事故记录表等装订成册以用备案,并做好幼儿学籍管理卡的登记造册工作。

  6、根据上级精神,做好幼儿园的年检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积极

  整改或撤并不规范幼儿园。

  三、教学、安全工作:

  1、规范教材。幼儿园一律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

  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用发展的眼光办事,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4、安全警钟长鸣。做好幼儿园区的校舍安全和卫生,切实做好幼儿在园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9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xx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

推荐访问:幼小衔接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及流程 幼小 衔接 流程

Top